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峄 城 海 尔 希 望 小 学 教 案 任教学科 美文诵读任教学科 美文诵读 任课教师 于光永任课教师 于光永 任教年级 一年级任教年级 一年级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一年级 2 班共有学生 39 人 一年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触处于萌 芽状态 获得的相关信息太少 学生急需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 民族文化智慧 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初步掌握一 些诗律 词牌的简单结构以及古体诗的对仗 压韵等 掌握几种古诗吟诵 的方法 营造吟诵诗文的氛围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 接受传统文 化的熏陶 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将以 海尔希望小学学生必背古诗 为主要教材 为了完 整地体现 课程标准 的精神 方便小学生朗读 理解 背诵 作者设计 了新颖独特的体例 在编写上充分体现了素质培养和开心学习的理念 具 体内容如下 一 给题目 作者 诗句都加注拼音 二 对译部分做到准 确无误地译出原意 译文力求工整 三 用简短精练的语句全面介绍了作 者生平相关作品 四 在 引你理解 部分注释诗词中的难解字词句 五 设置 开心赏析 栏目 对诗词的意境 思想进行赏析 六 打造 天心 寄语 栏目 或总结出有哲理 有教育意义的语句来激励学生 或引导学 生如何去立志做一个爱国 有志 有德的人 或引导学生如何去立志做一 个爱国 有志 有德的人 或引导学生去领悟诗词的意境 全书的语言极 具个性 符合小学生的思维 心理和认知特点 开发思维 开启心智 寓 教于乐 三 教学目标 1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 初步掌握一些诗律 词牌的简单结构以及古体诗的对仗 压韵等 3 掌握几种古诗吟诵的方法 4 营造吟诵诗文的氛围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 接受传统文化的 熏陶 5 会赏析 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古诗词 6 结合学校书法特色教育 将书法与古诗赏析融为一体 以形成 诗书 相印 传承经典 四 教学措施 1 让学生多欣赏 诵读优秀的古诗词 2 让学生通过朗读 背诵 想像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理解并积累更 多的古诗词 3 结合语文欣赏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六 周次及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周次 新授课13 复习5 机动1 七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 时 教具学具准备备注 19 1 熟悉学生 教材 1 机动 29 2 9 8 别董大 1 投影仪 39 9 9 15 山中送别 1 投影仪 49 15 9 22 秋夕 1 投影仪 59 23 9 29 送友人 1 投影仪 69 30 10 6 登金陵凤凰台 1 投影仪 710 7 10 13 秋词 1 投影仪 810 14 10 20 送别 1 投影仪 910 21 10 27 元日 1 投影仪 1010 28 11 3 送柴侍御 1 投影仪 1111 4 11 10 赋得古原草送别 1 投影仪 1211 11 11 17 采桑子 重阳 1 投影仪 1311 18 11 24 咏柳 1 投影仪 1411 25 12 1 绝句 1 投影仪 1512 2 12 8 复习 1 投影仪 1612 9 12 15 复习 1 投影仪 1712 16 12 22 复习 1 投影仪 1812 23 12 29 复习 1 投影仪 1912 30 1 5 复习 1 投影仪 201 6 1 12 期末考试 211 13 1 19 寒假开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别董大别董大 教学内容 别董大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古诗 2 让学生了解诗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 赏析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 那些凄清缠绵 低徊留连的作品 固然感人至 深 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 出自肺腑的诗作 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 坚强 信念 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高适的 别 董大 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 各家注解 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 是一位 高才脱略名与利 的音乐圣手 高适在写此诗时 应在不得意的浪游时 期 他的 别董大 之二说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 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 无酒钱 的 贫 贱 境遇之中 这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 不免 借他人酒杯 浇自 己块垒 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 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前两句 直写目前景物 纯用白描 以其内心之真 写别离心绪 故 能深挚 以胸襟之阔 叙眼前景色 故能悲壮 曛 即曛黄 指夕阳西沉 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 大野苍茫 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 此情此景 若稍加雕琢 即不免斫伤气势 高适于此自是作手 日暮黄昏 且又大雪纷飞 于北风 狂吹中 唯见遥空断雁 出没寒云 使人难禁日暮天寒 游子何之之感 以才人而沦落至此 几使人无泪可下 亦唯如此 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 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 虽不涉人事 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 似 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 此处如不用尽气力 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 也 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 用心之良苦 友情之深挚 别意之凄酸 后两句 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 因为是知音 说话才朴质而豪爽 又因其沦 落 才以希望为慰藉 这首诗之所以卓绝 是因为高适 多胸臆语 兼有气骨 殷璠 河 岳英灵集 以气质自高 唐诗纪事 因而能为志士增色 为游子拭泪 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 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 如此体贴入微 如此坚定不移 又如何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 铸造出这 等冰清玉洁 醇厚动人的诗情 三 齐朗诵 四 分组背诵 五 齐背诵 第第二二课课时时 山山中中送送别别 教学内容 山中送别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古诗 2 让学生了解诗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山中送别 唐朝唐朝 王维王维 作作 山中相送罢 山 王维辋川别墅所在的蓝田山 罢 之后 日暮掩柴扉 掩 关闭 柴扉 柴门 春草明年绿 明年 一作 年年 王孙归不归 王孙 贵族子孙 这里敬称友人 二二 赏析 以我们的常理 写送别当然是写依依不舍 而这首小诗却别出心裁 自出机杼 别具一格 自有深情 同李白 王昌龄等一样 王维也是一个 很重情感的人 从这首小诗中也能见一斑 王维的诗太难翻译了 这首更 难译 因为人人都能看懂 都能理解原诗 这正是王维的高明之处 三 齐朗诵 四 分组背诵 五 齐背诵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秋夕秋夕 教学内容 秋夕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古诗 2 让学生了解诗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二 赏析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 白色的 蜡烛发出微弱的光 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 这时 