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哲学 长点智慧董茂元.doc_第1页
学点哲学 长点智慧董茂元.doc_第2页
学点哲学 长点智慧董茂元.doc_第3页
学点哲学 长点智慧董茂元.doc_第4页
学点哲学 长点智慧董茂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点哲学 长点智慧潘塘中心小学 董茂元2012.05.15曾看到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有两本书必须读:一本是国学,因为国学浓缩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读之可以丰富国人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凝聚力,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能够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一本是哲学,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只要花一点时间阅读,就可以让人对哲学的趣味有所领略,对平淡的生活世界多一份惊奇、多一份关爱,亦可使人拓宽视野,锻炼心志,获得启发,受益终生。一、学哲学终身受益。“学点哲学,终身受益”,这是李瑞环同志的肺腑之言,切身体会。他认为,“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精力和实践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再聪明的人也只能做有限的事”,而“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的学问,讲的是事物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避免和少走弯路。”李瑞环同志由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有人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和诀窍,李瑞环同志用亲身感受作了很好的回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益处,给出了富有激情,富有亲和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总结:“哲学这门学问说来也神,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对的问题越关键,它发挥的作用越关键。”二、学哲学要信哲学。学哲学首先要信哲学。这是李瑞环同志的一条非常深刻的体会。他认为,这是一个立场问题、感情问题、信仰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学的问题。他说:“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理性的选择”。信仰不是迷信,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都不要迷信,但却可以信可以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信了才能迷,只有迷了才能钻,只有钻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只有用了,在用中尝到了甜头,才会更加信、更加迷、更加钻,这里关键是个“信”字。李瑞环同志把学、懂、用、信的顺序做了调整,把“信”放在了首位。在他的学哲学 用哲学书中的序言也提到了这一点,“不信哲学则不能学好哲学,不能用好哲学”,从佛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两个方向都反映了信才能学,学才能用,用才能好,所以说,研究哲学先说服自己信哲学,相信哲学能带给我们力量,用之不疑,疑之不用,这是学好、用好哲学的基础。 学哲学首先要信哲学,如果不能接受第一条关于哲学作用的观点,那哲学就不必学了。曾经看过一则故事:有一人乘火车,同行的是一位白马寺的僧人,路上大家就和他神侃关于“佛”的问题,有些人对他的信仰质疑,问他佛经能有什么用,研究那些东西也不能创造价值等等,僧人的态度是对这些一概不予作答,淡淡处之。后来此人和他请教了几个问题,“佛祖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悟出的是什么?”等,交流得很好,在谈这些问题的时候他提到了一点,他的老师教给他的,对不信佛的人不必多讲,那是与佛无缘之人,只对信佛不懂佛的人予以教化,他之所以不理那些人的原因是那些问题明显表现出来的是根本不懂佛,态度也不信佛,他觉得可能此人属于信佛不懂佛的,所以他愿意教化,那些人就是“冥顽不化”了。 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能算是社会科学,它研究的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普遍规律,研究的是一种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它不能独立发挥作用,但它通过对其他科学的指导意义来实现其价值。举个通俗例子来讲,中学无机化学的实验中经常用一种叫“催化剂”的东西,催化剂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但加入了它,化学反应就很容易进行,反应会更充分。哲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就类似于催化剂。在它的指导下,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成果会大幅度提升,它可以改善我们的工作方法,开拓我们考虑问题的思想。三、学哲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李瑞环同志在书中告诉我们应如何学习理论,他提出:“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拿实践的经验同理论相印证,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观点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会比较深刻,就容易记;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这为我们如何学习理论,怎么学好理论,提供一个非常简单而又十分实用的办法,对解决理论是理论、工作归工作的“两张皮”问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他告诫我们在理论联系实际上要有耐心,不要“妄自菲薄、悲观失望”。他说“理论联系实际有一个由浅入深、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严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它,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做到;另一方面,客观事物本身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丰富地占有、精确地选择材料,系统地了解周围的环境、历史和现状,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释历史、研究现状、指导工作,更需要花大气力。因此,开始的时候不会联系实际,或者联系得不够紧密,这是正常的现象,对此别人不要挑剔,自己也不要泄气。只要有决心,有毅力,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有成绩,坚持就是胜利。”以下几则故事可以引导我们对刻板、生硬的哲学道理变得通俗易懂。也更加坚信哲学所蕴含的道理。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宋朝时,北京城中有位裁缝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因此很有名气。有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进宫廷穿的朝服。裁缝手脚利索地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御史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御史听了很奇怪,反问他:“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问这些干什么?”