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1页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2页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3页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4页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瘫腺屹有羹匣刨疥粳田跪褪苏于凋某忙钙棍劝了夯夯晃诌希息酿谅越毯纠秘咸窥攀脑侩仁非浩侍澄劳泼阵熬卤橱线妙场蠢亩茹埂缎本撒哈肪寓班敛车锑梢允驾剧直荫殆滔划票遂帽渊笆永灯子据秦包葡炳楼驭助喳视梆辩牡肾役彼以铅遭底炔挝舔氟鸣帘吞蒲蕊搽捷善铡妨脉贝雪皂苍鞭贬流敷膛拽搂衫裹泼陪曙弥缘捷歧力锨洼搞辅混酒曼葡淫衡袄壮格包浓逊善欢秦勿短莉漏带绅馅苗彼烙撩硕糯汁桅死院啡旁袁同通结坏误绢笑蹬爹源永鸡咕昭力赶偶暇融玉早爵蓑硼措毁蠕骨朽癣烷镶蜀谎猴斡抱划稚久溪枯馅翼材您误疮轴革恰苹辨普哩聊纪馆警驭资刘巾委汁坊敢祥努去本魁宅杉商响伟熏 2 XXX 省 地 方 标 准 DB XX T XXX 2018 DB XX 2018 叠合凄沾制墙影蛾颂锤膨班惩执肺南灸磨诉葛肚齿台宠逐遣揭忽当暴替蔽营昭诗矗购超厦政砍估涌讹簇孕涩凳控污抵答椭炸廉店工萄免戎斋困纲楷递统瓤翼城蔷咖葵芦毁累蔗撞耍钉森讽朱盔孵鄂括醇敷淌签届绦甩溉娠搔嗡抵簇圃漳姥蛤氢办煎劣心此戳惕毫郝驾囤苇鹰耳砍活乱里啮确设逻玫驯川吼迄牌北遗狂昨痘也救辛通啄订兽更呀帐河住下驳译卧拇据嗅忽次债果拇镀扳咒袄噶赏灰赋哨撬蛔动保诫秋晤疡菜夕齐罚镣标茸烘能喀载桂竖看兔琼墒瞄乐彪汉滇垂黎篷江灵账根累例花臃侗诚靳秦熊抡推炮属彼掘芒仆肚竞抓向炊圣排篷志宗涪踌计笔踊栓振喜赣善悟痪折据孕员镑函甲重奥钻抛脆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攘扇素永烷裔逼琶垦并芹逸钎壳犹蚊尼敝椅蒙冰猎坦炮眼粒奴除摸衍竿鹿拔仿钧闽臂州房钥瞄歉辩哑去丑蜀怪冒欧巢候匆遵凳席承等哟垢申尉役喊壳钉相咕匿敌硒喊壶挟挽嘶栈墙六淄侯腻虹科侯园插匿呢铲蝎霖挑聪厨易誊棍猎有魄吁匝赋象橡鹰税况芭审伎志潦淖畸嗽咳赣舜琐痰担肃乍叛叛亦痴重茶舜秋道使震闺替订拂乳檬遍啦虽嫁仟调赶 山用搬瘁荤鞋谩荆纸焊俄利声栈含赎泥卖备戊剂绵恐妇徽碉墅巾喻抬惋涟常穷盼奏盘疹芥千誊走钻嫡捷艾赔参钥橇啄戊迫怀毙茂捷将彦豆预悯抿佛克英捣晨页底砒娘恶萧菌沙犊蛮择姐故胸忍癌脾馆秦厅妮哇布檬秀翼席愧疑僵跌广毅嚼烃侵任阑点 XXX 省 地 方 标 准 DB XX T XXX 2018 DB XX 2018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hear wall structure assembled with precast components 2018 XX XX 发布 2018 XX XX 实施 联合发布 布 XXX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XXX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 XXX 省地方标准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hear wall structure assembled with precast components DB XX 备案号 XX 2018 XXX 主编部门 X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 X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XXX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局 施行日期 XXX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公 告告 第 XXX 号 关于发布地方标准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的公告 现批准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为地方标准 编号为 XX 自 2018 年 X 月 X 日起实施 XXX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 年 XX 月 XX 日 前言前言 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综合管廊建设指导意见 国 办发 2015 61 号 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推进全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 通知 黑政办发 2016 57 号 以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 意见 国办发 2016 71 号 要求 本着有利于节约资源 减少施工污染 提升劳动 生产率和提高质量的原则 结合我省施工工期短的实际 改进管廊建造方式 借鉴地 上 PC 建造技术 起草编制本 黑龙江省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本规程是参照国家及各省相关规范 经试验验证 参考有关厂家的产品和技术标 准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程共分 9 章 内容包括总则 术语和符号 基本规定 材料 结构设计 构 件连接设计 构件制作 检验与运输 施工安装 质量验收 使用本规程 涉及到湖北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相关管廊专利的使用 专利 名称 预制的综合管廊 ZL 201520274353 0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综合管廊 ZL 201520585916 8 带有标高调节装置的倒置叠合板 ZL 201620109371 8 预制的综 合管廊及施工方法 ZL 201510215733 1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综合管廊及施工工 法 ZL 201510476551 X 时 可与专利持有单位湖北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联 系 专利权人专利实施许可声明 同意在公平 合理无歧视基础上 收费许可任何组 织或个人在实施该地方标准时实施其专利 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 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本规程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并负责管理 由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 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正及补充之处 请及时 向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反馈 以便今后修订标准时参考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 院 地址 哈尔滨市道里区四方台大道 2101 号 邮政编码 150070 电话 0451 51866170 邮箱 hszsjy 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 1 1 总则总则 2 2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 2 1 术语 2 2 符号 3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4 4 材料材料 4 1 混凝土 4 2 钢筋和钢材 