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处理非法用工致害案件的二个问题探讨 【摘要】非法用工现象在当前还有还客观存在着,因非法用工造成伤残、死亡的几率也存在着,对此进行依法处理也就势在必然。但,当前正确处理因非法用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的规范不健全,存在一些法律漏洞。本人认为对这漏洞应该采用类推适用工伤处理程序,这样才能充分地保护被用工者和用工者双方的合法利益。【关键词】非法用工;法律漏洞;类推适用【正文】在我国,何谓工伤及其救济的规范比较完备。对非法用工的规范只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六十三条及劳动部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二规定,而办法主要内容就非法用工致害的赔偿范围、数额的计算问题进行了规范。在2003年10月,C某被S某招用赴X某在Q处筹建的工厂(X某工厂值时尚未注册登记,办理工商执照)做泥工。在当月18日,C某吃完早餐就去出恭,在他出恭的地方当时已被S某所到煤气渣气所弥漫,但出于习惯,C某还是要点燃一根烟,殊不知,打火机刚打着火,C某就被火烧着。周围的人闻讯赶紧灭火,然后将C某送至医院治疗。出院后被鉴定为五级作残。在治疗过程中,X某拿出了40000元给予C某治疗。其后,就赔偿问题C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申请,认为,成品厂(X某的工厂已注册,名称为××成品厂)与C某形成了非法用工关系,故要求成品厂支付赔偿金计人民币149059元。仲裁庭经开庭后认为,出事故时由于X某尚未取得营业执照,按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及办法之规定,被诉人属于非法用工,并根据办法规定计算成品厂应偿付C某赔偿金77790.2元。本人在此案中作为成品厂的代理人,在庭审中认为,首先,X某对C某此次受伤也深感不安,故在其治疗过程中为其支付了40000元医疗费,并且也原意再帮助一部分。其次,成品厂认为C某的仲裁请求是没的依据的,这主要是指C某的伤残成品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成品厂应在什么条件下始能承担赔偿责任?本人认为,根据本案事实,成品厂不具备承担责任的条件,其不应承担C某此次受伤的赔偿责任,只负有人道的帮助问题。C某的伤可通过另外的法律途径进行救济。条例 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以及前款规定的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根据上述规定,我们不妨可以分折一下本案。本案仲裁庭适用的是条例)第六十三条和办法的相关规定。由于办法是根据条例的授权制订的,且主要规定赔偿标准事项,故我们只须通过对条例第六十三条的研究便可了解相关内容。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分为四个内容:一是招用员工的主体为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二是使用过程中造成伤残、死亡或患有职业病的(包括使用童工造成伤残、死亡的)赔偿标准不得抵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三是实行一次性赔偿;四是如上述赔偿数额发生争议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现在,一次性赔偿的数额由办法进行了规范。而认定非法用工造成伤钱、死亡的界定标准及由谁认定在这中没有涉及,而这就是本文拟要讨论的的问题。工伤的认定在条例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它们为第十四条、十五、十六条,第十四条为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第十五条为视为工伤的情形,第十六条为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为工伤的情形。它们分别以列举法和排除法对工伤认定范围进行了周延的规范。这样规范告诉了人们一个信息,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受伤都可以被认定为工伤。本人认为,非法用工受伤范围的界定也应秉承该理念,在目前,应将条例第十四条、十五、十六条的规定作为认定是否应享受非法用工伤残、死亡赔偿的法律依据。这看起来似乎有点武断,有人可能要指出,条例和办法规定的是“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应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而不是指非法用工造成伤残、死亡的范围的认定。这是一个立法的空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就该问题的规定存在法律漏洞,自然,存在法律漏洞就存在的如何填补问题。何谓法律漏洞,梁慧星教授在民法解释学中认为:“涵义如下:其一,指现行制定法上存在缺陷即不完全性;其二,因此缺陷的存在影响现行法应有的功能;其三,此缺陷之存在违反立法意图。可将法律漏洞定义为,现行法体系上存在影响法律功能,且违反立法意图之不完全性。”1我国台湾学者杨仁寿先生认为:“法律规范对于应规定之事项同,由于立法者之疏忽未预见,或情况变更,致就某一法律事实未设规定时,审判官应探求规范目的,就此漏洞加以补充,所谓之漏洞补充。”2至于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梁慧星教授又将其大致分为:依习惯补充方法,依法理补充方法(其中包括类推适用、目的性限缩、反对解释、目的性扩张、一般法律原则、依比较法补充等)。3对此,杨仁寿先生的分类为:类推适用,目的性限缩,目的性扩张,创造性补充。4本人认为,非法用工的现象现在还存在着,而且有一定的数量,它的存在那么造成伤残、死亡及产生职业病的可能性也就存在着的。它关涉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保护的大问题,对它进行法律的调整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就显得十分必要,当然,这个调整包括工商等部门的政府管理以及对已发生的伤害救济。由此,对非法用工致害范围的认定进行法律漏洞的填补就显得十分必要。本人认为此漏洞可以采用被学界广泛认同的类推适用规则进行填补,类推适用工伤的处理规定。“类推适用,系就法律未规定之事项,比附援引与其性质相类似之规定,以为适用”。5之所以这样认为,因为二者有相类似性,“二案件事实彼此相类性,此意指:两者在若干观点上一致,其余则否,假使在所有可能的角度上,两者均一致,则两者根本就是相同的.有关的案件事实既不能相同,也不能绝对不同,它们必须恰好地与法评价有关的重要观点上相互一致。”6故其有相类比性。工伤与非法用工致害二者都是属于劳动保护的范畴,与法评价的观点是一致的,故其有相类比性。根据条例第六十三条和办法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工伤与非法用工致伤残、死亡要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用工主体前者是为合法经营者,后者是一个没有取得合法经营资格非法经营者。我们知道,非法用工致害的处理会遇到与工伤的处理相同的问题,诸如非法用工致害的认定、治疗休养、劳动能力的鉴定、伤害程度的赔偿、赔偿数额争议的处理诸问题。在这几个问题中,赔偿数额争议的处理条例办法规定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伤害的产生,我们只要仔细一看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一款及办法第二条第一款,也可以发现这二个条款实际上将致残、致死的发生限定在非法用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妨我们可以看条款的规定:“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这里的“事故伤害”应该是指从业事故伤害,因为它是与“职业病”并列出现且规定在劳动保护规范中的,故二者应同为在从事职业活动或从事与职业活动有关的事项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出现的疾病。