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立医院社区医学训练(PGY1).doc_第1页
台北县立医院社区医学训练(PGY1).doc_第2页
台北县立医院社区医学训练(PGY1).doc_第3页
台北县立医院社区医学训练(PGY1).doc_第4页
台北县立医院社区医学训练(PGY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臺北縣立醫院社區醫學訓練(PGY1)學員指引源起 社區醫療師資培訓名單目標 學習重點訓練宗旨 社區醫學訓練計劃-課程名稱社區醫療之介紹 繳交作業項目臺北縣立醫院簡介 寫作綱要社區醫學訓練場所及特性 學員座談會與結業臺北縣立醫院社區醫學訓練學員(PGY1)指引源起:社區醫療主為照顧社區民眾健康,提昇民眾自我健康照顧能力。並藉當地衛生醫療資源之整合,轉診轉檢資訊平台連結,衛教共同照顧之概念,增進醫病關係;賦能與民眾,使民眾成為自我照顧能力主人,建立正確之生理心理生活習慣養成,從而達成以病人為中心之目標。社區醫療之建置首重社區健康評估,並須藉COPC (Community-oriented Primary Care) 以社區為導向,以病人為中心;著重不惟病患個人層面,甚而擴展至家戶成員及整體社區。發現社區重要健康問題;包括社區健康服務推展、社區發生新嚴重健康事件、新發展疾病治療方法、疾病負擔有新的研究發現。故解決特定族群(社區)健康問題的既定方法,經由發現問題,統合可運用資源以擬定解決方案,並強調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達到增進該族群健康狀態的目的。是以社區資源整合,善用當地可資利用之人力、物力與財力,不僅財務面考量,並經由多方向異質行業之參與,使在地團體、公司及企業能有更多之投入與社區認同,從而由彼此之協同努力,改善社區整體環境,進而改善社區健康。目標:結合社區門診、基層醫療、居家長期照護、公衛預防保健、社區健康營造,以及社區當地里民活動探索研討,提供教學醫院社區教學、基層醫療保健門診及衛生所社區照護活動,俾使參舉受訓醫師學員擴展學習範圍,達到全人全程醫療照顧思考,以病人為中心之啟發。訓練宗旨:學習以生物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模式來照顧病人,學習以個人為基礎,社區為導向的第一級醫療照護,貢獻於整合性健康照護體系(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的建構,作為後SARS時代防疫體系的基石。社區醫療之介紹:1. 社區健康評估:特定族群可運用資源有效率的解決方案2.社區健康評估時機: 社區健康評估步驟:發現問題:是否嚴重?是否普遍?發掘資源:內部資源、外部資源界定問題與決策分析:評估問題解決方案的可行性、時效性、資源的可用性擬定與執行改善計劃成果評估與計劃再擬定3.社區問題發掘: *既有衛生統計資料與人口學資料,學者專家在當地所作調查研究報告,醫 療院所診病資料,衛生所服務與篩檢資料,社區刊物或民代資訊*社區健康改善計劃: 健康問題的危險因子為何?如何防治危險因子?依現有資源分別考慮各個策略之可行性,人事時地物、費用概算疾病預防三段五級: 預防措施:健康促進、疾病篩檢、治療復健第一段預防:第一級衛生促進、第二級特殊保護第二段預防:第三級早期發現與適切控制第三段預防:第四級限制蔓延、第五級恢復常態 提供社區教學、基層醫療保健門診及衛生所社區照護活動之醫療經驗,讓學習者養成運用生物-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模式來照顧病人的能力,使學習者能在日後為民眾提供以個人為基礎,社區為導向的第一線醫療照護( COPC ) 基層門診教學:1.