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说明类文本阅读分类训练 第一类生活科普2009、2007一、(2016茂名)阅读下文,完成13题。(10分)空气污染会使人变胖吗士心人们在吃相同食物、做相同锻炼的前提下,为什么体重会不同呢?最近,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披露的研究成果表明:空气是让人变胖的主要原因之一。吸入空气可以使人变胖?你一定会觉得滑稽或者危言耸听。严谨的科学实验却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吸入污染的空气,可以导致身体能量失衡,造成新陈代谢紊乱,扰乱控制食欲的激素分泌,进而使人食欲大增,诱发肥胖症。污染的空气会对人体造成何种具体的伤害?美国华裔教授孙庆华和他的团队将这一课题作为研究方向,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首先,他们用小鼠进行了实验,发现长期生活在污染空气里的小鼠不仅肺部受到了感染,而且一个个变得体态臃肿。这一发现让课题组震惊了:小鼠如此,那么人类是否也会因为吸入污染空气而诱发肥胖呢?带着这个疑问,专家们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区和相对清洁的郊区遴选志愿者进行了比对调查,发现城区居民的肥胖程度远远高于郊区的居民。由此,孙教授认为空气污染可以使人变胖的理论是成立的,只是需要更为严谨科学的论据予以证明。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科学数据,他们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将实验小鼠分成三个对照组,在投喂饲养一致的前提下,一组呼吸过滤过的空气,一组呼吸干净的空气,一组则呼吸在高速公路和繁华城市中心采集的空气。十周之后,实验小鼠的体重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的小鼠体重最重,并且它们的腹部和内脏器官也变大了。在显微镜下,呼吸污染空气的小鼠的脂肪细胞比呼吸正常空气小鼠的脂肪细胞大20%。更糟糕的是,这些小鼠似乎对胰岛素和激素不那么敏感了,表明它们的新陈代谢出现了紊乱。由此,课题组得出结论:空气中的微小粒子刺激肺部,启动了一系列贯穿全身的反应,扰乱了控制食欲的激素分泌,使身体的能量平衡失衡,导致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引发肥胖。这些让人感慨的研究数据,引发了课题组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他们随机对全球许多大城市人群的肥胖程度进行了调查,发现人类正遭受着和实验室小鼠同样的苦难,许多人出现胰岛素抗性增强、腰围变粗的迹象,尤其是在污染区出生的孩子比在清洁区出生的孩子患肥胖症的概率要高出2.3倍。面对这个研究成果,专家们呼吁采取尽可能的手段阻止空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还人们一个健康的生存空间。(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4期,有删改)1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2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和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4分)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的语言准确、严密。B本文条理清晰,主要采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C孙庆华和他的团队用小鼠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活在污染空气里的小鼠不仅肺部受到了感染,而且一个个变得体态臃肿。D本文在介绍科学原理的同时,也在提醒人们要重视保护环境。参考答案1.(4分)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思考);引出说明对象:空气污染会使人变胖。(或:空气是让人变胖的主要原因之一)(“设问”1分,“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思考)”1分;“引出说明对象”1分,指出说明对象1分)2(4分)作比较列数字具体准确地突出(强调)说明了空气污染使实验小鼠的体重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前两空每空1分;第三空2分,“具体准确”0.5分,“突出或强调”0.5分,其余1分)3(2分)C【解析】C项对应在文章第段“他们用小鼠进行了实验,发现长期生活在污染空气里的小鼠不仅肺部受到了感染,而且一个个变得体态臃肿。”选项缺少限制词语“长期”。二、(2016梅州)阅读下文,完成13题。(10分)疫苗是怎么起效的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纳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8岁男孩的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但它是如何起效的?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力道不足。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效力。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而进一步分离出抗原中的特定成分,比如蛋白质或者多糖,这种类型的疫苗可以立即触发特定反应。为使身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科学家分离出目标抗原的基因。当人体注射后,疫苗内的基因会刺激体内细胞制造抗原,这会引发更强大的免疫反应,让身体准备好对抗任何潜在威胁。这类疫苗仅由特定基因的物质组成,不含病原体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可能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就像科学家爱德华詹纳几十年前的发现促进了过去数十年的医学进步,随着疫苗技术的持续发展,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对抗艾滋病、疟疾,或者埃博拉。 (选自读者2016年第12期)1请仔细阅读全文,说说疫苗是怎样起效的?全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4分)2最后一段画线句子中的“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段事例的叙述,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疫苗是怎么起效的。B第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C第段主要采用了分类别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D灭活疫苗仅由特定基因的物质组成,不含病原体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参考答案1.(4分)疫苗能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解析】文章第段“但它是如何起效的”一句说明下文是对此内容的解释,从第段筛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而从文章第段介绍疫苗的类型。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文章先引出说明对象,然后分别介绍了疫苗起效的原理及疫苗种类,属于逻辑顺序。2(4分)不能删去。(1分)“也许”表示猜测,不是确定,(1分)如果删去,语意表达就不准确了。(1分)“也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3(2分)D【解析】D项关于“灭活疫苗”的介绍在文章第段,其中“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一句说明灭活疫苗中含有“病原体”,故选D项。三、(2017预测)说明文阅读。(10分)马铃薯有望成为主食马铃薯俗称土豆、地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块茎蔬菜,南北熟知的“醋熘土豆丝”更是很多饭馆的必备菜品。习惯上大家将其视为蔬菜,其实马铃薯是一种粮菜皆宜的作物。我国已经将马铃薯列为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主食,可见马铃薯未来将和小麦、水稻一样,逐渐以主食的“身份”摆上餐桌,可别拿土豆不当干粮。虽然我国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但它其实是一种舶来品。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秘鲁、智利等地的安第斯山高原地带,人工栽培历史始于公元前8000前5000年。据考证,马铃薯早在16世纪就已传入中国,早期主要在西北地区种植。目前,我国的马铃薯主要在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广泛种植。在甘肃省定西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马铃薯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定西和固原也因而享有“马铃薯之乡”的美誉。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始终没有将其纳入主粮的范畴。马铃薯可以说是一种高营养食品,这也是推广马铃薯主食化的基础。科学研究发现,每100克鲜马铃薯中含有蛋白质1.52.39克、碳水化合物10.528克、脂肪0.40.94克,另有粗纤维0.41.5克、钙1160毫克、磷1568毫克、锌17.4毫克、铁0.44.8毫克、维生素B1 0.030.17毫克、维生素B2 0.030.11克、烟酸0.41.1克、维生素C 840毫克。从营养学上分析,马铃薯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都远远高于白菜、萝卜、丝瓜等蔬菜,尤以维生素C和维生素A更为突出。而与“水果之王”苹果相比,马铃薯的维生素C含量是其10倍,B族维生素含量是其4倍,其余各种无机盐含量更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之多。马铃薯食用后的饱腹感,也是它作为主食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国的农业研究机构发现,每餐只吃全脂牛奶和马铃薯,即可获取人体所需的全部食物元素,并且这一组合能提供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多种必需氨基酸。我国传统中医学对马铃薯的保健价值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味甘,性平,具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强身益肾、活血消肿的功效,常被用来治疗肠胃不适、热咳等疾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马铃薯中含有大量钾,对胰岛素分泌、酸碱平衡等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马铃薯含有的黏体蛋白质是一种多糖蛋白的混合物,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马铃薯还能防止肝脏、肾脏中结缔组织的萎缩,保持呼吸道、消化道的滑润;它对肾脏病、高血压也有良好的食疗效果,还具有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功效。可见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比较高的食材。相信随着中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推进,百姓对马铃薯主食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将不断提高。营养学家和美食家也会开发出众多马铃薯主食产品,让我们拥有更多选择,更多享受。(摘自科技画报2016年第6期)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马铃薯习惯上被大家视为蔬菜,原产地为中国和南美洲秘鲁、智利。