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图示.doc_第1页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图示.doc_第2页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图示.doc_第3页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图示.doc_第4页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图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球盖菇栽培管理技术2015.10.121 环境选择大球盖菇栽培生产场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358的规定,周围无污染企业、无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等。选择出菇期时林地50%80%郁闭度、行距1米以上的林地作为栽培场地,排灌方便、不易积水、土质肥沃、偏酸性的壤土较好,忌透气透水性差的黑土地和漏水漏肥的沙土地。栽培一定要远离猪舍、家禽养殖区、化粪池、厕所等污染源,且在使用前均要进行杀虫杀菌消毒处理。2 生产用水培养料配制、发酵料用水应符合灌溉用水的规定,出菇期喷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规定。3 栽培季节的选择播种时节应该根据大球盖菇特有的生活习性和不同地区的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及栽培场所环境条件不同而灵活确定.北方地区室外栽培:春季地面解冻时至3月初可铺料播种,在4-7月份出菇, 秋季栽培可以在9月份至上冻之前进行铺料播种,11月中旬起开始出菇,在12月份或第二年春季结束。棚内栽培: 在10月中旬起开始投料播种,12月份或元旦起开始大量出菇,春节前出完两茬菇,正月期间出三茬菇,二月期间出四茬菇。如果投料播种过早,大棚内温度高,容易造成热害伤菌。冬闲塑料棚要求避风、向阳有水源、排水方便不积水,可在大棚顶部加上一层塑料遮阳网适当遮光,也可以另加草帘等创造半遮光、保湿、保温的环境。4 栽培前准备4.1 场地处理清理杂草及其他植物根茎,平整土地,种植前可用旋耕机将地翻一次,灌一次透水。用克霉灵、多菌灵等杀菌剂和辛硫磷、敌百虫等杀虫药,对地面、林下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灭菌杀虫处理,减少病虫危害。注意消毒时场地周边的消毒杀菌处理。场地处理2天后,用石灰粉打线,标示出垄和走道的位置,畦宽1.0-1.3m,床间留30厘米左右作业道。取表层壤土做3-5公分做覆土材料,走道起土起垄,垄高5-10公分(若地势低易积水起垄高一些)。覆土选用无杂草、无石块、具有团粒结构、通透性好、保湿性强、无病虫的壤土或黏壤土,必须含有腐殖质,且质地疏松,可用50%的腐殖土加50%的泥炭土,勿用砂质土和黏土,可掺入5%的干牛粪,pH值5.7-7.0。辅料前整个床面撒一层石灰粉(见白)。4.2 设施设备大球盖菇栽培过程中需要水分,因此栽培地周围应有充足的水源,栽培前需安装一个水泵,到达栽培地附近分开多个管道,每个管道安装喷带延伸贯穿整个栽培地。管道通过变径维持一定的水压,使喷带覆盖范围合适,水滴雾状较小、均匀。5 发酵5.1培养科配方培养料配方:稻壳40%,木屑30%,玉米芯30%。在基料中加入5%的土搅拌均匀以便菌丝凝结。需要严格的发酵处理。每亩用料量5-6吨。初秋5吨,菌床薄一些,秋季温度低于25度时可加大用料,增加产量。如当地其他秸秆原材料资源丰富可提前说明调整配方成分及含量。