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规划与研究.doc_第1页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规划与研究.doc_第2页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规划与研究.doc_第3页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规划与研究.doc_第4页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规划与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论文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规划与研究 系 专业班级 交通与机械过程系物流工程07-2班 学 生 姓 名 陈 雪 性别 男 指 导 教 师 张思奇 职称 讲 师 年 月 日VIII / 71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每年应报废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尚有一部分报废汽车仍然流散于社会,未能及时回收,成为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隐患。另外废车处理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每年从废旧汽车获得的再生资源比较少,回收利用率很低。本文对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尝试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并为系统的运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战略价值。对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回收模式进行了总结,包括汽车企业负责回收、制造商联合体负责回收、第三方回收企业负责回收这三种回收模式,并构建了适合某汽车公司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回收物流系统。研究了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处理系统,包括废旧汽车拆解和破碎分选系统,进而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处理子系统。用Lingo方法建模并结合数据并用Lingo方法计算,为废旧汽车回收处理中心选址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lingo建模计算方法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ic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level,the total number of motor vehicles China contains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the quantity of scrapped cars has also gradually increasedBut,influenced by all kind of factors,part of scrapped cars still spread around the social and fail to recover in due course,which has become a potential danger to traffic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 addition,the treatment condition of waste cars is not very optimistic,the renewable resources China obtained from the scrapped vehicles is fewer annually , and the recycle level is too lowThis paper thorough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reverse logistics of our countrys used cars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reverse logistics system adapt to Chinese situ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un of system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following. First of all scrap cars on the reverse log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alysis of scrap cars main problems in reverse logistics and strategic value. Our used car reverse logistics model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automobile companies responsible for recycling, manufacturers of the Commonwealth responsible for the recovery, third-party recycling companies responsible for the recovery of these three recovery modes, and built for a car company used car reverse logistics logistics system. Study of used car reverse logistics processing systems, including auto dismantling and crushing of waste sorting system, and then build a car suitable for Chinas scrap reverse logistics processing subsystem. Lingo combined with the data and methods to model and calculated using Lingo for scrap car recycling center location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basis.KEYWORDS : scrapped cars;reverse logistics;Lingo modeling method目录第一章 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和意义2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31.3.