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宇志通信 抗干扰型卫星导航接收机SNP8000 目 录第一部分 硬件资源配置2第二部分 各功能模块硬件连接关系5一、电源部分7二、DSP(TMS320C6713)部分8三、FPGA(EP4CE115F23I7N)部分19四、USB2.0(CY7C68013)接口部分19五、时钟管理部分21六、RTC实时时钟电路22七、RS232电路(UART)23八、RS422电路24九、四通道AD采样部分24十、本振频综部分25十一、正交下变频部分29十二、两级前端低噪放(LNA)30十三、AGC控制电路(串行DA-AD5541)31第一部分 硬件资源配置主要用途: 双通道抗干扰卫星导航接收机开发 导航接收机双通道运动载体姿态测量 双通道抗干扰型导航接收机算法研究 双通道接收机多径测量和算法研究 高动态卫星导航接收机算法研究和设计开发 高灵敏度卫星导航接收机算法研究和设计开发 高精度卫星导航接收机算法研究和设计开发 多模卫星导航接收机算法研究和和设计开发板上资源: 采用TI公司的高速浮点型处理器TMS320C6713B,主频300MHz,达2400MIPS,具有强大的通信信号处理能力; 采用两片Altera公司的CycloneIV系列最大资源的FPGA芯片EP4CE115F484I7N作为核心处理器,可满足目前绝大多数的卫星导航接收机/软件无线电中通信信号处理硬件编程和控制能力。CycloneIV 器件主要针对数字信号处理 (DSP) 和存储器较多的应用,它采用65 mm工艺,Cyclone IV E FPGA拓展了前一代Cyclone III FPGA的低功耗优势。最新一代器件降低了内核电压,与前一代产品相比,总功耗降低了25,本设计采用的EP4CE115芯片集成有114,480 个LE单元,266个1818乘法器,片上RAM达到3.9 Mb的容量; 板上集成四路AD 采样,AD 采用Analog Device 公司AD9265芯片,是一款单芯片、16 位、80 MSPS模数转换器(ADC),采用1.8 V 模拟电源供电,ADC内核采用多级、差分流水线架构,并集成了输出纠错逻辑。它具有宽带宽、差分采样保持模拟输入放大器,支持用户可选的各种输入范围。集成基准电压源可简化设计。占空比稳定器可用来补偿ADC时钟占空比的波动,使转换器保持出色的性能。ADC输出数据格式为并行1.8 V CMOS或LVDS (DDR)。,模拟带宽最高可达650MHz,可做射频直接带通采样。 双通道模拟正交下变频芯片AD8347,频率覆盖800 MHz到2.7 GHz,实现射频信号混频至中频频段。 双路本振芯片SI4133,独立输出本振信号供给两路下变频通道。 双路独立两级前端低噪放TQP3M9036(兼容SPF5122Z)级联,提供30dBm级联增益。 板上提供高精度RTC实时时钟模块,在-40C to +85C温度范围内提供3.5PPM 精度。 板上具有USB2.0高速传输接口功能,接口芯片为Cypress的CY7C68013-56,支持480Mbits高速数据传输; 板上采用10M 1PPM温补晶振,准正弦输出。 1片16Mb 16位总线FLASH芯片,用于存储DSP运行代码和大量用户非易失性数据; 1片128Mb 32位总线SDRAM,扩展DSP外部存储器资源; 4个用户指示灯;接口类型: 2 个FPGA AS 接口; 2 个FPGA JTAG 接口; 1 个DSP JTAG 接口; 2 个RS232 串行口; 1 个差分422串行口; 1 个USB2.0 接口,接口芯片为Cypress 的CY7C68013,支持480Mbits 高速传输; 4个扩展IO 口;第二部分 各功能模块硬件连接关系硬件连接结构如下图所示抗干扰型卫星导航接收机SNP8000硬件选用两片主芯片FPGA型号为EP4CE115F484I7N,FPGA工作主时钟推荐在100MHz以内(默认62MHz);主芯片DSP型号为TMS320C6713BGDP-300, DSP工作主时钟最高可以达到300MHz。从图上可以看到,FPGA-A(抗干扰端)前端连接有4路AD采样芯片(AD9265芯片),分别采样两路正交下变频后输出的正交模拟中频信号,另外为了射端前端能正常工作,FPGA-A需通过IO口扩展的SPI接口分别配置两路射频频综芯片SI4133以及控制两路串行DA芯片的电压输出(调节AGC范围),FPGA-A输出端通过与FPGA-B(接收机端)互连的94个IO口进行数据交互,把经抗干扰处理后的信号传输FPGA-B(接收机端)做后续的卫星导航接收机用途; FPGA-B(接收机端)通过IO口扩展有RS232,RS422,RTC接口以及USB2.0接口;另外DSP总线挂在FPGA-B(接收机端)上, 并且DSP总线上分别挂有FLASH,SDRAM芯片,FLASH主要用于DSP脱离仿真器调试后,用于存储DSP固化的代码,每次硬件板上电后,DSP启动BootLoader加载程序,加载外部的FLASH固化代码入内部的RAM空间,加载完成后启动执行程序。