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书的标点及翻译 古文的标点和翻译 是古汉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讲 能否正确地标点和翻译文言文 是一个人古汉语水平高低的标志 古谚说 学识何如观点书 古文的标点和翻译本身虽然也有一些理论 但它们更多的是偏重于实践 偏重于用古汉语的理论 特别是词汇 语法 音韵理论 来指导文言文阅读的实践 1 何为 句读 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 句读 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 一句话读完 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 这种地方叫做 句 一句话没完 但需要停顿一下 就在字的下面加以顿点儿 这种地方叫做 读 所谓句读 凡经文语绝处谓之 句 语未绝而点之以便诵咏谓之 读 法华文句记 从这段话来看 句指的是意思完整的一个语段 读指的是语气可以停顿的更小语段 2 句读的重要性 古人读书 非常重视句读 礼记 学记 记载说 一年视离经辨志 离经 断句绝也 辨志 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 孔颖达疏 离经谓离析经理 使章句断绝也 东汉高诱在 淮南子叙 中说 自诱之少 从故侍中同县卢君 受其句读 韩愈在 师说 中说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可见古人读书都是从小就学习句读 3 句读符号 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 说文 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 说文 钩识也 用于句未的停顿 汉代有很多标点 如 武威汉简 所见 等 不过 常见的句读符号是 我国古代的书籍一般是没有断句的 刻书有句读开始于宋代 但是加句读的的书 终究是少数 直到清末 一般的书籍仍旧是不断句的 4 什么是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 五四 运动以后 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开展 而在我国兴起并在实践中日益完善的 用来表示停顿 语气 语法关系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书写符号 我国现行的标点符号 包括 句号 问号 感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引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着重号 连接号 间隔号 书名号 专名号 等等 5 标点符号和句读之间的差别1古人所说的 句 和 读 其含义广泛 不同于今天的 句号 和 逗号 2古代的句读一般只用两种符号 和 标点符号的数量比句读符号多 3标点符号的作用比句读符号丰富 句读只起断句的作用 只表停顿 它既不能表示句子的各种语气 也不能表示句子之间的复杂关系 4古人关于句子的概念也和我们现在不同 现代汉语有单句复句的区别 如果是复句 就是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 而古人是把分句也说成句子 下面就 论语 子路 中的一章 以 十三经注疏 论语注疏 的句读与杨伯峻 论语译注 的标点比较 论语注疏 子曰 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 论语译注 子曰 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 6 古文标点的原则 1 首先应该做到标点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 2 其次应该做到标点后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 3 最后还应该做到标点后的语法和语音现象都和古代汉语符合 标点后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应该讲得通 如果有讲不通的地方 很有可能就是标点不正确 误 汉景帝四年 秋 赦徒作阳陵者死罪 欲腐者 许之 中华书局版 标点本 汉书 1 字句必须能讲得通 所以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赦徒作阳陵者 死罪欲腐者许之 意思是说那些被罚劳役的人就全部赦免 原来被判死罪的人 如果他们愿意受腐刑的话 也可以免死 也就是允许他们用腐刑来代替死刑 误 昼居外次 晨门曰 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 立西街以须 生危冠方袂 浅拱舒拜 且前致词称 贽其文 颇涉猎前言 刘禹锡 送鲁周儒赴举诗引 误 子厚前时少年 勇于为人 不自贵重 顾籍谓功业可立就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所谓 符合情理 指的是不但要和客观事物的情理相一致 而且要和上下文所述的情理相一致 标点出来的句子如果不合情理 那就说明标点有错误 这种错误还比较常见 不细心观察就不容易发现 2 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误 龙者鳞虫之长 王符言其形有九 似头 似驼角 似鹿眼 似兔耳 似牛项 似蛇腹 似蜃鳞 似鲤爪 似鹰掌 似虎是也 正 龙者 鳞虫之长 王符言其形有九似 头似驼 角似鹿 眼似兔 耳似牛 项似蛇 腹似蜃 鳞似鲤 爪似鹰 掌似虎是也 误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 韩愈 师说 正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李子蟠爱好的是古文 通习的是六艺经传 这样才符合韩愈的原意 误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 遂逐齐师 左传 庄公十年 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登 轼而望之 登 指登上兵车 和前句的 下 下了兵车 相对 轼 在这里用如动词 是扶着车前横木的意思 前句 下视其辙 也应该相应的改为 下 视其辙 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 视其辙 登 轼而望之 曰 可矣 遂逐齐师 误 诸垒相次土崩 悉弃其器甲 争投水死者十余万 斩首亦如之 资自通鉴 卷三十七 正 诸垒相次土崩 悉弃其器甲 争投水 死者十余万 斩首亦如之 我们标点的是古文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符合古代的语法规律和虚词用法 如果标点有押韵的地方 还必须和古代音韵相符 这也是衡量标点是否正确的一个重要指标 例如 误 建一官而三物成 能举善也夫 唯善 故能举其类 3 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正 建一官而三物成 能举善也 夫唯善 故能举其类 从上面所举的各方面的例子来看古书的标点问题有各种不同情况 有些明显的错误很容易看出来 但多数情况是需要仔细玩味文意 才能判断标点是否正确的 不但现代人标点的古书常常有错误的地方 就是古代的注疏家对某些文句也往往有不同的句读法 我们必须具备审辨的能力不可盲从一家 当然 有时两种标点甚至两种断句都可以讲得通 这就应该属于百家争鸣的范围 不必强行断定谁是谁非 7 标点古文的具体方法标点古文的操作步骤是 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 首先要仔细阅读 基本上读懂其意思 然后 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 