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技术亲和色谱.ppt_第1页
色谱技术亲和色谱.ppt_第2页
色谱技术亲和色谱.ppt_第3页
色谱技术亲和色谱.ppt_第4页
色谱技术亲和色谱.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亲合作用体系 1 离子强度 一般来说 提高离子强度 亲和作用减弱或完成破坏 2 PH 在适当的PH下 亲和结合作用较高 在其它PH下 亲和作用减弱或完成破坏 3 抑制氢键形成的物质 脲和盐酸胍的存在可减弱亲和作用4 温度 提高温度 静电作用 氢键 配位键减弱 但是 疏水性相互作用增强5 液体离子 SCN I CIO4 的存在 疏水性相互作用减弱6 螯合剂 影响配位键 使亲和作用消失 影响亲和作用的因素 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专一性识别或特定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的技术为亲和分离技术亲和配基是对生物分子具有专一性识别或特定的相互作用的物质 5 找与底物专一可逆结合的配基 将配基通过共价键偶联到基质 配基与底物吸附 洗脱目标物 6 亲和纯化技术 亲和层析 Affinitychromatography 亲和过滤 膜分离 亲和分配 双水相萃取 亲和反胶团萃取 反胶团萃取 亲和沉淀 沉淀 亲和电泳 电泳 配基 生物特异性配基拟生物亲和配基亲和配基必须具备的条件 1 专一性识别或特异性作用必须是可逆的2 结合常数要适当3 稳定性好 可进行化学改性 专一性和特异性决定着分离纯化的产品纯度相互作用的强弱决定着吸附和解吸的难易程度 亲和配基的分类 单专一性的小分子配基基团专一性的小分子亲和配基专一性的大分子亲和配基免疫亲和配基基团专一性的大分子亲和配基 亲和配基的选择 组合化学肽库选择亲和配基目标肽 反义肽 组合合成 亲和筛选 优选序列噬菌体展示技术目标蛋白 可结合噬菌体 扩增 多轮筛选单克隆群体 氨基酸序列SELEX技术随机序列 PCR扩增 特异性结合 重复筛选 亲和洗脱 目标产物的洗脱方法有特异性洗脱和非特异性洗脱 特异性洗脱剂含有与亲和配基或目标产物具有亲和结合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 通过与亲和配基或目标产物的竞争性结合 洗脱目标产物 非特异性洗脱通过调节洗脱液的pH 离子强度 离子种类或温度等降低目标产物的亲和吸附作用 亲和色谱 亲和层析 AffinityChromatography AC 是利用生物大分子具有对一类生物大分子特异识别和可逆结合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离的色谱方法 也叫做生物亲和或生物特异性亲和色谱 是亲和分离技术中最具优势的方法 亲和层析的基本特点 1 纯化过程简单 迅速 且分离效率高2 特别适用于分离纯化一些含量低 稳定性差的生物大分子3 纯化倍数大 产物纯度高4 必须针对某一分离对象制备专一的配基及寻求稳定的层析条件5 价格相对较昂贵 6 在洗脱中 交联在层析介质上的配基可能脱落并进入产品中 从而造成不良影响 如抗体 染料等配基 基质的选择理想的基质应符合下面的要求 1 极低的非特异性吸附 2 高度的亲水性 3 较好的理化稳定性 4 大量的化学基团能被有效地活化 而且容易和配体结合 5 适当的多孔性 一般亲和吸附剂采用的基质有纤维素 聚丙烯酰胺凝胶 交联葡聚糖 琼脂糖 交联琼脂糖 多孔玻璃珠等 亲和色谱介质的制备 配基的选择 根据配体对待分离物质的亲和性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两类 特异性配体 specificligand 和通用性配体 generalligand 特异性配体一般是指只与单一或很少种类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配体 如生物素和亲和素 抗原和抗体 酶和它的抑制剂 激素 受体等 它们结合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用这些物质作为配体都属于特异性配体 配体的特异性是保证亲和层析高分辨率的重要因素 但寻找特异性配体一般是比较困难的 尤其对于一些性质不很了解的生物大分子 要找到合适的特异性配体通常需要大量的实验 通用性配体一般是指特异性不是很强 能和某一类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配体 如各种凝集素 lectine 可以结合各种糖蛋白 核酸可以结合RNA 结合RNA的蛋白质等 通用性配体对生物大分子的专一性虽然不如特异性配体 但通过选择合适的洗脱条件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辨率 而且这些配体还具有结构稳定 偶联率高 吸附容量高 易于洗脱 价格便宜等优点 所以在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 配基的浓度 对亲和势比较低的时候 KL 10 4mol L 增加配基浓度有利于吸附 增加亲和柱的长度来提高吸附率 配基浓度太高使吸附力太强 洗脱困难 理想的配基浓度为1 10 mol L 21 配基偶联的位置 配基固定化时 其不参与亲和结合的部位与载体进行偶联 腺嘌呤N6 氨基接到载体上 