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明源集团明鑫煤业有限公司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及.doc_第1页
山西明源集团明鑫煤业有限公司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及.doc_第2页
山西明源集团明鑫煤业有限公司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及.doc_第3页
山西明源集团明鑫煤业有限公司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及.doc_第4页
山西明源集团明鑫煤业有限公司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明源集团明鑫煤业有限公司瓦斯治理五年规划目录1、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原则- 1 -1.3 编制依据- 1 -2、矿井基本情况- 1 -2.1矿井概况- 2 -2.2矿井地质特征- 2 -2.3矿井开采现状- 2 -3、“一通三防”基本情况及瓦斯治理现状- 4 -3.1矿井通风系统- 4 -3.2矿井抽采系统- 5 -3.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5 -3.4矿井防灭火系统- 8 -3.5矿井综合防尘- 9 -3.6矿井防突系统- 10 -3.7矿井瓦斯治理及瓦斯利用现状- 10 -3.7.1矿井瓦斯情况- 11 -3.7.2近年来矿井瓦斯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11 -3.7.3矿井瓦斯利用情况- 12 -3.8瓦斯治理投入情况- 12 -3.9“一通三防”组织机构、制度、人才建设情况- 13 -3.9.1“一通三防”组织机构- 13 -3.9.2“一通三防”制度- 13 -3.9.3“一通三防”人才建设情况- 13 -4、“一通三防”存在问题- 14 -4.1矿井通风系统- 14 -4.2矿井瓦斯抽采系统- 15 -4.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15 -4.4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 16 -4.5安全人才存在的问题- 16 -5、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7 -5.1指导思想- 17 -5.2基本方针- 17 -5.3主要目标- 17 -6、瓦斯综合治理重点工程项目- 19 -6.1通风系统改造- 19 -6.2抽采系统改造- 20 -6.3监控系统改造- 20 -6.4防尘防灭火系统改造- 20 -7、主要工作措施- 21 -7.1主要措施- 21 -7.1.1制定瓦斯综合治理的常规措施- 21 -7.1.2加大“一通三防”隐患整改力度- 21 -7.2区域性预抽措施- 21 -7.3“一面一策”- 21 -7.4矿井应急救援系统及装备- 23 -7.5保障措施- 24 -7.5.1组织保障- 24 -7.5.2政策保障- 25 -7.5.3投入保障- 25 -7.5.4科技保障- 25 -7.5.5资源保障- 26 -7.5.6人才保障- 27 -明鑫煤业“抽、掘、采”五年衔接计划1、总则- 28 -1.1编制目的- 28 -1.2编制原则- 28 -1.3编制依据- 28 -2、矿井五年的生产计划- 28 -2.1原煤产量计划- 28 -2.2 掘进进尺计划- 29 -2.3钻孔进尺计划- 29 -2.4瓦斯抽采量计划- 29 -3、主要生产环节安排- 29 -3.1 开拓工作面衔接计划- 29 -3.1.1 2012年开延工程安排- 29 -3.1.2 2013年开延工程安排- 30 -3.1.3 2014年开延工程安排- 30 -3.1.4 2015年开延工程安排- 31 -3.2掘进工作面衔接计划- 31 -3.2.1 2012年掘进工程安排- 31 -3.2.2 2013年掘进工程安排- 31 -3.2.3 2014年掘进工程安排- 32 -3.2.4 2015年掘进工程安排- 32 -3.3采煤工作面衔接计划- 33 -3.3.1 2012年采煤工作面计划安排- 33 -3.3.2 2013年采煤工作面计划安排- 33 -3.3.3 2014年采煤工作面计划安排- 34 -3.3.4 2015年采煤工作面计划安排- 34 -4、矿井每年达到的四量计划(开拓煤量、准备煤量、预抽达标煤量、回采煤量)- 34 -(1)2011年10月底“四量”情况- 34 -(2)2012年底“四量”情况- 35 -(3)2013年底“四量”情况- 35 -(4)2014年底“四量”情况- 36 -(5)2015年底“四量”情况- 36 -5、设备购置计划- 37 -6、井下管路系统延伸计划- 37 -7、抽采工程及投入计划- 38 - 39 - / 44附件1:山西明源集团明鑫煤业有限公司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1、总则1.1 编制目的1) 以瓦斯彻底治理为目标,统筹规划矿井生产布局,实现“四量”平衡发展,利用五年时间(20112015),建立瓦斯治理的长效机制,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全面提升矿井瓦斯灾害预防和综合保障能力,实现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状态下生产,建成瓦斯治理示范型矿井,确保矿井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1.2 