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四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四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四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四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赶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能结合语境理解有关词语。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谈话揭题。1、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生自由交流)请跟我来!(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2、自由交流。3、海水退潮时,人们就会去捕拾海鱼、海蟹、贝壳之类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赶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导正确朗读课文。活动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1.读通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尝试理解。(不理解的词语在文中做上记号。)2.组内按小节轮读课文。(组内成员互相正音。).讨论交流易错字和相关词语的意思。结合句子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东逃西窜一捏俘虏武将 喧闹 余晖 努努嘴儿束手就擒 大螯长须指导完成活动一。交流:将小组讨论仍不理解的词语写到小黑板上。全班交流疑难词语。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朗读词语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导正确朗读课文。过渡:把你最喜欢的段落练着读一读,待会儿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一边读,一边还要想想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下面开始完成活动二。活动二:再读课文,了解每小节的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节的大意。2组内选择最喜欢的一节,大家齐读,再说说这一小节的大意。3、全班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2)配乐齐读。四指导写字1. 小组内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2. 在田字格中描红。【检测反馈】1 完成习字册。学会用“束手就擒”和“东逃西窜” 造句。 11、赶海(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借助歌曲,引出“乐趣” 1、(出示课件:大海的美丽画面,配上海浪的声音)同学们看,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多么令人向往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赶海 2、那次赶海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板书:趣)作者写了赶海的哪些趣事? 相机板书: 追浪花 摸海星 抓螃蟹 捉大虾3、 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赶海,感受其中的乐趣。二、精读课文(一)一开展活动一:体验 “乐趣”活动一:体验 “乐趣”自主学习:1 用“_”画出你认为最有趣的一件事,抓住重点词句,具体说说趣在哪里。小组合作:从以下四个方面选择一个进行交流,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或说出来 A追浪花 B摸海星 C抓螃蟹 D捉大虾相机指导:A追浪花(1) 读句,说趣 (2)谁能读出作者的兴奋? (过渡:我仿佛看到了不时回头的浪花,真让人喜欢;而浪花赛跑,实在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过渡: 在海边,我们又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呢?B摸海星(1)摸海星有趣在哪?读一读。 (2)范读, 你们也能带着表情读吗?(3)生练读,努力带着表情读。 (过渡:读着读着,我感觉自己真的摸到了一只小海星,好开心咧!) 指导朗读:为什么你把“摸呀摸呀”读得那么慢啊?后来为什么又读快了?你可真会读书啊!同学们,让我们像他一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C抓螃蟹 (1)你从哪里感受到捉螃蟹的快乐?(2)学生交流:只努努嘴儿,不做声:怕把螃蟹吓跑了螃蟹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 : 螃蟹很不好抓 束手就擒(做个动作)哎呦一声叫起来:螃蟹用大螯夹住我的手,夹得很疼(3)对话:问问你,那个手指被夹住的小伙伴,手疼吗?心里呢? (4)你们能读出抓螃蟹的乐趣吗? 哪儿读得好?好在哪儿?提点建议。哎:要读出小伙伴大声惊呼的语气。 让我们也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分享他们捉螃蟹的乐趣吧! (过渡:捉螃蟹真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D捉大虾(1)那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虾?你从哪读出来的? (2)学生交流:A可爱的大虾 ,它在逗我,好像在和我玩游戏 哦:后来当知道大虾在逗我时,恍然大悟。“咦”:我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感到惊奇。 同学们,这就叫读书,揣摩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它隐藏在里面的感情,然后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情趣。 B威风凛凛的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出示大虾的图片和戏台上的武将图片):看看他们哪里像?头上插着两根翎毛,很威武、很神气 威风凛凛、神气活现C滑稽可笑的大虾: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说说俘虏的意思大虾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真是滑稽可笑啊。过渡:这滑稽可笑的武将真的太有意思。)(3)朗读指导:读出大虾的妙趣横生。让我们再次朗读2-3自然段,把你感受到赶海的乐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二)开展活动二:想象“乐趣”过渡:刚才我们同小作者一起捏大虾、抓螃蟹、摸海星,追浪花,感受了其中的乐趣,沙滩上其他人在干什么呢?我们进入活动二。活动二:想象“乐趣”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自主学习:读读句子,想象:人们赶海时还会做些什么?怎样的有趣?小组合作:选择其中的一种活动说一说,用上一些语气词和表示动作的词。交流:(映示插图和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赶海太有趣了,现在就让我们和着音乐,美美地去赶一趟海吧!(配乐朗读二、三自然段)(三)开展活动三:回味“乐趣”过渡: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这时的大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我们活动三:回味“乐趣”1、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思考: 如果此时你站在海边,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会说什么?(可以用“大海_”的句式说说。)2、为什么我又哼起了最爱唱的歌?小组合作: 小组内说说你的感受和想法,试着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吧!进行活动三。过渡:(音乐)是啊!一路上,海风吹拂着,舒服极了,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课件大海啊故乡) 像这种结尾照应开头的写作方式叫“首尾呼应”。这样写,更加突出了赶海的乐趣和难忘。同学们以后可以把这种方法试着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相信一定会使你的文章更加完美 三、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今天,我们随着小作者来到沙滩上赶海,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领略了大海的美景,赶海的乐趣,学会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2、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大海真美;海里有很多宝;我爱大海,我爱我们的生活!板书设计: 11、赶海追浪花摸海星趣捉螃蟹美捏大虾12、荷花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能结合语境理解有关词语。教学过程:课前:出示有关荷花的诗句,自己把它读一读。1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2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4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艳妆。 这些诗句都是描写荷花的,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描写的对象。周敦颐曾称荷花为“出淤泥而不染,涤清莲而不妖。”,誉其为花之君子。一、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这是什么呀?大家见过荷花吗?(贴图) 荷花什么时候开呢? 在炎炎夏日,是赏荷的最佳时机,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见过的荷花吗?(婷婷玉立 千姿百态 婀娜多姿)2、课件展示:(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3.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板书课题:12、荷花,齐读课题) 4 今天,我们通过课文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荷花的美丽。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活动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找出不懂的词语。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儿 饱胀破裂 一幅画 翩翩起舞 舞蹈昨夜 好梦 小组合作:1、 小组内开火车读词,纠正读音;2、 交流词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词语。