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31.3.2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61.4研究内容与框架7第二章逆向物流概述82.1逆向物流的定义、分类及特点92.2逆向物流驱动因素分析132.3 实施汽车逆向物流动因分析162.4 逆向物流理论基础182.5 逆向物流与几个概念的关系202.5.1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关系202.5.2 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的关系222.5.3 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的关系24第三章我国实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必要性分析273.1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273.1.1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定义273.1.2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产生原因293.2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战略价值分析303.2.1 经济价值303.2.2 社会价值313.3国内汽车逆向物流存在问题323.4 实施汽车逆向物流对策分析323.4.1 政府及相关机构角度333.4.2 汽车制造企业角度333.4.3 消费者角度34第四章 废旧汽车回收处理中心的选址研究354.1 问题描述354.2 概念模型364.3模型的构建37第五章 实例分析415.1.实例分析415.1.1企业基本数据415.1.2 产品及零配件处理的相关数据435.1.3 处理中心设置的其他相关数据455.2案例求解455.2.1 算法设计455.2.2 LINGO介绍465.2.3求解过程465.3结果分析475.3.1单目标优化结果475.3.2 成本和环境双目标优化495.3.3回收处理的成本和环境影响分析50第六章 技术经济分析51第七章 结论527.1 全文总结527.2 研究展望53参考文献54谢辞57附录一I附录二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规划与研究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制造商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实体流动过程负责,尤其是对个人电脑、电子产品、家电、汽车等产品的退货、召回过程采取相应的回收措施。这种趋势使得一种与传统供应链反向的物流管理,即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日益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相关学术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废旧汽车的逆向物流之所以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很重要的现实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类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随着100多年来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地球上剩余的自然资源总量已经明显减少。在我国,这种状况更加严重。据国家商务部(原国家经贸委)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面临资源枯竭的矿山有440座,有色金属66的主力矿山进入中晚期,已关闭和即将关闭的矿山有83座,到2010年预计还要关闭355座,占矿山总数的46,产能消失近5000万吨,占总产量的35;冶金矿山有46座面临资源枯竭,将丧失生产能力3600万吨1。资源枯竭的危机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 废旧汽车回收处理困难重重目前,我国是一个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的拥有量还在继续增加。发达国家一般以汽车拥有量乘以7计算出当年汽车应报废量。我国计算标准略低于发达国家,以汽车拥有量乘以6得出当年应报废汽车量。有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汽车拥有量达到了3000万辆,如果按照6的数字估算,2005年报废的汽车应在180万辆以上2。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尚有一部分报废汽车仍然流散于社会,未能及时回收拆解,成为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隐患。另外废车处理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每年从报废汽车获得的废旧钢材比较少,回收利用率很低,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较大。 废旧汽车造成环境污染废旧汽车拆解后会产生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会造成土壤、水和空气的污染,对人体健康及生活环境可能构成的危害常常被忽略。如果仅简单采用传统的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理,对环境的破坏将难以估量。 资源环保法规和相关制度的制约基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纷纷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来保护资源和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都开始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和产品召回制度,拓展产品生产者的责任,要求生产企业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也包括报废后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逆向物流责任。在美国,议会在过去的几年中引入了超过2000个固体废品的处理法案;199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强制回收某些物资的法案;英国政府为了让垃圾制造者为污染问题付费,开征了垃圾掩埋税,迫使企业改变处理废品的方法;欧盟为了减少垃圾掩埋法的废品处理方式,制定了包装和包装废品的指导性意见,并在欧盟成员中形成法律,这份指导性意见中规定了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包装材料的方法,并根据供应链环节中不同成员的地位和相应的年营业额,提出了企业每年进行垃圾回收和产品再生的数量要求,目的是使生产者共同承担产品责任3。