编制原则2)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3) 依据计划,周密组织的原则;4)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5) 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6)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1.3 编制依据1)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标准)以及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2)明鑫煤业五年生产发展规划3)明鑫煤业瓦斯地质实际条件4)明鑫煤业瓦斯治理现状及职工综合素质、技术水平5)集团公司对我矿瓦斯治理相关的要求2、矿井基本情况2.1矿井概况明鑫煤业是山西明源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位于长治市西部,西山煤田东北部。北与西铭矿相邻,南部以明鑫断层为界,与官地矿接壤,东部以9#煤层露头为界,井田大致为北东至南西长约10km,宽约6.48km,面积为69.7km2。截止2009年底,矿井工业储量67359万吨,可采储量46210万吨,矿井剩余服务年限67年。1956年由地方煤矿划归为中直煤矿,成立明鑫,隶属山西明源集团明鑫煤业有限公司。从1957年开始经历四次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从2004年起至2008年进行了第五次环节能力改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万吨。2.2矿井地质特征明鑫煤业井下煤层埋藏深度为100-700m,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共含煤19层,含煤地层总厚151.9m,煤层总厚19.32m,可采煤层有1#、2#、3#、6#、7#、8#、9#煤层,共计七层,可采煤层总厚16.37m,主采煤层为2#、3#、8#、9#四层,煤种为瘦煤、贫瘦煤、贫煤,为优质配焦煤,主要经太原选煤厂洗选后供国内钢铁厂。井田内陷落柱分布广泛,断层节理发育,煤层综合柱状图见下图。2.3矿井开采现状明鑫煤业井田开采水平为+1010水平,2011年核定生产能力为506万吨,全矿井共有八个生产盘区,分别为:北三3#煤盘区、北五2#煤盘区、北二8#煤盘区、北三8#煤盘区、南八3#煤盘区、南九2#煤盘区、南九3#煤盘区、南十2#煤盘区。目前矿井主采煤层为2#、3#、8#。全矿共有综采队4个:综采一队、综采二队、综采三队、综采准备队,其中2#煤工作面一个,3#煤工作面2个,8#煤工作面一1个;掘进队共有6个:掘进一队、掘进二队、掘进三队、掘进四队、掘进五队、掘进六队;开拓队2个:矿建一队、矿建二队。明鑫煤业采用平峒斜井综合开拓方式,采煤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矿井开采受地质构造、瓦斯影响较大,是制约矿井开采技术的主要因素。3、“一通三防”基本情况及瓦斯治理现状3.1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采用多风井进风、多风井回风的分区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方法为抽出式,有10个进风井,分别为:东、西平峒、东、西斜井、行人斜井、主、副斜井、虎峪风井、北石沟进风井和牛头嘴斜井,矿井总进风量为35194m3/min;4个回风井,分别为:中部风井、新华风井、北石沟回风井和南峪二号井;矿井总排风量约为35880m3/min,有效风量率91.14%。各风井具体情况见下表:回风井名称主要通风机型号风量(m3/min)负压(Pa)风叶角度()电动机功率(KW)服务区域北石沟回风井FBCDZ-10-NO.32-110368291046/252710北五2#煤、北三3#煤盘区南峪二号回风井2K60-4NO.283996195020800北二8#煤盘区新华回风井GAF-28-14-185932470-111600南十2#煤、南九2#煤、3#煤、南八3#煤盘区中部回风井GAF-28.2-15.8-1129232765-91600北三8#煤盘区各盘区均采用分区通风方式,采、掘、开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和“U+L” 型布置通风系统,配风量约为10003800m3/min,掘进工作面采用高效对旋(230KW或255KW)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工作面配风量约为300900m3/min。2010年5月底井下所有的局部通风机均已实现“双风机双专供自动切换”。