B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让人刮目相看。C食用后有饱腹感是马铃薯作为主食的原因之一。D马铃薯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肠胃不适、热咳等疾病,还可以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2阅读选文,说说我国为什么将“马铃薯”列为第四主食,并推行战略化发展。(3分) 3根据文意,想象未来我们的餐桌上会出现怎样的“马铃薯”食品。(4分) 参考答案1.(3分)A【解析】A项出自第段,由第段“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秘鲁、智利等地的安第斯山高原地带”和“据考证,马铃薯早在16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可知原产地没有中国,表述有误。2(3分)马铃薯是一种高营养食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高;马铃薯食用后具有饱腹感;马铃薯的保健价值非常高。【解析】文章第段从三个方面说明了“马铃薯”作为主食的优势,从中筛选段首中心句,稍加归纳即可作答。3(4分)示例:营养学家和美食家会开发出众多马铃薯主食产品,马铃薯馒头、面条和米粉这些常规主食会上餐桌,马铃薯粉丝、粉皮、粉条、速冻薯条、油炸薯片、薯泥、薯饼等新兴的马铃薯加工产品也将搬上我们的餐桌。四、(2017预测)说明文阅读。(10分)睡前一杯热牛奶真能助眠?张淑会睡眠不好?一定有不少朋友为你这样支招:“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有助睡眠。” “牛奶助眠”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有人说,喝牛奶能安眠,是因为牛奶中的L色氨酸起作用。“牛奶中确实含有L色氨酸,它是人体的一种氨基酸。”L色氨酸可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五羟色胺和褪黑激素。五羟色胺作为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下丘脑,可参与痛觉、睡眠和体温等生理功能的调节。褪黑激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可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和入睡时间,能改善睡眠质量,还有调整时差的功能。但是,L色氨酸不只存在于牛奶中,很多食物中都有,如豆腐中L色氨酸含量为1119.9毫克/千克,肉类中L色氨酸含量约为1825.5毫克/千克,分别是牛奶的3.4倍和5.6倍。同时,一杯牛奶中含有的L色氨酸总量,并不足以让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波动,也就无法达到改善睡眠的效果。从中医角度讲,牛乳具有补虚损、益肺胃、养血、生津润燥、解毒的功效。“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人喝完牛奶有困意,但助眠的效果只能因人而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雷敏说。喝牛奶能助眠的说法,目前存在许多争议,也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能说明牛奶有显著安眠的效果。中医食疗学中对牛乳的阐述,也并没有提到助眠的功效。还有人说,喝热牛奶有助入睡感觉的,很可能是牛奶的热度,而并非牛奶本身。有研究证明,皮肤温度上升,可使入睡速度加快,如洗个热水澡更容易让人进入梦乡。但是,一杯热牛奶进入胃肠道里,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足以让皮肤的温度明显上升。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夜间辗转难眠可能与身体缺钙有关。虽然牛奶是钙的优良来源,但这也不能证明睡前一杯奶有明显改善睡眠的效果,毕竟缺钙不是一杯牛奶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牛奶补钙是需要养成一个长期饮用的习惯才能影响体内钙水平的。根据人类当前的认知,喝牛奶能安眠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牛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每天适量喝一些肯定对健康有益。睡前喝牛奶,不仅会增加夜间上厕所的几率,还会增加消化负担,反而可能不利于睡眠。因此,喝牛奶的时间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喜欢晚上喝牛奶的人,最好在傍晚或临睡前一小时到半小时喝。同时,最好不要空腹喝牛奶,不能喝生鲜奶,不要与酸味食物、含酸饮料一起同食,这样不利于牛奶营养素的吸收。喝热牛奶,也切忌文火煮、加热时间长。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喝牛奶能安眠是因为牛奶中的L色氨酸起作用。豆腐和肉类中L色氨酸含量是牛奶的3.4倍和5.6倍,因此豆腐和肉类一定能帮助安眠。B喝牛奶能助眠的说法存在许多争议,也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能说明牛奶有显著安眠的效果。C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夜间辗转难眠可能与身体缺钙有关。牛奶是钙的优良来源,睡前一杯奶可以有明显改善睡眠的效果。D喝牛奶的时间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喜欢晚上喝牛奶的人,最好在傍晚或临睡前喝。2第段的加点词语“从中医角度讲”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3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第段说“喝牛奶能安眠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4分)参考答案1.(3分)B【解析】A项在第段,虽指出了豆腐和肉类中L色氨酸的含量高于牛奶,但并未提及豆腐和肉类能帮助睡眠,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B项说法与文章内容一致。