5.2培养科堆制与发酵 培养料的处理方法: 选用当年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成分的稻、麦草、豆桔和玉米秸、玉米芯在使用前应碾压、打碎,有利菌丝繁殖。秸杆要经过粉碎可粗一些,牛粪应晒干(最好是暴晒 )碾碎。操作步骤:原料预湿拌料建堆多次翻堆发酵完成。首先将堆积发酵场地用辛硫磷1500倍液进行全面杀虫处理。(1)预湿:将各种配料按比例用量称好放在太阳下暴晒2-3天,以杀死部分料中的杂菌和害虫,加入1%生石灰预湿12天吸足水分,过磷酸钙调节pH为7.58.0才可使用。(2)建堆:建成底宽1 -2.5m、顶宽0.8-1.5m、高1-2m、长度适宜的发酵堆,温度较高时建小堆,温度较低难升温时建大堆。每堆投料冬季不少于500千克,夏季不少于300千克。用料过少,料温升不高,达不到发酵目的。堆过大,中心易缺氧,影响发酵效果。起堆要松,要将培养料抖松后上堆,表面稍加拍平,用直径510cm、一端稍尖的木棒,每隔10-30cm自上而下到底打一个透气孔,气温高多打孔,气温低少打孔,均匀分布,以改善料堆的透气性,防止料堆中部和底部缺氧造成无氧呼吸原料变酸。堆内插上温度计(每天要观察料温度变化),堆内20公分左右测料温,每天2次,用草帘或遮阳网遮盖保湿,下雨时盖塑料布,防止雨水淋进料里,一般2-3天温度可升至55度以上。如冬季气温低升温慢,可晚上加盖双层塑料布保温,白天加盖黑色塑料薄膜增温,盖薄膜后打孔或中午掀开通风增氧,添加发酵增产剂可缩短发酵时间。(3)翻堆: 当料堆内温度达到55-60时,保持24小时以上,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前将覆盖物、料堆及周围地面喷一遍阿维菌素和多菌灵消毒,翻堆时将内层温度较高部位的料翻到地面层,表层及贴近地面的低温料翻到高温层位置。重新建堆后仍打透气孔,当料温再上升到55-60以上时,保持24小时,再翻堆一次,升温后检查培养料理化程度,当料呈茶褐色,料中有大量白色高温放线菌,无酸臭味,质地松软即发酵结束。发酵好的料要及时散堆降温,准备铺料播种。如长期堆积、过度发酵、料中营养过分消耗、不利于菌丝生长,影响产量。散堆时,如水分过低要进行一次调水,使料含水量达到75%左右,当料温降到25以下时方可铺料播种。发酵注意事项:建堆体积要适宜,体积过大,虽然保温保湿效果好、升温快,但边缘料不能充分发酵;料堆体积过小,则不易升温,腐熟效果较差。 料温达到55-60以上维持24小时左右翻堆,以杀死有害的霉菌、细菌、害虫的卵和坟虫等。翻堆要均匀,在发酵过程中,堆内温度分布规律是:表层受外界影响温度波动大,偏低,这层很薄;中部很厚的一层温度最高,发酵进度快;下部透气不良,温度低、发酵差。因此,在翻堆时一宅要做到上下内外均匀。播种前发现堆料水分耗失严重时,可用pH为78的石灰水加以调节,一定不要添加生水,以免孳生杂菌、导致播后培养料发黏发臭。冬天过冷可用塑料薄膜覆盖,要定期掀动或者在薄膜上打通气孔,以补充新鲜空气、防止厌氧发酵。6 播种6.1播种时间自然条件下栽培大球盖菇一般气温830时均可播种,以为1525最适宜。山东省8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均可进行秋、春两季播种栽培,10月上旬及翌年4月下旬开始出菇。以秋初播种温度最为适宜,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春季播种出菇时间短,后期高温出菇质量差。6.2 播种方法播种前整个栽培区撒石灰见白。铺一层料播一层菌种,如此重复,共铺三层料,播二层菌种,底层铺料厚度为8-10cm,将菌种撕开菌袋后整个在2%的石灰水中浸没捞出后掰成核桃大小,采用梅花形点播,距10-12cm,中层铺料10-12cm,再播一层菌种,上层料厚4-5cm。增加播种穴数,可使菌丝生长更快。播种完毕,用木板拍平料面,并稍加压实呈圆拱形。用直径3-4cm的木棒从料面垂直向料底打孔,孔距约10-25cm,便于发菌期间的空气流通。高温季节多打孔间距小,低温季节少打孔距离大,每平方米用干料25kg,用菌种500g左右。