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各科知识点及方法总结11.doc_第1页
小学初中各科知识点及方法总结11.doc_第2页
小学初中各科知识点及方法总结11.doc_第3页
小学初中各科知识点及方法总结11.doc_第4页
小学初中各科知识点及方法总结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概括一年级【要求掌握拼音的运用,难点把字母表背熟,重点字母的运用】二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字,学习阅读文章,重点多音字的运用,还有字的认识,难点区别多音字】三年级【要求认识多字,学习作文,难点联系上下文,解决课后问题,重点回答问题】四年级【要求学习作文,写作文,难点把课文理解,重点作文,阅读的掌握】五年级【要求掌握许多多音字,字词,会写好作文 难点作文,重点阅读与作文】六年级【要求认识很多字,区别很多读音,字词,写好作文,难点阅读,重点作文与阅读,通常占整张试卷的60分】 语文知识要点一、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e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i u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 2、部首查字法。 3、数笔画查字法。三、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四、词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形容好的,如“顽强”; 贬义词:形容不好的,如“顽固”; 中性词:形容不好不坏,如“环视”“桌子”。 五、选词填空:先分清楚所给的近义词在意义、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区别,然后联系所给的句子进行判断选六、常用关联词使用列举: 七、变换句式 1、“把”字句或“被”字句。 2、转述: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要去掉冒号、引号,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句意。3、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特点: 陈述句 反问句。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街上的人真不少。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没有”等词,然后将“不”“没有”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 八、扩句和缩句1、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扩写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但主要意思不变。2、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九、修改病句 1) 句子不完整。 2) 用词不当。 3) 搭配不当。 4) 词序混乱。 5) 前后矛盾。6) 重复啰嗦。7)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8) 注意常用修改符号的用法: 十、认识修饰句子的方法 1) 比喻句。2) 拟人3) 夸张 4) 排比 5) 设问 6) 反问 7) 疑问比喻句:拟人句: 排比句 反问句夸张句设问句 十一、掌握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 1) 句号(。)2) 问号(?)3) 感叹号(!) 4) 逗号(,) 5) 分号(;)6) 顿号(、):7) 冒号(:)8) 引号(双引号“ ” 单引号 ) 引号的三种用法: a) 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b) 表示强调,引起注意。 c) 表示意思否定。注: 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 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 省略号():省略号有三种用法: a) 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 b) 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c) 表示话没说完。d)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10) 书句号( ) 11) 破折号():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a) 表示解释说明。b) 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c) 表示声音延长。十二、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1、按时间顺序分段。 2、按地点变换分段。 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十三、概括段落大意 1、学会摘句法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 3、选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十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十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举) 1)、课文写了( )表达了( )。2)、课文写了()赞美了()。 3)、课文写了()说明了()。 4)、课文写了()告诉了()。 5)、课文写了()表达了()赞美了()。 十六、给文章加上标题 一般来讲,给文章加标题可以从“内容”和“中心”两个方面去考虑。给文章加题目的基本步骤是:一读二想三加。 作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书信,通讯。写人 叙事 描写 议论 全命题 半命题 自拟题 字数一定要够 字体工整 1.命题作文。2.半命题作文。3.条件作文。4.读后感。5.看图作文。6.续写。小学数学知识点一年级上册 一、比较 比大小、比轻重、比长短、比多少、比高矮二、认识10以内的数 三、认识物体认识立体图形四、合与分 五、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六、分类 七、认识1120各数 八、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几时刚过、快几时了)九、20以内的加法 一年级下册 一、位置左右、前后、上下二、20以内的减法 三、观察物体前后面、上下面、左右面(观察杯子、汽车)四、认识图形认识平面图形五、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100以内的数,读、写、大小比较,认识个位、十位、百位,知道两位 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六、找规律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和事物中的规律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元、角、分,掌握进率,学习简单计算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九、统计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二年级上册一、测量认识米、分米、厘米二、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估算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三、方向与位置辨认东西南北四、表内乘法(一)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归纳26的乘法口诀。五、角的认识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六、表内除法(一)认识“平均分”,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七、统计学会用画“正”字;认识复式统计表,分段统计和整理数据。八、时、分、秒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二年级下册一、排列问题按规律排列和三个物体的排序组合二、表内乘法和除法(二)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了解“倍”的意义,体验计算用口诀算的有余数的除法。三、观察物体观察长方体包装盒和长方体、正方体模型,以及观察由若干个小正方块搭成的立体,观察并交流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图形,体验面和体的关系四、统计认识简单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单位)。五、认识1000以内的数认识1000以内的数,会用不同方法数数,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认识千位,知道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六、方向与路线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认识行驶线路图七、千克与克认识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八、四边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辨认平行四边形,会画三年级上册一、对称认识简单的对称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另一半二、加、减法三位数的加、减法,加、减估算和验算,两步计算的简单加、减问题,认识小括号三、可能性四、乘、除法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五、混合运算解答两级运算的两步、简单三步问题和运算顺序,探索特殊运算中的规律。六、周长认识周长、会测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七、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万位、万以内数的读、写,了解近似数,学习万以内加、减和加、减估算。八、吨的认识认识吨,对克、千克、吨等质量单位进行整理及简单换算。