我国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早已颁布,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200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颁布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1.2研究目的和意义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十分活跃,汽车工业的增长一直在以2位数的速度攀升4。预计未来的10多年里,我国的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10一15的增幅攀升。在此背景之下,汽车物流市场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汽车工业迅猛发展使汽车的正向物流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各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对汽车正向物流比较关注。我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是,大型的汽车制造企业已拥有较为成熟的正向物流系统,在生产组织、包装运输、信息管理到安排上线都有较为严密的物流系统,而汽车逆向物流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边缘状态,从产品的返回,不合格零部件的退货到汽车召回制度的实施还处于摸索萌芽状态。当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相冲突的时候,常常会放弃逆向物流来保证正向物流。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突出,资源利用的创新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只注重汽车正向物流是不够的,汽车逆向物流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学术界,都开始认识到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在废旧汽车逆向物流领域,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比如汽车制造商在汽车供应链中应承担的责任问题,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在供应链中的有效融合和规划问题,影响逆向物流系统的关键因素等,以上这些问题仅是基于汽车制造业逆向物流模式的一部分,也是本文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力图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进行比较深入地研究,建立一套相对完整、成熟的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的创新模式,以此促进对逆向物流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和推广。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1.3.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学术界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有多种表述。其中,对逆向物流较早的一个描述是由Lambert和Stock在1981年提出的,他们将逆向物流描述为在单行道上走错了方向,这里的单行道是针对正向物流渠道而言的。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济发达国家开始对逆向物流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1992年,Stock在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逆向物流这个概念。他指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1993年,Kopicki等学者对逆向物流的实际操作和规则作了研究,出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观点5。1995年,Giuntini和Andel将逆向物流概括为组织对来源于客户手中的物资的管理。1998年,Kostecki论述了再利用的回收方式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对产品寿命周期的延长。同年,Stock详述了如何制定和实施逆向物流计划。1999年,Rogert TibberLembke广泛收集了有关逆向物流的商业操作实例,尤其是在美国,两位研究者进行了大范围的长期的问卷调查。同年,美国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出版了第一本逆向物流著作Going 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对其所下的定义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且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流动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现在,越来越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逆向物流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产品和物资完整的、有效的和高效的利用过程的协调。产品、组件、原料、设备、信息甚至完整技术上的系统都有可能在供应链中向相反的方向流动,这种反向的流动与传统的正向物流结合在一起而成为整个物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原来单向的企业物流变为完整循环的物流网6。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带动了汽车工业持续、快速的发展。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十分关注汽车逆向物流的重要内容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旨在减少废物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国外的一些学者研究表明,对于人口多,人口密度大的国家,报废汽车的回收与科学拆解程序方面研究尤其重要。在汽车残渣处理方面,如果采用填埋方式,弊端很多。即使在美国,现在也要将填埋方式减少到最小,将土地用于耕种,人口定居等。如果对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不当,会造成资源的浪费7。下面分别对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现状进行分析。