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国的人才原则一个国家管理层的重要性毋庸多言。因此,管理层的各级官员如何形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管理层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最高领导人,二是各级管理层。中国历史上,对于最高领导人的产生,曾经有过制度化的尝试,但不算成功。然而,中国古代对于最高领导以下的各级管理人员的形成,很早就开始了制度化。经过一次次的反复,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行之有效的一套官员制度。在这个过程中,秦国对于官员的选拔,或者说秦国的人才观念,对于后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周朝是封建制度,周天子是最高领导人,但周天子的权利只能到达诸侯国层面,诸侯国内部事务,大都由诸侯自行管理,没有特殊情况,周天子也不能干预。周天子的朝廷有一套自己的官员、军队,诸侯国也有一套自己的官员、军队。诸侯国的官员由诸侯自己任命,周天子并不能干涉。现在有人说联邦、邦联之类的政体,实质上与周朝对诸侯国的间接管理意思差不多。2000多年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一句话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有人说,欧洲的这一传统是限制王权、导致民主出现的基础。先不论这一观点的对错,我们至少可以说,比欧洲早2000多年的周朝,就是这样的制度。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后,一个个崛起的大国,都是打破这种封建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结果。应该说,中国人做这件事情,从秦始皇算起,比欧洲早太多了。因此,近代很多欧洲国家在完成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中,都羡慕中国,并且虚心地向中国学习。差别在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基础是农业社会,欧洲近代的社会基础是工商社会。两者碰撞后,中国在财富实力上输给了对方。周朝的官员制度是由政府开办的学校培养人才,然后被政府录用。但是,由于社会财富有限和观念上的局限,教育不能普及。因此,周朝学校教育的对象都是贵族。也就是说,周朝的贵族子弟有权享受教育,并有当官的机会。欧洲的封建制度直到启蒙运动之前,一直是这样的教育和人才选拔方式,平民没有受教育和当官的机会。平民享受教育机会,中国从孔子开始。但是,从受教育的平民中选拔官员,则在孔子以后才比较普遍地出现。这也是孔子在世的时候,因为超前时代而常常不得志的原因。从平民中选拔人才当官,实行最为彻底的就是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与其他东方国家不同,自己缺乏教育基础,但是,秦国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而周朝的教育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又不能用,因此,当东方诸国都开始按孔子的民间教育模式培养人才的时候,秦国的人才方针就是招纳天下人才,不管来自哪个国家,不管出身如何,秦国都表现欢迎,并加以重用。这在当时的秦国叫做“客卿”。我们可以列出秦国客卿长长的名单:百里奚、蹇叔、商鞅、张仪、甘茂、魏冉、杜仓、范睢、蔡泽、吕不韦、李斯等,其他如荀卿、韩非等也可以算入其列。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一个国家像秦国这样几乎来者不拒地招纳各种人才。如果没有这些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才,秦国不会强大。当时各国人才的纷纷涌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周朝的官办学校衰落后,民间教育大行其道。孔子是其中翘楚,很多人都模仿孔子的方式,招收学生推广教育。只不过由于个人的学问主张不同,教出的学生质量也不尽相同。比方说,传说中的鬼谷子就教出了几个著名的学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成为纵横家和兵家的代表人物。这种民间教育的方式,使得很多平民都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打破了周朝封建制度下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受教育的传统,孔子说:有教无类,是也。而这些平民学生为了通过教育而获得前程,读书的刻苦程度远超于贵族子弟,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这些故事,虽然发生的时代并不都在战国时期,但是,它所反映的读书刻苦精神,却是从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既然有教育,就会有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问题。古希腊有一群诡辩家,发展出几个著名的悖论,如“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之类,这些诡辩家产生的原因就是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需要辩论,辩论术便成为诡辩家教学的内容。他们并不在乎辩论内容的真伪、合理性,或与现实的关系,只在乎在辩论技巧上战胜对方。这种传统迄今为止在西方的教育和社会政治实践中依然大行其道,例如在中小学就有辩论队,辩论队成员前途要比别人好。这个事实说明,为了社会的现实目的,教育的功利性很早就出现了。中国在战国时期,充满功利色彩的学问和教育也很普遍。相比之下,孔子的儒家教育,功利色彩较淡,而法家、兵家、纵横家之类,功利色彩很重。因此,在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孔子的学生长期没有被要求现实利益立竿见影的政治人物广泛接受,也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在功利色彩浓厚的教育内容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对自己学以致用的要求,也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学习的目的为了做官发财,变成学习投资的回报。这个特点在苏秦身上很明显。其实,那个年代很多读书人(并非全是儒家学生)在读书学习的内容上,以至于学成之后的应用上,都充满了一飞冲天的渴望。在这个问题上,秦国毕竟与东方国家不同。前面的文章说过,秦国自身的文化比较落后,封建制度又破除得更加彻底,因此,秦国对于来自平民的人才,没有多少限制。上文提到的秦国客卿,都是平民出身,并且官拜高位。相比之下,这一问题在东方各国却有不同的体现。战国有著名的“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他们也一样招纳各种人才,所谓门客、食客,都是他们眼中的人才,养士千人,规模不可谓不小。与秦国相同的是,他们招纳的人才,也注重现实功利,所谓鸡鸣狗盗之徒,就是体现。与秦国不同的是,优秀人才在秦国,可以直接做高官,因为秦国的封建贵族世袭等级制度已经被废;而在四公子手下的人才,永远不可能超过四公子本人,因为,四公子都是贵族,这也是东方各国改革不彻底的结果。“唯才是举”的提法出自汉朝灭亡时期的曹操,但是,“唯才是举”的行为,最早就是秦国的人才原则。这个政策的实质就是,在一个广泛平等的平民化社会里,官员的选拔只有一个标准:才能。出生不限、国家不限。秦国在实施这个人才原则的时候,比东方六国要彻底得多,以至于当时天下的人才,大多都以投奔秦国为目标。很多出自平民的读书人,之所以选择秦国而放弃母国,是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封建制度的秦国,他们会更有前途,李斯就是一例。当秦国发现,修建郑国渠的郑国是来自东方国家的间谍时,有人建议把所有客卿都驱逐出境,李斯历数客卿对秦国的贡献,最终没有使这个驱逐政策实施。由此也可见秦国国君长期以来的人才政策,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倒退。但是,“唯才是举”也有危害。在社会竞争激烈的年代,国家所需要的才能,个人在与他人竞争中能够胜出的才能,容易急功近利,要求立竿见影,一些具有长远性的政策被忽略。而且,只重才能,不重道德,使得秦国招纳的人才很多都太注重个人利益。他们发挥自己的卓越才华,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贡献;但是,他们自私自利、个人利益为重的道德原则,反过来也伤害了秦国。当国君英明时,还可以制约他们,当国君昏庸或鞭长莫及时,后果极其严重。秦国的客卿很多结局都很悲惨,不能不说是他们缺乏道德、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而秦朝的迅速灭亡,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着必然关系。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童话寓言作文送太阳450字14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新质生产力产业转型案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骨骼保卫战丨别让身体变“酥脆饼干”
- 状物作文我喜欢的植物200字(8篇)
- 押题宝典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ab卷
- 肉卷机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 企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编制手册
- 初一妈妈外貌的英语作文120词(7篇)
- 2025学习强国挑战赛题库附含答案
- 企业员工反恐知识培训课件
- 出入境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投标书
- 商贸公司备用金管理制度
- spc培训教学课件
- 变电站建设重点与风险控制措施
-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第十三章 内能(新课预习 培优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