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大-水利水电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1页
山农大-水利水电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2页
山农大-水利水电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3页
山农大-水利水电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4页
山农大-水利水电专业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专业认识实习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2012年10月11日一、 实习时间2012年10月8号2012年10月10号二、 实习安排10月8号 济南市平阴县田山灌区。参观地点包括:田山电灌管理处 平阴田山一级泵站 平阴田山二级泵站10月9号 泰安市东平县、宁阳县。参观地点包括:小坝 戴村坝 无盐电灌站 东平湖实地 宁阳县堽城坝10月10号 泰安市天泽湖 大汶河2号站 天平湖三、 实习成员山东农业大学2011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全体学生四、 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对水利枢纽及各组成部分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了解各种水工建筑物的特点和类型,了解水利枢纽的运行和管理方法,为即将开始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2、通过实习,明确水利枢纽和水工建筑物的分类和特点,了解水利工程建设与基础学科的发展和联系。3、通过实习,认识一些水利工程和水工建筑,如水库、大坝、水电站等。认识一些水利设施,如水泵、发电机、渡槽等。4、通过对河流海岸的地貌特征和部分植物特征的观察,对水体的自然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生态河流整治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对水利设施的参观,使我们对流速降水蒸发水位的测定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对所学知识的实际用处有了更加的了解。五、 实习内容第一天实习第一天,虽然在去的路上下起了小雨,不过当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后天气便已转晴。首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了田山电灌管理处水厂,其次依次参观了一级泵站,二级泵站,通过一天的时间整体的了解了从黄河取水的整个过程,在取用黄河水的过程中只需少需要设有两级提水,并且在每一级都需要设置沉沙设施,使水质达到使用标准,同时也减少了设备的损耗。灌区简介田山引黄电灌工程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农业电力排灌工程,工程由水利部和黄河委员会批准后,于1968年11月动工兴建,经过三年的艰苦建设,1971年11月竣工,年底投入使用。灌区分布于平阴、肥城两县(市)的12个乡镇,设计灌溉面积31.7万亩(其中平阴县19.7万亩、肥城市12万亩),排涝面积1.6万亩,解决山区81个村庄6.2万人吃水困难,担负着平阴县城周围57平方公里的防洪、排涝任务。 田山引黄工程分为主体工程、平阴分灌区、肥城分灌区三部分,田山电灌管理处负责主体工程的管理、运行及建设;平阴、肥城两县(市)的田山引黄管理所负责各自分灌区的管理、运行及建设。主体工程由一级扬水站、二级扬水站、三级扬水站,一级总干渠、二级总干渠组成,平阴、肥城两大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12万公顷,其中平阴灌区1.32万公顷,肥城灌区8000公顷。平阴沿黄排涝面积6066公顷。第一站:供水泵站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了田山电灌管理处水厂,厂长给我们讲解水厂的运行机制和基本情况,原来的时候田山灌区大部分为水资源匮乏的山区、半山区。田山灌区工程的兴建彻底改变了旱区的缺水状况,粮食亩产由过去的二百斤提高到八百斤左右,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灌区80余个村庄旱年人畜饮水困难,近几年,田山电灌处充分发挥灌区工程优势,实现了向平阴县城的城市供水及向部分工业、企业供水,有力促进了灌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补充了地下水资源,改善了灌区的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第二站:一级泵站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田山灌区一级泵站。一级泵站位于黄河右岸田山脚下黄河弯道顶点下游300米处,取水不脱流且含沙量少,取水条件良好;设计总扬程八米,配有36寸轴流泵12台,装机容量2520千瓦,设计流量24秒立米。经机泵更新改造后,可达30秒立米。一级站的枢纽布置包括防洪墙、进水闸、进水池、泵房、出水池和引水干渠。通过引水干渠把水输送到沉沙条渠。泵房又包括水泵机组、检修室、配电室和变电站。田山站的一级站的泵房湿室型泵房,水直接从泵房下面通过。第三站:二级泵站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今天实习的最后一站二级泵站。