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与色彩的搭配有何关系.doc_第1页
灯光与色彩的搭配有何关系.doc_第2页
灯光与色彩的搭配有何关系.doc_第3页
灯光与色彩的搭配有何关系.doc_第4页
灯光与色彩的搭配有何关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灯光与色彩的搭配有何关系时间:2012-1-6 22:23:56作者:装酷网 尊敬的网友,欢迎阅读装酷网文章,装酷网专业装饰家居建材门户分享到: 01.灯光色彩的选用既然灯光与色彩密不可分,因此在灯光色彩的选用上应根据室内功能的不同进行选择。假如墙面是蓝色或绿色,就不宜使用日光灯,而应选择带有阳光感的黄色为主调的灯光,这样会给人以暖和感。假如墙面是淡黄色或米色,则应使用偏冷的日光灯,由于黄色对冷光源的反射最短,不刺激人的眼睛。假如室内摆了一套栗色或褐色家具,合用黄色灯光,会使居室变得开阔一点。假如是娱乐室,可选择丰硕多彩的灯光颜色(如彩灯)以创造活泼,富有动感的氛围。假如是卧室就不宜选用过多的灯光色彩,闪烁不停、五光十色的灯光使人烦躁、高兴甚至精神紧张,妨碍主人休息和睡眠。2.暖色光与冷色光灯光有两种:暇色光与冷色光。比较明亮的睡色光可以振奋人的情绪;弱光、冷色光可以缓和人的情绪。卧室里为了创造一种温馨、恬静、和谐的气氛,可选择黄色调或粉色调的暖色光。为了创造适合睡眠的空间气氛,也可选择蓝色调灯光.起到安定情绪的作用。书房宜选择白色的荧光灯,可以进步工作效率。餐厅宜选择柔和的暖色光(如橘黄色),以增进食欲配合营造辑穆温馨的家庭气氛,并要求光源具有良好的显色性,使人们易于辨清食品的颜色。3.灯光与色彩的关系密不可分从物理概念上看,色彩不外是波长不同的光,通过人的眼睛与大脑对其反应而被感知的。因此也可以说色彩是光的产物,有光才能显示色彩。在一间漆黑一团的房子里,不论是彩色的床革仍是浅色的窗帘,什么都看不见。光照不仅能显示色彩,还能改变色彩。这是由于不同色彩具有不同的反射系数。灯光与色彩密不可分,处理得好可以相得益彰。光色构成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2.物体色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二、色立体及表色系1.色立体色立体是依据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关系,借助三维空间,用旋围直角坐标的方法,组成一个类似球体的立体模型。它的结构经了比地球仪的形状,北极为白色,南极为黑色,连接南北两极贯穿中心的轴为明度标轴,北半球是明色系,南北半球是深色系。色相环的位置则赤道线上,球面一点到中心轴的重直线,表示纯度系列标准,越近中心,纯度越低,球中心为正灰。色立体有多种,主要有美国蒙赛尔色立体、德国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日本色研色立体等。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强。1.零度对比(1)无彩色对比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同很有价值。如黑与白、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3)同种色相对比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橙与咖啡(橙+灰)或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感觉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4)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2.调和对比(1)邻接色相对比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2)类似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3)中差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3.强烈对比(1)对比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2)补色对比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明度对比的基本类型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色彩方案感觉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其对比强决于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明度区,810划为高明度区,47划为中明度区。(图)在选择色彩进行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长(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短(弱)对比。据此可划分为九种明度对比基本类型。(图)(1)高长调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 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2)高中调如10:8:5等,该调明暗反差适中,感觉明亮、愉快、清晰、鲜明、安定。(3)高短调如10:8:7等,该调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辩,感觉优雅、少淡、柔和、高贵、软弱、朦胧、女性化。(4)中长调如4:6:10或7:6:1等,该调以中明度色作基调、配合色,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强硬 、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5)中中调如4:6:8或7:6:3等,该调为中对比,感觉较丰富。(6)中短调如4:5:6等,该调为中明度弱对比,感觉含蓄、平板、模糊。(7)低长调如1:3:10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强烈,感觉雄伟、深沉、警惕、有爆发力。(8)低中调如1:3:6等,该调深暗而对比适中,感觉保守、厚重、朴实、男性化。