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切换失败原因分析.docx_第1页
3、高切换失败原因分析.docx_第2页
3、高切换失败原因分析.docx_第3页
3、高切换失败原因分析.docx_第4页
3、高切换失败原因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切换失败问题分析切换失败问题可以分为切换选择问题和切换执行问题。对于前者,主要是由于目标小区的信道资源、切换相关的无线参数设置不当、硬件故障等。切换执行失败,主要是由于空口质量所致。在性能指标上体现为切换失败率过高和切换掉话等现象。一、切换失败率过高原因分析1. 硬件故障导致切换异常原因分析:对于TD-SCDMA采用多通道智能天线系统,而良好的赋形,首先需要各个通道之间功率校正的一致性。如果功率校正通不过,将会导致赋形产生偏差,从而可能会导致系统切换失败。测试手段:通过后台的通道校正进行检查,对于校正无法通过的需要及时处理。优化建议:必要时更换系统硬件设备。2. 同频同扰码小区越区覆盖导致切换异常原因分析:在专用模式下,UE发送的测量报告,是根据PCCPCH 的使用频点以及扰码为标识来区分不同邻小区的。如果两个小区的PCCPCH具有相同的频点和扰码,正常情况下,其复用距离应该足够大,不应存在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网络中,由于越区孤岛现象的存在,可能会出现UE上报的测量报告中存在虚假邻小区信息,会导致系统发出切换指令,使得某些处于专用模式下的UE频频尝试向实际信号并不好的小区发出切换请求,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切换失败(也可能是乒乓切换)。并导致孤岛覆盖周边小区的切出成功率大幅降低,而与孤岛小区具有相同PCCPCH使用频点和扰码的小区的切入成功率也会大幅降低,如下图。图 01 越区覆盖示意图在市区内,特别是密集市区,小区有效服务半径较小,复用距离较小,地形复杂,往往会存在越区孤岛现象。测试手段:对于越区孤岛现象,凭借一般的路测UE是很难判断的,而需要可解出频点和相应扰码的扫频仪设备进行测试。优化建议:对于具有明显偏高的站点,需注意其扇区天线下倾角的设置不要太小,且最好选用具有垂直上波瓣抑制特性的扇区天线。以规避越区现象的出现。3. 越区孤岛切换问题原因分析:在环境比较复杂时,由于较近小区的信号由于阻挡产生一定损耗,而其他小区可能会从建筑物夹缝中透露出来,形成较强越区孤岛。由于该区域的小区和该越区小区之间不会互配置邻小区,在干扰没有严重到导致下行失步时,UE将不会选择到该小区上。但在服务小区信号较弱时,UE很可能会重选到该越区孤岛上。当在该小区上通话(建立其他的DPCH也是一样)后,将会导致无法切换从而掉话的现象。此类问题在切换指标上是无法显示出异常的,主要表现为掉话严重。测试手段:可以通过DT路测进行分析定位;另外可以通过从信令仪中统计TA值,看是否存在TA过大的UE通话状态。优化建议:适当加大相应越区小区的天线下倾角或者方向角进行抑制越区现象。但是需要注意不会对本小区的服务区域造成影响;在孤岛形成的影响区域较小时,可以设置单边邻小区解决。即在越区小区中的邻小区列表中增加该孤岛附近的小区,而孤岛附近小区的邻小区列表中不增加孤岛小区。这样一旦UE驻留到该越区小区后,可以在附近小区信号强时,顺利切换出来,不会导致掉话。在越区形成的影响区域较大时,如果频率和码的规划拓扑允许,可以通过互配邻小区的方式解决,不过此方法容易造成网络拓扑结构的混乱,除非频率资源比较丰富,否则慎用。4. 目标邻小区负荷过高(或部分传输通道故障),导致切换失败原因分析:当目标邻小区的负荷过高时,切换将无法完成。另外,当目标小区的部分传输通道由于误码较高或者频繁瞬断时,将会导致地面电路资源无法激活,从而引起切换(选择)失败。如果是跨RNC时,由于源RNC不了解目标RNC的传输故障情况,因此只要有切换请求,就会尝试进行切换执行,而最终导致切换失败,这种情况要持续到源RNC收不到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为止。测试手段:1可以通过性能统计中对于目标小区的负荷统计进行分析,另外检查目标小区的负荷控制门限设置是否合理;2查看信令解码,了解其相应的原因值,看是否为“”。3查看告警信息,看是否存在传输告警(包括当前告警和历史告警)。优化建议:1如果是目标小区的负荷控制门限设置过低,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需要对该小区的运维数据进行分析后确定,以免调整后,导致该小区产生拥塞现象。2对于传输故障,需要协调相关人员尽快解决传输质量问题。5. 目标小区上行同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原因分析:在切换过程中,UE和目标小区的同步根据切换模式(硬切换和接力切换)的不同分为两种:硬切换模式下的上行同步:1目标小区上行UPPCH干扰严重,或者同时有其他UE的上行同步碰撞,导致和目标小区的上行同步失败;2目标小区的UPPTS期望接收到的功率设置过小,功率步长、可能会导致同步无法完成、功率爬坡步长等。当RNC确定目标小区后,在该小区成功建立新的无线链路,在新链路上给UE 下发切换命令(此时可以停止从旧的无线链路下发数据)。UE根据切换命令(如物理信道重配)中频点和小区ID等信息,在新小区进行下行同步。UE从消息的DL-CommonInformation-r4信元中读取defaultDPCH-OffsetValue,用于计算新小区的CFN(CFN = (SFN - DOFF) mod 256或CFNnew = (CFNold+COFF - DOFF) mod 256)。