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交流会发言材料.doc_第1页
校本教研交流会发言材料.doc_第2页
校本教研交流会发言材料.doc_第3页
校本教研交流会发言材料.doc_第4页
校本教研交流会发言材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实验基地学校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项城市文化路小学2015年3月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项城市文化路小学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昨天到街上转转,发现一家知名皮鞋店门前贴着一张特别醒目的广告:“买一送一”。我不禁心动,花一双鞋的钱,买两双鞋,值!等我进去一问,才知道,是买一双鞋,送一双鞋垫!刚才几位老师讲的特别精彩,他们做的相当出色。和他们一比,我要讲的可就逊色多了。他们就是锃亮锃亮的名牌皮鞋, 我就是那双不起眼的小小鞋垫。所以,对于我的发言,大家不要抱太高的期望。不过,没关系,我们做教师的,其实就像鞋垫,为了孩子们能走好人生的道路,我们甘愿做默默无闻的鞋垫。我不奢望我的发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只希望我能抛出一副鞋垫,引出一双皮鞋。(此处有掌声)谢谢大家!我来自项城市文化路小学,能够代表我们项城做经验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我要感谢省教研室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我发言的题目是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出示PPT)一、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一)远游的语文教学,该回家吃饭啦!先说个故事。一大学毕业生去公司应聘,招聘者问:会英语吗?他说会,招聘者又问:英语中你最擅长什么?他回答:我最擅长选择题。招聘者哭笑不得:你找个需要做选择题的公司去吧。这个故事强烈地讽刺了当今的应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为了获得理想的分数,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付出了太多太多的代价。老师整黑板整黑板地往黑板上抄题,学生整页整页地往本子上抄题。回到家里写到半夜,不会的题难倒家长。上课时,除了背课文、背课后题、背近反多、背词语解释,学生在积极参与外,老师所讲的内容,有多少学生听进去呢?我儿子上高中时说过一句话:我最喜欢上语文课。我说为什么?他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他说,上语文课不用听,想干啥就干啥! 听和不听一个样。想想也有道理,我们当学生时候,上语文课听过多少呢?我们上学的时候,学习主谓宾定状补等复杂的语法知识,花费了太多太多的精力,结果还是迷迷糊糊。后来不学了,忽然发现,不学语法,照样会说中国话!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无效劳动。每天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老师讲大量的练习题,有什么用?什么缩写句子、改写句子、修改病句(而且是人造病句,学生不会这样写,是人为编造的病句),有什么用?不做这样的题,学生就不会说中国话吗?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东西,有多少是有价值的?有多少学生听进去了?有多少学生听明白了?阅读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有多少?课程改革多少年,我们忽然发现,不会教语文了。优质课变成了作秀课,公开课变成了作假课,这样的课对老师造成了严重的误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几乎等于放任自流;合作探究成了过场式的“花架子”;信息技术让课堂好看好玩却使本文研读和语文训练被架空;课堂上的大量拓展,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课程改革造成了“去语文”“泛语文”“非语文”的畸形现象。为此,我们大声疾呼:远游的语文教学,该回家吃饭啦!(二)“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基本内涵。先提个问题:怎样让母鸡多下蛋?有几个途径:一是教给母鸡下蛋的方法,让母鸡背会。二是制定母鸡下蛋的制度,每天至少下一个,完不成任务受处罚。三是撒给它们足够可口的食物,让它们自主去吃。答案很简单,吃得多了,自然就下蛋。有人问,学生不会写作文怎么办?也很简单,只要读书多,自然会写作。教语文本来就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是人为搞复杂了。语文不搞复杂,是语文专家没有本事,语文不搞复杂,教师培训没法开展,语文不搞复杂,有些人无法名利双收。但,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语文,我们要的是真正的教育!崔峦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杨再隋提出“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这些倡导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幸好,我校一帮年轻的语文教师,组成了周口市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的主持人就是我们学校的业务校长。这样一来,我们有了真搞教研、搞真教研、真教语文、教真语文的信心。我们大胆提出“筑牢三梯一线、回归语文本真”教研设想。何谓“三梯一线”?我们把语文学习分为三个梯度:即学会识字写字,学会积累词语,学会朗读背诵。这三个梯度是以“语言积累”为主线,简称“三梯一线”。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为什么我们要定这样的目标?一是很多学生不能正确书写汉字,不能规范书写汉字,二是很多学生学过的词语不积累、不运用,就像猴子掰的玉米一样丢掉。三是学过的课文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是语言积累过少,课外阅读过少。这些状况导致学生语言贫乏,不会写、不会说、不会读,语文素养低下。(三)“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实施。1、语文教师要“真教语文,教真语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紧紧跟随“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大旗,围绕“识字写字、词语积累、朗读背诵”开展教学。生字会读、会写、会用;词语学会积累,学会运用;课文会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经典课文会背诵;大力开展课外阅读,背诵经典诗文。语言积累的多了,语文能力自然就会提高。2、教导处要“真搞教研,搞真教研”。一是对“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教学理念进行宣讲和学习,让语文教师明白,要杜绝形式主义,杜绝应试主义,杜绝追风赶潮,杜绝摆花作秀。要把这种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开展课例研究,在研究中突出研究“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理念的落实情况,不看是否好看,不看是否煽情,不看是否热闹,只看教学效果。三是改善教学评价内容,建立奖惩机制。人都是有惰性的,为了激励语文教师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必须对教学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我们的做法是:1、识字写字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正确书写,规范书写。评价方式是每个班级抽出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现场书写,教导处进行综合打分。2、词语积累方面:采取口头听写和书面试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3、朗读和背诵:一是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和朗读能力抽测,二是对重点课文进行全文背诵抽测。