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幼其教你养小孩.doc_第1页
董幼其教你养小孩.doc_第2页
董幼其教你养小孩.doc_第3页
董幼其教你养小孩.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节交替,手足口病又进入高发期,家有幼儿的甬城家长更是提心吊胆。而市中医院儿科专家董幼祺也在一如既往地忙碌着,自从实行网上进行实名预约挂号以来,他每天的70个专家号,总是会在当天零点开始挂号后的20秒内被“秒杀”。对此,董幼祺也深感无奈。他始终认为,那些在网上守到零点抢号的家长,如果更了解中医常识,少一点误区,那么育儿会轻松和简单得多。关于进补一边生病一边补不可取为什么孩子容易生病,流行感冒或者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里,孩子最容易“中招”?“说到底,就是孩子的体质差、抵抗力差,需要调理。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调理的重要性,但并不得法。”董幼祺说,来看病的家长,之前往往已经做了许多“功课”,之前给孩子检查过,查出来往往是缺这个或那个,吃了很多药,但往往是越补越虚。前两天,他就接治了一个患儿,很瘦,营养不良,母亲给孩子吃过10多种调理的药,还补了各种营养品,但都不见效。“这就是调理不得法的典型表现。”董幼祺说,有些家长,孩子正在感冒,觉得孩子身体弱,要补充营养,就拼命给孩子补充各种高蛋白食物和营养品,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身体已经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再补,就好比往小沟里行船,一定会越来越堵。”董幼祺说,“最好的办法,是先清理肠胃,然后再进补,渠道通了,船才能行。”身体好了如何补,也是有讲究的。董幼祺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的家长喜欢给小孩服用参须,其实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的。就年龄而言,5岁以上为好,时间冬至前后为好。另外,红参须适宜阳气稍虚小儿,如面色不华,形体怕冷,舌苔薄白等;白参须适宜气阴偏虚小儿,如舌红苔净(或花),口稍干等。最好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关于喂养尽量吃热、吃软、吃少“比如许多父母都是年轻的80后,讲究科学育儿,每天规定多少奶、多少肉、多少虾、太过精细,往往造成过度喂养。”董幼祺说,到他这里就诊的许多孩子,体形都比较胖,而且还往往营养不良。董幼祺说,调理身体,脾胃最关键。孩子脾胃好不好,大多和家长的喂养有关。正常合理的喂养要遵循一个大原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添加必需食品,谷、肉、果菜最好,同时要控制各种高能量、高脂肪食品、油炸类食物、甜品质饮料的摄入。另外,各类生冷、不合季之瓜果也要注意。“人和自然是相对应的,不合季节之瓜果要尽量少吃,如冬天吃西瓜就容易伤脾胃。”董幼祺说。孩子最该吃些啥?董幼祺认为孩子的脾胃尚待发育,因此要遵循三个原则:吃热、吃软、吃少。吃热,就是多吃热(适温)的食物,少吃冰的、冷的食物;吃软,就是尽量不要吃太硬的食物;吃少,就是每顿让孩子少吃一点,不要吃得太饱(可以少吃多餐)。做到这三点,就可以保护孩子胃气,有助于减轻脾胃负担,促进消化和吸收营养。关于用药几种药不可同时用针对孩子拉肚子、便秘、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市场上各种药物很多,许多家长在家里都备了各种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对此,董幼祺提醒,千万不能几种药同时用。因为药性相互制约,药效就不明显;孩子人小,胃气本弱,加上患病,脾胃更弱,这时候再吃各种各样的药物,更会加重肠胃负担,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的话,可能旧病未去又添新病。另外,董幼祺特别强调说,他已经对“无数家长”说了“好多遍”,就是慎用抗菌素。“孩子感冒后,肯定有一个发热的过程,即使用最好的药,也不可能立竿见影。”董幼祺说,“我特别要提到的就是抗菌素,抗菌素只对细菌感染者有效,而非感染的感冒发热,抗菌素仅能起到防止感染的作用。用得不当,会对肠胃道有刺激作用,造成人体的耐药性,等到必须要用的时候,抗菌素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了,而加大剂量、常用抗菌素,会对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几个方子,你可以试试董幼祺还介绍了几个简单易行的汤药方子,普通家庭都可以煎服。营卫不和主症:平素多汗易感,面色不华,胃纳不佳,舌苔薄净,大小便正常,可以调和营卫为主。药用:桂枝3克,生姜2片,红枣3枚,炙甘草3克,炒白芍5克,黄芪10克,炒谷芽10克,麻黄根10克。气阴不足主症:平素汗多易感,口渴多饮,舌红苔薄,唇朱,大小便尚调,可以益气养阴为主。药用:太子参5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川石斛10克,花粉10克,生黄芪10克,浮小麦10克,生熟谷芽各10克。简单的,亦可用太子参10克,红枣7枚。发育不良主症:形体消瘦,头发稀疏,肋软外翻,舌红少苔,夜间盗汗,可以滋阴壮骨为主。药用:生地12克,萸肉6克,淮山10克,龙骨15克,制首乌10克,太子参6克,石斛10克,茯苓10克。平素有哮喘患儿,其缓解期可用:黄芪12克,款冬花10克,冰糖12克,隔水炖服,可连服一月。针对普通感冒,也有几个简单的方子药方1:藿香6克、苏叶6克、金银花10克、生山楂10克。清水煎,约1520分钟,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左右,服三至五天为宜,此方具有疏风清热消积之功效,适合体质偏热的儿童。药方2: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每日一次,煮沸热饮,约120毫升,此方具有疏风散寒消积之功,适合体质偏寒的儿童。药方3:薄荷3克,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每日一次,煮沸热饮,约120毫升,此方具有散热生津和胃之功,适合体质偏热和少食的孩子。给孩子按摩推拿,也可提高抵抗力董幼祺还给记者介绍了几种穴位推拿的方法:补脾经:在拇指末节罗纹面旋推,每日200500次,有健脾和胃作用。摩腹:用手掌面揉摩腹部,200500下次,它可以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手掌面顺时揉摩为泻法,适用于大便干结者;逆时方向为补,适用于脾虚者。足三里:按揉足三里,50100下/次,足三里在外膝眼直下大约孩子四手指并拢的距离,用拇指端按揉穴位,按揉足三里有健脾燥湿,生发胃气的功能,俗话说“常按足三里,好比吃个老母鸡”。捏脊:小儿俯卧,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小儿皮肤,拇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至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57遍/次。以上方法可每天或隔日一次,以晚睡前为佳,操作时可用滑石粉或爽身粉作介质,13个月为一疗程。捏脊能很好的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并对失眠有一定的效果。-相关新闻下周二,董幼祺开讲“育儿须知”5月22日下午2点,由市中医药学会和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中医名家大讲堂第九期在宁波市中医院三楼多功能厅开讲。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