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报告表.doc_第1页
XX市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报告表.doc_第2页
XX市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报告表.doc_第3页
XX市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报告表.doc_第4页
XX市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建设单位:XXXX垃圾清运处置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XXXXX年9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建设单位XXXXX法人代表XX联系人XX通讯地址XX县锦屏镇东湖路莲花塘旁联系电话XXX传真XXXXXX邮政编码X0XX建设地点拟建渗滤液处理工程位于垃圾处理场西南侧。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N7729)面积(m2)XXXXX总投资(万元)XXXX6X其中:环保投资(万元)XXX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XXX评价经费(万元)XXXX预期投产日期X年8月一、项目由来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XX村级公路以东,距离XX县城北方约Xkm。X年X月,受XX县建设局的委托,云南环境科技服务中心编制完成了XXX省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X年X月取得环评批复。该垃圾填埋场一期总占地面积X亩,其中填埋场及调节池占地X亩,填埋有效库容约为X万m3;于X年投入使用,目前处理规模为Xt/d,运行情况良好,服务年限为X年,主要处理对象为县城区生活垃圾,不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及特种垃圾。X年X月,XXXX清运处置有限公司委托XXX省环境监测站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并编制了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X年XX月,XXX省环境保护厅及XXXXX州环保局对XXXXX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进行了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并于X年X月取得项目竣工验收意见。目前,XX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采用“回喷减量蒸发方案,在渗滤液调节池定期投放絮凝剂(如硅藻土等),并喷洒除臭剂”处理方式;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XXXXX08)于X年X月X日实施后,要求从X年X月X日起,现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自建污水处理站将渗滤液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XXXXX08)表2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浓度限值后直接排放。为此,主管单位委托XXXXX编制完成了XX县城市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X年X月通过评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及其它相关法规的要求,XX县建设局于X年X月委托我单位对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根据HJ2.1XXXXX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技术导则、规范的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拟选地点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收集和分析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区域自然社会现状、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等,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为设计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XX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分两期运营使用,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本渗滤液处理工程环评报告主要针对生活垃圾处理一期工程。