(1) 日本日本是一个人口多、面积小的岛国,而且自然资源比较匮乏,日本用于堆放废弃物的地方很少,因此必须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回收和利用。日本每年要有500多万辆汽车报废,除去出口国外的汽车,有400多万辆汽车要在日本本土进行报废处理。随着报废汽车数量的增加,垃圾场可使用的场地越来越少,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报废汽车处理费用增加的问题。由于不愿承担报废汽车所需的回收处理费用,许多人将报废汽车非法丢弃。在政策制定方面,日本政府于2000年6月,制定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2002年7月,又公布了汽车循环法案,并于2005年起实施。在法案中,对汽车制造商、进口商以及车主的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汽车制造商将占车重20的粉碎性垃圾、车载空调使用的有害氟类物质以及含有起爆剂的气囊等回收处理的义务;车主则应为此支付2万日元左右的回收费。考虑到一些人不愿支付回收费而将报废汽车非法丢弃,以及制造商在汽车报废前倒闭等因素,法案提出了车主“提前支付回收费的方式8。收费的时间以法案实施的时间为界限,法案实施后购车人需在购买时支付回收费:法案实施前购车入则要在法案实施后进行第一次车检时为自己的汽车支付报废所需费用,拒绝支付这笔费用的人将得不到缴费证明,且车辆不能接受下次车检,也不能申请报废。回收费由汽车制造商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但数额限制在2万日元左右,各公司在2004年秋向日本国民公布具体金额。根据这项法案,回收费不再由各个公司收取,而是由经产省指定日本汽车工业会等组建的汽车回收利用促进中心为公益法人,负责管理这些费用,汽车制造商需要时向公益法人申请。日本内阁于2004年开始实施报废汽车再利用法,在该法立法以前,对于报废汽车回收的做法是将车上有用的部分重新使用,再将其余部分卖给报废厂,把金属材料提取出来,加以回收,残渣填埋在垃圾厂。(2)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全世界报废汽车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美国己经成为全球最有效的报废汽车回收国之一。在美国,每年因老旧过期或交通事故而报废的车辆超过1000万辆。美国现约有5万家汽车零部件回收商,把1000多万辆旧车的80的零部件加以回收和利用。美国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联合在底特律的海兰帕克建立了汽车回收利用研究开发中心。一方面可以为提高旧车的拆解效率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进行汽车及其零部件易拆卸性、可回收性和再利用性进行研究,为设计开发更加环保的汽车提供技术支持。福特公司利用制造技术)JHT-手车零部件,并将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网络,供所有修理行上网查询,再利用福特公司的销售运输网络及时输送和供应二手车零部件,从而组成一个无孔不入的汽车回收利用网络。美国通过立法推动报废汽车和轮胎的回收利用,美国在立法规定方面很具体:1991年美国就出台了关于回收利用废旧轮胎的法律:从1994年起国家有关条例又规定,凡是国家资助铺设的沥青公路,必须含有5用旧轮胎磨碎的橡胶颗粒。由于旧轮胎含有抗氧化剂,可以减缓沥青铺路材料的老化,使路面更有弹性并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所以,条例实施以来,美国铺成的含有橡胶颗粒的沥青公路已超过1万公里。此外,美国还将废旧轮胎与钢筋混凝土结合,用于加固防洪堤坝,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美国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经常举办各类学术会议,为一些具体零部件的再制造制定标准9。(3) 欧盟 欧盟也十分重视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工作。根据欧盟委员会2001年4月23日的决议,自2007年起,各汽车生产商负责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在各地建立机构负责回收报废汽车。汽车制造公司要为报废汽车支付回收费,平均每辆车200欧元,报废汽车必须由专门的回收中心处理,报废汽车的再利用率到2015年应达到95%10。比较有代表性的德国在报废汽车回收方面取得的成绩,德国汽车报废回收的法律依据是1986年生效的废物限制和废弃物处理法以及1996年生效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等。2006年,政府又批准一项新的法案,规定汽车生产厂商与进口商有义务免费回收报废汽车和在事故中完全损坏的汽车。修正案规定,报废小汽车的拥有者可以免费将车辆送还给该车辆的生产厂商或者进口商,由其进行相关回收处理及部分零部件的再利用等。新法案无疑增强了汽车生产厂家对产品的责任感,并促使生产厂家在设计生产时必须考虑回收和环保因素。这一规定将首先针对新购车辆,到2007年适用车辆将扩大到所有正在使用中的车辆。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处理法,后来又制定了限制废车条例、循环经济法等法案。2000年,德国报废汽车车身重量的85已实现回收利用,到2015年,每辆汽车将有95的车身重量的材料得到回收利用11。一般说来,汽车要顺利通过年检,其保养维修费用就会随着车辆使用年限的增长而逐年增加。车主通过经济比较,认为继续使用不合算时,自然会选择报废。因此,虽然德国法律并没有规定汽车的使用年限,但车主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使用几年就更换或淘汰。为了让汽车行业企业和车主熟悉相关法律,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官方还把与汽车报废回收有关的法规编撰成册,包括器械安全、易燃液体安全、易爆物体安全、工作环境、水资源保护等等。此外,在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赔偿法等法规中,对报废汽车拆解场所也有明确要求,如必须避免污染物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否则将进行赔偿。由于法律明确,监督机制健全,无论是企业还是车主都能自觉遵守法规,依法行事,使汽车报废和回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德国汽车的回收率已接近100。Schleiffer设计了欧洲汽车工业逆向物流网络,该逆向物流网络包括各种各样的处于逆向物流网络不同位置上的合作者,作者运用遗传算法给出了该逆向物流网络一个理想的网络设计结果12。尽管从环保意识和立法的角度来看,逆向物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逆向物流的研究依然属于一个的领域,逆向物流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3,多数文献集中于某个具体的行业或某种特殊产品的个案研究,缺乏普遍性。逆向物流的各项研究相对孤立,分别专注于逆向物流网络结构设计、逆向物流中的库存、配送和产品规划等活动,综合方法较少。