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诫子书练习【练基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夫君子之行( ) (2)俭以养德() (3)非宁静无以致远()(4)淫慢则不能励精() (5)险躁则不能治性() (6)多不接世()2.翻译下列句子。(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译文:(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译文:(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译文: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用课文原句填空。(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5.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回答(1)(3)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诫子书() 淫慢则不能励精() 年与时驰() 非志无以成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译文: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 【练能力】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题。(甲)诫子书全文。(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周公诫子)1.写出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险躁则不能治性() (2)子无以鲁国骄士()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7题。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 【注】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荆:楚国的别称。 (j):迷信鬼神和灾祥。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孙叔敖疾() (2)王数封我矣()5.翻译下面的句子。(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译文:_(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译文:_6.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答:_7.“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答:_陈太丘与友期练习2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文()29“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君: 尊君:家君:30“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2.口技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屏障( ) 少顷( ) 呓语( )崩倒( ) 曳屋( ) 许许(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众宾团坐:坐立的“坐” 满坐寂然:通“座”,座位B以为妙绝:到极点 群响毕绝:极,极端的C妇抚儿乳:奶头 儿含乳啼:乳头D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向,意向3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B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4下面语句与原文完全相同的是哪一句?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答( )A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B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C妇扶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D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5翻译下列句子。(1)会宾客大宴 (2)于厅事东北施八尺屏障 6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_。7本文是以_为序,分别记叙了口技表演者在表演前的_及表演即将开始时的情况,表演者的_和听众的_,表演结束时的情景。8课文依次描写了_、_和_三个情景,目的在于_,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_”字。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9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10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11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作者是通过_描写和_描写来体现的。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 (二)课外阅读 老残游记(节选)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13声音属听觉感受,这里是如何描绘的?表达效果如何? 14写老残“不禁暗暗叫绝”对表现王小玉的表演技巧有何作用? 15这段文字描写声音的顺序是? 16文中“忽然拔了一个尖儿”一句的意思是_3.孙权劝学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卿( )_ (2)猎( )_(3)唧( )_ (4)腊( )_2解释加点字。(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_。(2)但当涉猎 涉猎:_。(3)见往事耳 往事:_。(4)卿今者才略 才略:_。3对照课文,下列句子没有错误的一项(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但当涉猎,见往事尔。C卿言多务,熟若孤?D士别之日,即更刮目相看。4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1)蒙辞以军中多务( )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5下列两句翻译正确的分别是哪一项(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A只应当浏览群书,发现往事罢了。B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C但是你应当涉及到很多书籍,是为了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D你应当博览群书,去研究以往的事情罢了。(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A你现在的才略,不再是当初寄于吴下的那个阿蒙。B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可超过当初的吴下阿蒙。C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初吴下阿蒙那个样子。D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6孙权劝学选自_。此书是一部_体通史。7司马光,_(朝代)_家、_家。8古时候的“经”,指的是 (法、儒)家经典,包括 、 、 、 、 等书。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在文中两处横线上补出原文。 10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 11请你用原文回答,孙权是如何说服吕蒙的? 12如将本文分为三层,则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 A/ B/ C/ D/ (二)课外阅读 师旷论学 刘 向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了。”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昧:暗。13分别指出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其: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 _ 之:臣闻之:_ _ 肓臣安敢戏其君乎:_ _ 如日出之阳_ 14“平公曰:善哉!”句中“善”字的字面意义和蕴含的深层意义分别是什么? 1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意在说明一个_的道理。4.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颓( ) 鳞( ) 缥( )碧 夹( )岸 轩( )邈遂( ) 荇( ) 鸢( )飞 经纶( ) 窥( )谷2解释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念无与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盖竹柏影也 4)寻张怀民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C庭下如积水空明D盖竹柏影也5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信,“猛浪若奔”的“奔”为奔驰之意,“一百许里”的“许”表约数,“左右”的意思。B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C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出大自然的诱人魅力。6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_,字通明,号 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 _,字子瞻,号_ _。7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用文中原句回答。 二、阅读与鉴赏(一)课内阅读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相与步于中庭 (2)但少闲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文中作者把月比作 ,把竹柏之影比作 。 12这篇抒情小品,寥寥数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境? (二)课外阅读 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选自列子黄帝篇) 【注】狙:猴子。 芧:橡实。13解释下面的字。 (1)损 _ (2)匮 _ (3)诳 _ (4)皆 _ 1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各指代什么。 (1)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2)将限其食 15解释成语“朝三暮四”。 16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5.与朱元思书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1)水皆缥碧( )(2)互相轩邈( )(3)泠泠作响( )(4)鸢飞戾天( )( )(5)嘤嘤成韵( )(6)经纶世务者(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3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苦奔。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5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6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蝉则千转不穷(尽) B负势竞上(凭依)C横柯上蔽(隐蔽) D好鸟相鸣(美丽)7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是_代文学家。