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人看世界.doc_第1页
萧山人看世界.doc_第2页
萧山人看世界.doc_第3页
萧山人看世界.doc_第4页
萧山人看世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萧山人看世界巴马散记遥望大地和天空之间袅袅升起的炊烟,走近山脉和河流之间梦里依稀的从前,探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光阴故事的繁衍。秋天.巴马,两者时空相距甚远,风马牛遥不可及,且就一次出游将其串连在了一起。带着对美好传说的憧憬,怀着对寻找健康长寿的向往,开启了巴马梦的探秘之旅。秋天,农耕者说是春种秋收的收获之季,文人骚客说是多愁善感的时光,商家看成是贸易成交的黄金期,外出打工者盘算着离归期已经不远。秋风中的落叶,走的东倒西歪,散落大地;秋色中晚霞,拖着疲惫的长影,显得十分无力;秋雨中惆怅,总会生出一些莫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秋词,使人们对秋天另有一番感慨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高昂的激情,博大的意境,正是催人出门走游的好机缘。去巴马,先得从杭州行至南宁。南宁走约二个小时的高速公路,后转至省道二级公路。这里的二级公路就是崎岖多弯的山间公路,蜿蜒如蛇,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时而拐弯,时而平坦。窗外挺拔的桉树,站立两旁,蔚为壮观。千沟万壑,那是岁月的痕迹,山坡上草木森林已褪去了春夏的翠绿。玉米、甘蔗、芭蕉,梯田成片,错落有致,进入了成熟,那是人类在大自然中所表现的力量美。不知觉间,又是将近二个小时的山路弯弯,才到了巴马县城。巴马,一个神奇、神秘、神圣的地方。有人说,是一个可以治病的地方;有人说,是一个最宜养生住居的地方;也有人说是具备长寿环境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更有一种说法,增添了对她的趣谈,说这里原来是爸不要妈不管的地方,爸不要,“父”走了,留下了“巴”;妈不管,“女”跑了,留下“马”,所以才有今天的巴马。其实,她是广西省内的一个县,全称为巴马瑶族自治县,全县197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4万余人,是全球五个长寿乡之一。许多时光,人们慕名而去,专家、学者去了;政府官员、企业老板去了;健康者、患病者也去了。带着疑问,带着追求,带着梦,人们都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需求。这里的草、木、花、果、油、茶,这里的山、水、河、洞、崖、宫,闻名遐迩,令人神往,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然而,巴马这山、巴马这河、巴马这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美丽的遐想。()巴马这山巴马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美誉,可见山在巴马的地位与功勋。在这喀斯特地貌的群山中,许多大山都不知有名,有的层峦叠嶂,耸立如屏。有的挺拔雄伟,昂立在天地之间,像一个个卫士,挺胸昂首,脚踩大地,头顶蓝天,守望着、伴随着巴马人亘古不变。斜阳下的巍峨大山,像擎天的绿屏挡住了光的延绵。“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雄峰也罢,丘壑也好,安静的出奇,没有一丝声响,与苍穹对视,与大地共眠,似乎在沉思什么,回首什么,眺望什么,守护什么-雨雾中的雄峰若隐若现,恍若仙境,连绵不绝,被一片迷茫笼罩,一会儿,淡蓝色的清雾露出一排山头,像一群穿着轻纱薄缕连衣裙的少女露出美丽的脸庞,用会说话的眼睛注视着人们。