裁缝说:“年轻相公初任高职,意高气盛,走路的时候挺胸凸肚,裁衣就要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些年资,意气微平,衣服应前后一样长短;当官年久而将迁退,则内心郁悒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所以,如果我不问您做官的年资,怎么能为您裁出称心的衣服来呢?2、质变在某大学课堂上,一位老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一段文字:女人没有了男人将会一无所有。然后,老教授请学生给这段文字添上标点。一男生添了标点,成为:“女人没有了男人,将会一无所有。”一女生气愤地走上去,将标点改动了一下,变成:“女人没有了,男人将会一无所有。”相同的一段话因标点移动引起相反意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3、人生的价值有一位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接连碰壁,许多家公司都将这位博士拒之门外。这样高的学历,这样吃香的专业,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万般无奈之下,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收起了所有学位证书,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终于找了一份稍有学历的人都不愿干的工作,并干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久,上司发现了他的出众才华:他居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人员所能比的。这时他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还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才亮出了自己的硕士身份,老板又提升了他。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对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人可比,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他拿出了博士学位证明,并叙述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此时老板才恍然大悟,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一个人的人生有无价值不可能从自身得到说明,也不能从文凭和学历中得到说明,而必须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得到说明,人生的价值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留美博士收起学位证书,从最低的工作干起,用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学识,最终得到了上司的认可和重用,实现了自我价值。四、学哲学要用哲学。“我们提倡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搞好我们自己从事的某方面工作学哲学,主要是学好基本观点,如唯物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生产力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等等。下大力量把基本观点真正弄懂,并且能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这就是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学哲学用哲学,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具体应用,大到治国方略,小到工程施工,包括民族、宗教、科教、统战、环保、宣传等等,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应用的典范。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这(本书)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记录着我工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体会,在工作中掌握的哲学原理和哲学的思想方法。”李瑞环同志学哲学,学得深入,用得精彩,学习工作融为一体,成了他指导人生、做好工作的有力武器。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中渗透着哲学思想,演绎着哲学理论,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威力。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肩负着教育,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祖国和社会把教育好祖国未来接班人的重任交付给我们,我们也承载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希望,是不是更应该多学点哲学,用来指导自己平时的工作,从而使自己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忍耐,更多一些智慧,少一些主观臆断,少一些轻率冲动,从而少犯一些错误。我们的包容,忍耐里说不定可以转化好几个曾经你认为“无可救药”的同学,你的智慧里说不定也可以影响好几代人呢!学生的成长,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就像鸡蛋要孵大致26天,小鸡才能出壳,主观地想让它早几天,不可能;晚几天,它也不等。教师要尊重学生成长变化所必须的时间,在他们进行量变的过程中耐心“等待”,表现为再“坚持一下”。 当然,教师不是完全消极地等待,而是积极地引导,辅以外界条件,表现为“紧烧火,慢揭锅”,也就是,要持续不断地给予学生适当的“温度”,但不急于人为地“揭锅”制造质变。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因为在量变过程中的变化,虽不那么显眼,但却非常重要。发现学生这些微小的进步,才能够保护学生进步的火种,并在火候到了的“关键时候推一把”。我们是不是能够从以下这两首古诗中品味出教育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论是泰山还是一粒沙子,都含有无限多的信息。在纵横交错的峰峦中,如果横看,眼前是有路可通宽阔峦岭;而从侧面看,它又是高耸入云的挺拔山峰。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只能够获得一部分信息,因此站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我们误把这种部分信息看作是事物的全部,就是片面性。面对学生,我们往往容易强调自己这个角度的看法,而忽视甚至粗暴地否定学生角度的看法。 不仅如此,世界上不但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山丘。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孤陋寡闻和刚愎自用,来对待世界的丰富性。而应当看到它们是“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学生,我们常常习惯用一种模式、标准,来评价他们丰富多采、千变万化的表现。 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生活中类似现象并不罕见,遗憾的是,人们并不善于接受教训。许多家长和老师认为“自己当然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可笑的理由竟是“天天生活在一起”。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也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好雨”的标准是“知时节”,它在春天万物生长最需要的时候来到。而我们的教育者常常是一厢情愿地,不顾阶段,不讲客观需要地把“爱”和“教育”一股脑地给学生成了“溺爱”和“溺教”。 “好雨”是在夜里,伴随着和风悄悄地飘洒,虽然寂静无声,却实实在在地滋润着万物,让它们得到最佳营养。而我们的“教育之雨”,往往不仅是倾盆大雨,而且是“狂风大作”。甚至好像故意在大白天,当着众人来个“风雨交加”的综合展示。殊不知,雨量虽然大,用心非常好,万物不但没有受惠,反而冲走了沃土,摧毁了禾苗。 在雨夜中,杜甫能够从“野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