注意 硬件板DSP能在每次上电后自动加载FLASH代码并能执行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供给DSP的IO电压(3.3V)以及核电压(1.4V)工作正常,这个条件在硬件板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是满足的; 供给DSP的参考时钟输入是正常的(通过FPGA-A上电加载后输出供给),这个条件在硬件板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是满足的; 供给DSP的复位信号是正常的(通过FPGA-A上电加载后输出供给),这个条件在硬件板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是满足的; FLASH内部固化有正确的程序代码,这部分可以参考“北斗二代B1频点卫星导航接收机 -DSP程序固化工具”。 板上的J1-BOOTSEL短路帽是否未扣上(设置DSP上电加载FLASH程序模式时短路帽是不扣上的,当通过仿真器调试DSP时短路帽需要扣上),这部分可以参考“北斗二代B1频点卫星导航接收机-硬件平台SNP8000使用说明书”。一、电源部分板上电源采用5V外部供电,电源通过板上的20芯SCSI接口引入,如下图1.1所示图1.1+5V电源供电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字基带处理部分,主要供给DSP、FPGA以及外围数字电路模块芯片,第二部分是供应射频通道部分,主要供给前端低噪放、混频模块和本振模块等。数字基带处理部分供电中: 分别经U40和U43产生D3.3V(3.3V)和D1.4V(1.4V),其中D3.3V分别给DSP和FPGA的IO口及其周边芯片供电,D1.4V给DSP的核电压供电; 经U39产生D1.2V(1.2V),分别给FPGA-A和FPGA-B的核电压供电; 经U48产生模拟2.5V电压A2.5V,分别给FPGA-A和FPGA-B的编程电压等供电; 经U42和U43产生A1.8V电压和D1.8V电压,分别给U15、U16、U27和U28(AD9233)供应模拟电压和数字电压;w 经U46产生模拟3.3V电压OSC_3.3V供给10M温补晶振; 经U44产生模拟4.4V电压A5.0V_AMP供给10M温补晶振输出的AD8012驱动放大芯片; 经U47产生模拟3.3V(兼容3.0V)电压A3.0V_DA供给串行DA芯片AD5541;射频通道中: 分别经U14和U26产生3.3V(3.0V)电压,供给射频通道频综模块SI4133; 分别经U12和U24产生4.6V电压,供给正交下变频芯片AD8347电路; 分别经U11和U23产生4.6V电压,供给射频通道天线馈电电压和前端低噪放电路;接收板正常工作消耗电流1800mA左右。二、DSP(TMS320C6713)部分TMS320C6713 的存储空间分配如表2-1:存储空间描述大小(字节)地址空间片内L2 RAM192K0x0000 00000x0002 FFFF片内L2 RAM/Cache64K0x0003 00000x0003 FFFF保留24M - 256K0x0004 00000x017F FFFF外部存储器接口(EMIF)寄存器256K0x0180 00000x0183 FFFFL2 寄存器128K0x0184 00000x0185 FFFF保留128K0x0186 00000x0187 FFFFHPI 寄存器256K0x0188 00000x018B FFFFMcBSP0 寄存器256K0x018C 00000x018F FFFFMcBSP1 寄存器256K0x0190 00000x0193 FFFFTimer0 寄存器256K0x0194 00000x0197 FFFFTimer1 寄存器256K0x0198 00000x019B FFFF中断向量寄存器5120x019C 00000x019C 01FF配置寄存器40x019C 02000x019C 0203保留256K - 5160x019C 02040x019F FFFFEDMA RAM和EDMA寄存器256K0x01A0 00000x01A3 FFFF保留768K0x01A4 00000x01AF FFFFGPIO 寄存器16K0x01B0 00000x01B0 3FFF保留240K0x01B0 40000x01B3 FFFFIIC0 寄存器16K0x01B4 00000x01B4 3FFFIIC1 寄存器16K0x01B4 40000x01B4 