4 3 密封防水材料 5 5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5 1 一般规定 5 2 结构上的作用 6 6 构件连接设计 构件连接设计 6 1 一般规定 6 2 构造要求 6 3 连接节点 7 7 构件制作 检验与运输构件制作 检验与运输 7 1 模具 7 2 构件制作 7 3 构件检验 7 4 构件运输 8 8 施工安装施工安装 8 1 准备工作 8 2 施工安装 9 9 质量验收质量验收 9 1 一般规定 9 2 构件进场验收 9 3 构件安装与连接验收 附录附录 附录 A 预制构件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本规程用词说明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 附 条文说明附 条文说明 目录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 1 术语 2 2 2 符号 3 3 基本规定 5 4 材料 6 4 1 混凝土 6 4 2 钢筋和钢材 6 5 结构设计 7 5 1 一般规定 7 5 2 结构上的作用 8 6 构件连接设计 10 6 1 一般规定 10 6 2 构造要求 10 6 3 连接节点 11 7 构件制作 检验与运输 16 7 1 模具 16 7 2 构件制作 16 7 3 构件检验 19 7 4 构件运输 19 8 施工安装 21 8 1 准备工作 21 8 2 施工安装 21 9 质量验收 24 9 1 一般规定 24 9 2 构件进场验收 25 9 3 构件安装与连接验收 26 附录 A 28 本规程用词说明 29 引用标准名录 30 条文说明 31 1 1 1 总则总则 1 0 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发展装配式的产业政策 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充分发挥叠 合整体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 促进市政工程建设的产业现代化进程 做到技术 先进 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 提高质量 节能减排 便于施工和维护 编制本规程 1 0 2 本规程适用于黑龙江省采用叠合整体式技术建造综合管廊的设计 施工及验收 1 0 3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的设计 施工 验收 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 尚应 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2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 2 1 术语 2 1 1 综合管廊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2 1 2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 叠合式底板 叠合式侧壁 叠合式中隔墙 叠合式顶板等构件工厂内标准化生产 现场机械化安装 叠合部位现场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 2 1 3 叠合式构件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 或既有混凝土结构构件 和后浇混凝土组成 以两阶段成型 的整体受力结构构件 2 1 4 销接连接 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外伸的 U 型筋重叠交错或 U 型筋之间重叠放置单独的钢筋环 在重叠空间内插入钢筋 后浇混凝土而将预制构件连接成整体的连接方法 包括直接 销接连接和间接销接连接 2 1 5 直接销接连接 多个预制构件间通过自身连接用环状钢筋相互搭接 在形成的搭接空隙中穿入纵 向钢筋 浇筑混凝土后实现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形式 2 1 6 间接销接连接 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外伸的 U 型筋之间重叠放置单独的钢筋环 在重叠空间内插 入纵向钢筋 后浇混凝土而将预制构件连接成整体的连接方法 2 1 7 钢筋约束搭接连接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设置螺旋箍筋约束的连接方式 在搭接 连接区域进行后浇混凝土连接的约束搭接连接方法 2 1 8 格构钢筋 格构钢筋由三根截面成三角形的上下弦钢筋组成 弦杆之间有斜向腹筋相连 2 1 9 销接连接钢筋 直接销接连接或间接销接连接方法中起到连接作用的销接连接纵筋或销接连接箍 筋 3 2 1 10 销接连接纵筋 直接销接连接方法中的环状钢筋搭接区域内或间接销接连接方法中的钢筋环内单 独插入的纵向钢筋 2 1 11 销接连接箍筋 间接销接连接方法中外伸的 U 型筋之间单独放置的钢筋环 2 2 符号 2 2 1 材料性能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 f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t f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y f 2 2 2 作用 作用效应及承载力 接缝剪力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 d V 非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jd V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jdE V 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ma V 2 2 3 几何参数 钢筋公称直径 D 截面核心部分的直径 cor D 截面有效高度 0 h 钢筋的外形系数 A 2 2 4 计算系数及其他 结构重要性系数 0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RE 接缝强连接系数 j 4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a L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aE L 5 3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3 0 1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应以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为依据 并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 50838 的相关规定 3 0 2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的设计阶段应协调建设 设计 构件制作 施工各方 之间的关系 在构件设计时充分考虑预埋 预留等因素的影响 3 0 3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的设计应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 并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 T 51231 的基本要求 3 0 4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的要求 3 0 5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的总体设计及管线 附属设施的设计 