然后根据下行PCCPCH功率,期望的UpPCH功率等参数,进行开环同步和开环功控(初始发送功率由uppch_desired_power+路损来确定),发上行SYNC码,SYNC码在Sync Code Bitmap中选取,收到正确的FPACH,开始在新的DPCH上发送数据。UE给RNC回重配完成消息,RNC释放旧的无线链路资源。如果UE给RNC回重配失败消息,则需要回滚到原小区恢复业务。硬切换的上行同步其实和随机接入的上行同步过程是一样的,及使用UPPCH和FPACH进行同步。图 02 硬切换流程测试手段:DT路测设备优化建议:调整网络结构改变上行干扰6. 源小区下行干扰严重导致切换失败原因分析:在切换过程中,如果源小区下行干扰严重,有可能会导致UE会导致源小区无法有效接收到UE上报的测量报告,从而不进行切换。此时,系统侧应该有“物理信道重配置超时”消息。而UE会出现失步,并发出“小区更新”。此时路测设备上的DPCH SIR会相应的较差。在切换带处出现下行干扰,有可能是相应小区的下行信号遭受到了其他无线信号的干扰。干扰源可能来自于TD系统内其他同频小区,也可能是其他异系统的干扰,自然界的干扰,由于其有效频段较低(主要集中在100MHz以下)影响一般不大。具体参见干扰问题排查类文档。另外如果源小区信号发生陡降(如建筑物阻挡等),或者目标小区信号突然陡升,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有可能会对源小区的信号形成干扰(此时源小区信号并不差,甚至在附近都会存在该类问题)。这也是切换失败的一种典型原因。测试手段:使用扫频仪进行系统内同频干扰小区的定位和排查;在DT路测仪上观察DPCH的SIR,此时应该较差。另外在系统侧信令跟踪中,应该有“物理信道重配置超时”信息;优化建议:1切换带处源小区遭受到严重的下行干扰,可以使用扫频进行排查;2对于源小区信号陡降或者目标小区陡升导致的下行干扰问题,可以适当调整天线参数进行优化解决。7. 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切换不及时原因分析:切换过程分为切换测量、切换判断以及切换执行等3个过程。哪一个过程没有及时执行都会导致切换比较慢,不及时。切换测量,有两种策略,分别为周期性上报型和事件触发型。采用周期性上报型,系统可以较好的了解UE的状态,可以对切换较好的控制,但是会导致系统信令负荷较重,故目前一般采用事件触发型的测量策略。目前系统已经支持的切换触发事件有1G(频内最佳小区变化,触发频内切换)、2A(频间最佳小区变化,触发频间切换)和2D(当前使用频率过低,触发频间切换)事件。如果切换触发事件上报不够及时,将会导致切换不够及时,从而导致切换失败和通话质量变差的可能性。测试手段:路测设备、信令跟踪分析等。优化建议:对于无线参数的优化,可以参见和切换相关的参数一章。如果测试UE上可以看到相应的邻小区PCCPCH RSCP远大于服务小区(比如大6dB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5秒以上)而不进行切换,可能是由于服务小区无线参数中的“切换开关”参数设置为“TRUE”,从而导致该UE无法切出该小区。8. UE未收到物理信道重配置消息通过RNC的信令跟踪发现已经下发RRC_PH_RECFG消息,而路测中并没有看到手机收到RRC_PH_RECFG消息,因而没有及时发起切换而导致掉话。因为作为硬切换指示的物理信道重配置消息是在原信道上发下的,可能由于经过时间延迟、切换判决,RNC下发此消息的时候,源小区下行链路已经变得太差,UE无法收到RRC_PH_RECFG消息进行切换而最终掉话了。9. 目标基站未收到重配置完成消息 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RRC_PH_RECFG_CMP是在目标小区信道上发送的。这里分为两种情况:通过手机信令跟踪,确认是UE收到RRC_PH_RECFG指示而没有回RRC_PH_RECFG_CMP完成消息给RNC。这可能是因为UE与目标小区同步失败或别的原因造成的硬切换失败而掉话。通过信令跟踪,发现是UE已经切换并发送了RRC_PH_RECFG_CMP消息,而RNC侧没有收到此消息,说明是反向链路存在问题。10. 乒乓切换原因分析:乒乓切换产生的原因主要如下:1小区距离太近,或者小区覆盖范围太大,导致重叠覆盖区内的信号都相对较强,由于建筑物分布复杂,或者地形起伏较大,小区信号起伏并不一致,从而导致UE的乒乓切换;2部分小区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主要有“切入UE惩罚时间定时器”(设置过小会导致UE乒乓切换过重)、“切换时间延迟(设置过小会导致短时间内的信号抖动都会发生切换)”、“PCCPCH RSCP切换迟滞量”(设置过小会导致信号稍有变动即会导致切换发生)等参数。测试手段:1DT路测仪测试;2信令测试仪的信令跟踪分析。3性能统计中,如果系统切换次数和呼叫次数比例过大,可能是系统内存在乒乓切换的现象。优化建议:1无线切换参数的优化调整。不过调整无线切换参数,虽然可以减少乒乓切换的程度,但是也会带来切换不及时等其他问题,故需要综合考虑,且在修改参数后,需要及时测试和统计跟踪。2调整天馈参数(调整扇区天线下倾角、方位角或者天线挂高),必要时也可更换扇区天线主波束的赋形波束宽度,避免覆盖范围过大。但是必须注意不要出现服务盲区等新问题。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