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西雅图运动.docx_第1页
99西雅图运动.docx_第2页
99西雅图运动.docx_第3页
99西雅图运动.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9西雅图运动案例展示:1999年的1月30日,世贸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在西雅图开幕。与此同时,大约有5万名工会成员、宗教人士、绿色环保人士、土著人、人权与和平主义者、女权主义者、小农场主组成的全球化抗议队伍走上了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街头,目的是呼吁世贸组织关心贸易环境和劳工福利政策等问题,对全球化表达不满与抗议。人们与警察在整个西雅图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在群情激愤之下,被视为全球化象征的麦当劳快餐店(麦当劳化是全球化的象征)被捣毁。荷枪实弹的警察用催泪瓦斯、橡胶子弹(警察事后只承认用了胡椒粉喷射器)甚至挥舞棍棒试图驱散示威群众,然而示威的人们仍然勇敢地坚持着。他们的行动最终迫使世贸组织部长会议推迟5小时开幕,不少代表无法出席第一天的会议。到了下午3点左右,西雅图市长宣布紧急状态;下午6点,西雅图市中心实行了宵禁。30日的游行结束之后,大约有60007000人参加了长达1周时间的专题讨论会、辩论会与学术讲座。在西雅图11月30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之后,包括印度、英国、法国、玻利维亚、瑞士、巴西、泰国等许多国家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举行抗议活动。这所有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都被称为“99西雅图运动”(Seattle99)。 案例解读:首先,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进行展示呢?一般认为,1999年11月底,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期间发生的“西雅图风暴”拉开了全球范围内反全球化运动的序幕。而在文章西雅图运动7周年纪念中则称:“西雅图运动”拉开了世界范围内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帷幕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运动,这是一场对公平、正义与道德有着最深刻的责任感的国际运动,这是一场追求民主理想与追寻生命的终极价值的国际运动,这是一场向政治权力与资本垄断吹响战斗号角的国际运动。 这些都说明了西雅图运动在反全球化运动中的地位。那么该运动是如何拉开全球范围内反全球化运动的序幕呢?西雅图运动究竟对此后的反全球化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摘选了一下几点作为总结:1、西雅图之后,反全球化活动频繁发生,几乎没有间断,年年都有新热点出现; 时间轴。2、全球化运动的规模在扩大,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广泛,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活动也日趋联合,相互呼应。与西雅图之前相比,“反全球化现象”的全球化趋势增强; 3、西雅图全球化现象在程度上日趋激烈,经常与警察发生冲突; 2001年4月加拿大魁北克美洲国家组织首脑会议期间,面对群情激昂的抗议者,警察不得不动用催泪瓦斯和高压水龙。同年6月瑞典哥德堡欧盟峰会期间,4万人示威发生骚乱,警方实弹镇压造成至少3人受伤。同年8月,8国峰会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10万人举行示威游行,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导致1名青年死亡。2002年9月,各国的反全球化人士为西方7国财长会议而云集华盛顿,结果有几十名示威者打砸花旗银行总部,还在闹市区投掷烟幕弹,导致数百人被捕。同月同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一个反全球化运动网站发起“无政府主义清道夫”活动,提出打碎一个麦当劳的窗户可得300分,扎扁一个警车轮胎可得75分,而把蛋糕摔到出席该会议高层代表的脸上则得400分,云云。4、一些反全球化活动趋于正规化、制度化,组织意识增强,其抗议方式和策略也日趋多样化。 由此可以看出,此后西雅图运动的反全球化主题本身走向了全球化。下面这张时间轴就为大家展示了自99年西雅图运动后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较有影响力的反全球化运动。大家可能会发现这些都集中在911事件之前。这也与刚才提到的第三点有关,911后为防止恐怖袭击再次发生各国尤其美国都加大了对公共安全的保护力度,这使得在西雅图运动后暴力色彩愈发浓厚的反全球化运动在911后主动或被动地降低了频率。西雅图运动的主题是“反全球化”,而在此之后该运动便像是风暴一般席卷了全球,走向了全球化,这本身是否与其反全球化的主题矛盾?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在2000年的千年报告中指出:“很少有个人、团体或者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所带来的悬殊差异。”从本质上讲,“反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因为它的成员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没有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如交通、信息传递等,这些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来的。因此说,离开了全球化,“反全球化”也就不复存在 。 由安南的讲话和上述阐述可以看出,反全球化者反对的是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那么,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的片段摘自从西雅图事件看WTO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就最直接的经济层面来看,全球化的实质是把地球作为一个大市场,寻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如同世上一切事物一样,全球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资本的趋利本性必然使其集中在纽约、伦敦、东京等这样的利润中心,而不情愿到“先天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此,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是全球化的最大获益者和赢家。