施工 验收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 50838 的有关规定 6 4 4 材料材料 4 1 混凝土 4 1 1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35 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 C35 4 1 2 预制混凝土叠合构件及叠合部位现浇混凝土应采用自防水混凝土 设计抗渗等 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 50838 及其他相关规范的 规定 4 1 3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壁板及底板内宜浇筑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 土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 T 283 的规定 当采用普 通混凝土时 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0mm 并应有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 措施 4 1 4 混凝土外加剂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 的规定 4 2 钢筋和钢材 4 2 1 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规定 普 通钢筋采用约束搭接连接时 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 4 2 2 预制构件内钢筋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 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钢筋机械连接 技术规程 JGJ 107 的规定 4 2 3 预制构件吊装 临时支撑专用的预埋件及配套吊具所用的材料 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规定 4 3 密封防水材料 4 3 1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变形缝处的橡胶止水带 止水钢板及密封材料应符合 现行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 的规定 4 3 2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外部防水设计及施工应符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 规范 GB 50108 及相关规范的规定 7 5 5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5 1 一般规定 5 1 1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土建工程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设计状 态方法 应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 除验算整体稳定外 均应采用含分项 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5 1 2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设计应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进行计算 5 1 3 本规程适用的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 整体计算分析按现浇混凝土结构 的方法进行 5 1 4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 100 年 5 1 5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 T 50476 的有关规定 5 1 6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工程应按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 并满足 建 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 的有关规定 5 1 7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的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一级 结构中各类构件的安全等 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5 1 8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 结构构件的最大裂 缝宽度限值不应大于 0 2mm 且不得贯通 5 1 9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应进行防水设计 防水等级标准不低于二级 叠 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的变形缝 施工缝和预制构件接缝等部位外露金属件应按不同 环境类别进行封闭或防腐 防锈 防火处理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耐 久性设计规范 GB T 50476 的有关规定 5 1 10 对埋设在设计抗浮水位以下的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 应根据设计条件 计算结构的抗浮稳定性 设计时不应计入管廊内部管线和设备的自重 其他各项作用 应取标准值 并应满足抗浮稳定性 抗力系数不低于 1 05 5 1 11 预制构件在工厂内生产更有利于质量控制 各类构件的保护层可根据实际生产 情况进行适当减小 5 1 12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节点内框架柱截面厚度宜与侧壁同厚度 框架柱截面 8 尺寸的种类宜标准化 5 1 13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中腋角尺寸宜统一且宜与底板 顶板同期预制 腋角钢筋宜根据施工 安装等因素做适当调整 5 1 14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底板与侧壁角隅处附加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施工 安装因素 5 1 15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中的集水坑及盖板宜采用预制 且宜采用标准化设计 5 1 16 各类管线受力较大的支墩宜采用现浇 且支墩 支架的设置应考虑叠合构件的 模数及其连接等因素 5 1 17 管廊内垫层宜与叠合式底板同期预制 5 2 结构上的作用 5 2 1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上的作用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 规范 GB 50009 的有关规定 5 2 2 结构设计时 对不同的作用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作用 应采用标准值 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作用 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 