对脱氢酶和甘油激酶有吸附力 磷酸基接到载体上 对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有吸附力 22 配基分子的大小 选用大分子配基 小分子物质作为配基 载体和配基间插入一个 手臂 以消除空间障碍 亲和吸附介质的配基 1 酶的抑制剂一些物质 它们并不引起酶蛋白变性 但能使酶分子上的某些必需基团 主要是指酶活性中心上的一些基团 发生变化 因而引起酶活力下降 甚至丧失 致使酶反应速度降低 能引起这类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inhibitor 在生物体内蛋白酶的抑制剂可与蛋白酶的活性部位结合 抑制酶的活性 必要时保护生物组织不受蛋白酶的损害 酶的抑制剂在分子大小和形态上分布较广 有天然的生物大分子 也有小分子化合物 2 抗体利用抗体为配基的亲和层析又称为免疫亲和层析 Immunoaffinitychromatography 抗体与抗原之间具有高度特异性结合能力 结合常数一般为107 1012L mol 因此 利用免疫亲和层析法 特别是以单抗为配基的免疫亲和层析法是高度纯化蛋白质类生物大分子的有效手段 3 A蛋白A蛋白 proteinA 为分子量约42KD的蛋白质 存在于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 的细胞壁中 占该细胞壁构成成分约5 A蛋白在确定其为蛋白质之前称A抗原 与动物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linG IgG 具有很强的亲和结合作用 结合部位IgG分子的Fc片断 Y字型IgG分子的主干部分 A蛋白不与抗体 IgG 的抗原结合部位结合 而且任何抗体的Fc片断的结构都非常相似 因此A蛋白可作为各种抗体的亲和配基 但不同抗体的结合常数有所不同 4 凝集素凝集素 lectin 是与糖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酶和抗体除外 的总称 大部分凝集素为多聚体 含有两个以上的糖结合部位 不同的凝集素与糖结合的特异性不同 例如 常用做亲和配基的伴刀豆球蛋白A concanavalinA conA 与葡聚糖和甘露糖的亲和结合作用较强 而麦芽糖凝集素 wheatgermagglutinin WGA 与N 乙酰葡糖胺 N acetyl glucosamine 的亲和结合作用较强 5 辅酶和磷酸酰苷各种脱氢酶和激酶需要在辅酶 coenzyme 的存在下表现其生物催化活性 即脱氢酶和激酶与辅酶之间具有亲和作用 辅酶主要有辅酶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 NAD 辅酶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hosophate NADP 和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triphosphate ATP 等 这些辅酶可用做脱氢酶和激酶的亲和配基 此外 磷酸腺苷 adenosine5 monophosphate AMP 二磷酸腺苷 adenosine2 5 diphosphate ADP 的腺苷部分与上述辅酶的结构类似 与脱氢酶和激酶同样具有亲和结合作用 可用做这些酶的亲和配基 6 过渡金属离子Cu2 Ni2 Zn2 Co2 等过渡金属离子可与N S和O等供电原子 electrondonoratom 产生配位键 因此可与蛋白质表面的组氨酸 His 的咪唑基 半胱氨酸 Cys 的巯基和色氨酸 Trp 的吲哚基发生亲和结合作用 其中以His的咪唑基的结合作用最强 过渡金属离子与咪唑基的结合强弱顺序是Cu2 Ni2 Zn2 Co2 7 组氨酸在各种氨基酸中 组氨酸的性质比较独特 具有弱疏水性 咪唑环为弱电性 因此组氨酸可与蛋白质发生亲和结合作用 虽然这种亲和作用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但利用固定化组氨酸吸附蛋白质以及吸附蛋白的洗脱实验结果表明 静电和疏水性相互作用均有可能参与亲和结合 在盐浓度较低和pH约等于目标蛋白质等电点的溶液中 固定化组氨酸的亲和吸附作用最强 随着盐浓度增大 亲和吸附作用降低 因此利用组氨酸为配基可亲和分离等电点相差较大的蛋白质 洗脱则可采用增大盐浓度的梯度洗脱法 8 肝素肝素 heparin 是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肝 肺 肠等脏器中的酸性多糖类物质 分子量一般为5 30KD 具有抗凝血作用 肝素与脂蛋白 脂肪酶 甾体受体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抗凝血酶 凝血蛋白质等具有亲和作用 可用作这些物质的亲和配基 肝素的亲和结合作用在中性pH和低浓度盐溶液中较强 随着盐浓度的增大结合作用降低 活化基质的活化是指通过对基质进行一定的化学处理 使基质表面上的一些化学基团转变为易于和特定配体结合的活性基团 溴化氰活化法溴化氰活化法是最常用的活化方法之一 活化过程主要是生成亚胺碳酸活性基团 它可以和伯氨 NH2 反应 主要生成异脲衍生物 反应如下 介质活化与耦联 活化耦联过程 20ml 2mol L碳酸氢钠 20g湿琼脂糖 冰浴4 5min 搅拌过程中加入溴化氰 4 5 10min 过滤 冷蒸馏水和缓冲液洗涤 加入溶于缓冲液中的配基 搅拌2h 4 