然而,作为发达国家推行全球化的支柱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把大量工厂迁至人力、资源等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工人,特别是产业工人就面临着更多的失业威胁。因此,近年来,美欧等国媒体经常提到所谓本国发生的“第三世界化”问题。此外,近年来,西方“福利国家”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产生剧烈振荡,非法移民的大量涌入,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当地居民本能地把这些失业、收入下降等消极后果归因于全球化。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大多是高能耗、重污染、高排放的,造成许多发展中国家空气、水源等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极大地限制了这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全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一些环保人士、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也加入到反全球化的大军中来。在世界范围看,新的全球矛盾仍然是穷者与富者的对立。但它通过新的各种形式,诸如社会抗议、贸易争端、民族冲突、宗教对立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全球化加速的情况下,未来世界的危险性是资本的统治、技术的统治与少数集团、少数国家统治,即全球民主丧失下的全球治理。因而新的世界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未来世界不是没有冲突与战争,而是将面对新形式的冲突与战争,包括世界范围的冲突与战争。如果全球化最后导致的是全球大多数人们没有得到利益,甚而失去家园、失去基本生存保障,那么全球化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全球化使得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问题空前突出,许多国内冲突与民族文化认同关系极大。那些无法在全球经济中支配自己命运的人更需要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多元文化、认同、文明如何与单一经济共存是世界性挑战。“全球化要具有人性面”,这是目前世界的共同呼吁,但全球化的人性面不是靠联合国呼吁就能产生的,目前制约全球化黑暗面的只有这微弱的“反全球化”力量,这可能迫使政府与公司不得不增加全球化的人性面,特别是善待全球化中的少数者问题。所谓少数者,指那些在全球化中最没有竞争力的、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边缘化的最不发达国家与民族(族群、部落)、被排斥的人群、试图保护自己的特性不受影响的团体与个体等等。 也就是说,西雅图运动兴起的反全球化运动并不是试图阻碍、扭转全球化这一反映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趋势。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不可抗拒的趋势。全球化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这是历史的进步。这一历史进程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的。实际上,反全球化本身也是全球化这一历史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大多数“反全球化”势力也都不反对全球化本身,而只是反对其中不合理、不公正的一面。它让人们更加全面、辩证地看待全球化,正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西方国家占有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端以及许多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反全球化揭露了“全球化时代”存在的严重问题,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促使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不得不正视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尖锐问题,努力促进国际协调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近年来在各种国际会议中,都认为反全球化不会阻碍全球化这一反映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趋势。 它还提醒我们,全球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美国学者罗伯特塞缪尔逊承认:“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承认:“全球化对美国是好事,对其他国家是坏事因为它加深了贫富之间的鸿沟。” 英国卫报发表的题为全球化的受害者的文章承认: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推行“新殖民主义”。甚至美国华尔街日报在1995年7月6日就发表文章承认存在“美国的新帝国主义”。 也许西雅图运动的意义正像西雅图运动7周年纪念的结尾所说的那样:“西雅图运动”的勇士们打破了政治权力与资本垄断下民众的沉默,勇敢地走上街头,代表世界各国被压迫与被权力与资本隐性奴役的中下层民众对强权与资本宣战,他们是维护人类文明根基的守护者,他们是民主与自由理念的保护者,他们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的追求并维护人类终极权利的继承者。当人类的目标被狭隘地界定为无意义无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的耗费之时,当整个世界毫无公平、公正、自由、民主、和谐可言,当人类向善的天性趋向毁灭之时,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街头7年前的那场抗议活动为我们点燃了新世纪正义女神之火炬。当然,客观地说,反全球化运动不可能完全消除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它只能作为一种警示器在不断地提醒人们。而且,自西雅图运动后的反全球化运动本来就阵营庞杂,鱼目混珠,再加上它的这些暴力色彩,使它的形象和所要追求的目标在世人的眼里更加模糊不清。作为警示器,反全球化运动仍有很多弊端:1破多立少,缺乏建设性,无法解决全球矛盾和问题 2、暴力成分明显,常常与冲突、骚乱相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