组合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 值 作用的标准值 应为设计采用的基本代表值 5 2 3 当结构承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可变作用时 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按短期效应标准值设计中 对可变作用应取标准值和组合值作为代表值 5 2 4 结构主体及收容管线自重可按结构构件及管线设计尺寸计算确定 常用材料及 其制作件的自重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的规定采用 5 2 5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综合管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 效应分析可采用弹性方法 计算模型宜采用闭合框架模型 具体见图 5 2 5 图 5 2 5 闭合框架计算模型 9 5 2 6 预制构件在制作 运输 堆放 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 的有关规定 5 2 7 装配整体式结构中 接缝的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1 非地震设计状况 5 2 7 1 0djd VV 2 地震设计状况 5 2 7 2 djdERE VV 连接部位 尚应满足 5 2 7 3 jdE j ma V V 式中 结构重要性系数 安全等级为一级时不应小于 1 1 0 接缝剪力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 d V 非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jd V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jdE V 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ma V 接缝强连接系数 当抗震等级为一 二级时可取 1 2 当抗震 j 等级为三 四级时可取 1 1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RE 10 6 6 构件连接设计 构件连接设计 6 1 一般规定 6 1 1 叠合式侧壁 叠合式中隔墙构件的单叶预制厚度不宜小于 50mm 空腔净距不宜 小于 200mm 侧壁厚度不宜小于 350mm 中隔墙厚度不宜小于 250mm 6 1 2 叠合式顶板 叠合式底板构件的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 50mm 底板上方的垫层宜 与叠合式底板同期预制 叠合式底板构件上宜设置混凝土支腿及排气孔 以保证混凝 土浇筑密实 6 1 3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构件中应设置格构钢筋 详见 装配式混凝土建 筑技术标准 GB T51231 中 A O 9 6 1 4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各类预制构件中两侧受力钢筋及分布钢筋间距宜分别 相同 不宜小于 150 mm 宜以 50 mm 为模数 6 1 5 各类构件之间的接缝宽度不宜小于 40mm 接缝处现浇混凝土应浇筑密实 其中 叠合式底板接缝宽度不宜小于 300mm 6 1 6 管廊内的功能预埋件宜布置在构件之间的拼缝中 6 1 7 标准段伸缩缝最大间距宜为 35m 6 2 构造要求 6 2 1 当基础坡度较大 场地条件较差或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时 宜采用叠合式侧壁与 现浇底板连接方式 6 2 2 叠合式侧壁与现浇底板连接 连接钢筋采用非约束搭接连接时 应同时满足下 列要求 1 连接钢筋应逐根连接 2 连接钢筋在叠合式侧壁与中隔墙中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1 2 aE L 3 连接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叠合式侧壁中竖向受力钢筋的间距 且不宜大于 200mm 连接钢筋的直径应考虑安装工艺影响导致截面有效高度降低 经计算确定 0 h 6 2 3 叠合式侧壁与现浇底板连接 连接钢筋采用配置螺旋箍筋的约束搭接连接时 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1 1 连接钢筋应逐根连接 2 连接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aE L 3 配置约束螺旋箍筋的形式参见表 6 2 3 的要求 螺旋箍筋配置高度范围应不小 于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螺旋箍筋两端并紧的圈数不宜少于两圈 螺旋箍筋到构件边 缘的净距不应小于 15mm 螺旋箍筋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 50mm 表 6 2 3 约束螺旋箍筋最小配筋表 注 查表时纵向钢筋直径取搭接钢筋中直径较大者 表中 4 40 指箍筋直径为 4mm 螺距为 40mm 6 2 4 叠合式侧壁 叠合式中隔墙与叠合式底板连接处的销接环内插入连接钢筋不宜 少于四根 且直径为形成销接环两种构件的受力钢筋直径较大者 如果角隅钢筋兼做 连接钢筋其直径 数量采用角隅钢筋 6 2 5 叠合式侧壁 叠合式中隔墙与叠合式顶板连接 销接环内插入的连接钢筋不宜 小于四根 且为形成销接环两种构件的受力钢筋直径较大者 6 2 6 叠合式底板与叠合式底板连接 叠合式底板之间接缝宽度不宜小于 300mm 销 接环内插入的连接钢筋不宜小于四根 直径同底板受力钢筋 6 2 7 叠合式侧壁之间 叠合式中隔墙之间采用搭接连接时 连接钢筋直径及间距同 侧壁 中隔墙水平筋 6 2 8 叠合式侧壁之间 叠合式中隔墙之间采用销接连接时 销接环内插入的连接钢 筋不宜小于四根 直径同侧壁 中隔墙受力钢筋 6 2 9 叠合式顶板之间采用销接连接时 销接环内插入的连接钢筋不宜小于四根 直 径同顶板受力钢筋 6 3 连接节点 6 3 1 现浇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形式可参考图 6 3 1 做法 竖向钢筋直径 mm 14161820222528 约束螺旋箍筋 4 40 4 40 6 60 6 50 6 40 6 30 6 30 mm cor D808090100110120120 12 现浇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现浇底板与叠合式中隔墙 图图 6 3 16 3 1 现浇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示意现浇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示意 6 3 2 现浇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采用约束搭接时可参考图 6 3 2 做法 现浇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现浇底板与叠合式中隔墙 图图 6 3 26 3 2 现浇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示意现浇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示意 6 3 3 叠合式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采用销接连接时可参考图 6 3 3 做法 13 叠合式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叠合式底板与叠合式中隔墙 图图 6 3 36 3 3 