讓學習者在上級醫師監督指導下,實地接觸各種病人,以個案討論或學習報告方式熟悉以病人為中心。涵蓋生物-心理-社會面向的全人照顧2.社區中常見疾病及其整體性、持續性處理,重視思考能力培養、門診面談及理學檢查技巧、正確醫療原則的把握3.熟悉社區為導向的第一線醫療照護(COPC)模式4.了解基層醫療共同照護門診運作;社區醫療群功能及組合、協調、運作 衛生所公衛活動:1.以社區民眾為範疇,進行社區健康問題評估及居家訪視、社區資源運用及制定解決策略。2.協助參與衛生所公衛及健檢業務3.長期照顧知能養成,提高高齡化社會老人照顧能力4.社區健康營造中心,養成健康社區概念 醫療體系未來發展方向1.後SARS時期以家庭醫師為主導的社區共同照護體系的建立,為發展重點2.社區醫療體系中,社區的定義屬概念而非實體,並須以資訊為整合基石3.透過醫療院所合作機制,整合區域內醫療資源,以民眾健康為依歸4.社區醫院分級以符合社區內民眾健康需求之功能為導向,非以床數、科別等條件限制5.社區醫院應具教學功能,在一般醫學訓練規劃中,將第一年住院醫師派訓至社區醫院接受社區醫學訓練臺北縣立醫院簡介:台北縣幅員遼闊,依臺北縣民國九十三年三月資料顯示,土地面積共計2052.57平方公里,總人口數3681494人;以臺閩地區總人口22615997人而言,臺北縣人口佔率約為16.28%。北縣之中和、永和、板橋、新莊、三重、泰山、蘆洲等市鎮,位於淡水河南岸與台北市僅一水之隔,屬於台北縣人口稠密的商業都會區,除此之外,瑞芳、平溪、雙溪、貢寮因近年年輕人口外移,成為老年化社區外,尚包含烏來等山地部落屬偏遠醫療資源缺乏地區。目前縣境內公立醫療院所,僅署立台北醫院、縣立板橋醫院、縣立三重醫院及二十九家衛生所。其中除署北外,均由縣府及衛生局直接管轄。台北縣立板橋醫院創立於民國75年,位處板橋市北區;台北縣立三重醫院創立於民國68年,位處三重市中心。目前醫院評鑑等級均屬地區教學醫院。兩家縣立醫院提供之醫療服務,含一般急性門、住、急診醫療服務及重症、慢性醫療。提供服務時段除一般正常工作時間外,並開放夜間、假日門診及全天二十四小時急診服務。除此之外,尚提供路倒遊民醫療、家暴性侵害中心、心理諮商、看守所戒護醫療、重大災害等救難支援。另因公立醫院屬性,預防保健、疫病防治、健康社區活動之推展亦不遺餘力。臺北縣立醫院將自93年7月1日起合併原有之臺北縣立板橋醫院及臺北縣立三重醫院為臺北縣立醫院。希望藉由兩院區同仁的共同努力,資源共享,提昇服務品質與效能,從而提供縣民全方位之服務。臺北縣立醫院板橋院區由於公立地區教學醫院屬性,提供當地居民急性醫療門住急診服務,為臺北縣急救責任醫院,與縣境內各大醫院形成急救醫療網。臺北縣立醫院三重院區亦同。板橋院區除一般急性病床共計110床外,並設透析治療床15床、加護病床6床、嬰兒床25床等提供特殊醫療服務。另亦設置護理之家20床,居家護理,到宅鑑定等,期使病患得到連續性照顧。三重院區除一般急性病床共計110床外,並設透析治療床16床、加護病床6床、嬰兒床25床等提供特殊醫療服務,另因92年指定為SARS專責醫院,故亦設置標準負壓隔離病房,人員動線分區標準作業流程;以期達社區疫病防治之目的。兩院區目前均已全院急門住醫囑電腦上線、檢驗檢查報告電腦資訊雙向連結、推動糖尿病、氣喘共同照顧試辨計劃,提供營養、衛教諮詢門診,骨密度檢測、關節內玻尿酸注射、兒科疫苗注射、雷射美容治療中心、全新地球儀眼科角膜塑型術、中醫門診、復健治療、身心科門診及心理衛生詻詢。並提供健康檢查、產後照顧、藥膳服務及24小時托嬰服務,另兩院區亦定期舉辨教育訓練、專職講座、團體衛教、病友會等,歡迎大家參與。並提供圖書館藏期刊資訊,無障礙網頁、院訊、衛教專欄。93年以來,為擴大醫療服務範圍,兩院區重點發展並已建置完成計:放射科影像傳輸系統(PACS)、體外震波碎石中心(ESWL)、運動心電圖、皮膚科脈衝光治療及小兒科氣喘過敏專科照顧。近期內並將發展呼吸照顧病房。未來五年營運計畫: 1.