阳光雨露哺育了山外的植被,花草树木茂盛生长,制造出高含量的负氧离子,使这里的空气变的清新;万年溶液形成的山中溶洞,千姿百态,晶莹剔透,慑人心魂。百魔洞、水晶宫、百鸟崖,都是鬼斧神工给人们留下的绝作。百鸟岩,这是一口神岩。原来岩洞内是蝙蝠的世家,现在由于游客如云,蝙蝠只能安静地栖息在离水层最高的岩壁上。洞内的水面平静如镜,宽处40来米,窄处才数米,从洞口行舟近300米转弯处,距水面30米高处有一圆型天窗。当人们身临其境,仰望天空,你会觉得在心旷神怡中又显得十分渺小,天光照到水面犹如舞台上的光束色彩斑斓。洞中的支洞岔道不可计数,宛如蜂房。洞中的“三明三暗”,仿佛在一个小时中经历了“三天三夜”,闭上眼睛,深深呼吸,宁静三分钟,仿佛在休眠中消失了“三天三夜”的感觉,如痴如醉。山对阳光说,我因你而妖娆;洞对大山说,我因你而华丽;水对蓝天说,我因你而多彩;人对大自然说,我因你而宁静。多么惬意,多么浪漫,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正是这美丽、和谐、慷慨的大自然哺育着巴马人祖祖辈辈。(二)巴马这河一方山水养活一方人。盘阳河是石巴马人的骄傲,两岸群山罗列,两旁田野似锦。被人们称为是长寿之河,母亲之河。这河的水系长达150公里,在巴马径内穿越而过就达82公里,人们世世代代依河而居,村庄在这河两侧星星点点,散落人间。盘阳河或直或弯、或宽或窄、或阴或阳,浅绿的河水有平静有激越,河床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落差时白沫沸腾,雾气袅绕,平宽处河水悠闲地跳着慢四步,绿水潆洄,波光鳞鳞,翠影婆娑。这生命之河,其间四段伏于山内,时而跃入地下,受到净化,时而露出地表,沐浴阳光和受到高密度负离子地表氧气的滋养,这四进四出的经历造就了这独特好水,据专家解析,这河里的水呈弱碱性,负电位,具有还原性、溶液性特点,PH值7.5左右,富有微量元素,属于小分子团,是最适合人体需要的健康之水。来到这里,喝上这里的水,内分泌都会有所变化,排泄轻松,妙不可言,是大家共有的感觉。天造地设的“命河”,是盘阳河的源头,她流淌在那社乡,从高处俯瞰,“命河”弯弯曲曲,左拐右转流过那绿色的田野,犹如一个草书的“命”字镶嵌在广袤的大地之间,飘逸脱俗,如画如练,让人称奇,浮想联翩。人们称她为吉祥的标志,赞美她为生命之河,寿命之河,有了她,才孕育了这里许许多多的长命寿星。人瑞之地,养生天堂,天地人合一的佳境彰显出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关于命河,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的:岁月轮回,纤尘静美。浩若繁星的百岁让人诠释你的奇迹,而你的未来不只属于这一圣水。你的方舟承载人类的梦想,在生命的河流中风雨穿行,在急流险滩中乘风破浪,在平坦舒缓中观光赏景。自强不息,熠熠生辉,云卷云舒的季节深处,生命的绚丽随你的脉动,无限延伸(三)巴马这人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站在这历史的长河观看众生,尽管有百岁老人的作证,但仍是瞬间。无论是清贫封尘的过去,还是游客如云的如今,守护着喧嚣尘世外的一份静颐与安宁,是巴马人面临的挑战考验与抉择。巴马民风纯朴、尊老爱幼。参观了距离县城10公里外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的仁春源景区,可以感受到这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这里,当你刚进屯口,瑶族姑娘就会向你献上一杯当地的美酒,以表敬意;在这里,可以看到清朝光绪皇帝赐予邓诚才“惟仁者寿”的寿匾,可以了解巴马千年长寿文化的真谛,品尝长寿养生的特色小吃,糯米饼、豆腐花等等。