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_药品分销质量管理规范_.doc_第1页
GDP_药品分销质量管理规范_.doc_第2页
GDP_药品分销质量管理规范_.doc_第3页
GDP_药品分销质量管理规范_.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品分销质量管理规范质量管理乙方应在药品的购进、储运和销售等环节实行质量管理,建立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制度、过程管理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分销质量体系必须包括如下几个纲要:1. 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首的质量领导组织。药品经营企业应设置专门的分销质量管理机构,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具有裁决权。2.各个岗位具备清晰的职责定义。3.根据分销药品的性质,经营企业应当具备符合药品的储存条件和资质。4. 药品应有足够的有效期,并在其有效期限内严格管理。5.药品出库应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经常控制存货周转,药品的库存必须保证对客户的正常和定期供货。6.专门设定和细致描述分销各项书面操作程序。其中,对有温度要求的药品的运输,应根据季节温度变化和运程采取必要的保温或冷藏措施;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应建立双人核对制度,其运输应符合有关规定。7.防止药品遭受破损、变形、污染、虫害、偷窃、盗抢,特别是在运输途中。8.应保证药品的按期交付。9.建立制度确保药品的可追溯性。10.建立召回或撤市的程序。11.建立自检程序,并定期进行自查。人员管理1.质量保证体系适用于所有人员。其中,药品经营企业分销中心主管分销负责人应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所经营药品的知识;主管分销质量管理人员、主管药品检验部门人员应有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2.作业流程和职能定义必须能够确定关键人员;3.所有人员需进行岗前培训。从事药品分销人员经有关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药品经营企业分销中心每年应组织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应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药品法律、法规、规章和专业技术、药品知识、职业道德等教育或培训,并建立档案。4. 专门设定有关卫生制度,完全禁止饮食、吸烟且设有明显标示。设施和设备1. 药品经营企业分销中心应具备有适宜药品分类保管和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库房。库区地面平整,无积水和杂草,无污染源,库房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库区有符合规定要求的消防、安全设施。办公生活区(休息室、餐厅、衣帽间、保护用品储存室)必须和库房分离。2. 场所的面积必须足够容纳不同区域。仓库应划分待验库(区)、合格品库(区)、发货库(区)、不合格品库(区)、退货库(区)等专用场所。以上各库(区)均应设有明显标志。保持药品与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的设备。3. 药品储存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出货作业区分开一定距离或有隔离措施,装卸作业场所有顶棚。适宜拆零及拼箱发货的工作场所和包装物料等的储存场所和设备。4. 具备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设备。5. 必须有适合的照明条件、温度和湿度。6. 必须控制并记录温度和湿度。对有特殊要求的库区,按季节变化进行验证。7. 清洁和养护应有书面的标准操作规定,保证药品质量。8. 非放行产品必须按照书面程序管理,应包括记录和验证要求。9. 特别储存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报废药品以及冷链药品的专用仓库应具有相应的储存条件和特别安全保卫措施。应有与经营规模、范围相适应的药品检验部门,配置相应的检验仪器和设备。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符合卫生要求的验收养护室,配备必要的验收和养护用工具及仪器设备。10. 所用设施和设备的设计、安装应保证药品和人员的安全。11. 设施和设备应按照书面程序,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并建立档案。12. 对所用测量设备应定期校准,做好记录和建立档案且要求保存5年。13. 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应经过验证或修正,防止系统被侵入和破坏。数据库应有备份,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原数据可以被还原。药品验收和检验、药品储存和作业1.药品验收和检验、药品储存和作业必须有书面的标准操作程序。2.收货时必须进行检查(符合订单、有效期、无质量缺陷),隔离并标识质量缺陷产品,并将信息反馈供应商;3.收货必须明确记录,以便能够追查产品源(逆向追溯)。药品订单、拣配、包装和发送1. 药品订单、拣配、包装和配送必须有书面的标准操作程序:2. 应将药品销售给具有合法资格的单位。建立客户主数据库的管理,在确认客户有效身份后再行订单。应与下一级销售产品的药品经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和药品质量保证协议。每一份销售合同应对所销售的产品、数量、金额和交付等做出明确约定。建立销售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销售票据和记录应按规定保存。销售应开具合法票据。3. 药品出库应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药品出库应进行复核和质量检查。药品须附有加盖质量保证部门专用章的产品合格检验报告书。4. 包装应符合有关规定和运输要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应建立双人核对制度。对有温度要求的药品的运输,应根据季节温度变化和运程采取必要的保温或冷藏措施。5. 搬运、装卸药品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外包装图示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防护措施。6.药品出库应做好药品批质量跟踪记录,以保证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批质量跟踪。7.分销中心应具备紧急情况下的药品配送。8. 乙方分销中心应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进行配送:a) 药品发货和交付证明的完好b) 安全、妥善地包装和储运至指定的收货地点c) 防止药品遭受破损、变形、污染、受潮、虫害、盗抢,和温湿度超标d) 限制运输时限,按时送递。e) 符合特殊产品的运输要求f) 货物应交付有资质的收货人g) 与承运人签署运输协议。 关于退货,与质量有关的产品投诉,召回,假药劣药,和销毁1. 退货必须按照书面的操作程序,程序规定退回货物应查验原始包装是否完好,储运条件是否符合药品要求,药品是否有足够有效期等。由质量管理部门决定是否入库;建立批退货档案。2. 发现或收到关于药品质量方面的异常、投诉、偏差,应建立档案,并反馈给药品生产企业。3.根据书面的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快速高效的召回或撤市流程。对于有可能有安全隐患的药品进行批次追踪。药品经营企业应协助、履行召回义务,按照召回计划的要求及时传达、反馈药品召回信息,控制、隔离和收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建立批召回档案。4.有书面的劣药、假药监督控制程序,规范分销网络的渠道管理。5.药品的报废应符合药品管理规范和环保规定;建立批报废记录。文件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以下书面程序:1.标准操作流程的文件管理程序2.组织结构、人事管理和培训程序3.健康检查程序4.药品管理人员职责授权程序5.出入管理和安保程序6.设施和设备的养护和清洁程序7.设备和仪器的校准程序8.药品的验收程序9.药品储存和安全管理程序10.药品隔离和释放程序11.订单程序12.药品拣配、包装和发运程序13.特殊药品的管理程序(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14.高活性(包括细胞毒)药物的管理程序15.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运作程序16.退货程序17.投诉管理程序18.药品召回或撤市程序19.关于劣药、假药程序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