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方式行事,用不言的方法教导别人,万物兴起时,不勉强阻止,也不强占天下创造的成果。有所倡导时,不依恃自己的才能,事业成功了,也不把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正因为他不居功,他的功劳才不可磨灭。无为:不勉强去做,即顺其自然。 不言之教:即用行为进行引导。 作焉:兴起,萌生。 为而不恃:即加以引导而不依赖自己的才能。 学道一得:最好不等于一百分 处无为之事?也就是不勉强去做什么,有一点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按规律办事。但只是有一点像而已!它的主要意思是不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办事。如果把老子的另一句话联系起来,意思就比较明朗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就是说,要顺从民意。老百姓想过怎样的生活,就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加入自己的主观倾向。这有点接近古罗马时期雅典的民主制度,当时雅典无论决定什么提案或审判犯人,都由一个501人组成的法官团投票决定,按票数多的办。这种泛民主制度存在比较大的缺陷,不过给后世西方的民主制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何谓行不言之教?也就是以身为表率,引导天下为善,而不是用各种法令、条例强迫百姓服从自己的意愿。 何谓万物作焉而不辞?也就是事物兴起时,不勉强去阻止。一般来说,既得利益者都喜欢稳定,害怕变动。一旦社会上某个新生事物萌芽,就如同大敌,想方设法去阻止,直到完全没有能力阻止,才予以承认。到了这时,新生事物实际上已经变成旧事物了。从历史来看,中国的统治集团就像一群健牛,拉着历史列车。不过他们不是在前面使劲,而是向后面拉,直到拉得筋疲力尽,列车才开始快速向前推进。如果这辆列车完全不动了,他们也会向前推一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统治阶层是延滞历史前进的最大阻力。老子提出万物作焉而不辞,也许是针对这一弊端而发。 何谓生而不有?也就是不强行占有天下创造的成果。统治阶级为了自身享乐的需要,就要用各种手段强占天下创造的成果,至于占有比例,历朝历代又有所不同。中国历史就是一个个盛与衰的怪圈组成的,其根源就在统治阶级的强行占有:社会越繁荣,统治阶级的腐败与浪费越剧烈,民间也奢侈之风,当社会的创造能力难满足消费能力时,国家就由盛而衰。新一代领导人往往比较廉洁,从勤俭开始创业,国家又由衰而盛。如此循环不已。谁能打破怪圈?老子寄希望于行不言之教的圣人。 何谓为而不恃?圣人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老百姓也有愚蠢的一面,不一定能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这时候,就需要圣人用智慧进行引导。不过,仅仅是引导民意和根据民意制订政策而已,圣人不会为了证明自己的治国才能而勉强推行什么或反对什么。但圣人并非雪藏自己的智慧而不用,只是不用私智而用公智而已。一方面,广泛倾听大家的意见,一方面,利用大家公认的制度进行管理。他奖赏谁,不是因为喜欢他;他惩罚谁,不是因为讨厌他;他推行什么,不是因为自己爱好,而是符合公众的利益;他反对什么,不是因为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而是不符合公众的利益。春秋贤士师旷的话,或许可以为老子的为而不恃作一个注解: 有一次,晋平公问师旷:做好一个领袖人物,有规律可循吗? 师旷回答说:做好一个领袖人物的规律是:悠闲恬淡不逞能。最重要的是仁爱,最紧要的是用人。要广开言路,疏通沟通渠道,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不被流行风气困扰,不受身边之人蒙蔽。要保持清醒头脑,从现存事物中看到它的未来趋势;要保持独立人格,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和独到见解。要实事求是地考评部下的业绩,以公平的奖罚来统御部下。这都是一个领袖人物应该做好的事。 何谓功成而弗居?也就是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因为圣人无为,让老百姓自自然然地生活,好像没有功劳一样。正因为他不居功,他的功劳才不可磨灭。 居功为何不能自傲?仔细想来,有以下几条原因:首先,“功”是人为设定的东西,既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有一定的主观性。对功的评价也很难有一个完全科学的客观标准,比如现在许多企业实行的年终评比,这种设定先进比例,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能够保证评出的先进都很过硬吗?没有评上的人能够服气吗?显然是难以做到的。其次,从经济学原理来看,也不能居功自傲。经济学是解决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的。比如陆地上的空气是无限的,很少因为空气而发生纠纷的案例。而名利则是一种有限资源,因此发生纷争的案例在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古时候因功封王封侯,赐地赏银,这些都是人们羡慕和追求的东西,而国家的财物和土地是有限的,你多得别人就会少得,别人若想多得,就要想办法让你少得,于是就出现了嫉妒、夺权、去位、陷害、谋杀。因此,要想保住荣华富贵,就不能居功自傲。有时候,居功不傲都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如果骄傲的话,那只会加速败亡。