全矿各综采、掘进工作面通风情况如下表:现回采工作面风量瓦斯情况表采区煤层工作面通风系统配风量m3/min风排瓦斯量m3/m抽采量 m3/min抽采率%抽采方式及备注北五盘区2#62510“U+L”型沿空留巷235914.5415.3151.31采空区、本煤层、裂隙带、北二盘区8#68303“U+L”型沿空留巷371921.915.2941.1采空区、本煤层裂隙带、底抽钻场南八盘区3#73901“U”型10753.037.6571.63采空区北三盘区3#63312“U”型18986.287.547.38采空区现掘进工作面风量瓦斯情况表队组采区工作面名称需风量m3/min风筒出风风量m3/min回风风量m3/min瓦斯涌出量m3/min风机功率KW掘一北三3#煤盘区63316正巷2883173330.4030掘二北五2#煤盘区62513机轨合一巷2883253520.9830掘三北五盘区68305高抽巷2493513720.45230掘四北三8#煤盘区68309机轨合一巷4768869304.19+0.8(风排+抽采)255边掘边抽掘五北三8#煤盘区68301底抽巷5867227341.0355掘六南九2#煤盘区72907回风巷3253293510.42303.2矿井抽采系统地面永久瓦斯抽采泵站我矿在北石沟建有地面永久抽采泵站,泵站安装了5台2BEC-72型水环真空泵,达到设计要求。目前有2台抽采泵正在调试阶段,其余3台抽采泵为1台运行,2台备用。矿井瓦斯抽采负压0.035Mpa左右,节流1100Pa左右,瓦斯抽采浓度36.5左右,矿井瓦斯抽采标况纯量57.8m3/min左右。井下移动瓦斯抽采泵站我矿在井下各个综采工作面安装有井下移动瓦斯抽采泵站,其中在北五综采一队62510工作面、北三综采准备队63312工作面、以及北二综采二队68303工作面各安装1台ZWY260/315-G真空泵,采用在横贯密闭内埋管进行采空区低浓度瓦斯抽采,在南八73901在安装了2台ZWY190/220-G真空泵(1开1备),采用在工作面皮带巷安装瓦斯抽采管对工作面的上隅角进行低瓦斯抽采。移动泵瓦斯抽采负压为0.018-0.033 Mpa,瓦斯抽采浓度4.3-4.9,瓦斯抽采标况纯量合计约27m3/min左右。(2)矿井瓦斯抽采管路目前我矿井使用一趟820mm和920mm聚乙烯高浓度瓦斯抽采主系统管路,全长8760米。矿井分、支抽采管路为450mm、315mm和250mm的聚乙烯管路。(3)抽采工艺在未采区域提前掘送瓦斯预抽巷道,施工本煤层预抽钻孔进行大面积区域预抽;在综采工作面正巷或副巷施工本煤层钻孔,进行采前本煤层预抽和回采期间的边采边抽;在综采工作面专用排瓦斯巷或回风巷施工高、低位顶板裂隙带钻孔和底板孔,进行上、下邻层瓦斯抽采;在综采工作面专用排瓦斯巷横贯密闭埋管或工作面回风巷上隅角埋管,利用移动泵进行采空区低浓瓦斯抽采;在9#未采煤层掘送巷道或钻场施工本煤层钻孔,进行9#未采煤层的瓦斯预抽和降低上层8#正采煤层回采时底板瓦斯涌出量;在8#煤回采工作面裂隙带位置施工高位抽采巷,并在巷道内施工瓦斯抽采顺层钻孔抽采8#煤回采后裂隙带瓦斯及上邻层涌出瓦斯;采空区密闭埋管抽采瓦斯;在掘进巷道一侧施工超前于迎头方向150200m的边掘边抽钻孔。通过这些抽采工艺进行矿井瓦斯抽采,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4)封孔工艺机械注浆封孔:在钻孔封孔上,本煤层采用毛巾缠绕聚氨酯作挡圈,中间使用注浆泵进行机械注浆封孔,封孔深度为8m。顶板裂隙钻孔采用麻袋缠绕聚氨酯封孔,封孔深度为3m。3.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我矿监测监控系统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国家行业标准AQ10292007和上级有关要求安装各类传感器。并进行了100%的覆盖,综采队组安装T0、T1、T2、T8、T9、T10甲烷传感器(回风巷大于1km的还加T中)并在综采运输支架底板上按要求安装了甲烷传感器、开停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馈电传感器;开掘队组安装了T1、T2甲烷传感器(回风巷大于1km的还加T中)、局扇开停传感器、馈电传感器;主要回风和采区一翼回风安设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传感器;在各回风井安设了负压传感器和主扇开停传感器,在井下各主要风门安装了风门传感器;大巷装煤点安装了甲烷传感器;在抽放站按规定安装了各类传感器。我矿监测监控系统具备完善的实时监测监控功能,各工作面及作业地点监测准确、断电可靠。我矿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故障闭锁、断馈电监测、单元自成系统、电网停电连续工作2小时以上、声光报警、全电压断电等各项功能,为我矿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统中心站必须具备瓦斯数据的存储、打印日报表、历史曲线分析等功能、与矿和局网进行联网,如实上传矿井的瓦斯变化、设备运行情况,实现了信息共享,让上级部门可以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矿井的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对进一步把好安全防线起到有利的作用。我矿管道抽放监控系统使用的是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KJ73N型监控系统,系统信息传输主干线采用光缆传输,光端机到专用分站、分站到传感器采用电缆传输。在我矿井下三条大巷的北五变电所、北石沟变电所、北区集中配电点、十五尺变电所、后区变电所、北三十五尺一配、南八变电所、新华变电所安装光端机KJ73-G,这八个点到中心站属主干线路,采用光缆传输。我矿井下抽放管路监控系统,共需安装1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要安装一台专用分站,分站到光端机、分站到传感器采用专用电缆传输,由专用分站配接管道高浓甲烷传感器、涡街传感器、负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到抽放管路中。