2、 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性质 项目名称: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建设单位:XXXX垃圾清运处置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2、建设地点、建设面积、用地性质建设地点:拟建渗滤液处理工程位于垃圾处理场西南侧。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建设面积:XX县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选在垃圾处理厂区道路西侧,天然排水沟以北的广阔地带。用地面积为1000m2。用地性质:预留用地。3、工程规模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只考虑一期产生渗滤液的情况,处理规模为Xm3/d。 4、工程内容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渗滤液处理区(从调节池进水至渗滤液处理站出水之间的工艺,建、构筑物);渗滤液处理站内各种工艺管线;供配电、供水、排水、绿化、环境监测系统等。5、总平面布置根据垃圾处理场各部分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如下几个功能区:管理区、填埋区及调节池和渗滤液处理站等。根据地形,管理区位于场区的西南方向,目前已经建设完成。填埋库区西南侧为渗滤液调节池,调节池西侧即为渗滤液处理站,布局紧凑。XX县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选在垃圾处理厂区道路西侧,现有调节池的西侧,天然排水沟以北的广阔地带,地势平坦,面积能够满足建设要求。根据分析,项目选址和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可行的。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渗滤液处理站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6、产业政策与规划拟建工程是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员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XXXXX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被选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XXXXX10】XXXXX35号)、XXX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前期工作的通知的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XXXXX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XXXXX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XXXXX条的要求,因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7、劳动定员、工作制度(1)劳动定员拟建工程劳动定员3人,全部为新增的定员,均须经专门培训测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其中:工程管理人员1人,技术人员2人。(2)工作制度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运行365天。8、项目组成拟建工程包括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和主要设备材料及建筑物情况。 主体工程(1)设计处理规模根据XX县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所述,当渗滤液处理工程规模为XXXXXm3/d时,调节池利用率较高,渗滤液处理工程基建及运营费用可以适当降低。因此,最终确定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规模为XXXXXm3/d。(2)设计进出水水质进水水质参照国内同类填埋场渗滤液和XX县实际情况确定,出水水质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XXXXX08)中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XX县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的进、出水水质见表1-1。表1-1 设计进水、出水水质 单位:mg/L (3)渗滤液处理工艺两级DTRO的主要建构筑主要包括预处理、用于放置成套装置及运行人员工作间的综合处理车间、用于浓缩液及清液储存的综合水池。预处理渗滤液pH值随着场龄的增加、环境等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组成成份复杂,存在各种钙、镁、钡、硅等种难溶盐,这些难溶无机盐进入反渗透系统后被高倍浓缩,当其浓度超过该条件下的溶解度时将会在膜表面产生结垢现象。而调节原水pH值能有效防止碳酸盐类无机盐的结垢,故在进入反渗透前须对原水进行pH值调节。调节池出水泵入反渗透系统的原水罐,在原水罐中通过加酸,调节pH,原水罐的出水经原水泵加压后再进入石英砂过滤器,砂滤器数量按具体处理规模确定,其过滤精度为50m。