字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8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了 的优美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 9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10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11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1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二)课外阅读 与陈伯之书(节选)丘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1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见故国之旗鼓 每见壁间题字 B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摆扑丛树中C廉公之思赵将 学而不思则罔 D人之情也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14“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什么? 15文中的“将军”指代( )A廉颇B吴起C陈伯之D丘迟16翻译句子“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译文: 6.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一、 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嗜学(sh) 逾约(y) 硕师(shu) B叱咄(du) 愚蠢(chn) 负笈(j) C负箧(qi) 皲裂(jn) 曳屣(x) D媵人(yn) 烨然(y) 稀落(x)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序言 嗜好 砚台 B加冠 圣贤 恭敬 C负箧 敞衣 烨然 D朱缨 皲裂 媵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A买 跑 稍微、稍许 更加仰慕 B得到 走 稍微、稍许 更加仰慕C得到 跑 稍微、稍许 更加仰慕 D买 走 稍微、稍许 更加仰慕4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越。C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D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5下面不是描写作者求学的艰辛的一项是( )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越。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6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_ 同舍生皆被绮绣。_7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或遇其叱咄 一食或尽粟一石 B不敢稍逾约 稍出近之 C烨然若神人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D礼愈至 至则无可用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 二、阅读与鉴赏(一)课内阅读 9对上段中“舍”“腰”“略”“知”解释正确的是( ) A房子 腰间 丝毫 感觉 B房子 腰上挂着 稍微 知道 C房子 腰上挂着 丝毫 感觉 D房子 腰间挂着 丝毫 知道10“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 ) A每天的第二顿 B每天吃两顿 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11“以中有足乐者”是指( )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 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 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12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二)课外阅读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3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今诸生学于太学。( )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 无冻馁之患矣。( )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 )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 今诸生学于太学。( )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 15翻译文言句子。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16归纳这段文字的旨意。 7.公输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犀兕( ) 鲋鱼( ) 文梓( ) 楩楠 ( ) 守圉( ) 公输盘( ) 禽滑厘( ) 短褐(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公输子之意( )愿借子杀之 ( )(2)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 ( )(3)见公输盘( ) 胡不见我于王( )(4)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 (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所通的字。(1)公输盘不说 通 (2)子墨子九距之 通 (3)公输盘诎 通 4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夫子何命焉为? (2)胡不见我于王? (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5下面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A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B吾知所以拒子矣 C无义固不杀人 D义不杀少而杀众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子墨子闻之 B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C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D石青糁之7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B子墨子九距之。C子墨子之守圉有余。D公输盘诎。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胡不见我于王? 译文: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B胡不已乎? 译文:为什么不停下来呢?C必为有窃疾矣。 译文:一定有爱偷窃的病症。D夫子何命焉为? 译文:大丈夫的儿子为什么命令我呢? 二、阅读与鉴赏(一)课内阅读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宋莫能守,乃可攻也(攻打) B以牒为械(用,介词) C吾知所以距子矣(的原因) D子墨子之守圉有余(结构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10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吾请无攻宋矣。 11文段中哪个词表明公输已技穷?公输说:“吾知所以距子矣。”他的办法是什么? 12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的是锋利巧妙的言辞? (二)课外阅读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1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1)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 (2)故人来,方与之食( )(3)恐其自食其言也( ) (4)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4翻译下面的句子。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15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16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A(吴)起不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也。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管夷吾举于士 举:_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_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_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3. 下边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入则无法家拂士4.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C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何罪之有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5.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C行拂乱其所为D入则无法家拂士6.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C第三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7.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是哪两句?(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8.下面选项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艰难困苦,玉汝于成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C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D霜叶红于二月花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_10.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2分)答:_ _11.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开篇运用_的论证方法,因为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的经历相似,都是先_,又都_。(3分)9.醉翁亭记同步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环滁( ) 辄( )醉 琅( )琊( ) 林霏( ) 岩穴( ) 山肴( )野蔌( ) 阴翳( ) 酒洌( ) 弈( )者胜2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前陈者(排列) 山肴(山中打来的鸟兽做的菜)野蔌(野菜) B临溪而渔(捕鱼) 非丝非竹(丝线) 苍颜(苍老的脸色) C觥筹(酒杯) 阴翳(遮盖)宴酣(尽兴地喝酒) D述以文(写文章记叙事情) 太守谓谁(说的) 颓然乎其间者(于)3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下列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业灌溉节水灌溉自动化技术成果鉴定报告
- 智能电网在2025年能源行业中的应用与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报告
- 2025水质化验试题及答案高一
- 2025年整形外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动物检疫站(高级动物防疫检疫)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车间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意见
- 2025年长护险专区理论考试卷附答案
- 2025年考研西医综合全程班贺银成西综全程生物化学课后作业答案
- 10.1.1 平方根(第1课时)教案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超越梦想教学设计和课件
- 《生理性止血》课件
- 《尿液红细胞及形态》课件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单词表带音标
- 一例臀部巨大脓肿切开引流患者的个案护理汇报课件
- 液化石油气机械修理工施工质量管控详细措施培训
- 中建挂篮悬臂浇筑箱梁施工方案
- JCT2199-2013 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
- 创业的励志格言80句
- 加油站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 国寿新绿洲团体意外伤害保险(A款)条款
- 人工流产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