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一句十分含蓄 其中含有三层意思 第一 古人说腐草化萤 虽然是不 科学的 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 如今 在宫女居住的庭 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 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 从宫女扑 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 她无事可做 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 孤独的岁月 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 一下一下地 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 孤冷与索寞 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第三 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 意义 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 秋天就没用了 所以古诗里常以秋 扇比喻弃妇 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 失宠后住在长信宫 写 了一首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 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 团团似明 月 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 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此说未必可信 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 秋扇 便常常和 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 如王昌龄的 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共徘徊 王建的 宫中调笑 团扇 团扇 美人病来遮面 都是如此 杜牧这首诗中的 轻罗小扇 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 运 第三句 天阶夜色凉如水 天阶 指皇宫中的石阶 夜色凉如水 暗示夜已深沉 寒意袭人 该进屋去睡了 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 仰 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民间传说 织女是天帝的孙女 嫁与牵 牛 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 有鹊为桥 汉代 古诗十九首 中的 迢迢牵牛星 就是写他们的故事 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 夜深 了还不想睡 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 使她想起自己不幸 的身世 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 可以说 满怀心事都在这举 首仰望之中了 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 一 三句写景 把深宫 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冷 字 形容词当动词用 很 有气氛 凉如水 的比喻不仅有色感 而且有温度感 二 四两句写宫 女 含蓄蕴藉 很耐人寻味 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 但宫女那种哀怨 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 惨命运 三 齐朗诵 四 分组背诵 五 齐背诵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送友人送友人 教学内容 送友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古诗 2 让学生了解诗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二 赏析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 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 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 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 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 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这是一首送别作 但这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描写 表达了李白与友人的 依依惜别之情 在青山绿水间 作者与友人并肩而行 情意绵绵 这次一 分别 友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 万里飘零 再见不知何日 浮云 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之情 即景取喻 浮云与落日也都有了人情味 末句 萧萧班马鸣 更增 添了别时的惆怅 全诗声色俱佳 节奏明快 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 虽感伤别离 却不使人灰心 颓废 送友人 三 齐朗诵 四 分组背诵 五 齐背诵 第五课时第五课时 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 教学内容 登金陵凤凰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古诗 2 让学生了解诗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二 赏析 李白极少写律诗 而他的这首诗 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诗虽属咏古迹 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 说 点明了凤去台空 六朝繁华 一去不返 三 四句就 凤凰台 进一 步发挥 东吴 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 灰飞烟灭 五 六句写大自 然的壮美 对仗工整 气象万千 最后两句 面向唐都长安现实 暗示皇 帝被 邪包围 自身报国无门 十分沉痛 此诗与崔颢 登黄鹤楼 相较 可谓 工力悉敌 其中二联 虽是感事写景 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 得多 结句寄寓爱君之忱 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 意旨尤为深远 但李诗 就气魄而言 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两句有深刻的寓意 浮云 喻奸佞小人 日 喻指皇帝 诗句暗示皇帝已经被奸佞所包围 朝政已 经腐败 这两句诗还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 登金陵凤凰台 是通过对金陵凤凰台的凭吊 借景抒情 表达 了诗人忧时伤世的心情 是他创作中 一篇著名的七言律诗 三 齐朗诵 四 分组背诵 五 齐背诵 第六课时第六课时 秋词秋词 教学内容 秋词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古诗 2 让学生了解诗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刘禹锡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 赏析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 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秋 在大自然中 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 它的 瘦 早已成 为一种独特的意象 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 回味 于是 秋 便在一 页页枯色的纸张里 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 把那缕缕的哀怨 愁绪 思念 牵挂 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 秋词 却另辟蹊径 一反常调 它以其最大的热情 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 秋词 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 作品 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 