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从我做起.ppt_第1页
消防安全从我做起.ppt_第2页
消防安全从我做起.ppt_第3页
消防安全从我做起.ppt_第4页
消防安全从我做起.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消防知识问答 1 学生公寓为什么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 答 首先 学生公寓属于公共住宿场所 涉及公共安全利益 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引起电线超负荷 造成电流增加 电线发热 超得越多 发热也越快 电线绝缘层允许温度一般为60 如果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 线路发热量增大 绝缘层加速老化 当温度在大于250 时 绝缘层会发生自燃 并与电线分离 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 2 哪些电器不允许在学生宿舍使用 答 学生公寓内严禁使用电炉 电饭煲 电取暖器 电热毯 电热杯 热得快 空调器等大功率电器 3 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 答 一是 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 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 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 二是 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 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 容易因过负荷而造成火灾 4 为什么冬季火灾事故多 答 冬季天气寒冷 雨水稀少 贮存的各种原料多 用火 用电 用气量多 冬季又处于每年的首尾之际 生产 工作繁忙 加之昼短夜长 人们容易懈怠 往往忽视消防安全 初起火灾不能及时发现 所以造成冬季火灾事故多 损失伤亡大 5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 冷却灭火法 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 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 终止燃烧 如用水灭火 隔离灭火法 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 使燃烧停止 窒息灭火法 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 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 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 如用泡沫灭油类火灾 抑制灭火法 也称化学中断法 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 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 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 使燃烧反应停止 如干粉灭火剂灭气体火灾 6 发生火灾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答 房间门窗紧闭时 空气不流畅 室内供氧不足 因此 火势发展缓慢 一旦门窗被打开 新鲜空气大量涌入 火势迅速发展 同时大量烟气涌入 容易使人中毒 窒息而死亡 同时 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 火焰就会向外窜出 所以在发生火灾时 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7 常用的灭火器有哪些 答 常用的灭火器有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二 消防知识讲解 如何预防火灾在学生宿舍中发生 学生宿舍内要预防火灾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不私拉乱接电源线 不乱扔烟头 不躺在床上吸烟 不点蜡烛看书 不焚烧杂物 点蚊香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不使用热得快 电炉 空调等大功率电器 不使用电热毯 劣质电器等可能引发火灾的电器 不使用酒精炉 液化器灶具生火做饭 要人走断电 嗅到电线胶皮糊味 要及时报告 采取措施 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 火灾逃生自救十法 一 要了解和熟悉环境 当你走进商场 宾馆 酒楼 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 要留心太平门 安全出口 灭火器的位置 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二 要迅速撤离 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 要立即想法撤离 三 要保护呼吸系统 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 口罩 衣服等将口鼻捂严 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 四 要从通道疏散 如疏散楼梯 消防电梯 室外疏散楼梯等 也可考虑利用窗户 阳台 屋顶 避雷线 落水管等脱险 五 要利用绳索滑行 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 床单被褥等撕成条 拧成绳 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 窗框 床架上 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六 为低层跳离 适用于二层楼 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 枕头 床垫 大衣等柔软的物品 以便 软着陆 然后用手扒住窗户 身体下垂 自然下滑 以缩短跳落高度 七 要借助器材 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 救生袋 网 气垫 软梯 滑竿 滑台 导向绳 救生舷梯等 八 为暂时避难 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 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 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 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 延长时间 在暂时避难期间 要主动与外界联系 以便尽早获救 九 利用标志引导脱险 在公共场所的墙上 顶棚上 门上 转弯处都设置 太平门 紧急出口 安全通道 火警电话 和逃生方向简头等标志 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 可解 燃眉之急 十 要提倡利人利己 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 要坚决制止 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消防安全常识20条 1 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 2 切莫乱扔烟头和火种 3 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可燃材料 4 消火栓关系公共安全 切勿损坏 圈占或埋压 5 爱护消防器材 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6 切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 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 记住疏散方向 8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9 任何人发现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 都可向公安消防部门或值勤公安人员举报 10 生活用火要特别小心 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 易燃物品 l1 发现煤气泄漏 速关阀门 打开门窗 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12 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 13 电路保险丝 片 熔断 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 14 不能超负荷用电 15 发现火灾速打报警电话l19 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16 了解火场情况的人 应及时将火场内被围人员及易燃易爆物品情况告诉消防人员 17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 不要贪恋财物 18 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 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被裹身体 捂住口鼻 贴近地面 19 身上着火 可就地打滚 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20 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 可用浸湿的被褥 衣物等堵塞门缝 泼水降温 呼救待援 三 灭火器方法演练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 拔掉保险销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有手握着压把 左手托着灭火器底部 轻轻地取下灭火器 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右手捂住喷嘴 左手执筒底边缘 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 用劲上下晃动几下 然后放开喷嘴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操作演习 根据以上知识讲解 我班组织一次灭火器消防演练 帮助同学们能更加的熟练使用灭火器 也丰富了同学们在校的业余生活 四 宿舍逃生演练 1 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2 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时 由于烟和热气上升的道理 在离地板近的地方烟雾相对少一点可少呼吸些烟雾 逃离时最好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 必要时应匍匐前进 3 当房间内起火 且门已被火封锁 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 可另寻其他通道 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 再利用这个房间通道疏散 4 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以下的被困位置 当火势危及生命又无其他方法可自救时 可将室内被子等软物抛到楼底 人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 5 当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 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 应注意听广播通知 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楼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 方法等 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 逃生时注意事项 1 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 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 警铃 灭火器位置 一旦火灾发生 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 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2 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 低楼层发生火灾后 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 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 正确的做法是应上一层楼 3 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 起火后 如果发现通道被阻 则应关好房门 打开窗户 设法逃生 4 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 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 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阻挡烟气侵袭 耐心等待救援 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5 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 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 卡壳 的可能 使疏散失败 6 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 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 应在地上爬行 避免呛烟和中毒 宿舍大逃亡 1 目的 为了推进消防安全教育 进学校 实现消防知识 进课堂 进一步做好我校学生消防教育工作 增强学生安全防火意识 自防自救意识 提高学生逃生自救的能力 同时提高宿舍管理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特举办本次演习 2 时间 2012 11 233 地点 3号楼3楼4 演习人员 汽运12 1全体5 主要演习项目 宿舍逃生 楼道逃生 五 活动总结 为了使同学们提高消防意识 增强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自我防护能力 使每个人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 消除火灾隐患 学习有关消防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并掌握消防逃生技能及注意事项等 取得的成绩全班同学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 对消防安全常识有了进一步了解 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所提高 演练现场大多数人能有效组织 迅速对火灾事故警报做出反应 大部分救援小组负责人能有效组织本组组员疏散 警戒和投入灭火行动中 对今后应对突发事件有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