7FFF保留16K0x01B4 80000x01B4 BFFFMcASP0 寄存器16K0x01B4 C0000x01B4 FFFFMcASP1 寄存器16K0x01B5 00000x01B5 3FFF保留160K0x01B5 40000x01B7 BFFFPLL 寄存器8K0x01B7 C0000x01B7 DFFF保留264K0x01B7 E0000x01BB FFFFEmulation 寄存器256K0x01BC 00000x01BF FFFF保留4M0x01C0 00000x01FF FFFFQDMA 寄存器520x0200 00000x0200 0033保留16M - 520x0200 00340x02FF FFFF保留720M0x0300 00000x2FFF FFFFMcBSP0 数据端口64M0x3000 00000x33FF FFFFMcBSP1 数据端口64M0x3400 00000x37FF FFFF保留64M0x3800 00000x3BFF FFFFMcASP0 数据端口1M0x3C00 0000 0x3C0F FFFFMcASP1 数据端口1M0x3C10 0000 0x3C1F FFFF保留1G + 62M0x3C20 0000 0x7FFF FFFFEMIF CE0256M0x8000 0000 0x8FFF FFFFEMIF CE1256M0x9000 0000 0x9FFF FFFFEMIF CE2256M0xA000 0000 0xAFFF FFFFEMIF CE3256M0xB000 0000 0xBFFF FFFF保留1G0xC000 0000 0xFFFF FFFF表2-1DSP正常工作的连接除了IO电压3.3V和核电压1.4V供电之外,还需设计如下几个方面的电路: 工作模式 复位控制 锁相环供电电路 时钟 JTAG调试接口配置工作模式:工作模式配置如图2.1所示,配置内容参考TMS320C6713的数据手册,查看相应引脚的功能配置。图2.1在这里要注意的是,J1通过是否扣短路帽来设置用于选择仿真器调试模式还是FLASH加载模式,实际使用中要特别引起注意。TMS320C6713提供了2种引导方式:主机加载和外接FLASH(ROM Boot)加载。当选择主机加载(host boot)模式时,核心CPU停留在复位状态,芯片其余部分保持正常状态。引导过程中,外部主机通过主机接口(HPI)初始化CPU的存储空间。完成所有的初始化工作后,主机向接口(HPI)控制寄存器DSPINT位(位于HPIC寄存器)写1,结束引导过程。此时CPU退出复位状态,开始执行地址0处的指令。主机加载模式下,可以对DSP所有的存储空间进行读/写。当选择FLASH加载模式时,CPU在复位信号无效之后,仍保持复位状态,此时位于外部CE1空间的FLASH中的1KB代码通过EDMA被搬入地址0处,搬移的位数大小由boot mode的配置确定。传输完成后,CPU退出复位状态,开始执行地址0处的指令。用户可以指定外部加载FLASH的存储宽度,由boot mode的配置确定,EMIF会自动将相邻的8bit/16bit数据合成为32bit的指令。FLASH中的程序存储格式应当与芯片的Endian模式设置一致。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较高的运行速度,通常要把低速FLASH中的代码传送到高速RAM中执行,但大部分应用程序都要超出1KB,显然上述的FLASH引导过程不能满足全部程序传输的需要,这就需要开发人员自己编写一段“二级引导程序”来完成剩下的传输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二级引导程序”要被放在CE1空间FLASH的起始处。整个FLASH引导方式的工作过程如下:设备复位,CPU从CE1空间的起始处拷贝KB数据到地址处。所拷贝的这些数据就包含用户编写的二级引导程序。拷贝结束,CPU退出复位状态,从地址处开始运行二级引导程序。该引导程序按要求将FLASH中的应用程序拷贝到RAM的指定位置。完成后,引用C程序入口函数c_int00()。c_int00()函数初始化C语言运行环境,然后开始运行应用程序。复位控制:复位控制电路通过FPGA-A(抗干扰端)的IO输出来控制。锁相环供电电路:TMS320C6713的PLL锁相环输入电压通过L1磁珠滤波之后给入给PLLHV管脚(如图2.3),以减少时钟输出的相位噪声。图2.3时钟:开发板中,CLKMODE0上拉至3.3V为高,CLKIN(DSP工作时钟) 和 ECLKIN (External EMIF input clock source外部存储器接口输入时钟)为62MHZ。根据DSP的PLL控制器可以配置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用于CPU的内核,外部存储器、McASP、数据地址总线等外设。