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 九辩 中留下 悲哉 秋之为气也 的名句后 悲 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 一种情绪 愁 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 诗人开篇 即以议论起笔 断然否定了 前人悲秋的观念 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 说出的是诗人的 自信 这种自信 尽管染上的 是一种不幸的色彩 然而 诗人阔大的胸 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 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 可 这种认可 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 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 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 一鹤凌云 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 展现的是秋高气爽 万里晴空 白云漂浮的开阔 景象 那凌云的鹤 也载着诗人的诗情 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 这鹤 是孤独的 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 却是非凡的 一个 排 字 所蕴 涵的深意 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 诗人是以 鹤 自喻 也许是诗人视 鹤 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 有哲理的意蕴 也有艺术的魅力 发人深思 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 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 更多的是一种高 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全诗气势雄浑 意境壮丽 融情 景 理于一炉 表现出的高扬精神 和开阔胸襟 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 为我们后人留下的 却是一份 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三 齐朗诵 四 分组背诵 五 齐背诵 第七课时第七课时 送别送别 教学内容 送别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词 2 让学生了解词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李叔同 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二 赏析 送别 不涉教化 意蕴悠长 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 歌词以 长短句结构写成 语言精练 感情真挚 意境深邃 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 构 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 第一 三乐段完全相同 音乐起伏平缓 描绘了长亭 古道 夕阳 笛声等晚景 衬托出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 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 情绪变成激动 似为深沉的感叹 第二乐 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 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 情绪 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 絮叨的印象 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淡淡的笛音吹 出了离愁 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 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首尾呼应 诗人 的感悟 看破红尘 送别 背后故事 李叔同在写 送别 这首歌词时 还有一段动人故事 弘一法师在俗时 天涯五好友 中有位叫许幻园的 有年冬天 大雪纷飞 当时旧上海是 一片凄凉 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 说 叔同兄 我家 破产了 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 挥泪而别 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 李 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 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 连叶子小姐多 次的叫声 仿佛也没听见 随后 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 把门一关 让叶 子小姐弹琴 他便含泪写下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 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 送别 一词写的是人间的离别之情 述的是人间美好之缘 构筑的却 是人生的天问风景 从歌词的字里行间 我们也感悟到人间事事本无常的 道理 花开花落 生死无常 何况离别呢 在这首清词的丽句中 蕴藏着 禅意 是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 作品中充溢着不朽的真情 感动着自己 也感动着熟悉的陌生的人们 在弘一法师的众多作品里 从另外一个角度 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意蕴和精神 一音入耳来 万事离心去 弘一法 师的作品充满了人生哲理 蕴藏着禅意 给人启迪 宁静淡雅 法师的词 象一杯清香的茶 清淡纯净 淡中知真味 三 集体朗诵 四 分组背诵 五 齐背诵 第八课第八课 元日元日 教学内容 元日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古诗 2 让学生了解诗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 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抒发了作者 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 迎来新年 起 句紧扣题目 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 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写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 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 写 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 曈曈 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 象征 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 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 是一种绘有神像 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 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 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 与首句爆竹送旧 岁紧密呼应 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 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 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 抒写自己执政变法 除旧 布新 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 色调明朗 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 确是一首融情 入景 寓意深刻的好诗 三 齐朗诵 四 分组背诵 五 齐背诵 第九课时第九课时 送柴侍御送柴侍御 教学内容 送柴侍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古诗 2 让学生了解诗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送柴侍御 刘禹锡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二 