C项对应第段“虽然牛奶是钙的优良来源,但这也不能证明睡前一杯奶有明显改善睡眠的效果”,故C选项表述有误。D项对应第段“最好在傍晚或临睡前一小时到半小时喝”,故D项表述有误。2(3分)不能删去,“从中医角度讲”是表示限定的词语,说明中医认定牛乳具有补虚损、益肺胃、养血、生津润燥、解毒的功效,去掉后与原文意思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3(4分)喝牛奶能安眠,是因人而异的,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人认为喝牛奶能安眠,然而并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能说明牛奶有显著安眠的效果。【解析】通读全文可知,不同的人对“喝牛奶能安眠”有不同的看法,文章第段是有人对“喝牛奶能安眠”的原因的一种看法,相应的都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反驳,第段直接指出“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人喝完牛奶有困意,但助眠的效果只能因人而异”“喝牛奶能助眠的说法,目前存在许多争议,也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能说明牛奶有显著安眠的效果”,据此即可总结归纳出“喝牛奶能安眠”是因人而异的。五、(2017预测)说明文阅读。(10分)空气中的食品添加剂钟凯空气无处不在,其中占21%的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氧气却是食品的大敌。一方面氧气可以让细菌、真菌等腐败微生物繁殖,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使油脂氧化产生“哈喇味”,使天然色素氧化变色,让一些营养素氧化失去营养价值。为了对抗氧气,食品企业想到了抽真空的办法,真空吸塑包装在熟食、大米、茶叶等食品中很常见。但不是每种食品都适合抽真空,面包、蛋糕等蓬松的食品怕挤压,而袋装薯片、饼干这样的食品,如果抽真空,消费者拿到手时估计已碎成渣。和抽真空相反的加工方式就是充气,常用的是氮气、二氧化碳,或者是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以一定比例调配的气体。其中氮气用得最多,大约占常用充气气体的90%。在食品工业中,氮气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类别属于加工助剂。虽然人们常常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其实我们随便吸一口气,充斥的满满的都是食品添加剂。氮气安全吗氮气可以排除空气,营造缺氧环境,抑制细菌、霉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它可以防止油脂、天然色素、微量营养素的氧化,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提高食品质量。此外,氮气几乎不溶于水和油,食品对氮气基本无吸附,因此充氮气的包装不会瘪掉。由于氮气无色无味,化学性质懒惰,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安全性非常高。用氮气更环保啤酒怕氧气,氧化会使啤酒变色、变味,还影响口感。生产易拉罐啤酒时先充氮气,挤出空气,这样可以保持啤酒原有的口味,让啤酒的泡沫更柔和。以前食品企业用二氧化碳的比较多,现在氮气已经被逐步推广。果蔬包装充氮气保鲜,可以保持果蔬的外观,延长货架期。烤肉、点心、面制品等有一定水分的食品,充氮包装可将保质期提高4倍以上。有些饮料也要用氮气,这不是为了防氧化,而是为了加压。比如塑料饮料瓶、铝质易拉罐(非碳酸型),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充一点氮气(实际是滴一滴液氮然后封口)就可以让瓶身更结实。据说这能让包装材料的用量减少1/3,每年能节约很多塑料和金属,属于环保型技术。液氮的妙用除了氮气,它的另一种形态液氮也有不少妙用。比如,液氮可以用来冷冻研磨香辛料,比如大蒜、肉桂等,避免摩擦生热导致香味流失。液氮也可以用于食品速冻,比如速冻海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口感和营养。液氮在冷链运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国外已经实践多年,可以与传统制冷方式媲美。在生物医学研究、食品检测等方面,液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怎么样?空气中富含的食品添加剂是用途千变万化的氮气,你没想到吧?(百科知识 2016年11期)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为了对抗氧气,食品企业想到了抽真空的办法,真空吸塑包装在熟食、蛋糕、薯片等食品中很常见。B氮气可以抑制细菌、霉菌的生长,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提高食品质量。C“烤肉、点心、面制品等有一定水分的食品,充氮包装可将保质期提高4倍以上”一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氮气保鲜,可以保持果蔬的外观,延长货架期。D液氮用途广泛,在冷链运输、生物医学研究、食品检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第自然段中“液氮也可以用于食品速冻,比如速冻海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口感和营养”一句中“最大限度”一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4分)3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用氮气做食品添加剂有什么好处。(3分)参考答案1.(3分)A【解析】A项出自文章第段,由第段“但不是每种食品都适合抽真空,面包、蛋糕等蓬松的食品怕挤压,而袋装薯片、饼干这样的食品,如果抽真空,消费者拿到手时估计已碎成渣”可知A项表述有误,“蛋糕、薯片等食品”不能用真空吸塑。2(4分)不能去掉。“最大限度”一词从程度上进行了限制,表明液氮在保持口感和营养上能起非常大的作用,但不是完全可以,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3分)氮气可以抑制细菌、霉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性非常高;果蔬包装充氮气保鲜,可以保持果蔬的外观,延长货架期。