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信访举报简略 2010-6-10 发布方:广东纪检监察网 张裕臣 阅读古代监察史,发现信访举报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雏形。 据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尧设“诽谤之木”和“进善之旌”,舜设置“敢谏之鼓”。这大概是最早的信访形式。诽谤之木、进善之旌和敢谏之鼓,就是有批评意见可去指定的木桩下提出,有表彰意见去旌牌处进言,有好的治国建议可击鼓而谏。舜还专门建立了“纳言”机构,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让纳言之官坐堂听取上访民众的反映,二是要求纳言官员深入民众中了解社政和官员的意见,然后将情况汇总,随时如实地向舜进行禀报。 夏、商、周时,信访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夏时,在衙门口放着钟、鼓、磬、铎、鞀,以待“四方之士”:“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以义者撞钟,语以优者击磬,告以事者振铎,有狱讼者抖鞀。”周礼夏官太仆记载,周时曾悬鼓于大寝(路)门之外,置御仆接待击鼓的百姓,将百姓之言报告给太仆,再由太仆逐一向周天子报告。此外,周还设有大司寇一职,在朝外设置“肺石”(红色的石头),“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肺石三日,仕听其词,以告于王而罪其长。”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为增强富国强兵称雄称霸的实力,实行广泛的舆论监督和信访举报。战国策齐策记载,齐威王对监督和举报者实行丰厚的奖励制度:对当面批评过失的,给予上等奖赏;写信批评的,给予中等奖赏;在大街小巷批评朝政得失的,听到的给予下等奖赏。这项制度实行后,得到齐国士大夫和民众的热烈欢迎,纷纷当面或书面向朝廷反映富国强兵的意见,举报一些官吏欺压百姓的行为。短短数年,齐国就处于春秋霸王地位。 秦灭六国后,建立了一套与中央集权相适应的完备的官制和机构设置,以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机要。其中的御史大夫负责管理监察、执法,也负责掌管吏民的奏章上书,同时还设有“公车司马令”一职,负责“受理吏民上章,接纳四方贡献”,有类似今天的来访接待室的职责。汉朝基本上沿袭了秦制,两汉时均设御史大夫,其职责是监督百官,掌管百官臣民的建议和上奏等事务。汉代还赋予民众更大地揭发贪官污吏的权利,授权民众进京告发地方官吏横行不法行为,专门设立了“言变事”制度。规定普通民众可以要求官府提供食宿、车辆直接进京到朝廷反映官吏们的贪污行为,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发表见解或直接给予批评。汉宣帝时更加制度化,而且有了创新,我国最早的举报箱就产生于这个时期。这是颖川太守赵广汉创立的。赵广汉到颖川上任时,发现当地的土豪劣绅结党营私成风,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腐败的整体,称王称霸,无人能治,民众敢怒不敢言,更没有敢直接到官府进行举报的。为打击犯罪,为民除害,赵广汉受存钱罐的启发,令人制成形状像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举报箱设立以后,官吏和群众纷纷写信反映土豪劣绅的不法行为,赵广汉根据举报的线索,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掌握真凭实据后进行了严厉打击,使奸党散落,盗窃不敢发,稳定了社会。赵广汉因此名声大振,升迁为京兆尹。 唐朝建国后,君臣非常重视总结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公元618年,万年县法曹孙伏伽给唐高宗李渊写信,指明了隋后主失掉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不闻其过”。当时非无直言之士,而由于“君不受谏”,“穷侈极欲,以姿其心,天下之士,肝脑涂地,户口减耗,盗窃日滋,而不觉知者,皆由朝臣不敢告之”。李渊读了这封信后,认为“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戒”,从此“开直言之路”,鼓励官吏民众信访举报,而且受理臣民信访的有关机构比较健全和完备。唐初在朝堂的东西两侧分别设置肺石和登闻鼓,有冤屈不能自申者,或者欲进谏议事者,如果立于肺石之下,由左监门卫奏闻,如果击闻登鼓,则由右监门卫奏报,而且要求左右监门及时接待、及时禀报,否则,将对左右监门进行处罚。唐律疏议斗讼记载:“挝登闻鼓,主司即须为受,不即受者,加罪一等。”由于这项规定的出台,唐代申冤进谏的平民百姓明显的多于以前的朝代。 武则天当朝时更加重视信访举报。公元686年,她命“置匦四区,共为一室,列于朝堂。东方春色青,有能告以养人及劝农,可投书于青匦,铭之曰延恩。南方夏色赤,有能谏论时政之得失,可投书于丹匦,铭之曰招谏。西方秋色白,有能自陈抑屈,可投书素匦,铭之曰申冤。