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版先秦政治经济文化限时训练打印.doc_第1页
鹏版先秦政治经济文化限时训练打印.doc_第2页
鹏版先秦政治经济文化限时训练打印.doc_第3页
鹏版先秦政治经济文化限时训练打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的政治限时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6温州月考“我国古代社会的传说里究竟是否全属伪造?在这些疑说纷纭、似是而非的神话般的古史传说中是否有真正的社会历史的素地(考古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这些神话的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地,切不可一概抹煞。”尹达这段话意在强调()A古史传说似是而非不足为信 B古史传说有助于历史研究C考古学已完全证明古史传说 D应该科学地对待古史传说22016惠州二调姓氏的起源有很多途径。宋、郑、齐、鲁、陈、蔡、吴、秦等姓氏可以追溯到()A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 B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 C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D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32016江苏淮安月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长时间出现“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现象,这反映了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皇帝制42016衡阳月考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所谓“天”就是天理 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52016山西诊断“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秦与齐并称东、西帝的提议。”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天下共主的时代已来临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 D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62016惠州调研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72015河南商丘模拟“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B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 D“天下为公”的局面形成82016临沂月考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二、非选择题(20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 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礼记大传(1)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10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10分)先秦经济限时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6安徽蚌埠质检“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和“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讲究因地制宜C强调精耕细作 D注重自给自足22015湖北孝感模拟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播百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材料说明()A中国农业历史悠久 B神农最早发现百谷C“播百谷,相土地”就是垄作法 D中国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同时产生32015河南信阳调研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D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42015浙江八校联考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出现“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代开始C反映了唐代制瓷业的成就D反映了原始时代高超的彩陶技术52015威海期中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男耕女织,以一家一户个体经营为主B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C重视灌溉,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D重农的结果促进了我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62016哈尔滨模拟“从中国经济史来看,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制度与材料中“干预”的观点相符合的是()A闭关锁国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72016山东临沭月考四书训义中写道“来百工则通功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这种观点()A肯定了工商业者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B指出了大贾富民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C论证了商人在合理范围内谋利的合法性 D强调了手工业者进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82016山东临沭月考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二、非选择题(20分)92015云南昆明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泰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中华文明史材料中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0分)先秦文化史限时训练(时间:25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6福州检测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有()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A B CD22016衢州质检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A有教无类B诲人不倦 C仁者爱人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32016江淮十校联考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 B崇尚自然,清静无为C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 D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42016景德镇质检下列有关离骚的评述,正确的是()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集中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精神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后世的文学有深远影响AB CD52015内蒙古模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材料反映了当时()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62016南昌市三校联考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礼乐与法制并举 C强调思想文化专制D融合诸子百家思想72016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82015黑龙江庆安期中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印刷术 C火药D指南针二、非选择题(2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材料二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6分)(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财富与道德的主要观点。(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8分)先秦同时限时训练参考答案一、 先秦政治1-4DBBD;5-8CBBA。9:答案(1)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加强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西周王朝的长治久安。二、先秦经济1-4CACD;5-8DDAD9:答案说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原因: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或封建土地私有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