因此,有些时候激流勇退乃是明智之举。其三,从政治学的角度考虑,居功也不能自傲。无论是宋朝的赵匡胤,还是明朝的朱元璋,在夺取天下之后,都要处理那些同生共死、浴血奋战、劳苦功高的开国元勋,只不过他们采取的方式略有不同罢了。赵匡胤的方式比较柔和,他用“杯酒释兵权”的策略,为开国元勋们留了一条生路,让他们远离权柄,颐养天年。而朱元璋采取的手段却比较残忍,开国元勋们大都被他找各种借口杀掉。这些开国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道理很明显。有些开国元勋功高盖主,如果他们居功自傲的话,哪个皇帝能容忍呢?还有些开国元勋培植自己的势力,则更是皇帝不能容忍的。另外,开国皇帝还要考虑基业长青的问题,如果继位的小皇帝年幼功薄,将如何指挥这些功高盖世的老臣呢?因此,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讲,如果能够做到居功不傲,自行收敛,将能起到很好的自我保护。在历史上,将老子的无为法做得最好的应该是汉高祖刘邦。当然,所谓最好,并非100分,而是60分或70分,这已经足够让他排名第一了。刘邦无论打天下的谋略是靠大家出主意,他只是用勇气和仁义来引导大家向一个共同目标努力而已。刘邦治天下的政策是靠大家来制订,他只是用自己的勤俭来引导大家的勤俭而已。而他订下的政策却深合民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事业成功后,他不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而是归于下属。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这当然是刘邦的谦逊,如果他没有过人的品德和智慧,三杰既不会为他所用,他也不会用啊!试想,遇到任何一个问题,向他出主意的人必然很多,有的说东,有的道西,在众议纷纷中,刘邦为什么能正好选中那条正确意见呢?这难道是运气吗?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意见,有没有倾听的耐心,首先就是个问题,偶尔有所选择,可能选中的恰好是最错的那条。由此可以说明,刘邦具有过人的洞察力,这是他事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后世的人讥议他无智无能,全靠他人帮衬,恰恰说明他无为的功夫做得好,达到了功成而不居的境界。刘邦开杀功臣!第一个牺牲品是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接着是韩信,在刘邦称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样是企图谋反。5年后,刘邦夫人吕皇后对被软禁多年的韩信仍不放心,又用计将他处死于长安宫中,并且诛连三族。燕王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赵王张耳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在汉朝建立的短短7年之内,刘邦将除远处偏远南方而又势力弱小的长沙王吴芮以外的所有异姓诸侯王相继铲除。 宋朝赵匡胤算是做得比较好的,杯酒释兵权解除手下功臣的兵权,没有对功臣大肆杀戮。 朱元璋杀功臣!明朝开国元勋中,除了汤和等寥寥几人幸免于难,大多数人都不得善终:徐达发背痈吃蒸鹅而死;常遇春病故早亡,躲过一劫;刘伯温据说被胡惟庸授令毒死;但胡惟庸自己也没有得意多久,不久就被主子以“擅权植党”、“枉法诬贤”的罪名处死,遭受牵连者多达三万余人,朱元璋甚至在胡死后十年,还给他安插了一个“通倭谋反”的十恶不赦罪名,这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胡的死,造成了终明朝一代没有宰相一职,从此自秦汉以来建立的宰相制度,在此宣告寿终正寝,明朝以后的清朝,只有口称“奴才”的所谓“大学士”而没有铁骨铮铮为民请命的魏征、文天祥等宰相,不得不说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胡惟庸死了没多久,又爆发了“蓝玉案”,胡案是对文官下手,蓝案可是对武将动刀。作为开平王常遇春的小舅子,战功显赫的凉国公蓝玉居功自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师能力考核试题(附含答案)
- 摄影艺术与技法课件
- 摄影基本知识培训心得
- 软件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终止合同通知书
- 2025企业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农业用地流转合同签订方式
- 搭配的学问课件
- 2025年9月版用工合同(合作协议书)范本(可规避风险)
- 澳门入籍面试题研究报告:不同行业背景下的职业素养考察
- 人力资源顾问服务合同范本正规范本(通用版)
- 电土施表1-6 专业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和实施记录
- 野生植物资源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协议
- 跨省户口网上迁移告知单
-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开发与建设方案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阳性儿管理课件
- 校服采购投标方案
- 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2022
- 工程质量管理处罚制度细则
- 2023年湖北孝感市安陆市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