6713的时钟结构如图2.4:图2.4TMS320C6713的时钟配置可以由PLL控制/状态寄存器PLLCSR、倍频系数PLLM以及PLLDIVx和OSCDIV1等相关寄存器进行设置。相关寄存器的描述如表2-2、表2-3、表2-4、表2-5。表2-2表2-3表2-4表2-5JTAG连接:JTAG具体连接可详细参考TMS320C6713的数据手册“TMS320C6000 Peripherals Reference Guide.pdf”第699页(注意:布线时JTAG口与DSP连线应尽量短)(如图2.5)。 图2.5EMIF接口, 存储空间的配置:EMIF接口由CE0、CE1、CE2、CE3共4个存储空间,每个存储空间寻址范围为256M 字节 ,数据总线宽度为32bit ,支持的存储器类型有SDRAM 、SBSRAM 、SRAM、Flash 等。其输入时钟由外部ECLKIN 引脚提供或内部SYSCLK3 提供。 EMIF接口相关信号如图2.6:图2.6ECLKIN:为EMIF 外部时钟输入; ECLKOUT:为EMIF 工作时钟 有2 个来源:ECLKIN 和SYSCLK3 ,可由EKSRC寄存器(DEVCFG.4)配置选择 ,EKSRC = 0 时,选中SYSCLK3 (默认)EKSRC = 1 时,选中ECLKIN;ED31:0:为32位数据总线,对应原理图中的TED31:0网络;EA21:2:为20位地址总线,对应原理图中的TEA31:0网络;: 为存储空间选择信号,对应原理图中的TCE0n、TCE1n、TCE2n、TCE3n、网络;: 为字节使能信号,对应原理图中的TBE0n、TBE1n、TBE2n、TBE3nARDY:异步存储器数据就绪信号;/: 为异步存储器读出使能信号/SDRAM行选通信号/SBSRAM 读出使能信号, 对应原理图中的TSDRASn网络;/:为异步存储器读使能信号/ SDRAM列选通信号/ SBSRAM地址选通信号, 对应原理图中的TSDCASn网络;/:为异步存储器写使能信号/SDRAM写使能信号/ SBSRAM写使能信号, 对应原理图中的TSDWEn网络;: EMIF 总线保持请求信号;:EMIF 总线已保持确认信号;BUSREQ: EMIF 总线请求标志信号。在开发板上,DSP与外部存储器件的通信主要通过EMIF接口总线来完成,如图2.7所示图2.7U2(MT48LC4M32B2B5)为1Mx32x4Banks共128Mbits的SDRAM,配置为DSP的CE0空间, 地址范围为0x80000000-0x81000000,其地址总线、数据总线与控制线与DSP接口实现无缝连接。SDRAM行列地址的配置参考如表2-6:表2-6U3(39VF1601)为1Mx16bit的FLASH,接在DSP的CE1空间,地址范围为0x90000000-0x90200000,与DSP地址总线TEA21T2 20根地址总线刚好完全匹配。对FLASH进行写操作时,首先需要对它进行擦除之后才能写操作,而这中间涉及到擦除和写的命令控制字,具体参考SST39VF1601的数据手册。在使用EMIF接口访问外部存储器件时,根据外部存储器件的特性,还需要配置相关的寄存器GBLCTL、CExCTL、SDCTL、SDTIM、SDEXT等,具体的配置参数请参考相关数据手册。此外,DSP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及控制线与FPGA相连,因此与FPGA的数据交互也是通过EMIF总线访问来完成。三、FPGA(EP4CE115F23I7N)部分FPGA的JTAG和AS的配置电路如图3.1,AS配置芯片采用EPCS64,这里需要注意的是FPGA的时钟接口,其内部的PLL输入需要专用时钟引脚输入。图3.1FPGA-B与DSP、USB、RS232、RS422等的连接用IO的配置来完成,开发当中只需找到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即可。四、USB2.0(CY7C68013)接口部分USB2.0接口采用CY7C68013-56接口芯片,它的外围电路简单,其16位数据FIFO总线及各控制线连线引到FPGA的IO口上(如图4.1),方便可编程芯片对其数据传输进行控制。而与计算机的接口通过USB2.0接口线与一四芯USB插座相连。图4.1USB接口通常采用同步读写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图4.2分别是其从FIFO模式异步读写时序图4.2(1)从FIFO同步读图4.2(2)从FIFO同步写此外,详细的开发文档参考CY7C68013的数据手册及FX2 TechRefManual资料。