九、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三年级下册一、旋转与平移旋转、平移现象;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二、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解决问题三、时间认识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四、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估算;连乘五、统计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六、测量认识千米;认识时间、路程和速度间的数量关系;认识毫米七、生活中的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八、面积认识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厘米、分米、米),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九、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母小于10)计算四年级上册一、升和毫升认识升和毫升,了解1升=1000毫升二、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连除、乘除混合和解决简单问题三、线和角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知道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测量角,会画角四、计算器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计算及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五、认识更大的数认识比万大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六、垂线和平行线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用直尺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七、倍数和因数了解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知道2、3、5倍数的特征八、统计认识众数,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下册 一、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物体组成的事物;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由4个以上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二、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加法运算律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根据给定的字母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三、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和估算,乘法运算律和积、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运算四、分数的认识认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乘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数和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五、小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小数读、写;小数性质和用小数表示较大的数。六、多边形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简单的组合图形七、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八、统计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事物;能读懂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五年级上册一、对称、平移与旋转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旋转,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和将图形平移或旋转90,利用对称、平移、旋转设计图案。二、小数乘法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三、统计与可能性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游戏规则,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四、小数除法小数除法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小数混合运算,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五、混合运算相遇问题和简单三步计算的应用问题,整数、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认识中括号。六、土地面积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和单位换算,解决关于土地面积和种植方面的问题,借助计算器研究人均面积问题。七、分数的再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通分和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最小公倍数,异分母分数加减和混合运算。八、多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五年级下册一、生活中的负数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二、方向与路线看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图。三、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四、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五、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六、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七、体积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八、统计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六年级第一单元方程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四单元分数除法第五单元认识比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单元比例第四单元确定位置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总复习数学小升初复习(一)、数和数的运算(20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6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5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3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10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30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6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冀教版 初中数学教材 总目录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1 几何图形1.2 图形中的点、线、面1.3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5 用平面截几何体第二章 有理数2.1 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绝对值2.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2.5 有理数的加法2.6 有理数的减法2.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8 有理数的乘法2.9 有理数的除法2.10 有理数的乘方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 估算与近似数3.1 估算3.2 近似数3.3 科学记数法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3.5 感受大数 第四章 线段 角4.1 点和线4.2 线段长短的比较4.3 角和角的度量4.4 角的比较4.5 角的运算第五章 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5.1用字母表示数5.2代数式5.3数量的表示5.4代数式的值5.5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第六章 整式的加减6.1 整式6.2 合并同类项6.3 去括号6.4 整式的加减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一元一次方程7.1 一元一次方程7.2 解一元一次方程7.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8.1 相交线8.2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8.3 平行线的特征第九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9.1 二元一次方程组9.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9.