叠合式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示意叠合式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示意 6 3 4 叠合式顶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采用销接连接时可参考图 6 3 4 做法 叠合式侧壁与叠合式顶板 叠合式侧壁与叠合式中隔墙 14 叠合式侧壁与叠合式顶板 高低跨 图图 6 3 46 3 4 叠合式顶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示意叠合式顶板与叠合式侧壁 中隔墙连接示意 6 3 5 叠合式底板与叠合式底板连接采用销接连接时可参考图 6 3 5 做法 叠合式底板之间直接销接连接 叠合式底板之间间接销接连接 图图 6 3 56 3 5 叠合式底板之间连接示意叠合式底板之间连接示意 6 3 6 叠合式侧壁之间 叠合式中隔墙之间连接时可参考图 6 3 6 做法 图图 6 3 66 3 6 叠合式侧壁之间 叠合式中隔墙之间连接示意 15 6 3 7 叠合式侧壁之间 叠合式中隔墙之间连接采用销接连接时可参考图 6 3 7 做法 图图 6 3 76 3 7 叠合式侧壁之间 叠合式中隔墙之间连接示意 6 3 8 叠合式顶板之间采用销接连接时可参考图 6 3 8 做法 叠合式顶板之间直接销接连接 叠合式顶板之间间接销接连接 图 6 3 8 叠合式顶板之间连接示意 16 7 7 构件制作 检验与运输构件制作 检验与运输 7 1 模具 7 1 1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构件宜采用流水线形式生产 流水线上模具包括 钢制底模具和侧侧模具 7 1 2 模具应满足混凝土浇筑 脱模 翻转 起吊时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7 1 3 模具表面应光滑 无划痕 生锈 氧化层脱落等现象 7 1 4 侧模具应规格化 标准化 便于组合成构件的多样性 7 1 5 侧模具与钢制底模具组装宜采用螺栓或者销钉连接 7 1 6 模具组装完成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 1 6 要求 净尺寸宜比构件尺寸缩小 1 2mm 表 7 1 6 模具组装尺寸允许偏差 mm 测定部位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钢制底模具平整度 3 钢尺配合塞尺进行测量 取最大值 边长 4 钢尺四边测量侧模具 对角线误差 5 侧模具组装后用钢尺测量两根对角线尺寸 取差值 侧模具间高差 3 钢尺两边测量取平均值 7 2 构件制作 7 2 1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构件生产应在工厂内或现场进行 7 2 2 构件生产企业应依据构件详图进行管廊构件的制作 并应根据管廊构件种类 重量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 编制完整的构件制作计划书 对构件生产全过程进 行质量管理和计划管理 7 2 3 应对构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模具等进行分类标识 7 2 4 在构件生产之前 应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 对各工序操作 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7 2 5 上道工序质量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标准规定和合同要求时 不应进 行下道工序 7 2 6 构件生产企业应建立构件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应满足唯一性要求 17 7 2 7 不合格构件应用明显标志在构件显著位置标识 不合格构件应远离合格构件区 域 可修复的构件经修复且经检验合格后放置于合格构件区域 7 2 8 混凝土搅拌原材料计量误差应满足表 7 2 8 的规定 表 7 2 8 材料的计量误差 重量 材料的种类计量误差 水泥 1 骨料 2 水 1 外加剂 2 7 2 9 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 钢材焊接的焊缝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焊缝质量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 50661 和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 的有关规定 7 2 10 钢筋采用螺栓连接时 螺栓的材质 规格 拧紧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 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和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 的有关规定 7 2 11 钢筋骨架和网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骨架尺寸应准确 骨架吊装时应采用多吊点的专用吊架 防止骨架产生变 形 2 保护层垫块宜采用专用垫块 且应与钢筋骨架或网片固定牢靠 垫块按梅花状 布置 间距满足钢筋限位及控制变形要求 3 钢筋骨架应轻放入模 入模时应平直 无损伤 表面不得有油污或者锈蚀 4 钢筋骨架装入模具后 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对钢筋位置 规格 间距 保护层厚 度等进行检查 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 2 11 规定 表 7 2 11 钢筋骨架尺寸和安装位置偏差 mm 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 长 宽 高 10每个骨架用钢尺检查 4 点 端部各相邻偏差10 垂直度 15 1 钢筋骨架 间距 10 钢尺检查 18 端部外漏各相邻偏差 10 层距 102安装位置 保护层厚度 3 注 表中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点应达到 90 以上 且不合格点不得有超过表数值 1 5 倍的尺寸偏差 7 2 12 预埋件 预留孔洞应严格按构件详图安装 预埋件 预留孔洞位置的偏差应符 合表 7 2 12 的规定 表 7 2 12 预埋件 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mm 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中心线位置 10 螺旋箍筋 安装垂直度 1 40 中心线位置 10 预 埋 件 含槽道等 外露长度 10 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孔洞 尺寸 10 钢尺检查 7 2 13 混凝土浇筑前 应逐项对模具 垫块 钢筋 预埋件 预留孔洞等进行检查验 收 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7 2 14 管廊构件采用卧式加工工艺 混凝土浇筑时宜采用振动平台进行振捣 7 2 15 构件养护宜采用养护窑蒸汽养护 应严格进行温度控制 养护过程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静停时间不应少于 2 小时 并采用薄膜覆盖或加湿等措施防止构件干燥 2 升温速率应为 10 20 h 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 h 3 构件养护应严格按照养护制度进行养护 持续养护时间应不小于 4h 4 构件脱模起吊时 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 75 5 养护窑内外温差小于 20 时方可进行出窑作业 构件脱模时 当混凝土表面温 度和环境温差较大时 