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劳动争议委员会在苏劳社【2008】6号关于非法用工单位职工和童工伤亡有关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处理意见)第三条对伤害认定的范围作了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赔偿判定申请,并作出是否符合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情形的判定。”对此作了很好的注脚。办法第四条进一步将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前疗期间的生活费、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费和范围及所需的交通费用,按照条例规定的标准的范围全由单位支付。除此之外,在条例的结构上,条例将非法用工致害的补偿问题作为“附则”加以规范。这也很好说明了伤害的性质应是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由此,对二类案件的处理具有可类比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依照条例第十四、十五、十六条工伤认定的范围对非法用工造成伤害的范围进行认定。再说第二个漏洞,即由谁认定是非法用工造成的伤害。现阶段,由于国务院和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没有规定相应的职能部门对此进行认定,止有江苏省的处理意见就这认定出台了处理意见,要求非法用工伤害事故发生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事故伤亡赔偿判定申请,没有查到其他部门可以对非法用工致害的认定的规定。本人认为,在现阶段仍将该认定交由劳动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条例第十四、十五、十六条进行也应该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一则它将会有利于伤害的及时有效处理,因为这是一套现存的、成熟的运行机制,没有必要另起炉灶。二则,由劳动社会保障工伤认定机构人员依条例第十四、十五、十六条进行认定,他们的法律、政策界限比较清。对照本案,首先,C某的伤是在吃了早饭后去出恭时吸烟烧伤的,也就是在上班前(不是在工作时间内)、不是工作原因、不是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对照第十四条第(一)、(二)项规定,被告故不应被认定为非法用工过程中受到伤害的,因而也就不能享有相应赔偿。反之,如果非法用工致害不按照条例第十四、十五、十六条进行认定,随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自行确定认定标准进,那么非法用工造成的伤害的认定将是无序的,将有可能会出现不论在什么时间,只要是在非法用工期间受到的伤害(不管是否是在从业期间),都是非法用工受的伤害,都应得到赔偿。本案仲裁的结果就是与此类似,不是在上班时间,不是从事与上班有关的事情受伤害都被认定的非法用工致害。如是,劳动者只要一进单位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不论什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伤害,概由所从业的单位包吃帐,显然这与制订劳动法律保护制度的宗旨相去甚远(所谓劳动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法律关系以及与该关系相联系的其他关系)。而要杜绝这种偏离劳动法宗指现象的发生,本人认为应该统一将非法用人致伤残、死亡的认定归口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工伤认定机构进行。本人认为,员工均应合法使用,招用者应该在依法取得相应经营许可的条件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非法用工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可依法对其追究一定行政法律责任,并且对因之造成非法用工致残、致死应该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现在因非法用工致害的赔偿法律责任在条例第六十三条和办法有了一定的规定,我们应该循此处理相应的纠纷,对存在法律漏洞事项的处理,我们应该本着有“法律规定依法律规定处理,没有法律规定依习惯法处理,没有习惯法的依法理处理”的原则,在法理的引导下公平、公正地进行。对于C某,他的民事救济的方法可以S某为被告提起侵权民事诉讼,因为S某的擅自倾倒煤气渣气的行为违反了对他人应负有安全注意义务的侵权行为。按照以往的经验,有关劳动争议方面的讨论、感觉均是从维护职工合法方面进行阐述,而本文是从用人单位方面进行阐述的,书写似乎有些另类。但本人认为,作为社会经济秩序中的一员,企业和员工、非法用工者与被招用者的合法权利都有应该依法得到保护,条例作为一部劳动行政管理法规,它和劳动法、办法等一起构成了我国劳动法律关系调整规范文件,他调整的是整个劳动关系的参加者包括企业与职工、非法用工者与被招用者在劳动和非法用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包括伤害的赔偿法律关系,在这过程中涉及到相应各方的权利、也涉及到相应各方的义务,对此,我们都应该依法调整,这样才会建立和谐有序的劳动保障法律关系。【注释】1 梁慧星著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长沙雨花区雅境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八中学、九十五中学等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青川抽污水施工方案设计
-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北王力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高层过道清理方案范本
- 员工培训结交客户
- 装配生产工艺培训大纲
- 陕西省宝鸡岐山县联考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市西南大附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python程序设计-说课
- 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 【自考复习资料】05175税收筹划(重点知识汇总)
- 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管理指南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五单元:书法艺术
-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10+Office2016)(第3版) 课件 项目3、4 Windows10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
- 《种子包衣技术》课件
-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水文地质单元及侵蚀基准面划分的探讨
- 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课件
- 海南自贸港测试题库(195道)
- 我的家乡威海荣成宣传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