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勰的战国文学史论刘勰的文心雕龙主要是一部论述文学理论的著作,但是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他常常将文学理论和文学史联系起来进行论述,他不仅对文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而且提出了相对明确的文学史观。正如张文勋先生所说的:我们说文心雕龙给我们提供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史大纲,也并不算是过誉。所谓文学史,就是对文学现象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记载论述,而对文学现象的记述首先应是对文学作品的记述。本文所论刘勰的战国文学史论,主要是指刘勰对战国文学作品的论述和对战国文学发生发展的论述。刘勰在时序篇中论述战国文学云:“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飚骇。方是时也,韩魏力政,燕赵任权;五蠹六虱,严于秦令;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孟轲宾馆,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邹子以谈天飞誉,驺奭以雕龙驰响,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观其艳说,则笼罩雅颂,故知炜烨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刘勰阐述了战国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即是七国争雄、逐鹿天下,各国都希望通过武力征伐来统一天下,礼崩乐坏,六经遭到抛弃,唯有齐楚两国较为重视文学的发展,他们建设发展文学的馆舍,以礼接待孟子、荀子等文学之士,这两个国家形成了良好的文学风气。这一时期各家学说纷纷兴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儒、墨、道、法、名各家的思想,阐述各家思想的著作,就成为了战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楚国的屈原、宋玉等人写作的关于楚地风物人情的楚辞,是“笼罩雅颂”,有“炜烨之奇意”,是从战国时纵横变化的诡异风俗中产生出来的。刘勰在才略篇中具体论述了战国文学家:“战代任武,而文士不绝。诸子以道术取资,屈宋以楚辞发采。乐毅报书辨而义,范雎上书密而至,苏秦历说壮而中,李斯自奏丽而动。若在文世,则扬班俦矣。荀况学宗,而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战国时代任用武力,可是文人层出不穷,诸子百家用自己的学说游说各国诸侯,屈原、宋玉写的楚辞大放异彩,乐毅、范雎、苏秦、李斯写的文章,富有文采且切中要点。荀况作为学术界的领袖,却摹状事物,开创了“赋”体。他们若是生在重视文学的时代,定能成为扬雄、班固那样的文坛领袖。在这里刘勰以战国时期单个作家作品为点,以不同的文体特点为线,以点带线阐述了战国文学史的整体面貌。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楚辞和诸子散文,它们如日月叠璧照亮了战国文学的天空。范文澜先生认为“汉书艺文志屈原赋共二十五篇,二十五篇中离骚为最重,后人因以骚名其全篇。”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48页刘勰所说的离骚即指屈原的所有作品,而非指离骚单篇。离骚又是楚辞的代表作,因此也以离骚来代指楚辞。刘勰认为“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将离骚与经并列为“文之枢纽”,可见刘勰对屈原及其作品评价之高。在辨骚一文中,刘勰首先引述了前代学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涅而不缁,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班固以为“露才扬己,忿怼沉江。羿浇二姚,与左氏不合;昆仑悬圃,非经义所载。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虽非明哲,可谓妙才。”王逸以为“诗人提耳,屈原婉顺。离骚之文,依经立义。驷虬乘鹥,则时乘六龙;昆仑流沙,则禹贡敷土。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及汉宣嗟叹,以为“皆合经术”。扬雄讽味,亦言“体同诗雅”。淮南王刘安、王逸、汉宣帝、扬雄赞赏离骚,主要是因为它合于经术。班固则认为屈原“露才扬己”,离骚所写内容与经典不符,不过是“文辞丽雅”而已。刘勰认为上述诸家对屈原的评价皆是“褒贬任声,抑扬过实,”“鉴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他认为“将核其论,必征言焉。”即必须从屈原的作品出发,才能对屈原及其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刘勰通过对屈原的作品进行核实,提出屈原的作品有同于风雅的一面,又有异乎经典的一面,在文学史上自成一家,光彩照人。因此,他在赞词中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锱毫。”认为屈原具有卓绝的才华、高洁的志向,从自热景物中汲取灵感,抒写情理,其作品有金玉般的质地,艳丽的光彩。对于离骚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刘勰提出:“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他认为,离骚“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既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又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同于风雅”的方面表现在离骚中的“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等句,刘勰认为是对尧、舜、汤、禹的赞颂,合于儒家的典诰之体;“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认为是对暴君的嘲讽,是符合规讽之旨的;用“虬龙”和“云蜺”来分别比喻君子和小人,是符合诗经的比兴之义的;所以刘勰说:“暨楚之骚文,矩式周人。”(通变)讲的就是离骚对诗经的继承关系。同时,离骚又不拘泥于经典,有其“异乎经典”的一面。离骚中的“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鸠为媒兮,鸠告余以不好。”刘勰认为这是“诡异之辞”,是屈原根据民间传说加以艺术的加工和想象,创造出的奇特意象,用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志。“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是天问中关于共工和后羿的传说。这都说明屈原并不拘泥于经典,而是大胆地吸收民间传说,并结合自己诡谲的想象,使得自己的作品浪漫奇诡,独树一帜;屈原以古代忠臣彭咸、伍子胥自比,刘勰认为这是“狷狭之志”。而屈原诗中的“士女杂坐”、“娱酒不废”是“荒淫之意”,这显然是刘勰从封建正统出发对屈原的一种偏见。