保存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溴化氰活化法的基质和配体偶联后生成的异脲衍生物中氨基的pKa 10 4 所以通常会带一定的正电荷 从而使基质可能有阴离子离子交换作用 增大了非特异性吸附 影响亲和层析的分辨率 另外溴化氰活化的基质与配体结合不够稳定 尤其是当与小配体结合时 可能会出现配体脱落现象 另外溴化氰有剧毒 易挥发 所以操作不便 环氧基活化法在热的浓碱溶液中 多糖类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作用生成环氧化合物 在碱性条件下 其环氧化合物又能与氨基酸或蛋白质上氨基偶联 这种活化方法的优点是活化后不引入电荷基团 而且基质与配体形成的N C O C和S C键都很稳定 所以配体与基质结合紧密 亲和吸附剂使用寿命长 而且便于在亲和层析中使用较强烈的洗脱手段 另外这种处理方法没有溴化氰的毒性 它的缺点是用环氧氯丙烷活化的基质在与配体偶联时需要碱性条件 pH为9 13 温度为20 40 这样的条件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配体可能不适用 上面两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另外还有甲苯磺酰氯法 双功能试剂法 亲和配基耦联密度测定 耦联密度决定了介质的吸附容量分光光度法量差法分析水解作用分析元素分析法 间臂分子 当配基的分子量较小时 将其直接固定在载体上 会由于载体的空间位阻 配基与生物大分子不能发生有效的亲和吸附作用 如果在配基与载体之间连接间隔臂 可以增大配基与载体之间的距离 使其与生物大分子发生有效的亲和结合 加入间臂的长度要恰当 太短则效果不明显 太长则容易由疏水性非特异吸附造成弯曲 反而降低吸附效率 间臂的疏水性也需要考虑 应尽量减小对配基的影响 如间臂和配基疏水性较强 则效果不明显 常见的亲和色谱 核苷酸及辅酶亲和色谱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染料亲和色谱免疫亲和色谱基团专一性大分子亲和色谱 核苷酸及辅酶亲和色谱 指将核苷酸 或辅酶 作为亲和配基固定在色谱介质上进行亲和色谱的技术 主要利用核苷酸特别是辅酶因子和蛋白质之间的专一性识别达到分离纯化目的 介质制备 碳二亚胺直接法偶联溴化氢活化琼脂糖 连接氨基己酸 加入核苷酸 溶液中保存 洗涤 偶联间接偶联法间臂分子和核苷酸 活化的介质 吸附和解吸 选择合适的缓冲液条件下吸附一般采用辅酶或盐溶液进行梯度洗脱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 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残基 如组氨酸的咪唑基 半胱氨酸的巯基和色氨酸的吲哚基 有利于蛋白质与固定化金属离子结合 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金属离子如锌和铜 46 将活化的介质与金属螯合剂偶联 再用金属离子溶液处理制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柱 金属螯合剂 亚氨二醋酸 氨基水杨酸 8 羟基喹啉 羧甲基氨基酸等 亲和作用机理 静电作用配位键结合共价键生产 键 吸附 采用50mmol L的金属盐溶液通过色谱柱 直至色谱介质吸附饱和 平衡缓冲溶液洗去未螯合的金属离子加入适宜浓度的NaCl和选择合适pH值有利于减少非特异性吸附 解吸 吸附蛋白质解吸的方法 改变pH值竞争性洗脱采用50 100mmol L的EDTA洗脱 可将蛋白质和金属离子解吸 洗涤 重新上柱平衡 固定所需的金属离子 pH与氯化铵浓度的影响 固定化亲和离子色谱的应用 基因修饰蛋白质的纯化遗传修饰 具亲和尾蛋白 色谱分离 亲和尾切除 色谱分离 酶切位点 亲和尾大小 52 染料亲和色谱 有机染料具有类似于NAD 的结构 需核苷酸类物质为辅酶的酶 对染料具有一定亲和力 染料共价偶联到琼脂糖载体上 能制得亲和层析柱 染料亲和层析已成功的分离纯化了多种酶 染料亲和色谱介质的制备 配基性质 染料结构和染料取代度是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以下途径可以实现制备 采用琼脂糖凝胶 染料连接在 OH上 该过程可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完成 染料也可通过活性基团和基质偶联 该方法可引入高密度的染料 吸附蛋白质量增多 选择亲和作用力较小的染料有利于解吸 吸附与解吸 采用磷酸盐缓冲液 在pH6 0 7 0条件下吸附常用解吸方法 增加盐浓度改变pH值采用水溶性高聚物亲和洗脱最后对杂蛋白进行变性处理 洗涤 缓冲液平衡再生介质 免疫亲和色谱 抗原和抗体的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并且它们的结合亲和力极强 因此用适当的方法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吸附剂上 便可有效地分离和纯化免疫物质 特点 分离效率高 成本高 而且蛋白质亲和配基不稳定 容易降解 免疫亲和色谱过程 目标蛋白质 抗体制备 上样与洗脱 介质制备 单抗制备复杂 成本高 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