地面部分通过光缆传输至机房数据传输接口KJJ55N接入IBM3650M3服务器。监测监控系统装备情况表传感器种 类瓦斯局扇开停一氧化碳设备开停馈电风速断电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数量18015060408062503240251884026传感器种 类风门水位流量温度压力风筒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数量104314150311510208管路传感器瓦斯负压一氧化碳流量温度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数量131213121312131213123.4矿井防灭火系统我矿主要开采2#、3#、8#煤层,2010年经山西省煤炭综合测试中心鉴定,杜儿坪矿除南八盘区3#煤层的自燃倾向性为I类容易自燃煤层外,其余各盘区煤层均为类不易自燃煤层,近二十年来,我矿没有发生过自燃发火现象。目前有自燃发火倾向的工作面只有南八盘区73901综采工作面,防灭火建设情况如下两个方面所述:在外因发火防治方面:在各条大巷、采区巷道、顺槽均安设了消防管路,在各皮带头、机电硐室等易发火地点均按要求配置了相关防灭火器材,全矿重视机电设备的检修,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有效地消除了外因火灾事故。在自然发火防治方面:我矿对采空区及时进行封闭,并在各工作面回风巷和专用排瓦斯巷、总回风巷均安设了一氧化碳传感器,定期用球胆取样化验工作面采空区气体,对自然发火进行预测预报;在地面建立了防灭火实验室,使用北京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GC-4085型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和气象色谱仪等设备;在73901工作面建立了束管监测系统,每3天对工作面后部采空区和回风上隅角利用束管监测系统抽取气样进行化验分析。每周对气样分析和温度变化曲线图进行综合分析,工作面有自然发火倾向时要每天抽取气样进行化验分析。工作面正、副巷配备了BH-40/2.5型移动式阻化剂液压泵,南八轨道巷注氮机硐室中在安装了M1000型井下移动式膜分离制氮装置进行防灭火。3.5矿井综合防尘1)基本情况矿井防尘工作采用专兼职队伍结合,分工负责的方法齐抓共管,责任明确,落实到位。目前我矿防尘管网系统完善,具体见下表:地点防尘管路规格防尘管路长度大巷6寸、8寸23785m盘区轨道2寸、3寸、4寸13620m地点防尘管路规格防尘管路长度回风巷2寸13563m工作面3寸7370m地面供水池500m32个2)综合防尘设施情况综采工作面全部实行动压注水与采煤机水电联动闭锁,做到开泵才能开机,开机必开喷雾;工作面全部使用转载点自动喷雾和捕尘网装置;巷道按规程要求安设隔爆水袋:炮掘面全部安装放炮自动洒水喷雾装置,坚持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锚喷除尘器;综掘工作面使用了掘进机喷雾和风水除尘器;各盘区轨道进风巷安设光控自动喷雾。3)煤尘检测人员仪器配备情况现有专职测尘人员6名,专职煤尘化验员1名,化验室一个。AFC20A型粉尘采样器5台,CCZE-2A型个体粉尘采样器15台,电子天平1台,烘干箱1台,按规定的测尘周期进行采样化验分析。4)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矿井综合防尘标准的规定,开展粉尘治理工作,把粉尘治理与瓦斯治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在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矿综合防尘管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杜儿坪矿“一通三防”绩效考核奖惩办法,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在综合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加大了奖惩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全矿综合防尘工作,现主采煤层爆炸性和煤尘爆炸指数如下表:煤层爆炸性煤尘爆炸指数(%)最小最大平均2有爆炸性16.30-17.4516.883有爆炸性15.74-19.5917.678有爆炸性13.413.6矿井防突系统我矿历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均为高瓦斯矿井,建矿以来,矿井从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现象。