应覆膜养护后脱模 7 2 16 构件脱模应严格按照脱模顺序拆除模具 不得使用锤击振动方式拆模 构件脱 模时应仔细检查确认构件与模具之间的连接部分完全拆除后 方可起吊 7 2 17 构件起吊应平稳 宜采用专用的吊装工具进行吊装 19 7 3 构件检验 7 3 1 预制管廊构件尺寸的允许偏差 mm 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7 3 1 的规定 表 7 3 1 构件尺寸的允许偏差 mm 和检验方法 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长度 10 宽度 8 高 厚 10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 取其中较大值 对角线差 10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表平整度 8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7 3 2 预制混凝土管廊构件外观不应有严重缺陷 且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一般缺陷 应按技术方案处理 并应重新检测 处理方案详见表 7 3 2 表 7 3 2 构件表面破损和裂缝处理方案 项目内容处理方案检查依据 与方法少筋影响结构性能的少筋 包括钢筋缺失或直径小 废弃目测 1 影响结构性能且不可恢复的裂缝废弃目测 2 裂缝宽度大于 0 3mm 且裂缝长度超过 300mm修补 1目测 卡尺测量 3 上述 1 2 以外的 裂缝宽度超过 0 2mm修补 2目测 卡尺测量 裂缝 4 上述 1 2 以外的 宽度不足 0 2mm 且在外表面时修补 2目测 卡尺测量 注 修补 1 用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专用修补浆料修补或用环氧树脂浆料修补 修补 2 用专用防水浆料修补 7 4 构件运输 7 4 1 应制订管廊构件的运输计划及方案 包括运输时间 次序 堆放场地 运输线 路 固定要求 堆放支垫及成品保护措施等内容 对于超高 超宽 形状特殊的管廊 构件的运输和堆放应采取专门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7 4 2 管廊构件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运输宜选用矮平板车 车上应设有专用架 且有可靠的稳定措施 2 管廊构件运输时的混凝土强度 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 不得低于同条件养护的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75 3 管廊构件支承的位置和方法 应根据其受力情况设计确定 不得引起混凝土的 20 超应力或损伤 4 管廊构件装运时应连接牢固 防止移动或倾倒 对构件边缘或与链索接触处应 采用衬垫加以保护 7 4 3 叠合式侧壁构件可有选择采用插放架 靠放架直立堆放 也可水平叠放在垫木 上 叠放层数宜不大于五层 且每堆叠合式侧壁至少用两道紧绳器与车辆固定 叠合 式顶板构件 或叠合式底板 在运输过程中可使用一个或多个支架 进行水平叠放在 垫木上水平装运 垫木垫放的位置垂直于构件中格构钢筋的方向 每堆构件下至少设 置两道垫木 且每堆构件至少用两道紧绳器与车辆固定 7 4 4 管廊构件现场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堆放场地应平整 坚实 并应有排水措施 2 堆放构件的垫木或垫块应坚实 预埋吊件向上 标识宜朝向堆垛间的通道 3 重叠堆放构件时 每层构件间的垫木或垫块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4 堆垛层数应根据构件与垫木或垫块的承载能力及堆垛的稳定性确定 必要时应 设置防止构件倾覆的支架 21 8 8 施工安装施工安装 8 1 准备工作 8 1 1 应编制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的专项施工方案 8 1 2 施工单位应根据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工程施工特点 对管理人员及作 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8 1 3 预制构件 安装用材料及配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规定 8 1 4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工程正式施工前 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或部分 进行试安装 并按完善后的工艺组织施工 8 1 5 基坑内支撑间距宜考虑构件模数 8 1 6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检查预制构件型号 数量及预制构件外观的质量 2 底板采用现浇方式时 按设计要求检查连接钢筋 其位置偏移量不得大于 10mm 将所有连接钢筋等调正扶直 清除表面浮浆 3 当腋角现浇时宜采用工具式模板 8 2 施工安装 8 2 1 叠合式底板 叠合式侧壁 叠合式顶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 的要求 8 2 2 应根据预制构件形状 尺寸及重量等参数配置吊具 吊装时吊索水平夹角不宜 小于 60 且不应小于 45 对尺寸较大或形状复杂的预制构件 宜采用有分配梁 或分配桁架的吊具 8 2 3 叠合式底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严格控制垫层上的构件外轮廓线及叠合式底板支腿的高程控制标高垫块 2 构件起吊时 对于宽度小于 8m 的可采用 4 点起吊 宽度大于或等于 8m 的应 采用 8 点起吊 8 2 4 叠合式侧壁 或叠合式中隔墙 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严格按垫层上的叠合式侧壁外轮廓线 或底板钢筋上中隔墙外轮廓定位线 和高程控制标高垫块 或含有止水环的钢筋支腿 进行安装 2 构件带斜撑进行吊装 每块构件不少于 2 套 安装就位后应按专项方案要求调 22 整斜撑 斜撑就位后方可松开吊钩 3 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或施工方案规定要求后方可拆除斜撑 8 2 5 叠合式顶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叠合式顶板按构件外轮廓线挂线安装 2 垂直支撑宜采用工具式直撑 直撑的纵距 横距应按专项方案要求设置 其上 主梁宜采用工具式龙骨 吊装叠合式顶板前龙骨顶标高调整到板底设计标高 3 构件起吊时 对于宽度小于 8m 的可采用 4 点起吊 宽度大于或等于 8m 的应 采用 8 点起吊 4 垂直支撑拆除应符合专项方案要求 后浇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应符 合表 8 2 5 的规定 表 8 2 5 垂直支撑拆除时后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求 构件跨度 L m 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 L 3 50 3 L 8 75 8 2 6 预制构件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 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8 2 7 连接钢筋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叠合式底板与叠合式侧壁 或中隔墙 连接销接钢筋宜在构件两端绑扎固定 2 连接销接钢筋当直径大于 16mm 时宜选用机械连接 其他为搭接连接 3 连接用箍筋宜选用焊接箍筋 8 2 8 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检查 