二级扬水站位于县城南3.7公里的青龙山下。这里建有变电站、机房。二级站安装20台离心水泵,配套650千瓦电机20台,提水能力18立方米秒。10根直径l米多的巨形输水管斜卧在青龙山的山坡上,可把黄河水送上55.79米的山腰,如同10条巨龙腾空而起,极其雄伟壮观。二级扬水站建成后,就成为美化平阴县城的一景,路经此处的人们多止不住翘首东望,赞叹不止。二级总干渠自二级站压力水池向南,蜿蜒于重山叠岭之中,穿过2.54公里长的分水岭隧洞至分水闸,全长8.4公里,输水能力18立方米秒。第二天戴村坝简介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境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辞海、中国水利志均有载。该坝位于东平县境东部大清河与大汶河分流的地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县城出发,沿大清河东行20多华里,一座大坝蓦然跃入眼帘。整个大坝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大坝分三部分。从南向北依次为:主石坝、太皇堤和三合土坝。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互为利用,互为保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独特布局。从整体上看,既有都江堰的原理借鉴,又有自身特色。最南端的主石坝呈南北向长443米,自身又分三段,北边一段叫玲珑坝,中间一段叫乱石坝。南边一段叫滚水坝。滚水坝在三坝中最低,它的作用是在汶水开始上涨、小汶河河水位超过安全界线后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决口。北边的玲珑坝比滚水坝高0.1米,中间的乱石坝又比玲珑坝高0.2米。随着汶水水位的升降,三坝分级漫水,可调蓄河水储量。据水利部门测量,“三坝”先后漫水的数量与大汶河洪水的流量及小汶河的过水是互相协调的,因而既保证了小汶河持续供水,又能排洪防溢。坝的建筑形状略成弧形,弓背向着迎水面,增加了坝的预应力。为保证跌水坡与坝基的安全,又在坝的跌水面修了一道缓冲槛,水经缓冲槛而缓速,减轻了对坝的冲击力。整个大坝为石结构,重达1吨至6吨以上的巨石,镶砌得十分精密,为防止洪水冲塌,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榫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固若金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主石坝北的太皇堤,顺河向为东北西南向,堤为土石结构。汶水东来,太皇堤正面相迎,使水势缓速而南折再靠近石坝,既能保坝,又能助三合土坝泄供。应当说,太皇堤起着保坝抗洪的双重作用。 太皇堤北端接三合土坝。三合土坝走向与太皇堤相同,因用三合土筑成,所以称为三合土坝。三合土坝的作用何在呢?为抵御特大洪水,清代初期,在整体维修的同时,增筑此坝,坝长260余米,水平高度比坝面高2米。如果主石坝漫水水位超过2米、加之太皇堤吃紧,此时三合土坝即行漫水,起到泄洪保坝的作用,实为汶水溢洪道。 戴村坝是全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始建于明朝永乐九年(1441年)距今约600年的历史。当时工部尚书宋礼采纳民间治水专家白英老人的建议,在东平戴村北筑土坝而得名“戴村坝”。坝体设计巧妙、造型美观,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大杰作,号称江北都江堰,为汶河一大奇景,在此地依借山水之灵气,造当今之壮举开发旅游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戴村坝休闲娱乐园以号称东平八大景观之首的戴村坝为骨干景点,计划建成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水上娱乐、宗教朝圣、栖息住宿为主要功能的旅游风景区。据东平县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水浒故里、江北渔乡的主题定位和远推水浒文化、近推休闲度假的市场定位,东平县提出了做好文化觅踪游、休闲度假游两篇文章,坚持对接济南、对接泰山、对接曲阜的发展策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对旅游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东平县为整合旅游资源,以东平湖为核心、以大清河为轴线,全力打造水路游东平精品线路,这一水上游线的开发需要众多景点及旅游设施相配套,龙山度假村的开发正是适应了这一旅游发展大趋势。龙山度假村的主题口号是龙山清流,都市桃源,突出生态性、舒适性和参与性。它紧邻大清河,风光秀丽,水韵盈然;度假村背依龙山,龙山之上的龙山书院久负盛名、蜚誉各地,为度假村增添了人文内涵和文化气息。东平县无盐电灌站1978年开建至1982年停止使用,总共使用过四次,停用原因:1、大汶河抽沙导致河床降低,河水无法自流进泵站前池;2、下游拦河坝突然溃坝;3、1982年后土地包产到户,减少使用量。1982年后停用至今,为农业综合开发利用,现开始整修即将投入使用。东平湖实地东平湖湿地是近期发现的一处原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属北方罕见的大型湖湾湿地,南起大清河入湖口,北至老湖镇旅游码头,平均水深1-2米,面积约16平方公里。湿地内水质清冽、水域开阔、港汊纵横、芦苇丛生、鱼跃鸟鸣,构成了一幅秀逸醉人的水上画卷。湿地内还有约3平方公里的水上森林,山水相依、林水交融、景观独特,展现出一幅北国江南的秀美景色。