有些饮料也要用氮气,是为了加压,每年能节约很多塑料和金属,属于环保型技术;液氮在冷链运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生物医学研究、食品检测等方面,液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根据题干可锁定答题范围在段,紧扣文中的三个小标题,抓住“安全”“环保”“妙用”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即可。第二类社会关注2012、2011六、(2016广州)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18分)互联网安全吗?李然如今,人们越来越深地把自己的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我们已离不开网络。但是,互联网安全吗?假如世界上所有的互联网都瘫痪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早期的互联网使用者丹尼希里斯曾忧心忡忡地呼吁人们充分考虑互联网崩溃的可能性和后果,“互联网变化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只消一小时,一切都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赞成希里斯意见的人大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焦虑。互联网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健壮”其实想把整个互联网弄瘫痪并没那么简单。互联网的“结实”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这和它本身的结构有关。互联网并不存在一个“总开关”,它的核心设施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包括解析域名的根域名服务器,连接各大洲的海底电缆,还有储存、管理和分发海量信息的超级数据中心。日常的网络服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些重要节点来运行的。重要节点之间也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指挥运行的。比方说,全球共有13组504台根域名服务器,遍布世界各国。这些服务器又互相支持,并行运转,即使其中一台损坏,互联网也能在其他服务器的支持下继续运转下去。最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10月发生的一场黑客攻击,当时瘫痪了13组根域名服务器中的9组,但互联网并未因此彻底瘫痪。在攻击结束之后,网络迅速恢复了正常。事件结束之后,全球各地的根域名服务器迅速加强了免疫措施,和十多年前相比,今天的互联网对黑客来说更难攻破。这种通过重要节点运转的网络被称作“无尺度网络”,它的结构其实和人类大脑或人际关系的结构非常相似。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无尺度网络”中,除非将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即使大量地删除节点,网络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用物理方法能彻底摧毁互联网吗还真有可能。攻击计划的第一步是切断互联网通信的基础海底电缆。这些电缆承担了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不过,想要阻断全球信息传输,你必须把目前正在使用的285条电缆都砍断才行。下一步,摧毁根域名服务器,如果你能跨越重重安保措施,将这些服务器摧毁的话,就等于给了互联网“致命一击”。最后,你要做的是攻击全球数据中心。首选的打击对象是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超级数据中心,它们出故障会导致所属区域大片网络瘫痪。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步骤,你已经让全球99%的互联网瘫痪了。不过,鉴于互联网的超强修复能力,上述步骤最好同步完成。也就是说,不消耗规模惊人的人力物力来发动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不可能完成这个计划的。如果爆发了这样规模的全球战争,可能在互联网被彻底摧毁之前,人类文明就已经崩溃了。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消失后会怎样显然已经不是人们最该担心的问题了。(选自百科知识2015.2,有删改)链接一:我们有各种各样应对互联网瘫痪的备用方案。一种可行的方案是改变信息传递结构。网状网络就是这样一种新技术。在这种网络中,每个设备都能利用蓝牙、电信通道等连接邻近的节点,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组成独立的局域网,也可通过其中一个节点与互联网相通。哪怕真的断网,也不必恐慌,因为人类社会本身,就已经是个足以媲美互联网的超级网络。我们通过互联网能够做的事,借助人际网络照样能够完成,只不过速度和效率要差得多了。(摘自网络,有删改)链接二:互联网上的内容会一直存在吗?互联网现有的机制,就是用新信息冲刷旧信息,将“新”的价值放大,“老”的价值弱化。互联网还没有建立“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系统。英国的学者悲观地认为,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料”会随着网站的关闭和内容的删除而消失,他们称之为“21世纪的数字黑洞”。很多现在看来平常但却具有历史价值的片段,将会随着互联网的变迁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为此,英国数个图书馆联手开展一项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互联网上的内容保存下来。杂志、图书、文学、新闻、评论、学术论文等内容,都会被收集存底,以便供历史研究使用。(摘自网络,有删改)链接三:“绵羊墙”是西方各种黑客大会或安全大会上经常出现的趣味活动。