砂滤器进、出水端都有压力表,当压差超过2.5bar的时候须执行反洗程序。砂滤器反冲洗的频率取决于进水的悬浮物含量,对一般的垃圾填埋场,砂滤器反冲洗周期约100小时左右,对于SS值比较低的原水,砂滤运行100小时后若压差未超过2.5bar也须进行反冲洗,以避免石英砂的过度压实及板结现象,两者以先到时间为自动激活砂滤反洗时间。砂滤水洗采用原水清洗;气洗使用旋片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砂滤出水后进入芯式过滤器,对于渗滤液级系统,由于原水中钙、镁、钡等易结垢离子和硅酸盐含量高,经DT膜组件高倍浓缩后这些盐容易在浓缩液侧出现过饱和状态,所以根据实际水质情况在芯式过滤器前加入一定量的阻垢剂防止硅垢及硫酸盐结垢现象的发生,具体添加量由原水水质分析情况确定,阻垢剂应加XXXXX倍水进行稀释后使用。芯式过滤器为膜柱提供最后一道保护屏障,芯式过滤器的精度为10m。同样,芯式过滤器的数量同砂滤一样按具体处理规模确定。图1-1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两级DTRO系统膜系统为两级反渗透,第一级反渗透需要从芯式过滤器后进水,第二级反渗透处理第一级透过水。原水储罐的出水,由泵PK00211给反渗透设备供水,砂滤器增压泵PK13011给渗滤液提供压力。砂滤器共有1个,FS13011。砂滤器进、出水端都有压力表,当压差超过2.5bar的时候须执行反洗程序。砂滤器反冲洗的频率取决于进水的悬浮物含量。反冲洗时先用气泵RK13811进行气洗,再用泵PK13011进行渗滤液冲洗,砂滤器的过滤精度为50m。经过砂滤器后渗滤液直接进入芯式过滤器,设备配有芯式过滤器2台,其进、出水端都有压力表,当压差超过2.0bar的时候进行更换滤芯。芯式过滤器过滤的精度为10m为膜柱提供最后一道保护屏障。为了防止各种难溶性硫酸盐、硅酸盐在膜组件内由于高倍浓缩产生结垢现象,有效延长膜使用寿命,在一级反渗透膜前需加入一定量的阻垢剂。添加量按原水中难溶盐的浓度确定。经过芯式过滤器的渗滤液直接进入一级反渗透高压柱塞泵。DT膜系统每台柱塞泵后边都有一个减震器,用于吸收高压泵产生的压力脉冲,给膜柱提供平稳的压力。经高压泵后的出水进入膜组件,膜组件采碟管式反渗透膜柱,抗污染性强,物料交换效果好的优点,对渗滤液的适应性很强,一级DTRO膜寿可达3年,二级DTRO膜寿命长达5年。一级反渗透系统拟设两组,为串联连接方式,第一组反渗透的浓液进入串联后置的第二组,各组处理的浓液COD浓度及盐含量依次增加。二级反渗透设一组。第一级反渗透的减震器出水进入第一个膜组(FM161),第一组由高压泵直接供水,第二组膜柱配一台在线循环泵以产生足够的流量和流速以克服膜污染;第二级反渗透不需要在线增压泵,由于其进水电导率比较低,回收率比较高,仅仅使用高压泵就可以满足要求。膜柱组出水分为两部分。第一级反渗透的透过液排向第二级反渗透的进水端,浓缩液排入浓缩液储存池。第二级反渗透的透过液进入净水储存池,等待回用,浓缩液进入第一级反渗透的进水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两级反渗透的浓缩液端各有一个压力调节阀(VS1601和VS2601),用于控制膜组内的压力,以产生必要的净水回收率。 图1-2 一级DTRO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1-3二级DTRO工艺流程示意图清水脱气及pH值调节由于渗滤液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性气体,而反渗透膜可以脱除溶解性的离子而不能脱除溶解性的气体,就可能导致反渗透膜产水pH值会稍低于排放要求,经脱气塔脱除透过液中溶解的酸性气体后,pH值能显著上升,若经脱气塔后的清水pH值仍低于排放要求,此时系统将自动加少量碱回调pH值至排放要求。由于出水经脱气塔脱气处理,只需加微量的碱液即能达到排放要求。出水pH回调在清水罐中进行,清水排放管中安装有pH值传感器,PLC判断出水pH值并自动调节计量泵的频率以调整加碱量,最终使排水pH值达到排放要求。设备的冲洗和清洗膜组的清洗包括冲洗和化学清洗两种。反渗透系统有清洗剂A、清洗剂C、阻垢剂和清洗缓冲罐。操作人员需要定期给储罐添加清洗剂和阻垢剂,设定清洗执行时间,需要清洗的时候系统自动执行。系统冲洗:膜组的冲洗在每次系统关闭时进行,在正常开机运行状态下需要停机时,一般都采取先冲洗后再停机模式。系统故障时自动停机,也执行冲洗程序。冲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在膜片表面沉积。冲洗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渗滤液冲洗,一种是净水冲洗,两种冲洗的时间都可以在操作界面上设定,一般为25分钟。1)化学清洗为保持膜片的性能,膜组应该定期进行化学清洗。清洗剂分酸性清洗剂和碱性清洗剂两种,碱性清洗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有机物的污染,酸性清洗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无机物污染。在清洗时,清洗剂溶液在膜组系统内循环,以除去沉积在膜片上的污染物质,清洗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但可以随时终止。清洗完毕后的液体排出系统到调节池。膜组的化学清洗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可在计算机界面上设定清洗参数。清洗剂一般稀释到510%后使用。 