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肺叶”。为保护和利用好湿地资源,东平县将东平湖湿地纳入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作为东平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方针,编制完成了东平湖湿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投资修建了简易码头、水冲式厕所等基础设施,并对航道进行了疏浚。同时,对东平湖湿地进行了精心策划包装,积极向外推介,大大提高了湿地资源的知名度。目前,东平湖湿地已成为对游客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湿地游成为了东平旅游的新亮点。宁阳县堽城坝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曾用心良苦地对山东的领导干部讲述起“白英点坝”的典故。白英所点之坝,即是地处东平县境内、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著名水利工程遏汶河水“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戴村坝。而在大汶河宁阳段中西部,还有另一座与戴村坝功能相同、结构合理、工艺复杂,修建年代却要比戴村坝早了150多年的水利枢纽堽城坝。 堽城坝位于宁阳县伏山镇堽城坝村北部的大汶河上。虽历经千年,几易坝基,但依然坚守着一辈辈黎民百姓赋予她的神圣职责,拦水、泄洪、交通、游览默默地承受着年复一年汹涌浪涛的洗礼,静静地见证着日复一日南来北往行人的踪迹。堽城坝在今山东宁阳东北,汶水与洸水分流处。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堽于城筑土坝斗门,遏汶水南流入洸,至任城(今山东济宁市)合泗水,以济饷运。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又于旧闸之东作东闸;延佑五年(1318年)改土堰为石堰。明洪武间黄河决口,运河被淤。永乐九年(1411年)疏浚会通河,筑戴村坝,使汶水出南旺湖,并截堽城大闸,不使汶水入洸。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又建新闸,仍分水入洸。嘉靖六年(1527年)堽重建城闸,并引柳泉以增洸水水量。据史料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在元代遗址下游4公里处,现在的伏山镇境内,新修了堽城坝,再通过镇内光河向将汶河水引入运河,于是“舟楫往来无阻”。堽城坝历史上曾重修四次。但真正彻底变害为利的是1958年5月兴建的宁阳西引汶干渠渠首枢纽工程,在堰址上改建成今天梯形浆砌料石重力溢流坝,长 405米,高2.7米,顶宽4米堽城坝。 明朝建都南京后,漕运停止,河道逐渐淤塞,堰坝毁坏。成祖初年迁都北京,恢复漕运,但土筑堰坝随修随坏,运输困难,明成化十年(1474年),都水分司员外郎张盛到宁阳,在今伏山镇罡城坝村北建石砌溢流坝,用碎石、高粱粥和石灰灌注,次年竣工。 古罡城坝因年久失修,渐被冲毁。1958年,在明代坝址基础上重建一座水泥浆砌石溢流坝,坝拦汶水南流,灌溉宁阳西部农田,“亦称宁阳县西引汶灌溉工程”。第三天实习的第三天,我们沿泰安境内的大汶河流域进行了实践学习,依次参观学习了天泽湖、大汶河二号站、天平湖等地方。一下车我们便被天泽湖美丽的风光所吸引,兴冲冲的报道湖边欣赏风景。天泽湖大坝整体采用橡胶坝,当橡胶坝内充水鼓起便能蓄水,遇到洪水期时只要抽掉橡胶坝内的水便可放泄洪,使用非常方便。在建的大汶河二号站也是采用了橡胶坝,但比天泽湖结构要复杂,还建有水力发电站。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天平湖,同样风景宜人,在天平湖北面的山上,还有一座小型蓄水发电站,可以蓄水发电。由于是最后一站,大家有比较喜欢这里的风景,所以大家在湖边合影留念,最终不舍的离去。天泽湖大汶河天泽湖泉林坝景区位于泰安市高新区北集坡镇泉林村东侧,岱岳区徂徕镇北望村西侧,是大汶河综合开发一期工程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市级综合性湿地公园,服务半径30公里。建成后主要服务于泰城市民和游客。泉林坝景区全园共分五大景观片区,包括泉林坝广场、泉林苑、泉水源、泉林坝东院以及水生植物科普园,其中水生植物科普园位于泉林坝头东侧以北,面积8.2万平方米,设计搜集泰山水系水生植物为主,包括沂水水系、泗水水系、小清河水系等水生植物。设计办公区、科研区、生产区、观赏科普区,成为山东内陆水生植物交流中心,为下一步天泽湖湿地公园做前瞻性课题研究及苗木生产所用。在植被绿化方面,整个园区大体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植物景观区,根据分区设计植物种类,以柳树为主,乔木66种、灌木86种、水生植物56种。“植物景观强调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相互协调生态为本,突出湿地水生植物景观特色。”这是天泽湖的最终目标。天平湖看完了大汶河二号站,我们又去了天平湖,天平湖原名大河水库。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泰安市委、市政府将它更名为“天平湖”。天平湖集泰山西部若干流域的水系于一库,总库容5000万立方左右,四十多年来,它发挥了防洪和灌溉的主要功能。作为泰山旅游开发建设的主要景区之一,目前已初具规模,届时天平湖将重点发挥它的旅游、发电、城市供水等新功能。天平湖比较重要的是有蓄水发电的功能。在天平湖北面的山上,有一座小型的抽水蓄能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