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填图练习.doc_第1页
非洲填图练习.doc_第2页
非洲填图练习.doc_第3页
非洲填图练习.doc_第4页
非洲填图练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洲填图训练1.读非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把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的位置:ABCDEFGHIJKLMNOPQRSTUVWA 山 B 山 C 山 D 河 E 河 F 河 G 河 H 湖 I 湖 J 海峡K 海峡 L 海峡 M 岛 N 半岛 O 湾 P 海Q 海 R 洋 S 洋 T 盆地 U 高原 V 高原W 沙漠(2) 东非大裂谷南起河口,向延伸,经海沿岸,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海附近,地质构造属。非洲最高峰是,是一座火山。世界最长的河是。本区最大与最深的湖分别是、。世界最大的盆地和沙漠分别是、。非洲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是。(3)数字所代表的国家:,。(4)在气候上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热带类型的气候有:,其中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5)在图中下面4种重要物产的主要分布国家分别是:棉花:,花生:;煤:;石油:。(6)图中2处为角,由印度洋绕此处至大西洋的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之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是2读非洲气候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区为气候,1月份受控制,为季。7月前后受控制,为季。(2)B地区位于赤道附近,但却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3)C岛东侧是气候,其成因是。(4)D地区气候成因,一是,二是。其西部延伸到大西洋沿岸,还因为受的影响。(5)非洲气候分布特点表现为,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中以规律居主导地位。其成因是;、。3.读图,并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下列气候类型的名称:A,B,C,D。(2)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3)E岛东侧气候类型是,形成原因是。(4)赤道穿过的肯尼亚山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形成原因是。(5)B种气候类型在非洲北部广布的原因是。4读图一,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 海峡;B 海C 半岛;D 岛E 湾; F 海G 盆地;H 高原I 河; J 河K 河; L 河(2)用文字在图中填写出各气候带的名称,并说明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 (3)I河从源地至入海口,依次流经的气候带有: J河从源地至入海口,依次流经的气候带有: 两河在流量和流量季节变化上的主要差别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是:5读图二,完成下列要求。 (l)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河流A ;水利工程B 运河C ;海域D 和E (2)运河C在国际航运中的作用主要是:(3)国家F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表现在: (4)国家F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石油主要分布在 1.(1)略(2)赞比西 北 红 死 断层 乞力马扎罗山 死 尼罗河 维多利亚湖 坦噶尼喀湖 刚果盆地 撒哈拉沙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3)埃塞俄比亚 南非 利比里亚 坦桑尼亚 赞比亚 尼日利亚 纳米比亚(4)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5)埃及和苈丹 塞内加尔 南非 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利亚(6)好望 西欧一些国家和美国需要大量从中东进口石油,但大吨位的油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必须绕道好望角进入大西洋2(1)热带草原 赤道低压带 湿 东南信风 干(2)高原地形,降水较少(3)热带雨林 处在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上,加上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影响(4)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的影响 信风 来自干旱的荒漠地带加那利寒流(5)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 从赤道向两极 赤道经过非洲中部,所处纬度和气压带、风带南北对称分布地形起伏不大海岸较为平直3.(1)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 候热带雨林气候(2)气温高:绝大部分地方的气温在20以上,为热带气候。降水丰富: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大部分地区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的南北两侧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仅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3)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面有来自海洋湿润的东南风,并随中部纵贯南北的山地的抬升,产生大量降水,加之东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因而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4)高山肯尼亚山虽然被赤道穿过,但因其海拔高(5199米),气温低,垂直气候显著,缺乏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水热条件,因而形成高山气候(5)由于非洲大陆的轮廓呈倒置三角形,北宽南窄。北部非洲大部分地区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之下,北回归线穿过北部非洲中部,东北信风从亚洲大陆吹来,是干燥的,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因而形成面积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4. (1)直布罗陀 红 索马里 马达加斯加 几内亚 地中 刚果 东非 尼罗 刚果 赞比西 尼日尔(2)填图略,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3)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I河的流量比J河小;I河在每年的6月到10月形成明显汛期,J河的汛期不明显 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5. (1)尼罗河 阿斯旺 水利枢纽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红海(2)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3)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地跨亚、非两大洲濒临地中海(大西洋)和红海(印度洋)(4)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 埃及东北部ABCDEF图26 北美洲(四)北美洲I北美洲概况读图26,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图中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洋、 洋、 湾、 岛、 半岛、 海峡、 河、 湖、A 山脉、B 山脉、C 国、D 国家、E 国家、F 群岛图27 北美洲气流状况示意图读图27,回答下列问题:训练一:填写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 、 、 、 、训练二:根据图示分析北美洲大陆性气候显著的原因。II美国读图28,回答下列问题:图28 美国城市、矿产训练一:在图中标注40N纬线,它位于图中 和 两城市之间;在图中标注80W经线,它位于图中和 两城市之间,图中120W经线位于 和 之间。训练二:填表:读图填写美国三大工业区的情况矿产资源工业部门工业中心东北部工业区 山区的煤, 湖西岸的铁 、 、 最大城市、港口、金融中心 、钢都 、汽车城 、内陆交通枢纽、乳肉加工中心 、首都 湾沿岸的石油 、 、 、 宇航、石油工业中心 山区的有色金属, 州的石油 、 、 西部最大城市、好莱坞所在地 、西部最大港口,“硅谷”所在地 飞机制造中心 读图29,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农业待命称:A 、B 、C 、D 、E 图29 美国的农业带E世界地理分区填图练习1-南美洲及答案第十组 南美洲一、读南美洲地形图,回答:(1)在右图中标出经纬线度数(2)写出海域名称:A_洋、B_洋C_海;D_运河,它是联系_洋与_洋的捷径;E_海峡、F_海峡。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山区:_山脉,由_板块与_板块挤压而成。中部平原:H_平原、O_平原。东部高原:G_高原、L_高原 K _高原N_河,是世界_最广、_最多的河流。填出秘鲁渔场,其成因是。简述巴拿马运河在世界海运中的重要作用?二、读南美洲气候图,回答:1、气候类型:A_气候、B_气候;C_气候,狭长分布的原因,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原因;D_气候,成因;E_气候,成因;F_气候;G_气候,成因。2、拉丁美洲热带雨林分布面积较广,分析其形成原因?三、读南美洲政区图回答:1、国家名称:A_;B_,B国的首都_;E_;C_,C国首都是_;D_,D国首都是_;2、 填出城市名称与其职能:F_,以_职能为主的城市;I_,巴西最大的_;J_,巴西最大的_。3、矿产:委内瑞拉的;巴西高原东南部的_;智利和秘鲁的_。4、图中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_,5、C国以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6、巴西农产品_、_、_、_居世界首位。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并分析其区位因素?第十组 南美洲一、自东向西:40W 、60W 、80W 、100W A太平洋B大西洋C加勒比海D巴拿马运河 大西洋 太平洋 E麦哲伦海峡 F德雷克海峡 安第斯山脉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亚马孙平原 拉普拉塔河平原 圭亚那高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巴西高原 亚马孙河 流域 水量 上升补偿流将海水底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鱼类饵料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大大缩短了美洲大陆东岸与西岸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二、1.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地形的抬升作用 秘鲁寒流的影响 D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E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带的终年影响 F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G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风带受安第斯山脉阻挡在山脉东侧形成下沉气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