播种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播种之前注意让培养料吸足水分,使其达到适宜的含水量,这是发菌期保持料内湿度的基础,发酵时注意保持料堆湿度;二是播种时的料温应适当偏高,以25左右为宜,最低不宜低于20,最高不宜超过30。覆土 播种后可立即覆土,也可后期铺料20-25天后,菌丝开始长透料23时,开始覆土。覆土材料应用腐殖土、树林表层土、偏酸性竹木屑土,土壤呈湿润松散状态,以手捏土粒扁而不破、不粘手为宜,含水量保持20%25%,覆土厚度1-2cm左右,覆土后,保持土层湿润。覆土后需打孔,从料垄两侧面扎两排35厘米粗的孔洞至料垄中心下部床面,呈品字型,孔洞间隔1520厘米,使料垄中心有充足的氧气,并防止料垄中心升温伤菌。覆盖物:建堆播种完毕后,无论当时覆土还是后期覆土都必须在料堆面上加覆盖物,覆盖物可选用散稻草、麦秸、草帘等保湿。如先覆土,则将覆盖物覆盖在土上,如后覆土则将覆盖物去除覆土后在加上覆盖物。用作覆盖的草帘,既不宜太稀疏,也不宜太厚,厚度1厘米左右,以喷水于草帘上时多余的水不会渗入料内为度。如雨季播种下雨之前应覆盖塑料布,防止雨水渗入料里,引起菌种腐烂。冬季温度较低时栽培应在覆盖物上盖薄膜保温。早春投料播种期间,由于自然气温低,料垄中部不易升温,发菌安全率高。 夏季或初秋播种,由于自然气温较高,如何防止高温侵害是播种后的技术关键。 播种第三天菌丝开始萌发,7天左右菌丝呈束状向培养基质中伸延定殖生长,菌丝在向基质中生长时会产生呼吸热量,并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该期间要认真检查料垄中心温度变化情况。温度过高再一次进行扎孔洞透氧排热处理。7 发菌期的管理发菌期间料内温度控制在15-25,保持土壤湿润,温度较低时覆盖薄膜保温,超过28时揭膜或打孔通风,也可将料堆上半部翻开或打洞通气降温,或用铁叉子插入料垄底部向上掘起,使料垄表层裂缝,利于散热透氧,加速菌丝生长,是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气温低于10以下和雨天应盖薄膜。播种后20天内不宜向畦床菌料直接喷水。发菌期20天后长满菌床2/3可喷水,喷水喷透,土层发白后再喷水喷透见明水为止。如果菇床上的湿度已达到要求,不用天天喷水,否则会造成菌丝衰退。整个发菌期正常培养料颜色呈淡黄色,不发黑,水分不过大,不过分干燥,菌丝生长旺盛,色泽洁白。秋季高温发菌期作业道沟必须勤灌水,降低床温,有效防止高温退菌,但水不能过多流入垄畦底淹死菌丝。运用以上条件综合调控空气、湿度、温度、光照这四大要素管理,不能顾此失彼。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待菌丝全部布满土面后把薄膜揭开停止喷水降湿,活动覆盖物,使畦面菌丝倒伏,控制徒长,迫使由营养阶段转入生长阶段。畦面菌丝倒伏后,喷大水喷透整个菌床催菇,几天后土层内菌丝开始形成菌索,扭结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8 出菇管理8.1 水分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当土层表面出现白色菌蕾时,每天早晚向畦床喷雾化水,少喷。根据少喷、勤喷的原则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不能大水喷浇,以免造成幼菇死亡,喷水中不能随意加入药剂、肥料或成分不明的物质。要求菌料呈淡黄色,用手捏紧培养料,培养料既松软,又湿润,可稍有水滴出现。出菇期每天采收后喷水,以增加成菇的保鲜期。如水分过大,则菌床透气性差,影响产量,菇体保质期变短;水分过小,影响原基产生,影响产量,菇体易开伞,表面龟裂,影响品质。8.2 温度林下大球盖菇出菇期温度应在10-25,低于4或超过30不能出菇。气温低于10时,可适当采取增设拱棚、增厚覆盖物、减少喷水等措施以提高料温。