每个单元至少有两篇课文要求会背诵。 所有抽测结果都要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四)取得的成效:1、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加。对于一般正常的儿童来说,一类字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二类字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2、学生的书写水平明显提升。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正确书写、规范书写,坐姿正确,握笔正确,笔顺正确。3、词语积累量增加。对于词语的掌握,不仅会写,而且熟记于心,正确运用。我们成功的做法是让学生进行“词语麻辣串”练习。很多学生能将一篇课文的词语都串起来,组成一段话。作文中,所学的词语运用率也大大提高。4、学生的朗读能力明显提升。以前,很多学生不会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明显提升。5、学生的语言积累显著增加。以前,只要求学生会背课后要求背的课文。绝大部分学生能背诵全册一半的课文。而且,我们各个年级都编写了校本教材让学生背诵,很多优秀的中华经典学生能熟记于心。这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增加文化积淀有重要的意义。6、阅读量大大增加。以前学生每个学期只读一本语文课本,课外读物少得可怜,现在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都有大量的图书,学生可以自由借阅。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扩大了知识视野。总而言之,“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而且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二、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当前,“课例研究”在我国备受瞩目。华东师大安桂清教授对此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很多成果值得借鉴。2007年,余文森把课例研究作为教学型研究的主要方式,认为课例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然而,作为一所四五千人的大学校,在百人左右的大班额中实施课例研究,无异于雾中看花,水中望月。我们认为,好的教研理念,必须同本校实际相结合,才能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研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课例研究模式,即“基于目标跟踪的语文课例研究”模式,并将此作为一项课题研究在河南省教研室成功立项。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模式虽不起眼,但接地气,易操作,效果快,它大大提升了我校校本教研的层次,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也有效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一)“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的主要优势传统的教研模式,仅仅局限于说课、听课、评课等。其活动的成分居多,研究的成分极少。听课时,仅仅满足于来到听课现场,完成听课记录,既不关注当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关注授课采取了哪些手段,更不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至于课例背后的故事,和他无关。评课时,大多数教师都是泛泛而谈,优点多提,好话多说,至于问题,要么是蜻蜓点水,要么是完美无缺,更不要说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去评判了。这种低层次、低水平的教研活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素养的确是收效甚微。因此,我们急于找到一条提升校本教研层次的、实现教研新突破的路子。课例研究如及时雨般沙沙而来,我们认为它是传统教研活动的升级换代,是由“活动”到“研究”的蜕变。但是,很多课例研究工程庞大,费时费力,让人望而却步。我们学校班大人多,教师工作量大,这样的课例研究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空中楼阁。课题组经过反复研讨,最终确立了“基于目标跟踪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其优势在于:1、本研究直指“目标跟踪”,主题具体而明确,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2、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预设、目标的达成过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研究,让老师很快找到研究的切入点,能够“有米下锅”“有物可研”;3、教学目标是教学之魂,课堂之纲,抓住了目标,就抓住了要害,可以大大提升研究的效果。从以上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是提升校本教研层次、实现校本教研新突破的“便捷通道”。不仅应该做,而且可以做好。(二)研究的方法和程序为了更好地推进课例研究,我们建立了周口市语文名师工作室,文化路小学教研网络,带领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七大步,戏称“目标跟踪七步诗”。第一步,以名师工作室成员为主,引领各年级段青年教师参与,确定各年级段参加课例研究的人员。第二步,组织所有参加课例研究的老师,学习课例研究的相关资料,明确课例研究的方法、步骤。第三步,各年级段在组内听课的基础上,确定本段课例研究活动的开课老师与教学主题。开课教师独立备课,尽量体现课例研究对备课的特殊要求,如复线型教案的撰写等。第四步,选择合适的时间开放第一次公开课,所有本校课题组成员参加,作为观察员从不同视角观察课堂进程。教学过程全程录像,便于事后对课堂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分析。第五步,第一次公开课结束后,课题组成员一起进行议课。不同于一般的评课,每位成员发言时,要提供自己观察课堂的记录,给开课老师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第六步,开课老师修改教学设计,重新上一遍该课,换一个班级进行。也可以由另一位老师将修改过的教学设计到自己班上实施,课题组成员同样一起观课、议课,重点观察改进的情况和效果。第七步,开课教师和所有课题组成员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其中开课教师负责完成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其他名师工作室成员主要写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观察记录等。(三)课例研究取得的成果1、探索出了基于目标跟踪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模式,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使校本教研成为我校教研的新常态。2、成立了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建立课例研究交流与成果共享的网络平台,使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3、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优化了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主要问题由于基层学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参与研究的时间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教师来说,课例研究的任务往往会成为一种额外的工作负担。而且在整个推进过程中,课例研究往往要借助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