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十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10.1 同底数幂的乘法10.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0.3 同底数幂的除法10.4 整式的乘法10.5 乘法公式10.6 因式分解10.7 提公因式法10.8 公式法 第十一章 三角形11.1 三角形的再认识11.2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11.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11.4全等图形11.5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11.6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1.7 用尺规作在三角形 第十二章 统计的初步认识12.1 数据的收集12.2 数据的整理12.3 统计图形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3.1 不等式1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3 一元一次不等式1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四章 分式14.1 分式14.2 分式的乘除14.3 分式的加减 第十五章 轴对称15.1生活中的对称轴15.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5.3 轴对称的性质15.4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15.5 等腰三角形 第十六章 勾股定理16.1 勾股定理16.2 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16.3 勾股定理的应用 第十七章 实数17.1 平方根17.2 立方根17.3 实数17.4 用计算器开平(立)方17.5 实数的运算 第十八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18.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18.2 平面直角坐标系18.3 图形与坐标18.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点的坐标 第十九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19.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19.2 可能性大小19.3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 平移与旋转20.1 平移20.2 旋转20.3 中心对称与中收对称图形20.4 图案的设计与欣赏 第二十一章 函数21.1 变量与函数21.2 函数关系的表示法21.3 函数的应用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2.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22.4 矩形22.5 菱形22.6 正方形22.7 梯形22.8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2.9 平面图形的镶嵌 第二十三章 分式方程23.1 分式方程23.2 分式方程的应用 第二十四章 命题与证明(一)24.1 命题24.2 命题的证明24.3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4.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4.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4.6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24.7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27.8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 第二十五章 一次函数25.1 一次函数25.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5.3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25.4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25.5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二十六章 数据的代表值与离散程度26.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26.2 中位数和众数26.3 方差和标准差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七章 圆(一)27.1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7.2 圆心角和圆周角27.3 过三点的圆27.4 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二十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28.1 一元二次方程28.2 解一元二次方程28.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8.4 方程的近似解 第二十九章 相似形29.1 形状相同的图形29.2 比例线段29.3 相似三角形29.4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9.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9.6 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29.7 位似图形29.8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第三十章 反比例函数30.1 反比例函数30.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0.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第三十一章 锐角三角函数31.1 锐角三角函数31.2 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求法31.3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第三十二章 命题与证明(二)32.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3 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4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第三十三章 概率的计算和估计33.1 用列举法求概率33.2 概率树形图33.3 概率的估计33.4 几何概率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十四章 二次函数34.1 认识二次函数34.2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34.3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4.4 二次函数的应用 第三十五章 圆(二)35.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35.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5.3 探索切线的性质35.4 切线的判定35.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三十六章 抽样调查与估计36.1 抽样调查36.2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36.3 由样本推断总体 第三十七章 投影与视图37.1 平行投影37.2 中心投影37.3 视点、视线、盲区 37.4 三视图37.5 几何体的展开图及其应用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第八章 力知识归纳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第十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第十六章 电转换磁知识归纳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物理学习方法一)培养良好的物理兴趣 二)独立做题。 三)物理过程。四)上课。 五)笔记本(纠错本)。六)学习资料。 (七)时间。(八)向别人学习。 (九)知识结构。十)数学。(十一)体育活动具体做法: 一、课前认真预习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四、及时做作业 五、复习总结提高 化学学习方法一.明确学习目的、确定学习目标二寻求和分析教学大纲及毕业会考标准 三浏览书的前言和导言 四力求掌握化学术语 五慎防教科书上过多的醒目线 咨询话述 打电话流程:自报家门-反映问卷内容-解答家长疑问-注入危机感-介绍育才苑特色-邀约家长上门-您好,您是。的家长吗?-是啊,你是哪位啊?-您现在接电话方便吗?-方便,你说吧,什么事啊?-我是育才苑教育中心的老师,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们针对保定市的中小学生做了一份调查问卷,是关于保定市中小学生学科发展水平的,咱们家孩子帮我们填了这份问卷,并在问卷上反映数学学得不太好,今天是给您做一下电话回访。孩子数学学习是遇到一些问题吗?-恩,数学是不太好。-哦,那孩子现在数学能考多少分啊?-也就是六七十分,他不爱学。-那平时是谁辅导孩子做作业啊?是您吗?-恩,有的时候我下班了就看着他写会,太忙了,也顾不了。-哦,现在孩子已经五年级了,咱们再忙也要多关心孩子。-哦,你们是干嘛的啊?是辅导学校?-是的,我们是一所其全国连锁的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做一对一个性化辅导的学校。您看您明天上午9点有时间吗?您可以带上孩子来我们这做一个学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