2)清洗周期清洗时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进水中的污染物质浓度,当在相同进水条件下,膜系统透过液流量减少10%15%或膜组件进出口压差超过允许的设定值(DT组件进出压差为12bar,卷式RO膜管进出压差2.5bar)时需进行清洗,经正常情况下清洗周期如下: 一级DTRO系统的化学清洗周期: 碱洗: 47天,pH=1011,温度35;酸洗: 814天,pH=2.53.5,温度35。二级DT系统的化学清洗周期: 碱洗: 814天,pH=1011,温度35;酸洗: 1428天,pH=2.53.5,温度35。综合处理车间两级DTRO是膜处理车间的核心,膜系统为两级反渗透,第一级反渗透需要从芯式过滤器后进水,第二级反渗透处理第一级透过水。综合水池综合池主要包括浓缩液池和清水池。由于渗滤液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性气体,而反渗透膜可以脱除溶解性的离子而不能脱除溶解性的气体,就可能导致反渗透膜产水pH值会稍低于排放要求,经脱气塔脱除透过液中溶解的酸性气体后,pH值能显著上升,若经脱气塔后的清水pH值仍低于排放要求,此时系统将自动加少量碱回调pH值至排放要求。由于出水经脱气塔脱气处理,只需加微量的碱液即能达到排放要求。出水pH回调在清水罐中进行,清水排放管中安装有pH值传感器,PLC判断出水pH值并自动调节计量泵的频率以调整加碱量,最终使排水pH值达到排放要求。危险化学物品储存设备:硫酸罐、清洗剂A储罐、清洗剂C储罐、阻垢剂储罐、碱液罐及配套药剂投加泵、转运桶泵等。(4)浓缩液回灌本项目推荐使用浅层回灌。浅层是指必须控制回灌管道系统的布水井点及回灌水量,使浓缩液的回灌量刚好在填埋体表层的2-3米厚度内得以接纳,而不致因回灌量过大又过于集中致使填埋体在回灌范围内形成一个饱和柱状体。由于浓缩液的特点决定其只能采用较小的回灌率,宜控制在1-1.5 L/h/m2 。在新建的填埋区内,建议在投产初期为回灌先设一个试验区,通过试验区的实际管理,定期观察并进行水质分析,可以掌握一套最切本项目实际情况的回灌操作规律和要点,这样做可以得出一整套最合适本项目的回灌技术要领及最切合本项目实际的回灌率来。回灌面积的确定:本项目浓缩液总产量为10m3/d。按1L/h/m2 的回灌率计算,需要回灌面积:A101000241=416m2可以设计4个的圆形回灌点每个服务面积为104。回灌方式可以采用石笼回灌井回灌,石笼井做法与导气石笼基本相同,材料和做法填埋场都比较熟悉,不同之处在于导气石笼是基于垃圾场底部,易于将垃圾堆体底部的填埋气导出堆体,而回灌石笼是基于垃圾堆体上,即回灌石笼底部需有一定厚度的垃圾层,并铺设卵石层,增加布水面积。垃圾层厚度通常要求6米以上,石笼随着填埋作业逐渐加高。在填埋初期,垃圾量很少,渗滤液主要以雨水为主,浓度极低,浓缩液浓度也很低,此时可通过喷洒方式将浓缩液喷洒到垃圾表面处理,等到垃圾堆体厚度达到3米左右,即可修建回灌石笼进行回灌,等垃圾堆体厚度达到6米以上时,可重新选择回灌位置修建新的回灌石笼,依此类推。回灌石笼的形式如下图1-4: 图1-4 回灌石笼形式图回灌区顶部宜及时覆盖,以避免雨水渗入将析出物质重新溶解。运输:浓缩液送到回灌区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提升泵加压,二是槽车回灌。4、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项目环境管理是指该工程在运行期遵守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接受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环境监督,调整和制定环境规划和目标,协调同其它有关部门的关系,以及一切与改善环境有关的管理活动。环境监测是指在工程运行期对工程主要污染对象进行环境样品的采集、化验、数据处理与编制报告等活动。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环境管理指导环境监测。4.1.环境管理环境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重要保证。通过环境管理,使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得以同步实施,使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4.1.1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能拟建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应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与事故应急处理机构,配备监测仪器和专职人员,负责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和事故应急处理职责。具体职责为: (1)制定环境管理和安全生产制度章程;(2)负责开展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统计整理有关环境监测资料并上报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3)检查督促本项目环保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情况;(4)检查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开展环保安全管理教育和组织培训; (5)负责处理各类污染事故和纠纷处理工作。