晚餐是一道当地特色的养生菜肴,一定让你吃得欢天喜地。当夜色笼罩大地时,一台篝火晚会正等待着大家,上刀山、下火海等民族艺术表演使你感叹瑶族同胞独特的文化造诣。来到巴马,走访长寿村,看望百岁老人是旅程的必经。据资料介绍,巴马总人口24万余人,百岁老人就达70多人。根据安排,我们走访了二位老人,一位叫黄卜新,是位寿星公,今年116岁,精神矍铄。另一位叫黄马干,是位寿星婆,今年108岁,脸上十分清秀,无斑无迹,神态自然。由于游客众多,这里也只能递赠个红包合个影,就算完事,仔细交流也成了奢望。在长寿村,百岁老人并不稀罕,无意中我们就访谈了这样一位百岁老人。有一位阿婆坐在自家堂前无人围观比较清闲,我们就进门去问阿婆,“阿婆,你今年多大了?”,“一百零一岁喽”,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们。这时,在她边上一位稍年幼的长者,抱着小孩,接过话茬,“我是她女儿,平时我妈她还去地上干活”,我问这位大婶,“你多大了?”她说:“我80岁了,我们母女相差21岁”,于是,几个朋友要跟她母女合影,我就接过了大婶怀里的小孩。是什么原因使这里的人如此健康长寿,专家有专家的注释,学者有学者的看法。有大自然的慷慨恩赐,山环水抱聚天地之精华的地磁、阳光、空气和水,得天独厚,独占鳌头。也有这里人勤劳、自然、善良、淡定、简朴等非常因素。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劳夜休,生活规律,顺应自然。做农活是这里人从小到老,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的主题,这就充分说明了劳动创造人,造就人的真理。这里的人们知足恬静,自然淡定,有一副对联足以证明他们良好的处世心态,“忍人让人不欺人方能为人,知事晓事不多事太平无事”。当一个人把所有放下,阳光、水份、空气、杂粮陪伴足够,让人们微笑时,健康长寿总相随。这里的人们食用简朴清淡,以素食为主,火麻汤、玉米粥成为永久,低脂肪、低蛋白、低热量、低盐、高纤维素的南瓜玉米芋艿等杂粮成为主食,完全符合现代健康饮食要求。更是他们的长寿秘诀呵!(四)留下的思考因为生态,使得巴马有了今天,有了清山绿水,有了巴马人的纯朴、和谐与长寿。因为封荫,保留下来的是原始宜人的风光和韵味。而当今天游客如云、开发如潮袭来时,需要巴马人有一种超前的醒悟。敬畏自然要成为常态。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磁一光都要对它无比敬畏,需要用惜福的心态来对待。人类栖居在天空之下,大地之上。因惊奇而探究宇宙之奥秘,因敬畏而感悟造物主的伟大,正是因为敬畏自然,才使人类从灾难中醒悟。生态的保护与开发,若重若轻心中得有一把天平,在平衡中把控好,以前求温饱、求生存,今天求环保、求生态。尊重自然规律,是人类避免灾祸的必然选择,难道说这样的教训还少吗?人类的生存健康是永恒的主题。面对浮躁的社会心态,在一些人贪欲无法满足,财富,金钱、名誉都想拦于膝下的眼前。要人们扪心自问,将什么样的环境留给子孙,什么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当下,要从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理性的思维去探研,去考量,来回答人们的疑惑。人类是大自然的开发创造者,也是生态破坏者。青山绿水中,一座座小山被削为平地,工程车进进出出,灰白色的粉尘飞扬一路,一键不协调的音符,奏起一曲不和谐的旋律。发展需开发,开发需建设,建设需修路,修路需沙石,劈山取石,也属无奈。人们不禁要问,当美丽的山水间都挤满了攒动的人头,当原始封荫的大山脚下建起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当美好的风景区摆满了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今天的巴马还能保持昨天的巴马吗?