如虚词 对话等 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句读 或断句 逐渐缩小范围 第三步 对不易断开的地方 要认真推敲每个词的含义和可能的用法 并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和句式的特点 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最后 再根据语意 语气等情况 在断句的地方 加上相应的标点符号 借助惯用句型 古代汉语中有许多固定句式 每种固定句式都可以断句 都是句读所在的标志 判断句的 者 也 式 被动句的 为 所 式 见 于 式 还有些习惯句式 如 有 者 若 如 奈 何 无乃 乎 得无 乎 岂不 乎 何其 也 何 之有 何 为 等等 这些格式都可以作为断句的标志 借助虚词 1 在句首虚词之前断句 句首虚词常常用于领句 之前是另一个句子 其后又是另一个句子 找准了句首虚词即可在此处断开 常用的句首语气词有 夫 且夫 今夫 故夫 盖 惟 其唯 岂唯 然且 何为 何以 何其 等 其前一般断句 连词 苟 即 使 即使 向使 假使 纵 纵使 虽 然而 等 一般处在分句之首 其前多可断 时间副词有 是时 昔者 向者 方今 既而 既已 等 借助虚词 2 在句尾虚词之后断句 句尾语气词有 也 矣 焉 哉 乎 与 耶 邪 耳 而已 等 彭端淑 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 久而不怠焉 迄乎成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 吾材之敏倍人也 屏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 岂有常哉 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 连词经常起联接词组和分句的作用 句尾语气词通常用于句末 叹词一般单用 代词常在句末 值得注意的是 语气词 也 虽然大量用于句末 但有时也用于句中 不能一看到 也 字就断句 在某些实词的前后断句 文言文的句子大多数是按照主谓宾的语序构成的 很多时候 句子是用名词领句的 也会用名词结尾 只要弄清楚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宾语 就可以在其前后点断了 常见的名词有人名 有方位名词 东 南 西 北 上 下 左 右 中 等 在某些实词的前后断句 谦词或者敬词也用于领句 其前可断 如 公 足下 孤 寡人 窃 夫子 先生 仆 愚 等 君处北海 寡人处南海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赐我先君履 东至于海 西至于河 南至于穆陵 北至于无棣 左传 楚屈完来盟于师 很多代词也可领句 其前可断 常见的代词有人称代词 朕 予 余 吾 汝 尔 乃 若 其 彼 夫 等 指示代词 是 此 斯 兹 他 各 每 或 莫 若 尔 然 等 疑问代词 谁 孰 何 胡 奚 曷 等 不过要注意的是上述名词 敬词 谦词 代词等既可以作句子的主语放在句首 也可以作句子的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后 谦词敬词一般不做宾语 在断句时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作主语还是作宾语 如果是作主语 才能在其前点断 作宾语则可考虑其后能否点断 借助对话标志 古汉语中 问 云 曰 是表示对话关系的动词 在一般情况下 都要在它们的后面点断 但如果不表示对话关系 而只是一种客观的表述 就不能点断 标点的时候 要将记言部分与记事部分或作者的议论部分准确地分开 以防引文上溢 下衍 中断 不足 标点记言部分要注意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同时要善于识别人名 A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A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标点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B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B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标点 阳货欲见孔子 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 而往拜之 遇诸涂 谓孔子曰 来 予与尔言 曰 怀其宝而迷其邦 可谓仁乎 曰 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 可谓知乎 曰 不可 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 孔子曰 诺 吾将仕矣 借助修辞手段 古文中有大量的整齐句式 其中还有相当多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这些句式 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 字数大致整齐 形成一种鲜明的特点 抓住这种特点就比较容易确定句读的位置 便于断句 除对偶 排比外 还有连珠 反复 层递等多种修辞手段 A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A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标点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 全国为上 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 破军次之 全旅为上 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 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 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注意两个相同词语的连用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 如果不属于形容词 名词的重叠形式 一般来说 它们分属两句话 应当从中间断开 A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注意两个相同词语的连用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 如果不属于形容词 名词的重叠形式 一般来说 它们分属两句话 应当从中间断开 A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标点 夏禹 名曰文命 禹之父曰鲧 鲧之父曰帝颛顼 颛顼之父曰昌意 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B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孙武既死 后百余岁有孙膑 膑生阿 鄄 之间 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齐使者如梁 孙膑以刑徒阴见 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 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C 山海径 北山经 是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 D 列子 汤问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 无穷匮也 根据前人注疏断句 古书大多数没有句读 但有的却有注疏 