4.1.2排污口规范化管理(1)排污口立标管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15562.12-95)的规定,本工程针对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和噪声排放源分别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建议全部标志牌采用国家环保局统一监制的三角形边框的警告标志牌。标志牌设在各排污口的醒目处,设置高度为上边缘距地面约2m。(2)排污口在线监测为确保污染物排放数据的准确和连续性,同时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非正常排放事故,及时杜绝污染危害的发生,建议提高自动化水平,在废水排放口采用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安装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流量计。安装及运行规范按照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及技术考核规范执行。(3)排污口建档管理按国家环保局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志登记证的要求填写项目有关内容;项目投产运行后,应建立各主要污染物各类、数量、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达标等情况的台帐,并按环保部门要求及时上报。4.2 环境监控计划建议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渗滤液处理站运转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环境监测项目应包括渗滤液、臭气、地面水等。工程投产后,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应的仪器设备,按照完善的监测程序,进行日常监测。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部门主要负责日常监测,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和自身难以开展的监测项目,应定期委托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承担。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XXXXX08)规定的环境监测项目、内容与方法,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定期对渗滤液处理尾水和周围环境进行采样监测。拟建项目监测计划见表1-2。表1-2 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要素监测位置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处理后渗滤液处理站排水口pH、CODcr、NH3-N、TP、流量在线监测调节池渗滤液处理站进水口pH、色度、温度、SS、CODcr、BOD5、NH3-N、TN、TP、Hg、As、Pb、总铬、六价铬、粪大肠菌群数1次/年厂界噪声厂界外1m噪声1次/年臭气生化处理池臭气2次/年 配套工程1、供电及照明该工程的用电为单回路供电方式,由业主提供至总的配电柜。电源由业主从厂区配电室低压侧引入渗滤液处理车间配电室内配电柜,低压侧设隔离开关以便于检修,渗滤液处理站内所有用电设备的电压等级为380/2XXXXXV。场供电总装机容量62.87KW,计算负荷为41.43KW。生产用地考虑到环保的重要性初定为二级供电负荷;办公及厂区照明等供电负荷为三级。场区供电线路、动力及室外照明均采用铠装电缆直埋敷设,室内采用穿管导线埋地敷设至用电设备。生产管理区采用日光灯照明,室外场前区及生产区采用金属灯杆。本工程接地方式采用TN-C-S系统,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所有电气设备正常运转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采用PE线保护接地,非用电设备的金属管道,化验室等场所均应采用等电位连接,洗车台等室外潮湿用电场所均应做等电位接地处理。2、给排水(1)给水系统办公生活用水:渗滤液处理站定员3人,用水量很小。从垃圾处理场管理用房引入DN32的给水管,能够满足站内办公生活用水要求。生产用水:主要洗车用水。(2)排水系统采用厂区采用雨、污水分流制。站内生产废水包括冲洗水等,由站内污水管道收集后接入调节池进行处理,污水管采用碳钢管。厂区雨水通过雨水收集口收集后通过场内截洪沟排出。处理站尾水达标后排放至XXXXX。3、消防生产生活管理区所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2.0.1条规定。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均作可靠接地,各建筑物内均应设置灭火器。设备间、深度处理室及仓库等处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若干干粉灭火器及泡沫灭火器。对作业人员加强消防知识教育和训练,严禁将火种带入填埋场,制定严格规章制度,由专人负责检查。在填埋场办公室明显标出最近距离的消防队的电话号码及所在地点。一旦发生火灾,采取措施如下:积极组织人员扑救。及时报警,请消防部门紧急出动灭火。