当游客的钱包被一道道门票剥削干瘪时,当你不得不跟小商小贩讨价还价时,巴马的淳朴、游客的欢娱还在哪里?而留给人们且是无尽的思考-。 (陆永敢)2013年10月古巴印象从多伦多搭乘航班,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到古巴巴拉德罗已是傍晚,夜色笼罩着整个机场。政府派出的接待员直接送我们去下榻的宾馆,虽然时间不早,但从世界各地过来的旅客还在陆续到来,办理入住手续显得有些忙碌-在酒店吃过晚饭后,观看了一台当地特色的歌舞晚会,舞台就设在大海边,一边是不太明白的歌舞,一边是有节奏的涛声,心旷神怡,好不惬意。第二天清晨,我们起的很早。一轮旭日从大海的远方冉冉升起,巴拉德罗美丽的尊容才揭开了神密的面纱,展现给了人们,我们居住的Melid aradero宾馆就在大海的边上。这里是古巴著名的旅游度假区,没有工业、生活污染,生态环境保护十分优良。这里有集大海、沙滩、阳光、蓝天为一体的最美海滩,蔚蓝色的天空下,一望无际,洁白的细沙,如象牙粉,在清澈海水的冲洗下显得细腻如雪。非常遗憾,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没有安排下海游泳,只能在海滩边身临其境拍照留念,欣赏这里的海滩之美。早餐后,我们坐车去哈瓦那。“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明媚的阳光照新屋,门前开红花”这首古巴独立后的歌曲,上世纪60年代初,自己在上小学时,就曾经学唱过,因此,对这里有一种神秘向往、奇妙魅力的情愫。到了这里,我们听介绍,参观朗姆酒博物馆,游览十里海滨大道和广场,晚上还观摩古堡关城点炮仪式,所见所闻所思所惑,留下了深切印象。这是一座革命爱国之城,崇尚英雄之城,也是一座老式陈旧之城,安逸和谐之城。海滨大道,革命广场,武器广场,都有历史博物馆的记印,处处洋溢着革命激情和爱国热情,永远向人们开放。海滨大道上耸立的3座著名将领的青铜雕像,革命广场上矗立109米高的何塞马蒂纪念碑,广场左侧内政部大楼外墙上悬挂的切格瓦拉的电子画像,右侧邮政大楼外墙上的卡米洛西恩福戈斯电子画像,武器广场上,起义领袖,战时共和国总统赛斯佩德斯雕像,以及陈列的各种枪支火枪,各式坦克和战车,都是一座座古巴共和国各个时期民族英雄的伟大丰碑。形象地向人们叙述着古巴共和国的战争历史。这些雕像,有高大骑士挥舞战刀的英姿,有奋力反抗的战斗场面,无处不在向人们歌颂古巴人民不畏强暴、渴望独立的坚强意志和民族精神。古巴人们崇尚英雄,纪念英雄。切、格瓦拉,在古巴独立后,曾经是古巴高官,但在1965年,他以世界革命为已任,义然辞去高官,放弃安逸俸禄,奔赴与美帝国主义抗衡的战场。在1967年10月8日的一次战斗中,在玻利维亚被敌人俘虏,于次日被害,时年才39岁。因此,他的头像不仅悬挂在革命广场上,还被人们印在汗衫上,插在宾馆的旗帜上,摆满在各处的书摊上。我们坐着车子,游走在哈瓦那的大街上,目睹这个城市的市容市貌。城市建设几乎停滞不前,欧式老旧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建筑依然都在使用,外墙斑烂,窗栅锈蚀,看不到有新建的工地和项目。公路上跑的车子也很破旧,看不到一辆先进的现代轿车,一些我们都已报费的老爷车,他们都在正常运行,镀铬金属装饰板,尊贵气派老式样,它们停放在古老的建筑下,等待在运营生意的到来,这可都是国营公司的国有车队。一道非常别致的风景线。据介绍:古巴以计划经济为主,国有资产实行全民所有,是“标准”的社会主义模式,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按人头分配购买。生产方式的落后带来生产力的低下,由于捕捞技术的落后,捕捞设备的短缺,四面环海的国家成了吃不到海鲜的国家。这是一件多么富有讽刺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