3.7矿井瓦斯治理及瓦斯利用现状3.7.1矿井瓦斯情况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目前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93.18 m3/min左右(非标),杜儿坪矿历年瓦斯等级鉴定情况及矿井历年年产量如下表:年地点CH4CO2矿井瓦斯等级矿井产量(万吨)原煤产量(万吨)绝对CH4涌出量(m3/min)相对CH4涌出量(m3/t)绝对CO2涌出量(m3/min)相对CO2涌出量(m3/t)2005全矿124.1417.6529.194.15高4054262006全矿184.5722.2735.754.41高4084452007全矿179.9322.3828.653.56高4224462008全矿216.9423.4733.603.63高4544812009全矿217.8227.0034.964.33高3683952010全矿216.6025.4833.453.93高4224502011全矿193.1822.2933.503.87高430450从历年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表明,矿井随着开采向前延伸和产量逐步增加,2005年至2009年期间瓦斯涌出量呈逐年增大趋势,但是从2010年调整了生产部署,采掘队组向南九2#煤盘区转移,同时进行了大面积区域预抽,2010以来全矿瓦斯涌出量呈减少趋势,矿井瓦斯赋存以中部断层为界,呈现北区高、南区低;矿井内的瓦斯储量为76亿m3,可抽储量为28亿m3。矿井瓦斯来源分析:回采面瓦斯涌出量占矿井的45.51%,掘进面瓦斯涌出量占矿井的15.75%,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占矿井的27.83%,其它巷道瓦斯涌出量占矿井的10.91%;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根据把回采工作面基本顶初次冒落前的平均瓦斯涌出量认为是本煤层的瓦斯涌出量,而将基本顶初次冒落后的平均瓦斯涌出增加量认为是邻近层的瓦斯涌出量的原则,北三及北二8#煤盘区回采工作面约33%为邻近层的瓦斯涌出量。3.7.2近年来矿井瓦斯防治工作进展情况近年来,我矿瓦斯防治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2010年3月底,我矿成立了抽采区。综合运用多种抽采方式,瓦斯抽采量、抽采率正逐步提高。目前我矿风排标况瓦斯量为110m3/min左右,瓦斯抽采纯量为85m3/min左右,其中移动抽放泵抽采量27 m3/min左右,矿井抽采率为52%以上。为解决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各综采工作面安装了移动抽采泵,对采空区永久闭实施插管抽采和上隅角悬管抽采,初步实现了综采面高、低负压分源抽采。目前我矿正在施工矿井瓦斯分源抽采系统,预计2011年底前可实现矿井瓦斯分源抽采。另外,根据相关规定及时下调了瓦斯传感器0.2%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3.7.3矿井瓦斯利用情况为有效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杜绝煤矿瓦斯事故发生,在山西焦煤及西山煤电集团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下,杜儿坪矿认真贯彻执行煤层气利用 先抽后采、应抽尽抽、以用促抽 的指导方针,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优化产业结构,于2007年6月18日在北石沟开工建设瓦斯发电厂, 2008年5月电厂一期开始发电。全厂占地16.54亩,设计总发电功率为12000 KW,其中一期5100KW,设备选用3台单台功率为1703KW德国道依茨公司TCG2020V20型集装箱体式发电机组,发电机组6KV出线汇至电厂6KV母线,电缆送至北石沟开闭所,除能满足北石沟的用电负荷外,多余电量送至新华变电站6KV母线,为新华变电站的部分负荷供电。电厂二期发电装机功率为7000KW,发电机组与一期3台机组6KV出口母线单母线分段连接,通过一台16000KVA的干式变压器升压至35KV,通过电缆接入北石沟变电站35KV母线,并入西山110KV站35KV供电系统,全厂可实现年发电2300万度以上,年消耗煤层气2300万立方。配套余热利用系统,替代现北石沟热风炉及常压锅炉,可满足井下供热风及地面采暖的需要,每年可节约燃煤2500多吨。3.8瓦斯治理投入情况2011年瓦斯治理计划资金9704.4万元,其中瓦斯抽采6810万元,通风系统优化、通风设施603万元,防灭火系统改造投入1820万元,监测监控系统投入240万元,其他一通三防资金投入231.4万。3.9“一通三防”组织机构、制度、人才建设情况3.9.1“一通三防”组织机构矿长是“一通三防”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负责建立健全“一通三防”机构,配齐“一通三防”各类人员,保证“一通三防”所需资金、人力和物力,每月组织“一通三防”专题会议,协调“一通三防”工作;矿总工程师负责矿井“一通三防”管理,抽、掘、采布局,技术措施的制定,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推广等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其它副矿长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一通三防”工作负责;在矿长、矿总工程师和通风副总工程师的领导下,通风区长(兼矿长助理),负责“一通三防”工作,抽采区长负责瓦斯抽采工作。通风区和抽采区具体组织机构见3.9.3人才建设情况。