五、时钟管理部分时钟管理部分电路如图5.1图5.1U32为-20oC+70oC稳定度1ppm的10MHz准正弦输出温补晶振,输出幅度在500mVpp左右,通过U31(AD8012)的整形和放大之后生成两路10MHz驱动时钟:1) 一路生成SYN_CLKREF_IN,供给两路射频频综芯片SI4133,做为时钟参考输入;2) 另一路驱动时钟芯片FIN1027,产生两路差分时钟: 差分时钟DIFFCLK_P_A,DIFFCLK_N_A,供给P2-FPGA(抗干扰端),做为全局时钟输入; 差分时钟DIFFCLK_P_B,DIFFCLK_N_B,供给P1-FPGA(接收机端),做为全局时钟输入;关于时钟驱动部分,需要额外补充的是:l AD采样时钟,通过P2-FPGA(抗干扰端)的IO输出供给,可通过FPGA的内部锁相环进行频率配置之后输出;l DSP的主时钟输入通过P2-FPGA(抗干扰端)的IO输出供给,可通过FPGA的内部锁相环进行频率配置之后输出;l P1-FPGA(接收机端)做为接收机开发来讲,建议内部工作主时钟可以通过DSP输出的TECLKOUT供给,这样FPGA与DSP的EMIF总线接口时钟和接收机工作主时钟可以统一在一起。六、RTC实时时钟电路RTC实时时钟电路如图6.1所示图6.1DS3234是一款超高精度实时时钟(RTC),带有SPI总线控制接口,是Maxim的首款高精度、SPI接口RTC。DS3234将高度稳定的TCXO与RTC组合在一起,提供256字节用户配置SRAM、数字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晶体,可有效节省系统成本。无需用户校准即可在整个工业级温度范围(-40C至+85C)内达到优于1.8分钟/年( 3.5ppm)的精度;0C至+40C范围内,精度优于1分钟/年( 2.0ppm)。 DS3234针对低功耗应用设计,支持+2.2V至+5.5V电源电压范围,需要时可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例如,电压较低的电池。通过SPI控制接口读取时间、温度和存储器数据。用户只需提供一个3V备份电源,以便在系统电源停止供电时保持计时功能,主处理器通过SPI接口读取时间、温度和/或其它存储器数据。DS3234的典型应用包括:信息终端、GPS、电表、舰队管理、服务器、安全/门禁控制、计时付费系统、POS终端及ATM等。关键特性 精度可达1.8分钟/年(-40C至+85C) 实时时钟提供秒、分钟、小时、日期、星期、月、年信息,并带有闰年补偿,有效期至2100年 精度为3C的数字温度传感器 256字节用户配置SRAM 备份电池电流 3A SPI串行接口 可编程方波输出信号 振荡器停止标志 电源失效检测与自动切换电路 可提供每天两次定时闹钟 DS3234主要用在卫星导航接收机和信息终端等设备中,设计中通过FPGA的IO口来实现DS3234的SPI接口访问。七、RS232电路(UART)RS232电路如图7.1所示图7.1LVTTL到RS232电平转换采用ADM3202EARW芯片,LVTTL端与FPGA 的IO相连,RS232电平端可直接与计算的串口线相连进行通讯。八、RS422电路RS422电路如图8.1所示图8.1LVTTL到差分RS422电平转换采用MAX3488芯片,LVTTL端与FPGA 的IO相连,RS422差分电平端输入/输出两根差分电平信号供对外接口。九、四通道AD采样部分板上AD 采用Analog Device 公司AD9265芯片,是一款单芯片、16 位、80 MSPS模数转换器(ADC),采用1.8 V 模拟电源供电,ADC内核采用多级、差分流水线架构,并集成了输出纠错逻辑。ADC输出数据格式为并行1.8 V CMOS或LVDS (DDR),模拟带宽最高可达650MHz,可做射频直接带通采样。采用差分驱动时,AD9265能够实现最佳性能,如图9.1所示图9.1如图所示,模拟中频信号(具有+1.0V共模电压)经33欧限流电阻后输入AD差分采样端, AD9265输入时钟为差分输入,通过U17(FIN1027)获得。十、本振频综部分本设计中采用SI4133做为射频本振频综芯片,Si4133数字锁相式频率合成器芯片的基本模块框图如图10.1所示。它包含3路PLL(锁相环路)。每路PLL由PD(相位检测器)、LF(环路滤波器)、VCO和可编程分频器构成。图10.1下面以1路PLL为例,简要介绍该芯片工作原理。参考频率fin从XIN脚输入,通过放大器、R分频器后,得到频率finR,同时,这路VCO的输出频率fout经过一个N分频器后,得到频率foutN,2个频率输入到PD进行相位比较,产生误差控制电压,该误差电压经过LF可得一误差信号的直流分量作为VCO的输入,用于调整VCO的输出信号频率,使VCO分频后的信号频率foutN向finR近于相等,直至最后两者频率相等而相位同步实现锁定。