设备间、深度处理室、仓库发生火灾,及时自动开动消防泵,使用消火栓。 主要设备材料和主要建筑物情况拟建项目主要设备清单见表1-3。表1-3 主要工艺设备材料表项号货物名称总数量型号、规格、配置备注预 过 滤 系 统1砂滤增压离心泵1CRN5-6, 1.5KW 380V2砂滤器风机1KDT3.6 3.5KW 380V3砂滤器19002XXXXX0mm4芯式过滤器37芯,30,3045进水篮式过滤器1DNXXXXX,PN106空压机1KK00811,2.2 KW一级DTRO反渗透系统1高压柱塞泵1CAT2537,15KW2高压泵蓄能器1ADB210 0.75 A/24-210B3在线增压泵1BM 30-13NE,11KW4碟管式膜柱36DTE,普通膜5伺服电机控制阀13/8NPT,1.4539,HH500,230 VAC(50/60Hz)6清洗剂罐1V=XXXXX0L 材质304不锈钢7加热器1EIMM1-1/2/5.5-6.0/380 10kw 380V加热管316二级DTRO反渗透系统1高压柱塞泵1CAT2537, 15KW2高压泵蓄能器1ADB210 1.1 A/24-210B3碟管式膜柱10DTE,Mecko膜4伺服电机控制阀13/8NPT,1.4539,HH500,230 VAC(50/60Hz)储罐及化学添加系统1渗滤液原水提升泵1SP8A-7, 1.5KW2加酸搅拌离心泵1CRN10-3, 1.5KW3清水输送离心泵1CRN5-6, 1.5KW4酸添加计量泵1Gala04XXXXXTTT5碱添加计量泵1CONC0806PP6阻垢剂计量泵1Gala1602PPE7清洗剂桶泵2SB-9-PP-2 0.5KW8渗滤液原水储罐1V=1XXXXX00LPE9净水储罐+脱气塔15m3,配风机PVC10硫酸罐1V=5000LQ23511清洗剂储罐2V=500LPE12氢氧化钠储罐1V=500LPE13阻垢剂储罐1V=500LPE管路系统及支架1气动隔膜阀19NO, DN322高压气动球阀2ZH311025-EE6XXXXX7023弹簧安全阀21.2C d012.5 NPT3/4-G1 85bar4弹簧安全阀3DHV712/DHV715/DHV716,DN325弹簧止回阀46149B1129 RV290P G3/8 PO/VI/E6手动阀门1按设计配套7低压管路1按设计配套UPVC8酸添加管路1按设计配套PTFE9碱添加管路1按设计配套PE10阻垢剂添加管路1按设计配套PE11膜柱高压软管及联接件92按设计配套12高压管路1按设计配套316SS13不锈钢支架1按设计配套14设备底座1按设计配套浓缩液处理系统15进水管50mDN100 ,HDPE16粗砾石75m317细砾石75m318黏土112.5m319排水支管50mDN50,HDPEXXXXX排水干管100mDN100,铸铁管21回灌石笼6厂区管线22管线100DN100,铸铁管拟建项目主要建筑物清单见表1-4。表1-4 主要建构筑物表 序号名称外形尺寸单位数量备注1综合处理车间12.016.56.0m(H)座1框架结构2综合水池9.77.54.5m(H)座1钢砼结构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渗滤液处理规模t/dXXXXX2渗滤液调节池总容积m315XXXXX03采用工艺两级DTRO 3.1运行稳定性良好3.2清水回收率%753.3浓缩液比例%254劳动定员人35渗滤液占地面积m210006工程总投资万元427.067清洗剂AL/d7.88清洗剂CL/d3.99阻垢剂L/d0.310硫酸L/d97.511NaOHkg/d2.610、与本项目有关的垃圾填埋场概况10.1 原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基本情况XX县垃圾处理场位于锦屏镇,处理规模X吨/天,分期建设,一、二期采用垂直分区,一期情况如下:一期工程:调节池、截洪沟、水坝、垃圾坝、进场道路、值班室、停车场、厕所等辅助设施及监测系统;库区内的库底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导气排气系统、地下水渗水盲沟、雨水沟(锚固沟)修至Xm标高;支线填埋道路修建3号公路、2号公路、1号公路与2号公路连接处。目前,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于X年投入运行,目前运行良好。XX县现有垃圾处理工程总占地面积X亩,填埋区使用标高X米,有效库容量X万m3,使用年限X年。库区包括防洪系统、库底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导气排气系统、调节池及雨污分流系统等。(1)渗滤液收集系统库底按35m35m网格设置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渗层上铺设0.3m厚反滤料,渗滤液导流层其中设有DN315钻孔HDPE集气集水管总长998m收集渗滤液。 渗滤液收集系统将渗滤液集中在垃圾坝外坝址处2m2m的钢筋混凝土集液池内后排入调节池中,用水泵回喷至垃圾体上蒸发以达渗沥的出流与蒸发平衡。工程量:HDPE钻孔管 DN315 998m;HDPE DN280 100m;土工布1858m2;反滤料 310m3;挖土方 92m3;CXXXXX 钢筋混凝土 6m3。(2)调节池:调节池容积为15XXXXX0m3,设在垃圾坝外150m处。从土坝顶内缘向库内清理库底长90米,宽30米,库底平台,平台标高1459m,边坡按1:2.5削坡土料用来修筑水坝和库区防渗层的膜下保护层。库区防渗层的膜下保护层清基0.7m,面积7280m2,基础碾压层厚1.0m,碾压土料7280m3。水坝和防渗层土料碾压指标,干容重1.45t/m3,含水率25%。于膜下保护层上铺二布一膜材料指标与填埋库区相同。 