發展以社區需求為導向之醫療照顧,落實社區民眾健康維護:為因應高齡化社會之需求,有效控制醫療費用,重視老年醫療問題、預防保健、疾病篩檢、居家照顧、獨居老人安養、慢性長期照顧及在地老化等目標。社區內資源之結合運用,推廣健康生活習慣、飲食運動,以預防疾病之發生及提昇整體社區健康。 2.擴展醫療服務領域:除原有醫療科別外,增設神經外科、整型外科、心臟內科、胸腔內科、消化系內科、新陳代謝科、感染科及解剖病理科等,藉由更完整醫療科系,使醫療照顧品質更形完善,病患就醫之保障更形增加。 3.擴展醫療服務深度:加強重症醫療照顧,含擴建重症加護病床床數及急診隔離照顧病床、重症區區隔等。另加強慢性病床及特殊醫療床;如增設呼吸照顧病房、血液透析治療床、精神科日間照顧病房及復健科病床等多元化服務。 4.推行全人照顧:由急性醫療服務之提供,推展至慢性醫療照顧,居家護理、社區衛教諮詢、社區疾病篩檢等;另並涵蓋社區心理衛生、自殺防治及心理健康諮詢。期藉生理心理全方位照顧,營造健康社區。 5.推展預防醫學教育:在生物-心理-社會導向的醫學模式下,健康維護轉變為醫療、保健、預防、康復之綜合體系。隨社會文化、自然環境、心理情緒及不良生活習慣發展社區疾病預防特殊需求及衛生資訊宣導模式。 6.加強與醫學中心建教合作計劃,暢通醫療專業人員訓練進修管道;並與醫學院簽立合作計劃,資源共享,爭取院內醫師教職機會,推動學術風氣,鼓勵新醫療技術治療實証發展,提昇全院整體醫療品質。 7.強化當地醫療網絡建立,參與整合照顧:與基層醫療院所垂直水平整合,打破既有疆界藩籬,以推動社區導向醫療,建全轉診轉檢,減少醫療資源浪費,落實醫療網分級照顧政策。 8.協助醫學生培育訓練:主動參與衛生署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劃,爭取住院醫師來本院學習社區導向醫學訓練,配合社區醫療群之成立,協助國內往後醫師之訓練更能以病人為中心。社區醫療之執行內容:社區醫學訓練場所及特性訓練機構縣市訓練機構縣市場所特性臺北縣立醫院板橋院區板橋市提供門、急診,發燒篩檢站、護理之家、居家護理社區健康活動等訓練臺北縣立醫院三重院區三重市提供門、急診,發燒篩檢站、居家護理、SARS負壓隔離病房,人員動線分區標準作業流程、社區健康活動、社區健康營造等訓練社區基層診所(顏舜隆小兒科診所、蔡利誡內兒科診所、謝坤川診所、當代診所)板橋市提供典型聯合門診中心第一線的執業照顧、基層照顧及轉診的訓練德全醫院板橋市學習社區慢性病呼吸照顧、洗腎病患照顧訓練三重社區醫療群三重市提供典型聯合門診中心第一線的執業照顧、基層照顧及轉診的訓練板橋衛生所板橋市學習社區健康篩檢、基層照顧及轉診的訓練三重衛生所三重市學習社區健康篩檢、基層照顧及轉診的訓練創世基金會安養中心板橋市學習社區長期照護三民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板橋市學習社區健康營造、民眾健康講座、對談溝通技巧訓練社區醫療師資培訓名單姓名職稱所屬專科別社區種子師資培訓陳曜卿院長內科是陳怡蒼副院長內科是林齊宣副院長外科郭萃華醫務秘書內科是黎家銘主任家庭醫學科是楊仕山主任內科蔡錦峰主任外科鄭世呈主任神經內科施慶彬主任急診陳怡光主任泌尿科林重光主任心臟內科劉潔如主任感染科吳玆端主任加護病房是是王必勝主任加護病房許景盛主任健檢室陳金源主任老人醫學林幸玟主治醫師家庭醫學科許添盛主治醫師身心內科王得光主治醫師外科葉文俊主任超音波室學習重點1.何謂社區醫學(community medicine)?2.何謂社區導向的基層醫療(community oriented primary care)?3.何謂bio-psycho-social model的病人照顧模式?4.何謂整合性健康照護體系(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5.