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行楷书法欣赏.doc_第1页
毛笔字行楷书法欣赏.doc_第2页
毛笔字行楷书法欣赏.doc_第3页
毛笔字行楷书法欣赏.doc_第4页
毛笔字行楷书法欣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笔字行楷书法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一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中文名: 王羲之 国籍: 中国 主要成就: 书法 民族: 汉族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 代表作品: 公元303年,一作321帖 出生日期: 年 所处时代: 东晋 公元361年,一作379称号: 书圣 逝世日期: 年 1.人物简介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2.作品风格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 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 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 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 十七贴(局部) 快雪时晴贴 王羲之书法兰亭序欣赏 王羲之兰亭序 所无之誉。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最早见于北宋著名丛帖绛帖,后经宣和书谱著录,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嘉德秋拍亮相的为前半部,纵24.5厘米,横13.8厘 米,四行,四十一字。丧乱帖 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 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 二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中文名: 王献之 出生日期:344 国籍: 中国 逝世日期:3 86 民族: 汉族 职业: 书法家 出生地: 会稽,今浙江绍兴 代表作品:淳化阁帖 艺术的发展 他一生的艺术不守旧,而是与父不同,且字身喜带长形,这就是他的成就、也是有别于他的父亲。 他家学渊源、学习勤奋是不可少的。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的成功实在是不偶然。 他的发展有他的辉煌!他写的草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他的父亲父子称二王。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原拓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 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 王献之鸭头丸帖 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 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 王献之中秋帖(米芾临摹本)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王献之鹅群帖 楷书的影响 王献之的楷书父子闻名他们父子俩的楷笔,真可是 王献之 之世,唐宋以下的书家们,写楷严整俊美,媚俏的笔调。千古不朽,万世流传,有不可磨灭的吸引力。 新妇地黄汤帖局部 王献之廿九日帖 王献之行草书。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丸帖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 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 “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三.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中文名: 颜真卿 逝世日期:公元784年或785年 国籍: 中国(唐代) 职业: 书法家 出生地: 陕西西安 主要成就:和柳公权并称: “颜筋柳骨”。 出生日期:公元709年 师从张旭 主要作品 1、东方朔画像赞 2、祭侄文稿3、多宝塔碑 4、麻姑仙坛记 5、颜勤礼碑 6.家庙碑 7.座位帖 8.告身帖 9.米帖 10.军碑 11.诗 颜真卿特写:书法大师 戎马生涯 颜真卿侧身画像颜真卿坐像颜真卿头像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 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一生书写碑石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整密,秀媚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比较端庄遒劲;臧怀恪碑,雄伟健劲;郭家庙碑雍容朗畅;麻姑仙坛记,浑厚庄严,结构精悍,而饶有韵味;大唐中兴颂,是摩崖刻石,为颜真卿最大的楷书,书法方正平稳,不露筋骨,宋暻碑,又名宋广平碑,书法开阔雄浑;八关斋报德记,气象森严;元结碑,雄健深厚;干禄字书,持重舒和;李玄静碑,书法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 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1、东方朔画像赞 东方朔画像赞的楷书作品有两件,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 祭侄文稿 2、祭侄文稿 行草书,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 3、多宝塔碑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4、麻姑仙坛记 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楷书。颜真卿撰文并书。 此碑庄严雄秀,历来为人所重,是颜体代表作之一,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作品。此时颜真卿楷书风格已臻完善,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 后世常常赞叹的仅仅是颜公这块字碑的书法,有称“天下第二书”。 5、颜勤礼碑 唐刻石,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71岁时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的神道碑。颜勤礼碑四面刻字,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38字,碑侧有5行,行37字,计1667字。左侧铭文在北宋时已被磨去,无立碑年月。 6、中兴颂 全称大唐中兴颂,作于公元771年,楷书。 7、颜家庙碑 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颜真卿撰文并书。 8、争座位帖 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行草书。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璧”。 9、自书告身帖 楷书,作于780年(建中元年),是年颜真卿授太子少师,并自书自书告身帖。书法苍劲谨严,结衔小字亦一丝不苟,清淡绝伦。 10、乞米帖 “乞米帖”写在公元765年,正值关中大旱,江南水灾,农业歉收。以致颜真卿“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于是不得不向同事李太保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谈到困窘的原因,他也直言不讳,因为自己“拙于生事”,也就是除了俸禄,他不会创收、生利,没有别的生财之道。 11、裴将军碑 长64厘米,宽33厘米,厚12厘米。非正非行,非篆非隶,开创了破体书法的先河。 首行刻着“裴将军”三个字,末尾刻有颜真卿名款;中间刻着气势雄浑,词句险绝的五言裴将军诗。全诗为十八句九十字。 裴将军碑 诗的全文是:“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将军临北荒,煊赫耀英材。剑舞跃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雪正崔嵬。入阵破骄虏,威声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 百家姓行楷字帖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 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 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 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 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费廉 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 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卡齐康 伍余元卜顾孟平黄和穆萧 尹姚邵堪汪祁毛禹狄米贝 明臧计伏成戴谈宋茅庞熊 纪舒屈项祝董梁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贾路娄危江童颜 郭梅盛林刁钟徐邱骆高夏 蔡田樊胡凌霍虞万支柯咎 管卢莫经房裘缪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郁单杭洪包诸左 石崔吉钮龚程嵇邢滑裴陆 荣翁荀羊於惠甄魏家封芮 羿储靳汲邴糜松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牧隗山谷车侯宓 蓬全郗班仰秋仲伊宫宁仇 栾暴甘钭厉戎祖武符刘景 詹束龙叶幸司韶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蒲台从鄂索咸籍 赖卓蔺屠蒙池乔阴郁胥能 苍双闻莘党翟谭贡劳逄姬 申扶堵冉宰郦雍却璩桑桂 濮牛寿通边扈燕冀郏浦尚 农温别庄晏柴瞿阎充慕连 茹习宦艾鱼容向古易慎戈 廖庚终暨居衡步都耿满弘 匡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