分析句读就是注疏的内容之一 一般章句类的注释通过串讲文意即可使人了解原文的句读 有时候 古书注疏中还常用明注及暗示两种方式着重表明原文的句读 古书的注文大都采用双行夹注的办法 因此凡是夹注的地方 一般都是语意告一段落的地方 也就是一句或一段的标志 在注文里面 还要对正文作出解释或加以串讲 这更是我们椐以断句的最好依据 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信可信者疑可疑者意虽不同皆归于信也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论语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丁浪反故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言虽多而不流湎皆类于礼义是圣人制作者也少言而法谓不敢自造言说所言皆守典法也多少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湎沈也流者不复返沈者不复出也 卢文弨曰此数语又见大略篇彼作多言无法此少字似讹王念孙曰而与如同先谦曰案流湎犹沈湎说见劝学篇 参考注疏 上文可作如下断句 信信 信也 疑疑 亦信也 贵贤 仁也 贱不肖 亦仁也 言而当 知也 默而当 亦知也 故知默犹知言也 故多言而类 圣人也 少言而法 君子也 多少无法而流湎然 虽辩 小人也 译文 相信可信的东西 是确信 怀疑可疑的东西 也是确信 尊重贤能的人 是仁爱 卑视不贤的人 也是仁爱 说得恰当 是明智 沉默得恰当 也是明智 所以懂得在什么场合下沉默不言等于懂得如何来说话 话说得多而合乎法度 便是圣人 话说得少而合乎法度 就是君子 说多说少都不合法度而放纵沉醉在其中 即使能言善辩 也是个小人 借助文体特征 文体不同 语言形式也有所变化 散文句式多参差不齐 骈文多四六句 箴铭颂赞多用韵 一般用四字句或骚体 诗词曲讲究格律 综合考察细审文意断句 以上的各种方法可以综合起来运用 并不限于某种单一的方法 但是 即使是各种方法都运用上了 也未必就能够彻底解决所有的问题 真正要给一篇文言文准确无误的标点 还应该综合考察仔细审读全篇的文意 纔能真正的断好句 鲁迅 题未定 草 六 标点古文 不但使应试的学生为难 也往往害得有名的学者出丑 为了提高古文标点和翻译的水平 首先应当多读文言作品 要反复阅读 高声朗读 许多名篇还应熟读成诵 以增强 语感 与此同时 要牢牢记住几百个常用实词和几十个常用虚词的含义 要切实搞懂古汉语特有的语法规律 正确地理解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 此外 还要广泛地学习和掌握古代的文化 历史 地理知识等等 抓住了这几条 就抓住了根本 翻译和今译译文的要求今译的方法 古汉语今译 翻译 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释是 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 方言与方言 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 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由此可知 翻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文字之间的换易 符号或数码与语言文字的换易 一 翻译和今译 今译 现代汉语词典 释作 古代文献的现代语译文 这仅涉及同一种语言的以今释古 翻译包含地域与时间两种因素 今译仅含时间因素 翻译适用于各种情况的语言对释 其外延包括今译 古汉语今译 即我们通常说的将古代作品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准确理解原文 译文要求 信 达 雅 信 达 雅 是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在 天演论 译例言 中对外文翻译提出的要求 所谓 信 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与原文含义相合 所谓 达 指译文要通畅明白 文意前后贯通 所谓 雅 指译文要富有原文情趣 典雅优美 这三点要求虽是针对外文汉译而言 却也完全适合古文的今译 三者之中 信 达 是基本要求 而 信 更是前提 基础 若不能准确表达原文之义 则 达 与 雅 便失去了依托 总之 以 信 为本 兼及 达 雅 二 译文的要求 2 尽可能直译 力求使译文与原文的句法结构 词序 用词基本相当 相同 一致 在译文与原文的切合程度上 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之说 直译指尽量依照原文字句直接译出 意译指根据原文的大意 而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 从强调 信 的角度 我们通常主张直译 否则 便可能失去原文之义 但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 一味讲求直译 有时难以将古文用通畅的现代汉语译出 因此 适当的意译也是必要的 3 译文要用规范化的现代汉语 注意词语对应的时代性 译文不能用方言的词汇和语法 不能用有鲜明时代性的词语去对译 三 今译的方法有人提出 今译六法 留 对 换 删 调 补 留 指专门术语 专有名词 如人名 地名 官名等 不翻译 原样照搬 例如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闻之 有献于公 左传 隐公元年 译文 颖考叔是颖谷的封人 听说这事 有东西进献给郑庄公 对 指用含有古单音词作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对译该单音词 例如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退休财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红IP授权合作流程标准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民宿直播展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红电商供应链金融风控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VR定制内饰体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电网用户互动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纺织服装制造业智能化生产设备投资回报率研究报告
- 2025年矿山无人化作业技术装备创新与产业发展报告
- 2025年电商直播中主播品牌合作模式创新案例研究及风险控制策略报告
- 2025年老年健康管理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创新实践分析报告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三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年满七十岁以上老年人驾考三力能力测试题库
- 工期目标、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集成电路测试指南
- 《亚低温冬眠治疗》课件
- 2025年淫羊藿提取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攀枝花钒钛高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11T 2330-2024 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规范
- (新版)电信网上大学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