水坝:水坝为土坝,坝料采用区域中的粘土和风化砂、泥岩,填筑干容重1.45t/m3,含水率25%(内坝坡铺设二布一膜防渗,外坝坡草皮护坡)。由于水坝总高度和库容量极少,按构造设置。坝顶标高 1463.0m;坝基标高1457.0m;坝高 6m;坡比 1:2;坡长 81.5m;坝顶宽 5m;场地清理 7280m2;场地碾压粘土层 7280m3;工程量:清基 1365m3;筑坝 5XXXXX2m3;二布一膜 8436m2;砼块 169m3;HDPE管0.4Mpa DN100 35m。(3)填埋气体导排系统:1m垃圾厌氧熟化堆积后可以产生1.5m以上的气体,历时4-10年,渗滤液收集网也是气体收集网,将DN315HDPE网格节点设1直径1.28m用编织土工布包裹反滤料中间设D280钻孔管的垂直竖向导气管,该管随垃圾升高逐渐接高,高出垃圾面1.0m左右,管口设甲烷气自动或人工点火装置,竖向导气管共计18个。(4)防洪工程:填埋场设置永久截洪沟,截洪沟设在填埋场区外围,与场内道路边沟合建。由南北两条沟组成,沟底比填埋垃圾面低1.0m,最大泄洪量1.68m3/s截洪沟断面采用底宽0.60.8m,深1.0m砌石沟。由堆坝条件,沟中可控制最大流速小于2.80m/s, M5MUXXXXX浆砌石沟13XXXXXm。工程量:挖类土 45XXXXXm3;混凝土C10 XXXXX0m3;M5MUXXXXX砌石沟 1854m3。(5)地下水导排系统:库区底部地下排水管主管DN300、支管DN150,材质为高密度HDPE管。(6)垃圾坝体工程:坝体采用浆砌石块护坡土坝,为不透水坝。(7)防渗工程:垃圾处理库底防渗层1.8万m的二布一膜渗透系数为10-11m/s达到CJJ17-XXXXX04中防渗要求。调节池壁和底均采用二膜一布防渗。(8)雨污分流系统在垃圾填埋与非填埋区间采取沙袋和高密度聚乙烯疏水管活动子坝措施。聚乙烯疏水管分纵横两向并沿库底铺设,管径DNXXXXX0。其中纵管作为出水管并要在垃圾场建设初期预选埋置、出水口保持在截污坝10m以下;横管为穿孔滤水管,位于沙袋阻隔前并与纵管相接,作用为收集排泄非填埋区降水。沙袋和疏水管设施随着填埋作业进程同步向前推进,并保持与纵向出水管连接畅通。截水率95%,在减少渗滤液的同时,可实现垃圾填埋场内雨污分流。10.2 垃圾填埋现状一期运行情况,垃圾处理场XXXXX07年7月投入使用,近五年的运行情况见表1-6。 表 1-6 垃圾场垃圾填埋量及覆土量一览表根据可研,目前垃圾填埋场运行良好,垃圾填埋场总库容为X万m3,已填埋垃圾高度约为Xm。从表1-6可以看出,已经填埋垃圾量约X吨。经现场调查,并经业主核实,填埋场实际剩余库容约X万m3。10.3变更前渗滤液处理回喷系统将未经任何处理的渗滤液直接回灌、喷洒到填埋场,通过回喷系统,将渗滤液回喷至垃圾堆体表面蒸发,利用垃圾层和覆盖土壤层的净化作用来处理填埋场的渗滤液。在渗滤液调节池旁修筑一渗滤液回喷泵房,砖混结构,回喷泵选用LDDR6-2510加压。在喷洒过程中,回喷量和喷洒区域要严格把关,以便达到不产生地表径流又能使回喷渗滤液尽快蒸发的目的。同时要做好回喷系统的检修和保养维护工作,保证喷头不堵和管网畅通,以及系统正常运转,确保渗滤液能够实现回喷减量,杜绝渗滤液外排,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目前,XX县城市生活垃圾场回喷量15m3/d(一年按5个月计),没有外溢现象,运行正常。拟建渗滤液处理工程,污水达到标准后排放。10.4卫生填埋工艺工艺流程图见下图: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及主要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主要是原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废水、臭气、垃圾运输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声。根据垃圾填埋场竣工验收报告,建设方已认真落实原环评所提出的环保措施。XXXXX年12月XXX省环境监测站对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废水、噪声、大气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区周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均能达标,说明了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的水环境影响较小,现针对原垃圾填埋场建设渗滤液处理站,更切实的减少垃圾填埋场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垃圾填埋场周边已设置了绿化带,更加有效的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的影响,根据监测报告显示可以达标,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的绿化对填埋场产生的恶臭具有吸附作用,进一步减少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参照XXX省环保厅对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竣工环保验收意见,对垃圾填埋场的要求及建议如下: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XX县位于XXX省东南部,位于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地形、地貌XXXXX4、河流水文 XXXX5、土壤XXX6、矿产资源XXXXX。