环路锁定时,PD的输人频差为0,即finR=foutN,fout=NfinR,可以通过改变输出信号的分频系数N和参考信号的分频系数R来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该芯片3路PLL的VCO的中心频率由外部电感决定,PLL可在VCO中心频率5范围内调节输出频率。三路PLL中两路用来进行射频输出,这两路射频PLL是时分复用的,即在一个给定时间内只有一路PLL起作用。每路射频PLL工作时,其射频输出频率可在VCO的中心频率内调节,所以通过给相应的N分频器进行简单编程就可达到对射频输出进行控制,从而工作在两个独立的频段。两个射频VCO中心频率最优化设置分别在947 MHz和1.72 GHz之间以及在789 MHz和1.429 GHz之间。三路PLL中另一路用来进行中频频率合成,该电路的VCO的中心频率可通过接在IFLA和IFLB引脚的外部电感来调整。PLL中频输出频率可在VCO中心频率的5内调节。电感数值不精确可通过Si4133的自动调节算法进行补偿。中频VCO的中心频率可以在526 MHz和952 MHz之间调节。如果需要,可以通过分频降低IF的输出频率。以Si4133为核心的频率合成器电路原理如图10.2所示图10.2设计中采用10 MHz 1PPM温补晶振做为基准频率源,射频输出通过LC串联匹配网络匹配到负载。射频1通道的外部电感的范围是04.6nH,射频2通道的外部电感的范围是0.3 nH6.2 nH。VCO中心频率决定于与各自VCO相连的外部电感值,考虑到外部电感值有10的偏差,Si4133可通过自调节算法补偿电感的误差。因为电感值为nH数量级,在确定电感值时须考虑封装问题。每个VCO的总电感Ltot是外部电感Lext与封装电感Lpkg之和,与总电感并联一个标称电容,如图10.3所示。图10.3中心频率计算公式为: Si4133有16个22位的数据寄存器,寄存器0寄存器8可编程,它们是:主设置寄存器、鉴相器增益寄存器、掉电寄存器、射频1和射频2的N分频器寄存器、中频的N分频器寄存器、射频1和射频2的R分频器寄存器、中频的R分频器寄存器。寄存器9寄存器15为保留不写。每个寄存器22位串行字包括18位数据码和4位地址码,通过串行通信写寄存器,可以设置RF、IF频率以及参考频率的分频系数,以得到最后需要的RF和IF频率;同时,也可以控制PD的增益(又称鉴相灵敏度)。通过设置PWDN引脚电平以及内部相关寄存器,可以分别设置RF和IF的低功耗工作模式、选择需要工作的电路。AUXOUT引脚可输出频率失锁信号,VCO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容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灯具导购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253.4-2023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 第4部分:粉条》
- 护士护理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学茶道考试题及答案
- 《初中数学几何推理练习题教学方案》
- 市场推广活动策划书标准化模板
-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13篇
-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操作承诺书5篇
- 打羽毛球500字六年级作文小学作文11篇
- GB/T 5976-2006钢丝绳夹
-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主题班会【ppt】
-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 外贸客户验收设备报告工厂测试FATSAT
- 函数的概念学习任务单-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产品技术规格书模板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 颈脊髓损伤患者护理查房PPT
-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课件
-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
- 浙大中控DCS图形化编程(“模块”)共248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