3.9.2“一通三防”制度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工作需要,矿井编制有较为完善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有:1)明鑫煤业“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汇编2)明鑫煤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明鑫煤业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3.9.3“一通三防”人才建设情况我矿“一通三防”队伍由通风区和抽采区构成,人员组成如下:单位人数单位人数通风区396抽采区308通风一队75打钻队124通风二队75抽采队75监控队61管路一队50通风四队82管路二队20救护队24抽采区区长7仪器房26业务室3通风区区长8人地面人员4测风组13区调度5防尘办13机运组10区调度3技术组4区长8验收组3业务室16瓦斯实验室34、“一通三防”存在问题4.1矿井通风系统1)南峪二号风井主通风机1983年安装使用至今已运行27年,时间较长,风机效率和运行可靠性下降。南峪二号井只有一条总回风道,断面变小,外部漏风量大,风道状况差,加之主扇排风能力小,通风能力有限,4000m3/min排风量已到极限,无潜力可挖,不能满足未来北二8#、9#煤盘区通风需求。2)由于工作面通风系统改为“U”型通风系统,造成北三8#煤盘区综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回风流全部由北翼下组总回风巷负担,风量集中阻力大配风困难。 3)井下北三2#煤盘区和北四3#煤盘区未封闭,造成系统较复杂。 4)部分进回风巷道断面小,通风系统阻力大。主要是北五2#煤盘区和北三3#煤盘区由于煤层薄或顶板压力大,造成回采时巷道断面小,工作面负压高瓦斯涌出量大且影响配风量。5)8#煤回采工作面“U”型通风上隅角瓦斯很难控制。6)瓦斯涌出量达到3m3/min的盘区准备巷或瓦斯预抽巷掘进工作面很难实现在区域预抽保护范围内掘进。7)三水平投入生产后除北石沟进风井外,所有进风井均在井田东部,进风阻力大。8)通风系统仍然属于粗放式管理,没有建立矿井通风系统数据库,没有实现通风网络管理科学化、技术资料管理计算机化。4.2矿井瓦斯抽采系统1)原8760m玻璃钢管瓦斯抽采主系统已更换,但未全部拆除。2)目前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站没有全部实现双泵,双水池,一旦停泵瓦斯极有可能超限造成工作面断电。3)、矿井瓦斯分源抽采系统没有完成,抽采系统不完善。4) 瓦斯抽采钻具磨损、陈旧,不能适应目前钻孔施工需求,急需补充、更换大功率钻机及其配套设备。5)地面钻井工程尚未开展,矿井综合抽采能力不高,未实现井上、井下立体抽采。4.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1)系统容量不够,急需对系统进行扩容。井下监控系统干线可安装传感器的有效地址不足;由于我矿安全管理提升,要求井下安装传感器的地点不断增加,井下所有打钻的地方必须安装一氧化碳和甲烷传感器、综采工作面每十道支架安装一台甲烷传感器等,再加上更换高低浓传感器又需要占用不少地址,为此,我矿监控系统井下必须增加干线,以解决井下有效地址不足的问题。我矿监控系统主干线用的是专用电缆,因电缆线路长,经常因电缆接头氧化等造成干线中断、误报警等系统故障,无法组成环网,当有一处断线故障时,影响到后面的设备无法正常传输至中心站,为了保证所有线路的畅通,保证一处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设备的传输,我们将把现有的线路改造成光缆环网传输,以解决此问题。2)综采工作面的馈电传感器由于在铠装电缆上使用效果不好。3)分站、备用电池、监控电缆、传感器、中心站工控计算机、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和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等仪器设备备用量不足20%。4)中心站需人机分离。4.4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1)利用清水加压泵进行动压注水,无专用动压注水泵。2)主要隔爆为隔爆水袋,不符合规定且容易损坏。3)采掘机内外喷雾达不到AQ标准要求压力。4)地面束管监测系统只能覆盖北三3#煤盘区和南九3#煤盘区,北三8#煤盘区由于距离太长无法监测。4.5安全人才存在的问题1)“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岗位方面,人员结构如下表: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本科专科中专高级中级初级30岁以下3040岁4055岁采煤262053316机电042051006通风443045506合计614701498117从上表可以看出,通风专业人才整体数量不足,没有获得高级职称的人员,年龄结构方面3040岁的人极少,专业对口人员14人,抽采区是2010年3月以生产采区为主体成立的,接触通风专业时间短,实际经验和知识不足;通风区没有技术组,抽采区技术组2010年6月刚刚成立,技术组力量薄弱。2)在操作岗位人员方面,通风区构筑通风设施的老工人多,新工人吃苦耐劳精神和身体素质差,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抽采区面对亏欠的抽采工程量和矿正常的生产衔接队伍较少,任务重。5、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5.