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范本]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4/90084327-daa0-462a-85a0-d076161913f4/90084327-daa0-462a-85a0-d076161913f41.gif)
![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范本]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4/90084327-daa0-462a-85a0-d076161913f4/90084327-daa0-462a-85a0-d076161913f42.gif)
![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范本]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4/90084327-daa0-462a-85a0-d076161913f4/90084327-daa0-462a-85a0-d076161913f43.gif)
![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范本]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4/90084327-daa0-462a-85a0-d076161913f4/90084327-daa0-462a-85a0-d076161913f44.gif)
![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范本]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4/90084327-daa0-462a-85a0-d076161913f4/90084327-daa0-462a-85a0-d076161913f45.gif)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 由于我区的自然条件及区位优势,以烤烟、茶叶、生物药业为主的生物产业逐步成为我区的主要支柱产业,为全面深入了解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掌握生物产业对科技工作的需求,超前谋划下一步的科技工作,发挥科技优势,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特作此调研,并将思茅区涉及的烟草、畜产品、蔬菜、茶叶、橡胶、水果、咖啡等8类优势生物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思茅区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一)茶产业 1、茶叶生产:到2016年末,全区茶园总面积119295亩,采摘面积90090亩,毛茶产量8000-9000吨。其中:名优绿茶产量1000-2000吨,普洱茶产量3000-5000吨,总产值3-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亿元,第二产业产值(工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产值5000-6000万元。涉及专业茶农万户万人,茶农人均年收入3000-5000元。 2、茶树良种推广:全区茶园总面积119295亩,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72000亩,占总面积%。推广种植无性系优良品种主要有:云抗10号、云抗14号、雪芽100号、长叶白毫、短节白毫、矮丰、云梅、云瑰、紫娟、金萱乌龙、软枝乌龙等10多个品种。 3、茶叶基地认证工作:到2016年末,全区经国家级、省级认证茶叶基地有:有机茶园面积19400亩,有机茶园转换面积亩,无公害茶园面积2000亩,绿色食品24000亩。 4、无公害茶叶产品质量监测:2016-2016年,思茅区茶办分别对云南龙生股份茶业公司、思茅三家村茶厂、思茅锦裕茶业公司、思茅兴洋茶业公司5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建立无公害茶叶产品监测点,每个季度每个企业送检1个茶样品,共送检茶样品60个,所送检茶样品农残都未超标,全部合格。 5、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和茶叶品牌:据统计到2016年末,全区经工商注册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71家,其中:普洱茶生产加工企业76家,精制绿茶生产加工企业14家,茶叶初制生产加工企业81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1家,市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区级茶叶龙头企业5家。通过QS认证茶叶生产加工企业37家。经工商注册茶叶品牌65个。 (二)生物药业 1、生物药业生产:到2016年末,全区生物药业总面积39009亩,其中:灯台叶种植面积30000亩,石斛人工种植面积5009亩,萝芙木种植面积1000亩,龙血树种植面积3000亩。原材料药产量吨,总产值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万元,成品药销售1200万元。 2、生物药业生产加工企业及主要产品:全区有生物药业生产加工企业4家,即云南大唐汉方制药公司,生产主要产品有灯台叶片、冲剂,龙血竭片、胶囊、含片等56种品种,云南金陵药业股份制公司,生产主导产品脉络宁注射液。云南铁皮枫斗药业公司,生产主要产品有枫斗晶、石斛胶囊、石斛花。思茅伟农生物药业公司,生产主导产品是利血平。 (三)咖啡产业 1、咖啡生产:全区现有咖啡种植面积50280亩,投产面积48202亩,总产量(咖啡豆)4382吨,总产值万元,出口创汇300多万元美元。 2、咖啡生产加工企业:全区共有咖啡生产加工企业6家,即北归咖啡公司、绿洲科技咖啡公司、曼老江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南岛河咖啡试验示范场、阿拉比卡星咖啡公司、多利司咖啡公司。目前6家咖啡公司以出售原料为主。 (四)橡胶产业 1、橡胶生产:全区现有橡胶种植面积28107亩,开割面积12750亩,年产量700-900吨,产值1400-1800万元。 2、橡胶生产加工企业:全区有橡胶生产加工企业1家,即锦达橡胶公司,以生产干胶为主。 (五)蔬菜、水果产业 1、面积、产量:2016年蔬菜种植面积31560亩,产量31852吨,产值3456万元。其中:叶菜类面积12555亩,产量16976吨;瓜菜类面积4245亩,产量3780吨;块根、块茎类面积4905亩,产量4853吨;茄果菜类面积5985亩,产量2267吨;葱蒜类面积1455亩,产量1629吨;菜用豆类面积1470亩,产量1426吨;水生蔬菜面积15亩,产量8吨;其它蔬菜面积840亩,产量805吨。 水果面积31830亩,产量11643吨,产值1859万元。其中:柑桔面积23175亩,产量9143吨。 2、基地建设:思茅区目前共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2043亩,分布情况为:思茅镇213亩(以平原村为中心)、南屏镇200亩(以曼连村为中心)、倚象镇803亩(以永庆村为中心)、思茅港镇170亩(以莲花村为中心)、云仙乡504亩(以骂木村为中心)、龙潭乡128亩(以龙潭村为中心)、六顺乡25亩(以大河边村为中心)。目前共新建蔬菜种植大棚670亩,其中倚象镇新建300亩、云仙乡新建200亩、思茅港镇新建100亩、思茅镇新建70亩。 (六)畜牧业 畜牧业是我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一五”期间,我区畜牧业稳定发展,产品总量持续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步上升,为我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稳定作出了贡献。 1、畜禽存栏:2016年末全区牲畜存栏万头,其中生猪万头、大牲畜万头、山羊万只;家禽存栏74万只。 2、畜禽出栏:2016年末全区牲畜出栏万头,其中生猪万头、牛万头、羊万只;家禽存栏62万只。 3、肉类产量:2016年末全区完成肉类总产量12442吨,其中猪肉10510吨、牛肉811吨、羊肉171吨、禽肉950吨。 4、畜牧业产值:2016年我区实现畜牧业产值2414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5、科技推广:畜牧业科技推广和运用对畜牧业经济的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6年全区猪品种改良万胎,猪的良种覆盖率已经达到85%以上,牛的品种改良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猪、牛、羊出栏率分别达到%、%和%;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下降到3%、%、2%和6%。 6、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区建立和健全完善了猪良种繁育体系,目前已经建立起以区良种种猪场为核心,统一供精站为依托,乡镇供精分站为基础,改良专业户为补充的猪品种改良网络,改良站点基础设施健全、仪器设备齐全、改良技术成熟。现在全区共有猪品种改良站点65个;良种公猪150头,优良杂交母猪3200;国家和我省投资建设的牧草种子基地建设项目、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肉牛外销基地建设项目和种草养畜项目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建设使我区畜牧业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和完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我区畜牧业的发展后劲。 7、畜牧业产业化:“十一五”期间,我区养殖业规模经营有了新的突破,家禽的适度规模饲养已经成为商品肉鸡生产的主要方式,生猪和牛羊的规模饲养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城郊正在形成优质商品猪、肉鸡、禽蛋和牛奶生产相对集中的生产区域,规模化养殖和专业化生产逐步成为我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经营方式,一批养殖业龙头企业正在兴起。通过国家扶持畜牧业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和我区实施了畜牧业“151”工程,全区商品猪养殖专业户发展到510户,牛羊养殖专业户发展到100户,仔猪繁育专业户发展到100户;家禽养殖场和专业户发展到60户。 (七)烤烟产业 思茅区于1992年开始种植烤烟,到1997年有计划地大面积种植,十多年来,思茅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烟草产业摆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位置来抓,坚持科技兴烟的思路不动摇,加强基础,完善政策,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保持了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区的烤烟生产已初具规模,在云仙、龙潭等乡已成为骨干产业,2016年种植烤烟9100亩,收购烟叶28777担,实现总产值万元,上中等烟占%,亩产值元。2016年思茅区烤烟种植9563亩,计划收购万担。从目前国内外烟叶生产的情况看,加快思茅烟草产业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一是国际烟叶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优质烟叶供不应求;二是国内烤烟供销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市场对云南烤烟的需求不断增长;三是省内部分烟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花卉、蔬菜等优势经济作物替代了部分烤烟种植,国家和省十分重视新烟区的发展,为思茅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好、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水气条件优越的烤烟生产新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我区新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又好又快的发展,巩固云南烟草发展后劲的需要,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大好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乘势而上,夯实基础,加快发展,制定和实施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加快思茅烟草产业的发展,到2016年全区烤烟生产规模达到5万担。把烟草产业培植成我区富民、富区的支柱产业。 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基地建设缓慢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加之部分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积极性不高,造成我区生物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相对缓慢,基地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比如,水利工程等,存在小而全现象,形不成规模效益,缺乏竞争力,体现不出优势生物产业整体经济效益。比如蔬菜、水果基地建设,起步较晚,内部体系发育滞后,形成稳定的支柱产业难,产品档次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烤烟产业中烟农过去所建的老式烤房比较简陋,不利于烟叶烘烤质量的提高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需要,部分烟叶收购站点建设标准低,功能不完善,仓库面积严重不足等。基地硬件设施建设不足,严重制约了各项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管理体制不顺,体系建设滞后 思茅区的烟草、畜产品、蔬菜、茶叶、生物药业、橡胶、咖啡、水果等8个生物产业,按职能范围和管理权限划分为区农业局、区畜牧局、区茶办、区烟办负责。