1.3.2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国内现在并没有明确的对逆向物流进行定义,但对逆向物流中包含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进行了解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354-2001)物流术语中的解释,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拣、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14。 国内对汽车逆向物流方面的研究目前处于对发达国家先进物流思想的引进消化阶段,深入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对于逆向物流的研究中,偏重对逆向物流的概念、分类以及产生的原因的相关定性分析。国内专门对汽车逆向物流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学者的成果与观点:(1) 定性分析:理论介绍及对策分析其中阮承健(2005)分析了汽车逆向物流的发生源,并指出了我国汽车逆向物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理论对策以提升汽车逆向物流的服务水平。张安平(2004)主要从改善和提高顾客价值、提升信息整合能力和产品质量和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论述汽车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管理的战略价值,并分析了汽车企业的汽车召回及废车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15。刘雪飞、刘文阳(2005)通过对德国宝马汽车公司的汽车回收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德国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报废汽车资源利用现状进行阐述,认为报废汽车资源富集与各国的法规政策有关,提高报废汽车资源的利用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16。(2) 定量分析:建立模型或进行评价主要研究成果是对汽车回收的经济性分析、对汽车逆向物流供应商选择评价等的研究。董天舒(2006)对汽车制造企业废钢铁逆向物流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了废钢铁逆向物流的运作方式,并进行网络结构的设计,建立废钢铁价值核算模型17。吴利清(2006)在文章中通过对循环经济和逆向物流关系的探讨,重点进行了战略合作伙伴选择问题有废旧轮胎回收方面研究。赵丽莉(2007)总结出了我国汽车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及相关机构、汽车制造企业及消费者三个角度进行对策分析,指出汽车制造企业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应着重加强的属性及相应指标。1.4研究内容与框架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重点对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阐述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二章对逆向物流相关理论进行基础研究,为后文的深入探讨作理论铺垫。第三章对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必要性。第四章对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回收和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建模。第五章通过实例分析为废旧汽车回收处理中心选址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第六章是对废旧汽车逆向回收物流处理进行的经济技术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论文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第2章逆向物流概述2.1逆向物流的定义、分类及特点(1) 逆向物流的定义国内外一些学术机构及研究机构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本文认为,逆向物流是一个概括性的词语,逆向物流是对有缺陷产品或由于某种原因被退回的产品,废弃产品或最终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置,对原料、产品、产品运输容器、包装材料及相关信息从它们的最终目的地沿供应链的“反向”流动进行规划、执行与管理的过程,最终目的是重新获得其使用价值。从广义上讲,不仅包括国家标准GBT 18354-2001物流术语中逆向物流的含义,与物料重用、零部件翻新再利用、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等有关的一切活动,还应该包括减少正向物流过程中的物料消耗,如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节约、边角余料的重新利用、包装物的重新利用、次品的改造等,以便有更少的物料回流。在我国的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逆向物流分解为两部分: 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从国内外对逆向物流的定义可以看出,尽管逆向物流涉及的范围较广,但最主要是流动还是废、次产品及包装材料从顾客、零售店向分销商或生产制造商的逆向流动。逆向物流着眼于使物品自最终目的地向上游回流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对回流的物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并获取价值和利润。因此,企业设计逆向物流系统,是保证物品的回收并恢复其使用价值的必要方式。通过对产品的重用、翻新、改制和废料的再生循环等活动形式,实现对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系统的最少量输入,从而节约自然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污染治理成本。因此,逆向物流是一种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污染,能为企业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企业战略。(2)逆向物流的分类为了对逆向物流进行有效的分析,这里有必要对逆向物流进行分类分析。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下面根据逆向物流形成原因、处置途径和处置方式的不同以及产业形态的不同,将逆向物流分为投诉退货、终端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与副产品回收、包装物回收6大类别。