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实现“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的瓦斯治理措施;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有效控制瓦斯事故,全面提升矿井瓦斯灾害预防和综合保障能力,实现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状态下生产,实现矿井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5.2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5.3主要目标1、2011年为瓦斯整治的巩固、提升年1)抽采率保持在52%以上。2)矿井2#煤盘区实现分源抽采。3)北三9#煤盘区建成9#煤区域预抽区;4)瓦斯超限事故控制在8次,一通三防等级非伤亡事故为零。5)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在集团公司保持领先。2、2012年为瓦斯治理的彻底整治年1)抽采率要提升至52%以上。2)开始施工地面瓦斯抽采钻孔,实现矿井瓦斯立体抽采。3)北三8#煤盘区建成68309区域预抽区;4)北五2#煤盘区建成62515、62516区域预抽区;5)矿井实现分源抽采,北三8#煤盘区68301工作面实现“U”型通风,2012年以后投产的工作面全部实现“U”型或“Y”型的通风系统;建成68305高抽巷、68301底抽巷抽采系统;并在68301底抽巷施工两段倾斜高抽巷(高抽钻场),在钻场内施工走向高低位斜交顶板钻孔,抽采采空区裂隙带和冒落带积聚的瓦斯。6)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在集团公司保持领先。3、2013年为瓦斯治理的稳固发展年1)抽采率要提升至53%以上。2)北一下组总回延伸段8#煤盘区建成68306、68307千米钻区域预抽区;3)建成68307高抽巷、68304底抽巷抽采系统;4)北石沟抽放站实现扩容,增加四台大功率抽放泵。5)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在集团公司保持领先。4、2014年为瓦斯治理的跨越发展年1)抽采率要提升至54%以上。2)北七2#煤盘区建成62705区域预抽区.3)建成68309高抽巷抽采系统并开始施工68306底抽巷抽采系统。4)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在集团公司保持领先。5、2015年为瓦斯治理的跨越发展年1)抽采率要提升至55%以上。2)北七2#煤盘区建成62706区域预抽区;3)建成68306、68308底抽巷抽采系统;4)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在集团公司保持领先。五年具体抽采目标见下表:项目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标况抽采量(万m3)44304430452046254730抽采率(%)5252535455钻孔进尺(万m)339320340780310220313840316000瓦斯利用量(万m3)24002800290030003100瓦斯利用量(万m3)54.17%63.21%64.16%64.86%65.54%预抽达标煤量(万t)830.34631349.94961415.94961789.94961843.94966、瓦斯综合治理重点工程项目6.1通风系统改造1)2011年底计划停运南峪二号井,将东斜井改为回风井。2)2012年3月从68301底抽巷开口延伸北翼下组9#煤总回风巷与北三9#煤瓦斯预抽巷贯通,将形成北翼下组8#煤总回与9#煤总回两条盘区回风巷,降低中部风井通风阻力;另外当综采衔接转移到北三8#煤工作面后可将北翼下组8#煤总回风巷服务于东斜井系统,北翼下组9#煤总回风巷服务于中部井系统,充分利用两个回风井通风能力。3)北四3#煤盘区2011年底前封闭,简化通风系统;北三2#煤盘区待63310工作面回采到800m后(2012年6月)方可封闭以避免受水害威胁;。4)设计工作面时,除3#、9#煤层外进风巷均采用机轨合一巷以满足通风要求,同时加强2#煤、3#煤和9#煤层掘进巷道支护。5)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后,主要依靠冒落带钻孔、高抽巷、上隅角埋管等抽采措施控制上隅角瓦斯。6)三水平投入使用后,按照合肥煤科院设计,在井田西部边界施工一个进风立井。7)购买通风网络结算软件及通风多参数测定仪等装备,测定各条井巷风阻,为通风工作提高科学依据。6.2抽采系统改造1)2011年建成瓦斯分源抽采系统,北石沟瓦斯抽放泵站现有5台2BEC72型水环式真空泵,3台2BEC72型抽采泵负责全矿井的高浓瓦斯抽采系统抽采(1用2备),2台2BEC72型抽采泵负责全矿井的低浓瓦斯抽采系统抽采(1用1备)。2)2012年对井下瓦斯抽采主管路进行延伸工程,届时矿井高、低浓度主系统管路将基本覆盖我矿开采的2#、3#和8#煤盘区,北石沟瓦斯抽放泵站2台2BEC72型抽采泵负责全矿井的高浓瓦斯抽采系统抽采(1用1备),2台2BEC72型抽采泵负责全矿井的低浓瓦斯抽采系统抽采(2用1备)。3)2013年对北石沟瓦斯抽采泵站进行扩容,计划增加4台2BEC-120型水环真空泵,以满足矿井瓦斯抽采能力发展的需求。6.3监控系统改造1)监控系统主干线改为光缆传输。2)将铠装电缆逐步更换为橡胶电缆。3)积极联系有关部门购买所需设备,以解决设备备用量不足的问题。4)根据有关文件执行人机分离。6.4防尘防灭火系统改造1)将专用动压注水泵焊接到与系统车匹配的平板车上,供水管路改为直接由静压水管供水,与生产队组加强沟通后使用专用动压注水泵进行注水。2)将主要隔爆设施更换为水槽棚。3)新安装工作面逐步更换为符合AQ标准的管路设备。4)北三8#煤盘区采空区监测采用移动束管监测系统。5)回采北二9#煤盘区工作面采用灌浆系统防灭火。