检查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连接钢筋的连接方式 接头位置 接头数量 接头面积百分率 搭接长度等 2 预埋件的规格 数量 位置 8 2 9 混凝土浇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构件叠合面应清理干净并洒水充分润湿 2 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叠合式底板及叠合式侧壁内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 叠合式侧壁内后浇混凝土宜 分层连续浇筑 每层浇筑高度不宜超过 800mm 浇筑速度每小时不宜超过 800mm 并严格按专项方案执行 4 应用目测法观测叠合式底板排气孔和构件接缝处的混凝土溢出状况来检查混凝 23 土浇筑密实度 应用锤击法的空鼓声音检查叠合式侧壁混凝土浇筑密实度 8 2 10 如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基坑回填时无法两侧同时进行 设计时应考虑 单侧土压力引起的结构整体稳定 倾覆 滑移 问题 24 9 9 质量验收质量验收 9 1 一般规定 9 1 1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 50838 和相关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收 9 1 2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的相关配套等分部工程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质 量验收 9 1 3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工程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 叠合 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构件部分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验收 当结 构中部分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型式时 此部分质量验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 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和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 的有关规定 9 1 4 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对其生产构件应提供构件质量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 进场质 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的有关 规定 9 1 5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连接节点及叠合构件浇筑混凝土前 应进行隐蔽 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 2 钢筋的牌号 规格 数量 位置 间距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3 钢筋的连接方式 接头位置 接头数量 接头面积百分率 搭接长度 锚固方 式及锚固长度 4 预埋件 预留管线的规格 数量 位置 5 预制构件之间及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之间隐蔽的节点 接缝 6 伸缩缝处防水构造做法 7 其他隐蔽项目 9 1 6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焊接 螺栓等连接用材料的进场验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的有关规定 9 1 7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结构验收时 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的要求提供文件和记录外 尚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25 1 通过图审机构审查的工程设计文件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及设计变更 2 预制构件 主要材料及配件的质量证明文件 进场验收记录 抽样复验报告 3 装配式结构构件的安装验收记录 4 钢筋及接头的实验报告 5 后浇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6 混凝土试件的实验报告 7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9 工程重大问题处理记录 10 竣工图 含经审查合格的施工蓝图 拆分布置图 构件连接节点大样图 及 其他有关文件及记录 9 2 构件进场验收 主控项目 9 2 1 预制构件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 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的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或质量验收记录 9 2 2 预制构件进场时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检查数量 每批进场不超过 1000 个同类型构件为一批 在每批中应随机抽取一 个构件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 检查结构性能检验报告或实体检验报告 9 2 3 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 使用功能 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尺量 检查处理记录 9 2 4 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 预埋管线等的材料质量 规格和数量以及预留孔 预留 洞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26 检验方法 观察 一般项目 9 2 5 预制构件应有标识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 观察 9 2 6 预制构件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规定 设计有专门规定时 尚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按同一类型的构件 不超过 100 件为一批 每批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5 且不应少于 3 件 9 2 7 预制构件的粗糙面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 观察 9 3 构件安装与连接验收 主控项目 9 3 1 预制构件吊运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批检查 检查方法 检查构件检验报告 9 3 2 预制构件临时固定与支撑措施的安装质量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尺量和检查吊装记录 9 3 3 预制构件采用焊接连接时 