在体验区中,组织者设置了专门的钓鱼WIFI,你的手机如果接入此WIFI,就会被人通过钓鱼页面盗取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会展示在“绵羊墙”上。此举旨在警示手机用户,不要随意登录陌生的WIFI, 一旦登录,就可能被轻易盗取资料。因此,除了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外,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至关重要。(摘自网络,有删改)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互联网发展变化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人们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忧心忡忡。B互联网的核心设施分布全球各国,网络服务大部分是由超级数据中心独立完成的。C互联网并非完全坚不可破,使用物理方法切断传输通信的海底电缆可彻底摧毁它。D有人认为互联网的变迁会让很多“历史资料”消失,造成“21世纪的数字黑洞”。2下列对材料中“无尺度网络”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支持“无尺度网络”运转的多个重要节点,它们并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控制的。B“无尺度网络”和人际关系在结构上类似,这种结构远比我们想象的“健壮”。C除非将“无尺度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影响。D2002年10月黑客攻击的典型事例,是为了充分说明“无尺度网络”极其脆弱。3下面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依赖网络,越来越深地把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需要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B人们要想用物理方法让互联网彻底瘫痪,在目前看来,只是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C“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取代“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系统,成为各国关注重点。D如果随意地使用手机登录陌生WIFI,我们的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将可能被盗取。4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这些电缆承担了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5请分别概括以上材料中谈及的几个方面的网络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网络安全问题?你将如何应对?(5分)参考答案1.(3分)D【解析】A项对应文章第一段,第一段中明确提出“赞成希里斯意见的人大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焦虑”,句中“大都”显然与选项中“人们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忧心忡忡”所指的范围不同。B项对应“互联网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健壮”这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里,文章指出重要节点包括根域名服务器、海底电缆、超级数据中心,它们的运转被称作“无尺度网络”,并非只靠超级数据中心独立运行。C项对应“用物理方法能彻底摧毁互联网吗”这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里,文章指出这种可能要分三步走:切断所有海底电缆,摧毁根域名服务器,攻击全球数据中心;而选项的内容却只提到第一步,与内容不符。D项的内容对应“链接二”,扣住了“21世纪的数字黑洞”。2(3分)D【解析】D项表述与原文意思相反,原文中举例是为了说明“即使其中一台损坏,互联网也能在其他服务器的支持下继续运转下去。”在受到黑客攻击结束之后网络迅速恢复了正常与“无尺度网络”及其脆弱表述不符。3(3分)C【解析】在链接二中,“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只是英国数个图书馆联手开展,由文意可知互联网还没有建立“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系统,故C项表述有误。4(4分)“孤岛”原指与世隔绝的岛屿,文中指没有网络信息的“各大洲”。作者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海底电缆在信息传递和网络传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5(5分)网络安全问题有:具有历史价值的片段,将会随着互联网的变迁而消失得无影无踪;登录陌生WIFI,个人信息的安全隐患问题突出,极易被黑客盗取。其他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信息发布过程中,存在虚假欺骗行为;重要的数据、资料信息外泄。应对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时进行系统修复;加强对网络安全评估系统的监管,对出现的漏洞进行及时修补。七、(2017预测)说明文阅读。(10分)量子卫星上天了中国科学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6年7月发射,并连接地面光纤量子通信网络。这是世界首个量子卫星,中国也成为国际上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的国家。电子通信时代,信息安全脆弱得像一层窗户纸,基于计算复杂度的经典加密体系一次次被破解,绞尽脑汁的信息加密最终可能沦为形同虚设。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求助于保障信息安全的“终极武器”量子通信。说白了,就是用量子密钥替代目前的公钥加密技术。