赏析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 单就他的绝句而论 写送别 留别的 就不少 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 各具特色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 远 就意味 着空间距离之大 相见之难 所以不少送别一类的诗词就往往在这个 远 字上做文章 比如 荆南渭北难相见 莫惜衫襟着酒痕 雪晴云散 北风寒 楚水吴山道路难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它 们都是以不同的形象着意表现一个 远 字 而那别时之难 别后之思 便尽在不言之中了 然而 王昌龄的这首 送柴侍御 倒是别开蹊径的 从诗的内容来看 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 今湖南省黔阳县 尉时的作 品 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 今湖南省武冈县 诗是王昌龄 为他送行而写的 起句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一作 沅水通流接武冈 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 语调流畅而轻快 流水 与 通波 蝉联而下 显得江河相连 道无艰阻 再加上一个 接 字 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 近之感 这是为下一句作势 所以第二句便说 送君不觉有离伤 谁 渭波澜才一水 已觉山川是两乡 龙标 武冈虽然两地相 接 但毕 竟是隔山隔水的 两乡 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 青山一道同云 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笔法灵巧 一句肯定 一句反诘 反复致意 恳 切感人 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 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 明月共睹 物因情变 两地竟成了 一乡 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 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 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它固然不同于 今日送君须 尽醉 明朝相忆路漫漫 那种面临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 但也不象 莫愁 前路无知已 天下何人不识君 那么豪爽 洒脱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 去 创造各种形象 以化 远 为 近 使 两乡 为 一乡 语意新颖 出人意料 然亦在情理之中 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 情同一心的深 情厚谊 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 又何况那青山云雨 明 月之夜 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 欲问吴江别来意 青山明月梦中 看 王昌龄 李仓曹宅夜饮 所以这三四两句 一面是对朋友的宽 慰 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 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说到 这里 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 离伤 但是为了宽慰友人 也只 有将它强压心底 不让它去触发 去感染对方 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 离伤 之情 才使得工于用意 善于言情的诗人 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 远 别而未分 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 以减轻对方的离愁 这不 是更体贴 更感人的友情么 是的 正是如此 送君不觉有离伤 它 既不会被柴侍御 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 恰恰相反 人们于此感 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 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 艺术的辩证法 这种 道是无情却有情 的抒情手法 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 不是更生动 更耐人寻味吗 三 齐朗诵 四 分组背诵 五 齐背诵 第十课时第十课时 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学内容 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古诗 2 让学生了解诗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注释 又作 草 1 离离 历历 分明的样子 2 远芳 伸展到远处的草 3 萋萋 茂盛的样子 二 诗文赏析 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每一年都要由枯到荣 野火焚烧也烧不尽 春风吹过来又滋生起来 远处的芳草蔓生到古道上 阳光照射下草色青翠 连接着荒凉的城堡 又要送你远去 繁盛的草似乎也充满了别情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的寓意常常是指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虽然经 过很严厉的打击和制止 但就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不能断根 只待条件 一成熟 又爆发出来 三 齐朗诵 四 分组背诵 五 齐背诵 第十一课时第十一课时 采桑子采桑子 重阳重阳 教学内容 采桑子 重阳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词 2 让学生了解词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词的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采桑子 重阳 诗人 毛泽东 朝代 近代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 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二 赏析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自战国楚 宋玉 九辩 以来 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 而前 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 则更借凄清 萧杀 衰飒的秋色 状景托怨情 兴别恨 少有不著一 悲 字者 诸如王维的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杜甫的 弟妹萧条各 何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杜牧的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 满头归 苏轼的 万事到头都是梦 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悲 等等 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 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 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 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 或抒发 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 皆 婉转附物 招怅切清 毛泽东的 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 一扫衰颓萧瑟之气 以壮阔绚丽的 诗境 昂扬振奋的豪情 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 情操 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 人生易老天难老 开篇 起势突兀 气势恢宏 人生易老 是将人格宇宙化 韶光易逝 人生短促 唯其易逝 短促 更当努力进取 建功立业 莫让年货付流水 天难老 却是将宇宙人格化 寒来暑往 日出月落 春秋更序 光景常新 但 难老 并非 不老 因为 新陈代谢是宇宙 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 毛泽东 矛盾论 人生易 老 与 天难老 一有尽 一无穷 一短促 一长久 一变化快 一变化慢 异中有同 同中有异 既对立又统一 这并非 天行键 