投诉退货此类逆向物流的形成一般是由于产品在运输、装卸搬运或仓储过程中发生损坏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等,在产品出售短期内发生的。出于对客户服务理念的重视,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客户服务部门会首先进行受理、确认退回原因、进行检查并作最终处理,处理的方法包括退换货、补货等。电子消费品如手机、家用电器等通常会由于这种原因进入回流渠道。终端退回指的是在产品出售较长时间之后,产品完成使用价值而被消费者丢弃或淘汰,这些被丢弃的物品还具有一定的残余价值,可以被回收、再利用,从而形成终端退回的逆向物流。终端退回主要是出自经济方面的考虑和法律法规的限制。从经济方面看,回收这些具有一定残余价值的物品,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途径,最大限度地进行资产价值的恢复,例如地毯的循环利用、轮胎的修复等;从法律法规的限制看,一些环保意识强烈的国家通过立法,强制规定生产厂家对包装容器、家电产品甚至汽车零部件的回收处理负有责任和义务。商业退回指的是供应链上的下游成员,如批发商、零售商、最终顾客等,由于库存积压,将未使用过的商品退回上一节点而产生的逆向物流,包括时装、化妆品、食品或其他生产资料。这些商品通过快速的回收和正确的处理,可以直接再销售、再使用或进入再生产过程,从而进行商品价值的回收利用。维修退回指有缺陷或损坏产品在销售出去后,根据售后服务承诺条款的要求,退回制造商,它通常发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中期。典型的例子包括有缺陷的家用电器、零部件和手机。一般是由制造商进行维修处理,再通过原来的销售渠道返还用户。生产报废和副产品回收生产过程的废品和副产品,一般来说是出于经济和法规条例的原因,发生周期较短,而且并不涉及其他组织。通过再循环、再生产,使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和副品可以重新进入制造环节,得到再利用。生产报废和副品回收在药品行业和钢铁业中普遍存在。包装物回收包装物的回收在实践中已经存在很久了,逆向物流的对象主要是托盘、包装袋、条板箱、器皿等,考虑经济的原因,可以将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产品载体通过检验清洗和修复等流程进行循环利用,降低制造商的制造费用。(3) 逆向物流的特点流动的逆向性逆向物流中退回的商品或报废物品的流动一般是“消费者中间商生产厂家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商”,因此,逆向物流与正常的商品流的方向正好相反,与正向物流运作的起始点也完全相反;逆向物流更趋向于反应性的行为和行动,其中的实物流动和信息流动基本上都是由供应链末端的成员或最终消费者引起的。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由于废旧物资的产生来源是分散的,可能产生于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或生活消费领域,涉及任何领域的部门、个人,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此,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首先表现在物流起始点的分散和不确定;其次是逆向物流需求时间和需求数量的不确定,这导致逆向物流的预测非常困难;另外,逆向物流的目的地有时是不明确的,废弃的产品或退货品可能送到销售商那里,也可能送到生产商那里。逆向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目的地的不明确,导致逆向运输路线的不明确。逆向物流的缓慢性缓慢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逆向物流量积累速度的缓慢、处理过程的复杂和回收物品价值恢复的缓慢。一般来说,开始的时候逆向物流的物品种类多、数量少,只有当不断汇集的时候,才能形成较大的流动规模:其次,废弃物资的收集、整理、检验、循环再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废弃物资不可能一经回收就能立即满足人们对它的价值恢复要求,而是需要经过分类、检验、改制、加工等环节,甚至只能作为原料回收进入生产再循环使用,这一系列的过程说明,回收物资的资产恢复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其经济价值的体现不是立刻就能实现的。逆向物流的复杂性因逆向物流的来源地分散、无序,不可能集中一次向接收点转移。由于回收时不同种类、不同状况的废物都混在一起,因此,回收的物品在进人逆向物流系统时,往往难以划分为产品,只有经过分类、检验,这种混杂性才得到改变。而且,由于资源再利用的方式不同,不同处理手段对恢复资源价值的贡献也有显著差异,因而,逆向物流的处理系统与方式也复杂多样。另外,制造商有时还对返回商品的处理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二级市场转卖的商品必须除去标识、换名牌等,这些也使逆向物流处理方式选择众多,增加了复杂性。处理费用的昂贵性逆向物流处理费用的昂贵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回收或退回物品的来源地和数量的不确定,且这些物品通常缺少包装或包装已破损,很难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效应,因而,物流效率低、成本高:其次,许多回收物品需要进行人工检测、判断和处理,不能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操作。极大地增加了人工费用,也导致处理效率低下。价值的非单调性价值的非单调性体现在逆向物流处理的不同阶段。一方面,由于回收或退回的物品在逆向物流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运输、仓储和其他处理作业,作业活动越多,所花费的处理成本也越高,这些作业成本将逐步抵消回收物的价值,使其价值逐步递减。另一方面,物品通过逆向流动后,经过翻新、修整、改制、再生循环处理等逆向物流加工方式后,这些物品重新获得其价值,又使其价值逐步递增。18(4)逆向物流的特征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具有相似的构成和职能,都包含供应、加工、配送、储存等功能要素,但逆向物流本身具有下列特征: 输入的多元性。正向物流的原材料供应主要是由供应商实现,而作为逆向物流原料来源的回收产品主要来自制造商、经销商及最终消费者。对制造商而言,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品和废品;经销商主要是过量存货、过季存货以及有质量缺陷的产品;最终消费者是返回生命周期结束的报废产品。 输入的不确定性。产品回收最大的特点就是回收产品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具体来看,回收产品的回收时间、回收数量、回收种类以及回收地点等都具有不确定性和难预见性。这会直接影响逆向物流检测及再加工环节的计划,因此需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从而提高逆向物流的效率。 再加工的随机性。