公钥加密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拿两个很大的质数A和B进行乘积,然后把这个乘积作为公钥进行加密,然后用质数A或B进行解密。虽然得到A和B的乘积很容易,但是要直接从这个乘积分解成两个质数,就非常非常难。但是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基于量子计算机的shor算法的出现,让基于大数因子分解的公钥加密技术变得越来越脆弱。这就是为什么在通信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国间涉及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的大部分机密信件和物品,仍然通过最传统的方式外交信使来传递。即便是再高级的保密通信,只要是通过当前的电话线、无线电、光纤等手段,都会面临被破译和窃听的可能。量子密钥分发克服了经典加密技术内在的安全隐患,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由于作为信息载体的单光子不可分割、量子状态不可克隆,可以实现抵御任何窃听的密钥分发,进而能保证用其加密的内容不可破译。量子通信是经典信息论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与成熟的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信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具有保密性强、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等特点。量子通信不仅在军事、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会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经典通信不同,量子通信可以将信息编码加载到单个光子的量子叠加态的偏振方向上。单光子是光能量的最小组成单元,不能再被分割,量子状态无法被精确复制,任何窃听行为都会对其造成扰动,从而被通信双方察觉并规避。通过量子态传输,通信双方协商生成量子密钥,再加上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加密保护,真正实现信息在传输中的完全随机、不可破译,从根本上解决通信安全问题。未来数年内,量子通信将实现大规模应用。经典通信的硬件设施不会被取代,只需在原有设施上“锦上添花”在通信发送端和接收端安装单光子探测器、量子网关等量子加密设备,即可在电话、传真、光纤网络等原有通信网络中实现量子通信,安全性大幅提升。科学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量子通信就能进入千家万户。希望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将来每个人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转款、支付等消费行为,都能够享受到量子通信提供的安全保障。(摘自百科知识2016年7月上 有删减)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基于大数因子分解的公钥加密技术变得越来越脆弱,因此传统加密具有不可靠性。B量子密钥分发克服了经典加密技术内在的安全隐患,所以量子通信是当今乃至以后最安全的通信方式。C任何窃听都会扰动量子态,从而被通信双方察觉并规避。D由于量子密钥通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应该首先被应用到保密等级比较高的军事、政治、金融等重点领域。在不久的将来,量子通信就能进入千家万户。2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3与“经典通信”相比,“量子通信”有哪些优势?(4分)参考答案1.(3分)B【解析】B项中“当今乃至以后”过于绝对,与第段第一句“量子密钥分发克服了,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所表述的范围不同。故B项表述错误。2(3分)引出本文说明对象量子通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是“量子通信”。细读第段,该段引用中国科学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的事例,从而引出了说明对象。且这一事例属于当前新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4分)量子通信具有保密性强、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等特点。八、(2017预测)说明文阅读。(10分)未来服装“智能”无限黄培昭千百年来,服装的功能和价值无外乎实用性和美观性两大范畴。然而,科技的日新月异将赋予服装更多属性。在不久的将来,你打开衣柜,里面有可以播放音乐的外套、可以测量脉搏和血压的运动衣、带有保暖功能的袜子,甚至有一双可以识别你情绪的手套。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智能服装”已经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边骑车边使用手机是极其危险的事,那么就请穿上一件智能夹克吧。骑行者不用掏出手机,只需轻轻触碰一下夹克的袖口,或按压、摩擦夹克的纤维表面,便可接听电话、获取导航信息、欣赏音乐。据说,除了适合骑行者,这款智能夹克还能被用于不同的职业领域,比如保安、窗户清洁员、驾驶员等等。而且,它离我们并不遥远,明年春季就会公开出售。智能夹克的生产商之一李维斯表示,夹克这种可穿戴设备不应该有丑陋的电线,装有多点触控传感器的袖口区域“轻薄、柔韧和富有弹性”,与正常的衣服没有明显区别,而且还可以洗,“洗衣的时候,你只用把那一部分取掉就可以了”。“那一部分”指的是一个可移动的电子标签,它连接了LED元件、触觉元件、电池及传感器,可以随时拆卸并给其电池充电。无独有偶。耐克公司正在研发一款能够自动系鞋带的运动鞋。其大致原理和步骤是:在这种鞋子两侧鞋带孔处安装一排小型马达,马达和鞋底的传感器一起,通过电池来供电。传感器记录鞋主人的体重、脚位和身体重心等关键数据,然后,根据传感器发回的数据,马达就会“像钓鱼竿的绕线轴一样将鞋带绕紧,从而达到自动系鞋带的效果”。有业内专家指出,根据耐克的这一思路,还可以拓展开发产品的范围和品类。