社區醫學學習心得報告社區醫院的角色(2週)1)社區導向的基層醫療2)社區流行病特色3)社區衛生教育4)社區健康計畫擬定5)社區評估6)社區健康篩檢7)急診訓練8)發燒篩檢站訓練衛生所及公共衛生實務(1週)1)衛生教育及流病調查2)兒童蟯蟲篩檢3)子宮頸抹片巡迴篩檢4)個案家庭訪視5)兒童生長發展篩檢6)小兒預防注射7)社區健康營造8)復健巡診9)公衛訪視10)肺結核個案追蹤訪視基層門診醫療訓練(0.5週)(社區醫療群)1)家醫科門診2)外科門診3)內科門診4)婦科門診5)兒科健兒門診6)門診衛生教育社區長期照顧與居家護理(0.5週)1)護理之家個案訪視2)居家護理個案訪視其他1)核心教育課程(醫教會)2)社區社團活動(社區健康營造中心)3)聯合門診經營管理4)雙向教學評估(醫教會)社區醫學訓練計劃-課程名稱一、課程名稱:病人安全書誌導讀二、學習場所內科病房討論室三、學習目標藉此共同閱讀病人安全相關書籍與雜誌,彼此分享心得與臨床經驗。四、實際執行方法1. 概論課程:第一週課程為病人安全相關常用觀念之介紹。2.個案分析:第二週、第三週(1)挑選病人安全相關書籍做為指定教材(To err is human)(2)PG1訓練期間自選期刊與書籍閱讀,並於每週一下午4點至5點在內科病房討論室,參加病人安全書誌導讀,提出期刊閱讀報告(每人至少一篇),或書誌閱讀的心情分享。五、評估方式根據個案評估報告作為評量之依據一.課程名稱:家庭醫師整合試辦計畫二.學習場所內科病房討論室、各家庭醫師基層診所三.學習目標本課程旨在了解社區醫療整合之重要性,提供PGY1對社區醫療有深入的了解,同時讓PGY1了解社區醫院的定位、及應有的理念,也讓PGY1實地參與醫院社區醫療群對談,以建立具備社區共同照護網絡的基本概念。四.實際執行方法1. 概論課程:第一週課程為簡介家庭醫師整合試辦計畫及共同照護觀念之介紹。2.共同照護網分析:第二週、第三週則運用共同照護的觀點,試舉現今共同照護網絡之介紹(如八大疾病之共同照護門診)、轉診轉檢資訊平台建置。一.課程名稱:長期照護與居家護理二.學習場所 創世基金會、病家訪視三.學習目標1.了解出院準備宗旨、實務運作2.了解居家護理作業流程3.了解專業團隊之運作4.了解社區資源評估與運用5.了解居家護理醫師之角色功能四.實際執行方法1.課程安排簡介2.居家訪視實作3.參與個案討論五.評估方式1.實際參與居家護理訪視(依訪視輪續)2.能正確執行居家護理訪視作業3.能正確書寫醫囑單4.繳交個案討論報告一篇(電子檔)一.課程名稱:用藥安全與衛教諮詢二.學習場所藥劑科討論室三.學習目標藉由與病友一對一的討論,以及團體衛教,加強用藥安全,宣導特定疾病之衛教保健觀念。四.實際執行方法(1)於藥劑科藥局之藥物諮詢窗口設置用藥安全與衛教諮詢站,於一坪左右的空間擺設桌椅,由藥師、PG1與病友一起討論如何安全使用藥物。(2)於二樓之門診候診區,配合醫院衛教推廣活動,設置衛教諮詢講座,由衛教門診護理師、講座醫師、PG1與民眾,一起討論如何面對疾病,做好預防保健。(3)將徵詢民眾之意願,安排相關衛教講座、病友聯誼活動。針對衛教推廣活動主題,邀請病友與專科醫師、PG1一起面對疾病,分享心得。五.評估方式根據個案評估報告作為評量之依據。一.課程名稱:弱勢族群社工資源與心理衛生個案分析二.學習場所醫院圖書館,心理衛生會談室三.學習目標本課程旨在以社工探討醫療健保的課題,提供PGY1對弱勢族群有深入的了解,同時讓PGY1具備執行公共衛生計畫評估之基本概念。四.實際執行方法1. 概論課程:第一週課程為社工資源與心理衛生常用觀念之介紹。2.個案分析:第二週、第三週則運用公共衛生的觀點,分析現今院內執行之公共衛生計畫概況。同時,根據PGY1所接觸之專案,擇一指標個案來分析,作為計畫評估之練習。3.個案討論及評估報告:於課程結束時,由社區單位指導老師與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