再加工决策需要根据回收产品的检验结果而定,由于产品损坏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产品的可再利用率、加工路线顺序以及所需时间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样对制定主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以及车间计划的柔性化要求很高。2.2逆向物流驱动因素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逆向物流的实施已经成为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从政府立法的驱动、经济价值的驱动、顾客价值的驱动和社会价值的驱动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实施逆向物流的动因,以提高企业对逆向物流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增强其实施逆向物流的动力。(1)政府立法驱动国际社会环保立法的要求当前,国际社会越来越严厉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污染收费制度,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新的约束性标准。政府的环境立法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对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而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环境污染的关注更加深了这种趋势。许多国家已经强制立法,责令生产企业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并要求他们回收处理所生产的产品或包装物品等。在美国,议会在过去的几年中就引入了超过2000个固体废品的处理法案。在欧洲,这方面的法规则更为严格和具体。为了减少垃圾掩埋的废品处理方式,欧盟制订了包装和包装废品的指导性意见,意见中规定了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包装材料的方法,并根据供应链中不同成员的地位和相应的年营业额,提出了企业每年进行垃圾回收和产品再生的数量要求。原材料制造商负6的责任,包装商为11,包装食品生产厂,例如罐头食品制造厂和备件生产厂为36,销售给最终使用者的组织负47的责任。而对于需要进行再生的物资,由1998年38的再生物资比例,上升到2001年的52,包括铝、玻璃、纸张、木料、塑料和钢铁。此外,为了让垃圾制造者为污染问题付费,英国政府还开征了垃圾掩埋税,以此迫使企业改进处理废品的方法,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19。我国政府环保立法的要求伴随着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废弃物的数量已经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据统计,仅垃圾累计堆放量就已达60多亿吨,占用土地5亿平方米。另外,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也十分滞后。据调查,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六大类废旧物资的年回收量已突破5000万吨,年回收总值已逾450亿元20。大量废旧物品的闲置,不仅对资源利用是极大的浪费,而且还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国际社会环保要求的大环境下,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废旧产品的处理问题。近几年,国家新制定出170项环境保护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新颁布了500多项地方性环保法规。国家环保局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正在实施,并已逐步取得成效。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部门环境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国的环保法规体系日益完善,生产企业必将面临污染达标排放的巨大压力,实施逆向物流将成为其未来发展中提高竞争力的发展趋势。(2)经济价值的驱动成本的降低为了增加利润,生产企业必须尽量减少物流成本。据学者鲍勃戴安妮(BobDelaney)估计,美国的物流总成本大约占其GDP的10.7,而逆向物流成本大概占物流总成本的421。负责物流的执行副总裁西而斯所说的也恰恰应证了这一点,“逆向物流也许是企业在降低成本中的最后一块处女地。”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对使用过的产品及材料进行再循环再利用,不失为一条生产企业满足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行之路。生产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废旧产品的价值。对于一部分被淘汰的废旧产品来说,仍然可以恢复价值重新利用。这类产品遭淘汰,可能是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或希望使用功能更强的产品而不再使用这类产品;或者是某一零部件出现损坏,而其它部分功能仍然完好,经过更换或修理仍然可以继续使用。而对于另一部分报废的产品而言,可能蕴藏着惊人的价值。以废弃的塑料物品为例。各种塑料物品,如包装物、购物袋、农膜、编织袋、饮料瓶、盆、壶、桶、玩具、文具、鞋、车辆保险杠、电器外壳、废聚氯管、门窗等,随处可见。据统计,一个中等城市每年产生的塑料废弃物,可满足20家中、小型塑料企业的原料需求。因此,废旧塑料又被经济学家称为“人类的第二矿藏”、“城市里的宝藏”。质量的改进逆向物流的成功实施还有利于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改进。IS090012000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将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概括为一个闭环的PDCA活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IS09001的要求是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持续改进,同时制定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再次发生。逆向物流在这个闭环活动中,贯穿于每一环节。生产企业在回收退货产品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比如产品实际使用寿命统计信息、产品质量反馈信息及顾客满意度信息等等。