从理论上讲,只要能把传感器、电池和动力装置做得恰如其分,便能成功地应用在衣服上,让服装产生意想不到的功能效果。当“智能”遇上“服装”,会摩擦出各种各样的火花。英国媒体还报道说,科学家正在进一步加强高科技服装的研究,使未来的服装兼具多重功能。例如,可为手机等设备提供电力的“充电衣”、可以实时记录主人运动数据并给出反馈和指导的智能紧身衣、可根据用户意愿改变衣服明亮对比度的“变光装”、只要穿在身上就能知道自己身材尺码和胖瘦几许的“测体装”、能够实时监测婴儿呼吸、心跳、体温、姿势和活动状况的“智能婴儿连体衣”,以及可形成折射投影从而使人与周围景物完全融为一体的“量子隐形衣”等,不一而足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服装,甚至可以拥有与主人的喜怒哀乐以及周遭环境相互动的一些特殊功能。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深度融合,是未来一个时期信息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它们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将会使智能服装拥有强大的技术依托和数据支撑。而衍生于其间的新科技将会为智能服装的突飞猛进带来巨大的动力。不夸张地说,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已辐射到传统的服装业,其未来演变的节奏和多样化增量将超出人们的想象。(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8月04日)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未来,当你打开衣柜,你可以看到能够播放音乐的外套、可以测量脉搏和血压的运动衣、带有保暖功能的袜子,甚至有一双可以识别你情绪的手套。B骑行者不用掏出手机,只需轻轻触碰一下夹克的袖口,或按压、摩擦夹克的纤维表面,就能接听电话、获取导航信息和欣赏音乐。C从理论上讲,只要能把传感器、电池和小型马达做得恰如其分,便能成功地应用在衣服上,让服装产生意想不到的功能效果。D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服装拥有一些特殊功能,比如说,与主人的喜怒哀乐以及周遭环境相互动。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据说,除了适合骑行者,这款智能夹克还能被用于不同的职业领域”一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3作者认为传统的服装业未来演变的节奏和多样化增量将超出人们的想象,有何依据?(4分)1.(3分)C【解析】C项内容与原文第段“从理论上讲,只要能把传感器、电池和动力装置做得恰如其分,便能成功地应用在衣服上,让服装产生意想不到的功能效果”对比后,发现与原文表述不一致,“动力装置”不能等同于“小型马达”,表述错误。2(3分)“据说”表推测,说明信息的来源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而不是从官方等正规渠道得到的,如果去掉就无法说明信息的来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4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深度融合,以及它们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将会使智能服装拥有强大的技术依托和数据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深度融合,衍生于其间的新科技将会为智能服装的突飞猛进带来巨大的动力。【解析】阅读文章,在第段可找到“传统的服装业,其未来演变的节奏和多样化增量将超出人们的想象”的语句。这样,即可抓住相关语句进行梳理、整合、概括,然后分条予以回答。第三类人文历史九、(2017预测)说明文阅读。(10分)故宫为何不积水单霁翔7月19日凌晨至20日夜间,北京遭遇长达55个小时的降雨天气过程,是2016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题及答案经典版
- 2025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附答案)
- 2025事业编考官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建筑施工八大员综合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公务员公文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急救相关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37T 4573.9-2025畜禽地方品种 第9部分:大尾寒羊
- 《百合花开》阅读答案
- 企业内部培训体系建设实践指南
- 公路养护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2025贵州遵义市鑫财投资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7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届海口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胰岛素注射规范与操作指南
- 基于边缘计算的导航算法优化-洞察及研究
- 实施指南(2025)《DA-T 59 - 2017 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
- 高一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与测试题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5-202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
- 2025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全面依法治国(全国)(解析版)
- 液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基于PLC的果园灌溉施肥系统设计
- 2025年武汉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