7、森林植被及物种XXXXXX8、野生动物现状XXXX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结构、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1、社会经济结构xxxxxxxxx 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1、环境空气质量建设项目位于XX县城东北部,XXXXX年12月XXX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监测结果见表3-1。表3-1 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评价区厂界4个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点的氨氮、硫化氢均达到(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二级标准的限制要求,TSP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XxxxXXXXX年12月XXX省环境监测中心对垃圾填埋场下游和垃圾填埋场上游的XX河沟进行了监测,所有监测指标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XXXXX03)类水体标准要求。XX县垃圾填埋场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监测结果见3-2。表3-2 地表水监测结果3、地下水环境质量根据垃圾填埋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项目区地下水监测共设两个监测点,垃圾填埋场下游XXXX1个水井监测点,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坝下游约10m处观测井1个监测点。监测指标均可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监测结果见表3-3。表3-3 地下水监测结果4、声环境质量拟建项目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XXXXX08)规定的2类区。根据填埋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6个厂界噪声监测点位昼间、夜间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XXXXX08)2类区标准要求;3个敏感点昼间、夜间亦达到标准要求。监测结果见表3-4。表3-4 声环境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布局图详见附图3。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场踏勘,厂址所在区域内已无天然植被,不属于自然保护区,用地现状为耕地、果园。由于人为的破坏,已经无原生的植被,植被被农作物及果树等代替。区域内无大型野生动物活动,未发现国家和省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动植物,以及当地特有物种分布。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状况,结合评价区环境功能、污染物特征和敏感对象的分布情况,确定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与垃圾处理场环评时的环境保护目标一致,没有新增环境保护目标。拟建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5和图3-1。表3-5 项目拟建场址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图3-1 拟建项目区内环境保护目标分布示意图四、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特殊污染物NH3、H2S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标准限值。主要指标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Nm3污染因子选用标准标准限值(mg/Nm3)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TSPGB309596二级/0.300.XXXXXH2STJ3679居住区0.01/NH3TJ3679居住区0.XXXXX/(2)地表水评价区地表水主要为xxx,参照XXX。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XXXXX02)类标准进行保护。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2。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mg/L (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项目所处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功能和用途,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