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绍兴市柯桥区高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必修三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军”“缒”“鄙”“肆”等文言实词和“之”“其”“以”“焉”等文言虚词及省略句式等。2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课前预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汜南( ) 夜缒( )而出 阙秦( ) 逢孙( )2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 , )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 , ) (3)夫晋,何厌之有( 通 , ) (4)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 , )(5)失其所与,不知( 通 , )3文学常识填空。1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史书,相传为 末年 国史官 所做。因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又和 并称为“春秋三传”。【课堂导学】一、梳理文言 1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古义 今义 行李之往来 ( )古义 今义 共其乏困 ( )古义 今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古义 今义 2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语并解释。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越国以鄙远 领之厚,君之薄也 既东封郑 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共其乏困 3指出下列虚词的用法及意义。(1)以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而今急而求子 夜缒而出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朝济而夕设版焉 (3)焉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4)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 (5)之子犯请击之 是寡人之过也 臣之壮也 夫晋,何厌之有 4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句式: 译文: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句式: 译文: 夫晋,何厌之有? 句式: 译文: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句式: 译文: 二、理解文意1诵读文章,整体感知。本文的故事情节如何?你能用四字概括每段内容吗? 2. 朗读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说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军的? 3.如何理解晋文公说的“不仁”、“不知”、“不武”的含义? 4. 结合全文的学习,说说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课后巩固】一、课内文言知识梳理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夫晋,何厌之有?(厌:讨厌)C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2.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依靠) B以乱易整,不武(以:用)C郑既知亡也。(既:既然) D吾其还也 (其:还是)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夜缒而出4.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介宾结构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正,不武。(被动句)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 越国以鄙远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既东封郑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B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C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D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了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7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答: (2)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用文中句子回答)答: 8翻译文中重点语句(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答: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答: 二、课外文言拓展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展喜犒齐师(僖公二十六年)【原文】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 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磐,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候,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齐侯乃还。 选自春秋左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侯未人竟 竟:同“境”,边境 B大师职之 职:掌管C昭旧职也 昭:发扬光大 D其率桓之功 率:率领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受命于展 乃设九宾礼于庭 B鲁人恐乎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C诸侯之望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而弃命废职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展喜犒师”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A主要是鲁国实力强大,早有准备,严阵以待;其次是展喜揭穿了齐国的阴谋后,齐孝公见无便宜可占,只得班师而还。B“展喜犒师”的行动本身使齐孝公意识到阴谋被揭露和对方已有准备,同时还因为展喜巧于辞令,义正辞严地批评了他有违“先王之命”的不义行为。C展喜擅长外交辞令,向齐孝公晓以利害,又以鲁国的强大实力为后盾,使齐孝公不得不撤兵。D齐孝公见阴谋被揭露,鲁国又坚壁清野,偷袭已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齐孝公只有率兵回国。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 (2) 室如县磐,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汜(fn) 缒(zhu) 阙(qu) 逢(png)2(1)已,通 “矣”,了。(2)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ng(3)厌,通 “餍”,满足。(4)说,通“悦”,高兴。读yu。(5)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3编年体 春秋 鲁 左丘明 公羊传 谷梁传【课堂导学】一、梳理文言1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请客的主人行李 古:出使的人; 今: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乏困 古:缺少的东西; 今:疲劳夫人 古:那人; 今:对已婚女子的尊称2退,使动用法,使撤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3(1)以连词,因为介词,拿,用介词,把(2)而连词,表顺承,才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3)焉句末语气词,表感叹,啊疑问代词,为什么疑问代词,哪里兼词,于之(4)其代词,指代“行李”代词,指代“那件事”代词,自己的语气词,表商量,还是(5)之代词,他们,指秦军结构助词,的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4.句式:状语后置句 译文: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他,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句式:省略句 译文: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句式:宾语前置句 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 句式:判断句 译文: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二、理解文意1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文章内容: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第4段:晋师撤离。2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1)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2)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3)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4)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5)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总之,在短短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3晋文公以这三个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4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课后巩固】一、课内文言知识梳理1B(厌,满足)2C(已经)3A (B项,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C项,军,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D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4D(否定判断句)5B(B项为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其余的均为使动用法。A项为“使削减”;C项为“使灭亡”;D项为“使成为疆界”。)6B7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吾不能早用子子亦有不利焉。8(1)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2)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二、课外文言拓展练习1D(遵循,继承)2C(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介词,“向”;介词,“在” B表疑问语气,“吗”;形容词词尾 “ 的样子” D连词,表顺承,“就”;连词,表转折,“却”)3B 4(1)我们国君听说您亲劳大驾,将要屈尊光临敝国,特派臣下来犒劳您的侍从们。(2)百姓家中空空荡荡像挂起来的磐,田野里光秃秃地连青草都没有,你们凭借什么不害怕?附译文:夏天,齐孝公领兵攻打我国北部边境。鲁傅公派遣展喜去犒劳齐国军队,让他先向展禽请教犒赏时的辞令。齐孝公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就出境去跟着齐孝公,对他说:“我们国君听说您亲劳大驾,将要屈尊光临敝国,特派臣下来犒劳您的侍从们。”齐孝公说:“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平民百姓害怕,君子大人不害怕。”齐孝公说:“百姓家中空空荡荡像挂起来的磐,田野里光秃秃地连青草都没有,你们凭借什么不害怕?”展喜回答说:“凭借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和齐太公辅佐周王室,在左右协助成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西州2020中考英语考点及试题解析
- 项目系统集成管理最佳实践指南
- 初中整本语文书阅读教学设计
- 律师函模板及催收费用标准解析
- 古代寓言阅读与教学设计方案
- 财务人员内部审计规范流程
- 2025-2030发酵豆粕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与行业规范发展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路线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方法与国际绿色贸易规则适应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成熟度与循环经济价值评估报告
- 时文语法填空-电影篇 《731》 《长安的荔枝》 《戏台》
- 主题一 2. 设计节电方案(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五年级上册
- 生产成本控制及预算管理表格模板
- 2025年家庭健康管理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砂石骨料加工管理办法
-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
- 人形机器人-价值5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 Humanoids A $5 Trillion Global Market
- 好好说话暖人心课件
- 部队新闻培训课件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笔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