进入霜冻期,在增加覆盖物的同时停止喷水、停止催菇,来年温度升高时催菇。温度超过25时,要采取喷水等降温措施,确保菇体正常生长。如温度过高,则蘑菇较多,但易空心,菇体小,品质差,易开伞,保存期短;温度过低,菌丝子实体生长缓慢,品质好,菇体大,但数量少,影响效益。8.3 光照出菇期菇体需求光照为3分阴,7分阳,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要5080%的郁闭度(遮阴度),如光照过强,菇体生长后期颜色发白,并对菌床菌丝有一定的杀伤力;光照过弱,通风透光差,产生原基少,较少产量,且易产生杂菌污染。9 采收及转潮管理9.1 采收标准当子实体菌盖呈钟形,菌幕尚未破裂时,及时采收。根据成熟程度、市场需求及时采收。子实体从现蕾到成熟高温期仅5-8天,低温期适当延长。表1 大球盖菇鲜菇质量分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子实体高度/cm55无要求无要求菌柄长度/cm3.53.5菌柄粗度/cm22菌盖直径/cm3无要求菌盖色泽酒红色至酒红褐色酒红色至酒红褐色酒红色至酒红褐色,允许灰白至浅黄褐色开伞程度未开伞,内菌幕不破裂未开伞,内菌幕不破裂轻微开伞、半开伞菌盖钟形开伞,菌盖平展菌褶颜色白色至灰白色白色至灰白色灰白至灰褐色灰褐至黑色菌柄弯曲度菌柄直允许略弯曲允许弯曲机械损伤无允许小机械损伤允许小机械损伤无严重机械损伤,菇形完整畸形菇无无允许轻微畸形泥土杂质无泥土杂质空根白心无允许小空心允许空心9.2 采收方法采收时用手指抓住菇脚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切勿带动周围小菇。采收后在菌床上留下的洞穴要用土填满。除去带土菇脚即可上市鲜销,分级包装。盛装器具应清洁卫生,避免二次污染。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可直接鲜品销售,或制成盐渍品、干品进行销售。9.3 转潮管理一潮菇采收结束后,清理床面,补平覆土,停水养菌3-5天,喷重水喷透增湿、催蕾。 发现原料中心偏干时,要采用两垄间多灌水,让两垄间水浸入料垄中心或采取料垄扎孔洞的方法,让水尽早浸入垄料中部,使偏干的中心料在适量水分作用下加速菌丝的繁生,形成大量菌丝束,满足下茬菇对营养的需求。但也不能过量大水长时间浸泡或一律重水喷灌,避免大水淹死菌丝体,使基质腐烂退菌。再按前述出菇期方法管理。10 病虫害防治大棚栽培管理期间利用“两网(防虫网)一板(黄板、蓝板)一灯(杀虫灯)”措施,可有效控制病虫害,整个栽培过程无需使用农药,增加了产品的质量安全性。10.1 农业防治秋初外界自然气温较高期间进行提早铺料播种,导致料垄内温度过高或严重缺氧,在发菌期20多天后,菌垄内发生退菌,料中绿霉菌、毛霉菌等乘机繁殖并向覆土层蔓延。(1) 发现局部杂菌感染时,通常用铁锨将感染部位挖掉,并撒少量石灰水盖面,添湿润新土,拢平畦面,感染部位较多时,可用5%草木灰水浇畦面一次。10.2 物理防治黄板诱杀菌蝇、菌蚊;糖醋液诱杀果蝇、小地老虎;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蛾类和双翅目成虫等。选料新鲜、干透,栽培前经日光曝晒消毒。发现鬼伞,及早拔除深埋。菇床周围定期撒施石灰粉,无菇时喷洒5%食盐水,防控跳虫、蛞蝓、螨类、菌蚊、蚂蚁发生。对室外栽培的老鼠危害,可采取诱杀的办法防治。杂菌污染可人工挖除后撒石灰消毒。10.3 生物防治使用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农药等防治病虫害,如:用苦楝叶煮汁喷施菇场,在畦上泼浇1%的茶籽饼水,防止蚯蚓危害。不得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和非农用抗生素制剂。10.4 化学防治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