北方冬色元,有能智谋者,可投书于元匦,铭之曰通元。宜令正谏大夫、补阙、拾遗等一人充使知匦事。每日所有投书,至暮即进”。对此,史称匦院制,标志着我国封建王朝受理信访问题的机构的完备和向专门化发展。从实践的层面上来年,武则天重视信访举报虽然有她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利用信访举报来打击反对她当皇帝的人,但她毕竟进一步深化了信访举报事宜,经验确实值得借鉴,当然教训也必须认真汲取。 宋朝是以黄袍加身而得天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很强的廉政意识,对待信访举报也十分注重,而且对重要的举报亲自处理。一次,有人举报他的姐姐魏国大长公主穿衣豪华、生活靡费,赵匡胤接报后便到公主那里,看到公主果然生活很铺张,穿得很豪华,特别是见了公主那件“贴绣铺翠”的上衣后,赵匡胤对她说:“这件衣服不能穿了,今后也不要用翠羽作衣饰了。”公主问道为何,赵匡胤说:“你穿上这件衣服后,皇亲国戚就会跟着学,就会形成奢靡之风。”公主听后接受了批评,将衣服放入柜中再也没有穿过。北宋的仁宗、南宋的宁宗,虽不像赵匡胤那样重视信访举报,但对信访举报的内容也很关注,还专门下诏书要求天下吏官民众进谏和举报不法,可惜的对待信访的态度却是前重后弃,导致后来朝廷在重大问题听不到真正的声音,出现了对国家形势判断上的错误和军事指挥的失误,以致于国破家亡。 明朝朱元璋对腐败现象十分痛恶,在对待信访举报问题更是开历史先河。朱元璋特别规定,百姓受到豪强欺负,若县州省不受理,允许到京都向他本人申诉,并谕示中书省官员,凡天下臣民上书言事者,都要密封直送他本人。朱元璋还授给通政使司一张红牌,上书“奏事使”,持此牌可直入内府,守卫等官不得阻拦。最为明显是,朱元璋赋予民众将贪官污吏“绑缚赴京治罪”的权利。明朝大诰、大诰续编中要求,各地民众如发现贪官污吏,城乡居中民可将其绑缚赴京,“虽无文引”,关津也要“即时放行,不得阻挡”,“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在此诏示下,常熟县陈寿六等人把贪财害民的官吏顾英绑缚至京面奏,朱元璋当时就给他们进行了封赏,还免除了他们三年的杂泛差役,并警告当地的官员,谁有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的,一律族诛。在朱元璋大力倡导信访举报和对贪官严厉惩治下,明朝官场保持了开国百年的清正风气。 清从明制,对待信访举报虽没有朱元璋那么严厉,但也鼓励民众对官吏实行监督。顺治帝十年,专门下诏要求科道官“风闻言事”,揭发不法官吏特别是高官的贪污行为,明确提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实”,要求直言无隐,言必有据。康熙掌握朝政后,多次下令要广开言路,鼓励官吏民众特别是言官以风闻之事入告参劾。可惜从雍正后,举报的内容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实”的并不多见,这项制度成了官员们“互为告讦”的手段。尤其是到了清末,无论是官场还是民众无不谈“风闻言事”色变,这是异化信访举报的结果。 从上述不难看出,古代中国的每个封建王朝,都是很重视信访举报的,有很多值得我们总结和思考的方面:一是都把信访举报当成维护皇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救援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工考试的实操电路题及答案
- 国际组织视角下的兽药残留风险分析与管理策略探究
- 全国教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护环境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青岛市幼师考编笔试题及答案
- 青岛地铁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前端面试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岗位模拟主管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方物电子教室q2用户手册
- 消防管道支架工程量计算表
- 应用成型的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代替传统的铁皮风管
- JJF(石化)006-2018漆膜弹性测定器校准规范
-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 东华软件需求调研提纲汇总版与03-02同步
-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
-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课件
- 车辆交接协议书(标准版)
- 满族萨满教衰落原因探析论文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秀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