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设施评价体系.ppt_第1页
环卫设施评价体系.ppt_第2页
环卫设施评价体系.ppt_第3页
环卫设施评价体系.ppt_第4页
环卫设施评价体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卫设施评价体系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2008年6月 关注问题 为什么评价 促进监督管理便于横向比较利于系统改进怎样评价 综合评价突出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覆盖设施运行和管理的主要环节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效果 原考评体系特点 扣分制 部分项目评判困难使用中监督人员的能力对评价结果影响大生产运行 环境保护与安全等方面不能独立计分考评内容有交叉 存在扣分重叠现象 提纲 环卫设施运行特点设施污染物释放特征评价体系框架与试评价环境评价综合指数 一 环卫设施运行的特点 是复杂的系统 包括生产作业 环境保护 安全控制等多个方面 涉及多学科与专业体系 目标多样化 不能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垃圾停留时间不同对环境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 单一指标的评价方法难以对设施运行状态进行评价 北京市生活垃圾物理成分动态 7 二 处理设施污染物释放特征 转运站工艺环节 卸料 筛分 压缩等地点 卸料车间 筛分 压缩车间污染种类 臭气 渗沥液环境指标 大气 臭气浓度 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污水 氨氮 CODcr BOD5 SS等 8 转运站 9 填埋场工艺环节 进场称重 填埋作业 填埋气收集导排处理 渗沥液收集导排等地点 磅房 渗沥液收集池 堆体污染种类 恶臭 渗沥液 沼气环境指标 大气 臭气浓度 总悬浮颗粒物 氨气等 地下水 氨氮 高锰酸盐指数 氯化物 大肠菌群 10 作业流程产生污染的主要环节 称量 渗沥液道路遗洒卸料 扬尘 轻质垃圾飞散摊铺 压实 作业面暴露散发恶臭 覆土 轻质垃圾飞散 渗沥液 11 车辆遗洒 12 道路状况 13 计量磅秤附近渗沥液遗洒情况 14 进入填埋区 卸车 推平 压实 覆盖 15 填埋场污染因素 渗沥液 收集池 处理池 填埋气 集中处理 单体点燃 工程稳定性 堆体沉降 边坡侧渗防疫控制 蚊蝇鼠害控制 鸟群观察记录 轻质垃圾 防飞散网 16 渗沥液处理设备 全貌 局部 17 填埋气逸出使覆盖膜鼓起 填埋区渗沥液积存 18 填埋气收集 19 堆肥厂工艺环节 进场称重 卸料 筛分 堆肥控制 产品检测地点 磅房 料仓 发酵仓污染种类 恶臭 渗沥液环境指标 大气 臭气浓度 总悬浮颗粒物 氨气等 地下水 氨氮 CODcr BOD5 SS等 计量设备 设备配备系统操作系统检验系统维护 计量记录 数据记录数据上报数据备份 转运作业 垃圾检验卸料控制紧急卸料装箱临时存储车容车貌渗沥液遗洒控制密闭运输 转运设备 设备配备设备检测设备使用设备台帐设备维护 安全制度人员培训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安全设施配备 检测 重大事故其它 设备配备 粉尘臭气渗滤液 有效运行 粉尘臭气渗滤液 内部监测 沼气渗滤液 外部监测 大气外排污水 达标情况 大气污水噪声 现场环境 站内站外 生产运行 环境保护 安全与应急 一级 二级 三级 计量统计 转运工艺 环境监测 安全 应急 环境影响 环护措施 计量设备 计量记录 转运作业 转运设备 有效运行 环境卫生 设备配备 外部监测 内部监测 达标情况 现场环境 安全生产 安全事故 预案制定 有效实施 四级 市属考评体系框架 以转运站为例 2 市属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考评标准 与原方法的比较 1 对考评不同环节权重进行调整 在安全与环保方面增加了权重 2 考评标准提高 在填埋场渗沥液 除臭等方面提出新要求 3 对原考评系统进行系统整合 减少自由裁量权 4 更易于发现设施存在的问题和弱点 利于设施有针对性的不断改进 5 便于针对考评体系中某一分目标进行考评 适用于对设施运行某一方面的重点抽查 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 返回填埋试评价 0 4 0 45 0 15 3 考评标准条文说明 1 试评价考评结果 链接未达标项 跳到权重折算表 跳转到数据分析表 1 试评价考评结果 2 试评价考评分析 1 与原体系相比标准提高 促进管理的改进 2 通过全面 分层的考评 凸现设施运行中的薄弱环节 对设施运行管理考评具有针对性 有利于明确改进目标 设施环境综合评价指数 以地下水为例 评价内容评价依据标准技术规范方法选择因子赋权 30 环境评价内容 地下水渗滤液污水大气沼气 31 标准 32 技术规范 33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选择 专家评价法德尔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 常用的 简单叠加法 算术平均法 项数不同进行比较加权平均法 根据污染因子对环境影响不同平方和的平方根法均方根法最大值法混合加权模式向量分析法 李祚泳丁晶等2004 34 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因子赋权 以专家咨询值为判定依据的赋权方法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因子标准值为判定依据的赋权方法简单赋权法阈域赋权法以因子实测值为判定依据的赋权方法熵赋权法主分量分析法以因子实测值与标准值为双重判定依据的赋权方法污染贡献率法 超标倍数或指数赋权法 污染分担率法统计概率法因子序列综合法广义对比加权法 1 2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数 加权平均法 式中 为i污染物的分指数 其值为监测点实测值与标准限值之比 为与相对应的权系数 在本方法中通过专家打分法与污染贡献率法综合赋与权重值 为指标实测值为选定的标准值 地下水综合指数评分法 因子权重确定污染贡献率法专家打分法综合权重检验评分方法 表各检测项目的标准限值 2 1 根据因子污染贡献大小赋权 以多年监测值为依据 因子i贡献率 即权重 因子i的污染贡献 因子i的实测值 因子i的排放限值 根据多年实测数据计算各因子污染贡献确定的权重 最早2001年 15口监测井 2500多个数据 地下水影响因子层次框图 专家打分法 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各因子权重图示 专家打分法 根据专家打分确定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 综合权重指数 专家法与贡献率法相结合 各监测井综合指数的变异情况 做为背景参照的1号井变异系数最小 地下水评价指数计算 安定填埋场监测井位置图 安定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综合指数与评价指数 2005年8月监测值 北神树埋场监测井位置图 北神树地下水污染综合指数与评价指数 首先对监测项目单项进行达标检验 单项均达标 得10分单项超标时 计算污染综合指数与评价指数Fi值 Fi 0 得10分 0 Fi 1 得5分 Fi 1 为0分 评分方法 小结 地下水中氨氮 总硬度 高锰酸盐指数 挥发酚 氟化物具有较大贡献 是特征污染项目 通过对已往监测结果的检验 指数可以较好的反映设施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发表论文 路鹏余长康张劲松北京市垃圾填埋场的运行现状及发展方向 环境卫生工程 2008年1期路鹏程伟张旭刘竞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物质研究进展 环境卫生工程 录用拟刊于2008年6期路鹏李国学陈丽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