从横向看,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生物产业发展各自为阵,相互间缺乏统一整体规划和协调联系,因产业结构冲突,有时会发生老百姓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从纵向看,各生物产业发展体系建设不健全,比如,畜牧业中良种繁育体系、动物疫病防制体系、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和信息体系滞后于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品种改良网点不足、防疫基础设施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科技队伍不全,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不强 从全区生物产业发展现状看,产业中技术含量低,基本处于原材料销售和初级生产加工阶段,科技人员不足,现有科技人员专业知识不强,难以建立起精干高效的科技队伍,致使生产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另外,农村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市场经济意识和科技意识不强,对产业发展中的生产实用技术的掌握参差不齐,同样制约着现代生物产业的推进。由于全区生物产业发展科研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整个产业发展缺乏系统研究,项目储备少,新品种新技术引试不到位,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能力不强,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四)龙头带动不明显,品牌效应不突出 思茅区生物产业企业存在弱小散、品牌多乱杂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仅思茅区茶办涉及生物产业生产加工企业200余家,省、市、区生物龙头企业仅占10%左右,数量少,规模小,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且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经工商注册品牌100余个,但名牌产品所占份额少,效应差,品牌多乱杂。 三、全区生物产业发展对科技工作的需求 1、加大科技攻关经费投入。望上级有关部门结合边疆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实际,给予资金的倾斜扶持,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科研研发力度,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主体,着力提升生物产业的竞争力,促进生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选准突破口,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战略产业,着力研究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辐射能力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特色产业和产品。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推进精深加工,在提高产品附价值上下功夫,强化工业对生物产业带动作用,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业化程度,促进生物产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3、统筹规划、集聚发展。生物产业发展要有前瞻性,优化区域布局,在生物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研究出台相应政策和激励机制,搭建平台,吸引生物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产业向优势地区汇集,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相配套的相对集中的生物产业基地,走专业化集聚发展道路。 4、走可持续发展,有效保护的路子。生物产业研究与开发,要把环境影响评估作为硬性的指标来约束,加强生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努力提高生物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物种的监管力度,加快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研究,为生物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点保障。 5、加大生物产业项目储备。对已开发利用的生物产业,加大对产品精深加工研究,创名优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发挥品牌效应作用。对未开发生物产业,着重研究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生物产业,加大项目储备。 6、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采取走出、请进来的方法,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的技术,全面提升生物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四、下一步在生物产业发展方面科技工作的对策思考 1、加强科技宣传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增加科技培训费投入,对生物产业发展相对集中的地区,采用办班、以会代训,现场操作等方式,全方位加大对劳动者实用技术培训,实现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每个劳动者掌握1-2门生产实用技术目标,全面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确保这一产业健康发展。 2、深入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代课教师管理办法
- 仓储物流中心管理办法
- 财务决策保税管理办法
- 中国移动调账管理办法
- 业务指标预警管理办法
- iso热处理管理办法
- 上海联诚销售管理办法
- 规范报销费用管理办法
- 中央企业资金管理办法
- 中央投资补助管理办法
- 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专题课件
- 2025年中级钳工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附答案)
- 2025秋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 动物的家
- GB/T 15620-2025镍及镍合金实心焊丝和焊带
- 名誉顾问聘任管理办法
- 牧昆:亚朵星球怎样用内容打增量 洞察无法逃离日常用真人秀的思路打增量
- 养老机构出入管理办法
- 中医康复科业务学习课件
- DB11-T 751-2025 住宅物业服务标准
- 科技型中小企业教程课件
- 公司董事会会议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