(9)低短调如1:3:4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微弱,感觉沉闷、忧郁、神秘、孤寂、恐怖。另外,还有一种最强对比的1:10最长调,感觉强烈、单纯、生硬、锐利、眩目等。纯度对比的基本类型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纯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纯度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但因其较为隐蔽、内在,故易被。在色彩设计中,纯度对比是决定色调感觉华丽、高雅、古朴、粗俗、含蓄与否的关键。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彩在纯度等差色标上的距离,距离越长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弱。如将灰色至纯鲜色分成10个等差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纯度区,810划为高纯度区,47划为中纯度区(图)。在选择色彩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弱对比。据此可划分出九种纯度对比基本类型。(图)(1)鲜强调如10:8:1等,感觉鲜艳、生动、活泼、华丽、强烈。(2)鲜中调如10:8:5等,感觉较刺激,较生动。(3)鲜弱调如10:8:7等,由于色彩纯度都高,组合对比后互相起着抵制、碰撞的作用,故感觉刺目、俗气、幼稚、原始、火爆。如果彼此相距离离大,这种效果将更为明显、强烈。(4)中强调如4:6:10或7:5:1等,感觉适当、大众化。(5)中中调如4:6:8或7:6:3等,感觉温和、静态、舒适。(6)中弱调如4:5:6等,感觉平板、含混、单调。(7)灰强调如1:3:10等,感觉大方、高雅而又活泼。(8)灰中调如1:3:6等,感觉相互、沉静、较大方。(9)灰弱调如1:3:4等,感觉雅致、细腻、耐看、含蓄、朦胧、较弱。另外,还有一种最弱的无彩色对比,如白:黑、深灰:浅灰等,由于对比各色纯度均为零,故感觉非常大方,庄重,高雅,朴素。四色彩的面积与位置对比形态作为视觉色彩的载体,总有其一定的面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面积也是色彩不可缺少的特性。艺术设计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虽然色彩选择比较适合,但由于面积、位置控制不当而导致失误的情况。1.色彩对比与面积的关系(1)色调组合,只有相同面积的色彩才能比较出实际的差别,互相之间产生抗衡,对比效果相对强烈。(2)对比双方的属性不变,一方增大面积,取得面积优势,而另一方缩小面积,将会削弱色彩的对比。(3)色彩属性不变,随着面积的增大,对视觉的刺激力量加强,反之则削弱。因此,色彩的大面积对比可造成眩目效果。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般建筑外墙、室内墙壁等都选用高明度、低纯度的色彩,以减低对比的强度,造成明快、舒适的效果。(4)大面积色稳定性较高,在对比中,对它色的错视影响大;相反,受它色的错视影响小。(5)相同性质与面积的色彩,与形的聚、散状态关系很大的是其稳定性,形状聚集程度高者受它色影响小,注目程度高,反之则相反。如户外广告及宣传画等,一般色彩都较集中,以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2.色彩对比与位置的关系(1)对比双方的色彩距离越近,对比效果越虽,反之则越弱。(2)双方互相呈接触、切入状态时,对比效果更强。(3)一色包围另一色时,对比的效果最强。(4)在作品中,一般是将重点色彩设置在视觉中心部位,最易引人注目。如井字形构图的4个交叉点。色彩的肌理对比色彩与物体的材料性质、形象表面纹理关系很为密切,影响色彩感觉的是其表层触觉质感及视觉感受。(1)对比双方的色彩,如采用不同肌理的材料,则对比效果更具情趣性。(2)同类色或同种色相配,可选用异质的肌理材料变化来弥补单调感。如将同样的红玫瑰花印制在薄尼龙沙窗及粗厚的沙发织物上,它们所组成的装饰效果,既成系列配套,又具材质变化色彩魅力。(3)绘画及色彩表现中,应用各种色料及绘具可产生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如水彩、水粉、油画、丙稀等各色颜料及蜡笔、麦当劳、钢笔、毛笔等各类画笔。(4)同样的颜料采用不同的的手法创造出许多美妙的肌理效果,以强化色彩的趣味性、情调性美感。如拓、皴、化、防、拔、撒、涂、撒、涂、染、勾、喷、扎、淌、刷、括、点等上色手法。色彩的连续对比(1)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视域之内色彩对比称为色彩的同时对比。这种情况下,色彩的比较、衬托、排斥与影响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如在黄色纸张上涂一小块灰色,这种感觉越强,出现所谓的补色错视。再如在黑纸上涂一灰色小方块,白纸上涂一同样面积及深浅的灰色小方块,同时对比的视觉感受是黑纸上的灰色更显明亮,形成所谓的明度错视。(2)色彩对比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视域、但又保持了快捷的时间连续性,自然数为色彩的连续对比。人眼看了第一色再看第二色时,第二色会发生错视。第一色看的时候越长,影响越大。第二色的错视倾向于前得的补色。这种现象是视觉残像及视觉生理、心理自我平衡的本能所致。如医院中手术室环境及开刀医、护人员工作服都选用蓝绿色,显然是为了“中和”血液红色,巧妙地利用色彩的连续对比,使医生注视了蓝绿色后,不但可减少、恢复视觉的疲劳,同时更易看清细小的血管、神经等,从而有利于保证手术进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三 .色彩推移色彩推移的特点和种类色彩推移是将色彩按照一定规律有秩序地排列、组合的一种作品形式。种类有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互补推移、综合推移等。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明亮感和闪光感,富有浓厚的现代感和装饰性,甚至还有幻觉空间感。1、色相推移将色彩按色相环的顺序,由冷到暖或由暖到冷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为了使画面丰富多彩、变化有序,色彩可选用色相环(似地球赤道),也可选用含白色或浅灰的色相环(似地球北半球的纬线),亦可选用含中灰、深灰、黑色的色相环(似地球南半球的纬度)。