刘勰提出离骚“同于风雅”又“异乎经典”的目的是,说明离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为后代辞赋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具有典范意义。文学的发展就是要通变,要有所继承,有所革新,即“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是“词赋之英杰也”。刘勰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事类)屈原的作品直接影响了赋这种文体的发展。不仅如此,后来者也可以从屈原的作品中汲取养分,“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但刘勰也注意到后人如果一味追求离骚中的华辞丽句,必然会走上“讹而新”的道路。因此,他主张以诗经的风雅传统为根柢,学习离骚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既奇又真,华而有实。战国文学除以离骚为代表的诗歌外,最发达的文学形式就是散文,这里的散文是和韵文相对而言的,不同于我们今天的散文概念,就内容而言,它包括历史著作、哲学著作、记叙文、论说文等等,就形式而言,却具有审美的、文学的价值。在齐梁之际,诸子散文已被排除在文学作品之外,如萧统在文选序中明确的提出诸子之作是“以立意为宗”,而“不以能文为本”,因此将它们排除在文选之外。但是诸子之作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柳宗元所说:“参之孟荀以畅其枝,参之庄老以肆其端。”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柳州全集)刘勰论诸子之文侧重从文章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他在诸子篇中对战国时代的诸子散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他除了述流别,评优劣之外,还“于诸子辨雕万物,智周日月的丽辞秀句,更览华食宝,为后来操觚染翰者辟一习作的知识宝库,使百氏的情采与文学体式发生了血缘上的关系。” 王更生:重修增订文心雕龙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第267页他诸子篇中论诸子之辞:“研夫孟荀所述,理懿而辞雅;管晏属篇,事核而言练;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邹子之说,心奢而辞壮;墨翟随巢,意显而语质;尸佼尉缭,术通而文钝;鹖冠绵绵,亟发深言;鬼谷眇眇,每环奥义;情辨以泽,文子擅其能;辞约而精,尹文得其要;慎到析密理之巧,韩非著博喻之富;吕氏鉴远而体周,淮南泛采而文丽:斯则得百氏之华采,而辞气之大略也。”这里涉及的著作有:孟子、荀子、管子、晏子、列子、邹子、墨子、随巢子、尸子、尉缭子、鹖冠子、鬼谷子、文子、尹文子、慎子、吕氏春秋、淮南子,除后两种,其余皆属战国之作,这些作品就其内容而言,包括哲学、历史、政治、兵法、鬼神方术等。刘勰则是侧重于从文章学的角度来分析诸子作品,他论述的诸子文章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孟、荀、管、晏之文,是文质并茂,内容与文采兼备,即所谓的“理懿而辞雅”、“事核而言练”;二是列子、邹子、文子、尹文子、韩非子,这些作品或想象丰富,辞采壮丽,或感情充沛、文意润泽,或文辞精当,富于譬喻。语言活泼多姿,善于运用想象、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使得艺术形象变化万千;三是墨子、随巢子、尸子、尉缭子,刘勰认为这一类作品是有质无文,从文章学的角度看,是缺乏文采的。而对鹖冠子、鬼谷子、慎子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其思想内容方面,指出其内容有“深言”、“奥义”,并未言其文采。情采篇论为文之道:“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乎辩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刘勰通过对老子、庄子、韩非子文章的分析,指出文章写作必须要运用藻饰,雕琢文句,富有文采,但是性情是其根本,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来选择体裁,确定音律,运用辞藻,才能写出情采并茂的作品。从刘勰对诸子之书的评价中也可以看出,刘勰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之一是“文质彬彬”,他主张文章在语言运用,情采展示方面,既要有情理,又要有文采,达到“文质彬彬”的境界。战国时代虽是战火不断,社会动荡,但是却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各种学说相继兴起,扩展了文学的题材,丰富了文学的内容,而策士的游说技巧也影响了文学写作技巧的发展,使得内容的表达更加多样化,具有文采。除楚辞和诸子散文之外,各种文体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和发展,如“书”、“奏”、“赋”等,这大大丰富了文学的体裁,为文学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刘勰对战国文学的重视,尤其是对以楚辞为代表的诗歌和以诸子之文为代表的散文的论述,体现了刘勰敏锐的文学史眼光。参考文献: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8年。朱熹:楚辞集注,中华书局,1987年。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张文勋:刘勰的文学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输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九月调研考试地理(含答案)
-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 康复专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福建省漳州市乙级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 宁海无尘室施工方案
-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临时展厅地坪施工方案
- 2025年天津二中高三开学考-物理试卷
- 电信营业员聘用合同范本
- 饿了么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 2025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真题详解
- 苯二氮卓药讲课件
- 小学生钻石画社团课件
- 隐私计算在档案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中国酒店发展阶段课件
- 2025年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校小升初自主招生数学试题
- 科技论文写作 第2版 课件 第1-5章 科技论文写作概述-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
- 新生儿医患沟通实务要点
- 旅行社地接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