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导正确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一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 再读课文,做到五“不”(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破句、不回读)。2、思考: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小组合作:1、分小节朗读课文,互相正音。2、弄清作者欣赏顺序。全班交流: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二指导看图,综合板书: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态-想象情景-回到现实过渡: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将一池荷花写得淋漓尽致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自主学习:观察生字,思考识记方法和写法注意点。小组交流:找出最难记的字和最难写的字,讨论。全班交流。观察生字,思考识记方法和写法注意点。 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三。【检测反馈】 描红,写习字册。12、荷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齐读)荷花。(引读第一自然段)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让我们也跟随着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边看一看吧。二、整体感悟荷花的美过渡:好的文章就像一首优美的诗,一支动听的歌,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会得到美的享受。活动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荷花的外形美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哪个句子最美?用“-”画出来。2、反复读画出的句子,体会美在何处。3、试背小组合作:1、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或读出来。2、练习背诵,评议全班交流。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一。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有的( )。有的( )。A、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B、说说这三句话的意思。C、“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1)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2)想一想,“长”、“钻”、“伸”、“露”、“探”、“冲”哪个词好?(3)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4)请同学们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5)课件播放荷花,引导学生想象写话。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组织全班交流: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引入: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6)教师诵读第3段。学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试着把这么美丽的画面牢牢记在脑海中。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荷花的姿态美1、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活动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荷花的姿态美自主学习: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有的,有的。2、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呢?画家是谁呢?小组合作:1、组内讨论,互相评议,再写下来; 2、把体会到的说出来或读出来。班级交流: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二。这么美丽的风景,哪怕是最有水平的画家,也只能留下一个片段,一个瞬间而已。这样充满了活力的美丽风景会是谁创造的呢?是啊,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创造的又何止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还有那波澜壮阔的大海,一碧千里的草原,绚丽多姿的云霞 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用笔,不用纸,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三、学习第四段,感受荷花的动态美过渡:这么美丽的白荷花真让人陶醉啊!(教师配乐朗诵) 美吗?喜欢吗?想读吗?那就自由地美美地读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三。活动三: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荷花的动态美自主学习: 1、表演读,体会荷花的动态美。2、你是一朵怎样的荷花?蜻蜓飞过来,告诉你什么呀?小鱼游过来,告诉你什么?还有哪些好朋友来了?小组合作:1、读出荷花的动态美2、组内练习想象说话班级交流叶圣陶爷爷是多么喜欢荷花呀,所以他才会感觉自己成了一朵荷花,久久地陶醉其中。(板书 变 陶醉)让我们再一次来美美地回味这么一幕吧!齐读第四自然段。四、总结引读-“过了好一会儿,-”我们今天是来看荷花的,怎么会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呢?原来,为了表现荷花的美,我们不仅可以直接写荷花、荷叶的样子、姿势,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索性把自己也变成了荷花,去表现荷花的美,去感受荷花的美,作者叶圣陶这种写法真高明!让我们记住这一池亭亭玉立、生机勃勃的荷花,更记住叶圣陶爷爷那优美的语言文字和高明的写作方法。五、作业1、看着图,把课文有感情地背给爸爸妈妈听。2、看图,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1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朗读,能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古诗望庐山瀑布,培养对古诗的兴趣。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一、导入 1. 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等。2.大家背得都很熟,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板书:望庐山瀑布二、读题释题,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一活动一:读题释题,了解作者。1自读诗题望庐山瀑布,思考题意。 2小组讨论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3组内交流诗题的意思。4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5汇报小组学习成果。三、熟读诗文,理解诗意。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二活动二:熟读诗文,理解诗意。1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2体会诗的节奏,用“”在句中标出停顿,用“”标出重音。3小组内轮读,相互点评。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香炉?前川?三千尺?疑?银河?九天?5联系插图理解古诗大意,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正确。6展示汇报:朗读展示。交流诗意。 师小结:分析得很好。确实,这首诗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我们再体会一下,作者写出了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色泽鲜明,多么美丽啊!你们在头脑里,一定能勾画出一幅绚丽的图画。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诗人借此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你们再小声读几遍,看谁能背下来。四、体会感情,熟读成诵。1.自己小声读读,仔细体会一下,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2小组交流并讨论: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呢?3全班交流。 (1) 诗人借 的美景,表达了 的感情。 (2)小组背诗比赛。五、检测反馈1揭示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体会望庐山瀑布一诗描绘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3你还背诵过哪些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诗,诵读一两首给别人听一听。 1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有感情地背诵全诗。教学过程:一、 导语揭题,激发兴趣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二、读通诗文指导完成活动一活动一:学习生字,读好诗句1. 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2. 组内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和诗文朗读情况. 3.展示成果:每组抽一人, 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 (请两组)三、抓住色彩,体会诗境(学习一二两句) 1.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下面请大家完成活动二。活动二:抓住色彩,体会诗境(学习一二两句)1. 看着杜甫草堂的背景,思考:诗人看到了什么?2. 小组交流看到的景物。(1) 重点理解“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青天”的意思。(2) 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