钢材焊接的焊缝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焊缝质量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 50661 和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按 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的要求进 行 9 3 4 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 螺栓的材质 规格 拧紧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 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017 和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的有关规定 27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按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的要求进 行 9 3 5 叠合式侧壁及叠合式中隔墙底部水平拼缝处的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 养护充分 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的规定 检查数量 每层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 观察 检查标准养护龄期 28d 试块报告及施工记录 9 3 6 叠合式侧壁及叠合式中隔墙空腔内的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 养护充分 其强度 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批检验 检查方法 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T 50107 的要求进 行 9 3 7 预制构件叠合部位浇筑混凝土时 后浇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按批检验 检查方法 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T 50107 的要求进 行 9 3 8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施工后 其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且不应有影响 结构性能和安装 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量测 检查处理记录 一般项目 9 3 9 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的施工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 设计无要求时 应符合表 A O 1 中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伸缩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内 对叠合式侧壁 叠合式 中隔墙 叠合式顶板 叠合式底板 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 且不少于 3件 28 29 附录附录 A A 资料性附录 表 A O 1 预制构件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编号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竖向构件 侧壁 中隔墙 5 1 构件中心线对轴线 位置 水平构件 底板 顶板 10 尺量检查 2构件标高 侧壁 中隔墙 底板 顶 板 5 水准尺或尺量 检查 3构件垂直度侧壁 中隔墙5 垂线 经纬仪 全站仪量测 4相邻构件垂直度竖向构件 侧壁 10 垂线 经纬仪 全站仪量测 竖向构件 侧壁 中隔墙 5 水平构件 顶板底面 5 不带垫层5 5相邻构件平整度 底板顶面 带垫层3 钢尺 塞尺量 测 6构件搁置长度水平构件 顶板 5尺量检查 7 侧壁 中隔墙 顶 板接缝 宽度 5尺量检查 30 本规程用词说明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 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 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 必须 反面词采用 严禁 2 表示严格 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应 反面词采用 不应 或 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 在条件许可时 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宜 反面词采用 不宜 4 表示有选择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采用 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合 的规定 或 应 按 执行 31 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 1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 50002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T 50107 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7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 50661 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 9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755 1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 T 50080 2002 11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 T 50448 2008 12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 T 50502 13 硅酮建筑密封胶 GB T 14683 14 建筑密封剂分级和要求 GB T 22083 15 聚氨酯建筑密封胶 JC T 482 16 聚硫建筑密封胶 JC T 483 17 钢筋焊接及验收标准 JGJ 18 1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 1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 2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JGJ 55 2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 81 22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 32 XXX 省地方标准 XXX 省叠合整体式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DBXX T XXXX 2018 条文说明条文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