7、主要工作措施7.1主要措施7.1.1制定瓦斯综合治理的常规措施1)矿井目前已制定并完善了各项“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坚持每个采掘工作面编写专门的通风瓦斯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瓦斯检查人员全部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各班瓦斯检查员能够严格执行 “三对口”制约制度,矿长、总工、科队领导审阅瓦斯日报表、瓦斯监控日报表、瓦斯抽采日报表,能够及时处理当班存在的问题。2) 为加强我矿“一通三防”管理,落实责任、完善设施、强化管理、规范行为,消除各类隐患,杜绝通风瓦斯、煤尘、火灾等重大事故,特制定杜儿坪矿“一通三防”绩效考核实施办法7.1.2加大“一通三防”隐患整改力度推进安全预控体系工作要点:一是开展安全会诊,建立专业检查和安全会诊机制,在隐患排查上下功夫,做到覆盖广、排查细、整改实;二是定期召开通风例会及各专题会,分析研究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7.2区域性预抽措施继续引深区域预抽采工程,预抽区域和预抽面积逐年增加,逐步实现全井田瓦斯预抽,五年区域预抽地点及预抽面积如下表:项目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区域预抽地点68305 9#煤预抽巷683059#煤预抽巷6251562516683099#煤预抽巷625156251668309北一下组回风巷千米钻预抽区9#煤预抽巷 625156270568309北一下组回风巷千米钻预抽区9#煤预抽巷627056270668309北一下组回风巷千米钻预抽区区域预抽面积(万m2)124306330350365备注预抽区域增加的同时,个别预抽区域形成工作面进行回采,总体预抽面积在不断增加7.3“一面一策”2012年后开始在全矿推广“U”型和“Y”型通风,详见附表10。2010年沈阳煤科院对我矿2#、3、8#、9#煤层的瓦斯参数进行了测定,其瓦斯赋存情况见下表:煤层瓦斯基础参数煤层编号煤层瓦斯压力含量(m3/t)坚固性系数放散初速度孔隙率吸附常数ab20.323.27-9.150.46-0.634.46-6.152.82-4.3533.000-33.440.729-0.93130.253.73-6.590.566.769.2731.9881.00580.556.94-10.980.33-0.387.64-8.863.55-5.7130.814-32.8340.888- 0.93890.524.80-9.720.48-0.6010.68-12.444.26-6.9434.7280.848抽放指标参数煤层编号百米钻孔初始瓦斯涌出速度(m3/min.hm)衰减系数(d-1)透气性(m2/MPa2d)抽放难易程度20.0152-0.03250.2022-0.34710.0529-0.0670可以抽放较难抽放30.01020.48540.0490可以抽放80.0362-0.04571.2715-1.08960.1203-0.1606可以抽放较难抽放90.02650.02040.4042-1.52630.0731-0.0916可以抽放较难抽放1)20112012年加强 “U+L”型综采工作面的专用排瓦斯巷通风系统的通风瓦斯管理,包括62510、63312、68303共计3个综采工作面。所有综采工作面的专用排瓦斯巷实现全负压通风、同时加强专用排瓦斯巷的通风瓦斯管理,如绝缘管路长度材料符合标准,拆除铺设的轨道,加强专用排瓦斯巷维护,防止锚索锚杆断裂。为解决工作面排瓦斯横贯瓦斯浓度偏高的问题,高瓦斯盘区综采工作面安设移动抽放泵进行横贯埋管抽采空区瓦斯的措施解决。采用本煤层与抽钻孔、高低位斜交顶板孔、走向低位顶板孔等综合抽采方式解决工作面瓦斯涌出问题,降低回采工作面回采时的瓦斯涌出量和采空区瓦斯积聚量。2)在瓦斯较小的区域,即南八、南九、南十3#煤盘区北三3#煤盘区的综采工作面,试验采用“U”型通风系统,取消采煤工作面专用排瓦斯巷。包括73901、73902、73903、63310、63316上隅角使用ZWY190/220型移动泵进行高负压大流量抽采采空区及上隅角低浓度瓦斯。3)北三盘区8#煤在加强本煤层、下邻近层瓦斯预抽采的同时,首先在68304综采工作面利用高位巷和高位巷内施工的钻孔对采空区裂隙带进行抽采,加上上隅角埋管抽采措施解决上隅角瓦斯等方法的情况下,试验“U”型通风系统。包括68304、68301、68305采用移动泵上隅角悬管抽采上隅角低浓度瓦斯,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防止T0探头超限。采用本煤层预抽钻孔、高低位斜交顶板孔、走向低位顶板孔等综合抽采方式解决工作面瓦斯涌出问题,降低回采工作面回采时的瓦斯涌出量和采空区瓦斯积聚量。施工高抽巷,并在巷道内施工高位顺层钻孔抽采工作面裂隙带瓦斯,降低裂隙带瓦斯积聚量和上邻近层瓦斯涌出量。4)南九、南十2#煤盘区、北五盘区2#煤62513工作面首先采用沿空留巷“Y”型通风系统。包括72907、72908、72909、62512、62513、62514、62515采用移动泵上隅角悬管抽采上隅角低浓度瓦斯,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防止T0探头超限。采用本煤层预抽钻孔、高低位斜交顶板孔、走向低位顶板孔等综合抽采方式解决工作面瓦斯涌出问题,降低回采工作面回采时的瓦斯涌出量和采空区瓦斯积聚量。5)北三8#煤盘区、北五2#煤盘区掘进工作面采用在区域预抽保护范围内掘进措施。7.4矿井应急救援系统及装备制定和完善矿井“一通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