2、明度推移将色彩按明度等差级系列的顺序,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一般都选用单色系列组合,也可选用两个色彩的明度系列,但也不宜择用太多,否则易乱易花,效果适得其反。3、纯度推移将色彩按等差级数系列的顺序由鲜到灰或由灰到鲜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互补推移是处于色相环通过圆心180度两端位置上一对色相的纯度组合推移形式。4、综合推移将色彩将色相、明度、纯度推移进行综合排列、组合的渐变形式,由于色彩三要素的同时加入,其效果当然要比单项推移复杂、丰富得多。分享 灯光照明:光色应用的基本原理(上) 复制链接 fu1959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fu1959 当前离线 威望1 金钱2999 贡献0 在线时间292 小时最后登录2010-5-31精华1阅读权限40UID222654剪辑大师剪辑大师, 积分 30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91 积分 注册时间2009-4-10积分3009帖子8791# 发表于 2009-7-5 09: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要想得到精美的、富于艺术感染力的彩色电视画面,在照明设计这一方面来说,就要充分掌握好光源的特性对物体色彩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画面的色彩,利用不同的光源组织画面的色调,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选择适当的光源正确地还原物体真实的色彩;另一方面是要有意破坏原有的色彩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光是照明设计师手中的画笔,下面我们来讨论关于光色的基本原理,从而掌握光色运用的综合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创作目的。光的三原色与三补色从光谱中我们可以看到,白光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我们得出结论,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等量相加后,便产生了白光,当这三种单色光不等量相加后便会产生其他色光,仔细看看我们的电视屏幕,可以发现它是由许许多多的红、绿、蓝三种发光微粒组成的,你会发现,这三种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几乎所有颜色的色光。因此,在照明上,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被定为光的三原色。那么,什么叫做补色光呢?在光学上说任何两种色光相加后,如果能产生白色的光,那么这种色光就互为补色光。在照明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三原色光的补色光是什么?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红色光与青色光互为补色光,绿色光与品红色光互为补色光,蓝色光与*光互为补色光。我们把光谱转化成色环,两角相对的色光,都是互为补色光,每一补色光都是由其相邻的两个原色光相加而得来的。三原色的等量混合,成了白光,两角相对的色光相加,也成了白光。色彩混合光是照明设计师手中的画笔,红光、绿光、蓝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这三种色光的混合,能产生儿乎所有颜色的光,那么,光色的调配有哪些方法呢?光色的混合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加色法混合顾名思义,所谓加色法就是把两种或者多种色光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混合颜色的方法。红光、绿光、蓝光等量混合时:红光绿光黄光绿光蓝光青光蓝光红光品红光红光绿光蓝光白光三原色不等量混合时,就可以得到各种中间色。加色法对于照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创作手段,比如说,我们时常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同时使用多种色光,当它们在场景中混合后,产生各种新的色光,同时也增加了照度,有时我们利用三原色光作为色彩变化的基础,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色彩变化,从而实现各种场景气氛的灵活转换。减色法混合减色法混合就是不同的透光或反光介质,它们各自从人射光中有选择性的吸收部分色光,而余下的色光合成的彩色效果的方法。我们知道,黄、品红、青是分别从光的三原色中减去蓝、绿、红后得到的,也就是说三种补色都是分别是从白光中减去一种原色而形成的,所以,黄、品红、青又被称为减色法三原色。运用减色法来获得色彩效果也是在照明设计中经常要运用到的手法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对这一方法进行讲述。a. 色光的获得当我们想获得某种色光的时候,就在光源上加滤色纸,这是非常常用的方法,其实这就是减色法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色纸将光源中的色光有选择性的吸收一部分、通过一部分,于是就形成了另一种色光。各种色光在空间中混合后,又会产生新的色彩效果这又是加色法混合。滤色片对于光源来说,就是起到减色作用,品红滤色片吸收了白光中的绿光,通过了红光和蓝光,红光与蓝光混合后就形成了品红光。同样黄色滤色片滤掉白光中的蓝光,通过了红光和绿光,红光和绿光就混合成了黄光。由于不同的滤色片对白光吸收和通过的各种色光的成分和比例各不相同,我们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色光。以上讲的是单片的滤色片对光色产生的变化,那么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当两块滤色片相叠后放在灯上,会产生怎样的色光呢?当黄色和红色两块滤色片相叠加放在灯上时,它们先后从白光中减去了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