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 而是立 足于对宇宙 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 揭示人生 真谛和永恒真理 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 具有极强的审 美启示力 岁岁重阳 承首句而来 既是 天难老 的进一 步引申 又言及时令 点题明旨 引起下文 今又重阳 战 地黄花分外香 今又重阳 是 岁岁重阳 的递进反复 年 年都有重阳节 看似不变 其实也在变 各不相同 如今又逢佳节 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 赏菊吟秋的风习 在历代诗文中 重阳节 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身逢乱世的诗人 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 战 反战之情 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 但毛泽东笔下 的 黄花 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 这 黄 花 既非供隐士高人 吟逸韵 的东篱秋丛 亦非令悲客病夫 感衰怀 的庭院盆景 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 依然在秋风 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 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 具有 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 带有赋而比的特点 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 来品味重阳佳景的 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 重阳的战地因 此更显得美丽 分外香 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 人 逢喜事精神爽 胜利可喜 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 黄花异常美丽 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 这一句有情有景 有色有香 熔诗情 画意 野趣 哲理于一炉 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 既歌颂了土地革 命战争 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尽管 人生易老 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 战场 解放全人类的崇 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 他们并不叹老怀悲 蹉跎岁月 虚掷光阴 而是以 只争朝夕 的精神为革命而战 一息尚存 奋斗不止 下片承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的意脉 写凭高远眺 将 诗的意 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 岁岁有重阳 秋去又秋来 一年一度秋风劲 这个 劲 字 力度极强 写出秋风摧枯 拉朽 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 笔力雄悍 极有刚健劲道之美 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 桃红柳绿 莺语燕歌 温柔旖旎的春日风 光 但劲烈的西风 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 而是 振奋 诗人的感情 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 胜 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天朗气清 江澄水碧 满山彩霞 遍野云锦 一望无际 铺向天边 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 胜 似春光 么 三 齐朗诵 四 分组背诵 五 齐背诵 第十二课时第十二课时 咏柳咏柳 教学内容 咏柳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背诵这首古诗 2 让学生了解诗的大体含义 教学重难点 诗文背诵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集体诵读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 该从哪儿着笔呢 毫无疑问 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 它长出了嫩 绿的新叶 丝丝下垂 在春风吹拂中 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 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 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 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 婀 娜的腰支 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 翻转过来 碧玉妆 成一树高 一开始 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 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千条万缕的垂丝 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 高 字 衬托出 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 下句的 垂 字 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 没有 杨柳 和 腰支 字样 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 却给写活了 南史 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 献蜀柳数株 条甚长 状 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作殿前 玩赏不置 说它 风 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 绿丝绦 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 典故 但这是化用 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 引出了 绿丝绦 绿丝绦 引出了 谁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密数控机床校准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产品防潮防尘包装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航道测绘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耐腐蚀密封件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4.2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语文版
- 2025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乡村医生理论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梁板预制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 2025年医院感染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抢答题库及答案
- DB36T 800-2014 油茶园艺化栽培技术规程
- 热镀锌钢管技术标准
- 周三多管理学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 基础生态学第4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课件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 《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0大类》(1992年修订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计算课件
- GB∕T 26520-2021 工业氯化钙-行业标准
- 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支气管肺炎
-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ppt-共47页课件
- 路灯基础开挖报验申请表
- 建筑材料送检指南(广东省2018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