通过逆向物流信息系统,退货中产生的产品质量问题和服务质量问题不断传递到企业的管理层,增加了潜在事故的透明度,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事前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和质量,在以后的生产中避免出现类似的缺陷产品,从系统上根除隐患,并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3)顾客价值的驱动在当今买方市场的经济环境下,顾客价值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企业只有不断维系顾客的满意度,并努力培养顾客的忠诚度,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开展逆向物流活动,企业能够给顾客带来更多的顾客满意度,由此产生更大的顾客价值。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买方的市场地位日益显见,顾客的需求日趋个性化,都给生产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提升企业形象,生产企业在销售中普遍采用相对宽松的退货政策。对中间商来说,生产企业采取宽松的退货策略,能够确保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及时退货,从而减少其经营风险,改善供需关系,促进企业间战略合作,强化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对于最终消费者来说,宽松的退货政策能够保证有质量问题的商品被及时退回,可以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使其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心情舒畅,增加对企业的信任感及重复购买率,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但是,这种宽松的退货政策也导致了一定比例的退货率。退货率高了,势必意味着企业的损失提高了,成本也相应地增加了,而企业利润则显著地减少了,也促使生产企业开始逐渐重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4)社会价值的驱动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也日益增强,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顾客对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不仅考虑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和条件,而且开始密切关注人类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同时,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乃至稀缺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资源与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也开始相继制订各种环境保护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各种约束标准。因此,评价一家企业的指标已不仅限于利润和销售额等经济指标,人们还关注该企业在社会范围内承担的责任一环 境保护、员工福利和社会责任,以保证获得持续的商业成功,并在业务活动中运用可持续性原则,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因素。此外,西方国家的最新研究及实践表明,一个在环境绩效方面表现良好的企业通常也具有良好的盈利表现。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形象和声誉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提高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许多企业纷纷采取措施,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消耗。例如,耐克公司鼓励消费者把废旧的耐克鞋送回至当初出售产品的那家商店,进而这些鞋子会被商店送回到耐克公司,然后被碎化,成为建设篮球场的主要材料,耐克公司还专门成立基金维护这些篮球场。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耐克公司在公众心目中塑造了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耐克的品牌形象的成功,不能否认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对废旧耐克鞋的处理。生产企业实施逆向物流,不仅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保持和改善环境质量,更是企业本身的道德和伦理行为所要求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废旧产品中除了一部分可回收利用外,其余部分已丧失了使用价值,而且很多生产垃圾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果不及时有效的处理,必将影响人们的整个生活环境,尤其是在城市这种人口密度大、企业数量多、废弃物排放量高的地方,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的废弃物,会严重的影响到农业土壤、植被和饮用水源。逆向物流正是通过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减少最终废弃物的排放量,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是一种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综上所述,生产企业实施逆向物流有着深刻的动因,它是政府立法的驱动、经济价值的驱动、顾客价值的驱动和社会价值的驱动的综合结果。因此,生产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实施逆向物流不失为一个关键的战略举措。2.3 实施汽车逆向物流动因分析 环保立法的相关规定约束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环保法规,以约束相关主体的行为,这对汽车制造企业的来讲,可以促进企业投入资金进行相关技术的提高和设施的改善,使企业的逆向物流活动符合法规的相关要求,从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加以控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2006年我国颁布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对汽车生产和销售及相关企业启动、开展并推动汽车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报废、回收、再利用等项工作进行立法规范,依据该政策内容,在2012年左右,我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回收利用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