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第 11期 总 第2 4 8期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 11 Serial 248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 杨永和 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 语用学 翻译和英语教学 收稿日期 2009 08 01 修改稿 动态顺应与中英人名翻译 杨永和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4 摘 要 动态顺应是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的核心 本文结合诸多例证 从语境关系 语言结构 时间的视角研究 中英人名音译中的语用问题 并阐释中英人名翻译中意义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 动态顺应 中英人名 翻译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 ics of Adaptability Y ANG Yonghe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411104 Abstract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 is the core of the theory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put forward byJefVerschueren Based on a greatmany examples this paper has done research into transliteration from such aspects as contextual structur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of language use illustrating the dynamic generation ofmeaning i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 KeyW ords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dynamicsof adaptability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6038 2009 11 0057 03 1 引言 中英人名翻译直接的方式是音译 transliteration 所谓音译 就 是用一种文字符号 如拉丁字母 来表示另一种文字系统的文字符号 如汉语 的过程式结果 方梦之 2004 96 我国音译史可以追溯到 佛经翻译时期 然而 经过1600多年的发展 我国音译研究中仍然 存在两方面的混乱情况 一是音译本身的混乱 二是汉语中音译外来 语使用的混乱 刘祥清 2008 41 其实 这种所谓 混乱 现象恰恰 反映出语言的多样性 既然翻译是一项跨语言 跨文化的交流活动 语言就不再被看作是一种操作性的被动的工具 而是具有能动的创 造作用 它能反映一种文化和一种思维方式 说到底 语言表达了一 种世界观 许钧 2005 42 语用学是语言各个方面的功能综观 a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即研究人类生活中语言的认知 社会和文化 的功能 Verschueren 2000 7 中英人名翻译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 从语言顺应论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中的动态顺应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 的视角加以解释 2 语言顺应论与英汉翻译 Verschue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语用学新解 2000 中 提出了语言综观和语言顺应论 他认为 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地选 择语言的过程 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也不管是出 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 Verschueren 2000 55 56 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各种恰当 的选择 就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 variability 商讨性 negotiability 和顺应性 adaptability 所谓顺应性 是指语言能够使其使用者从可 供选择的项目中作出变通 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 使语言交际顺利进 行 语言顺应论从四个方面描述和解释语言的使用 即语境关系的 顺应 语言结构的顺应 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其中 动态顺应是顺应论的核心 语言使用或选择过程中的动态性与语境 语言结构以及时间密切相关 促成了意义的动态生成 Vers 2 chueren 2000 147 151 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 其对象是语言 翻译就是用一 种语言形式把另外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 活动 其目的是利用语言这一工具来圆满地完成各类信息的交流 使 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向着更高的文明发展 冯庆华 2001 3 4 既然 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地选择语言的过程 英汉翻译也是一个不断地 选择语言和灵活变通的过程 中英人名音译也概莫能外 译者在这 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自然要考虑语境关系和语言结构等诸多因素 采用翻译策略顺应翻译目的 从而实现意义生成 完成交际任务 促 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本文拟从动态顺应的视角来研究中英人名翻译 中的诸多现象 3 中英人名翻译中的动态顺应 3 1语境关系的动态顺应 语境关系的动态顺应指的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 语境顺应 Verschueren 2000 75 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 第11期杨永和 动态顺应与中英人名翻译 58 前者涉及语言使用者 心理世界 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 后者 涉及篇内衔接 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等因素 在翻译NBA的球星名称时 就有认知和情感方面因素的制约 体现出译者在交际语境中的心理世界 我国电视篮球节目 杂志 专 栏中常把美国著名篮球明星Michael Jordan译成 飞人乔丹 Lebron James译为 小皇帝詹姆斯 我国体育界在翻译其他NBA球星的名 字时 也经常加入其绰号 例如 大鲨鱼奥尼尔 德国战车诺维斯基 石佛邓肯 闪电侠韦德 大将军阿里纳斯 等等 这样的译名顺应了 篮球语境 激活了各语境构成成分 使译名栩栩如生 形象具体 加强 了交际效果 深受球迷欢迎 在翻译我国文学作品时 遇到人名翻译往往要交代相关时间和 空间的指称关系 体现出译者的物理世界 例如 据刘向的 说菀 所载 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国君都很注意学习 的译文 The great scholar of the Han Dynasty Liu Xiang in his Historical Anecdotes cites many princesof the Spring andAutumn period and theWarring Statespe2 riod who set great store by learning 刘士聪 段钨金译 在人名翻译 时就补偿了时间 空间的指称关系 这样的译名处理尽管加大了表 达的难度 但却顺应了物理语境 收到了信息完美传达的功效 体现 了语言使用中的社会文化功能 同样是人名翻译 不同语境下的同一人物表达方法各异 例如 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诸葛亮 在文学作品中的音译一般为 Zhuge Liang 但在习语翻译中就不能简单划一了 一定要考虑语境因素 语境关系的动态顺应要求在线性结构中把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补充进 来 顺应文化语境 方便译语读者 因此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就译成了 three cobblerswith theirwits combinedwould equal ZhugeLi2 ang themastermind 李学禧译 其他习语翻译中也需要作补偿翻 译 例如 班门弄斧 译为 to show off one 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东施效颦 译为 an uglywoman Dongshi trying to imitate a beauty Xishi famous for her knitted eye2 brows by knitting hers 等等 动态语境下的人名翻译还有更大变化 有时译者很少采用音 译 基本上以意译为主 例如美国版三国游戏 中的我国古代人物 的人名翻译就是这样 曹操 译成 TheMajestic Premier 威严的首 相 司马懿 译成 The Brain ofDarkness 黑暗之脑 刘备 译成 The Lord ofVirtue 道德皇帝 关羽 译成 The God ofBattle 战 神 张飞 译成 The Strength 力量 诸葛亮 译成 The Wizard of Fortune 命运大法师 赵云 译成 The Blue Dragon 蓝色苍 龙 孟获 译成 The King ofWoods 森林之王 貂蝉 译成 The FatalLady 致命女人 等等 这种翻译全力迎合了游戏玩家的认 知取向 许国璋 1991 214 高度赞扬了Hawkes所译 红楼梦 中宝玉对 黛玉的不同称呼 初见时称 Cousin 后来熟了称 Cuzzy 好妹妹 译成 Dai dear Dai 当着众人面叫的 林妹妹 译成 Cousin Lin 因为译者注意到了英汉两种语言蕴涵着不同的社会意义 顺应了具 体的交际语境 Hawkes译 红楼梦 中的人物 主人一律用拼音 如 宝玉 译为 Bao2yu 黛玉 译为 Daiyu 熙凤 译为 Xifeng 使 女的名字一般译意 如 袭人 译为 Aroma 平儿 译为 Patience 仙人 出家人的姓名用拉丁语源的词译意 如 警幻 译为 Disen2 chant 空空 译为 Vanitas 许国璋 1991 277 等等 也是顺应 了历史文化语境 既避免了翻译中简单 单调的处理方式 又体现了 语言变化之美 Joan ofArc 源于法语Jeanne d arc 译为 圣女贞德 更是文化语 境动态顺应的完美诠释 Joan ofArc是法国一个农家女孩 在英法百 年战争中率领法国人民打败了英国入侵者 被法国人民尊称为民族 女英雄 后封号为 圣人 被俘后 被判为 异教徒 和 女巫 Joan ofArc大义凛然 绝不屈服 最后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圣女贞德 的 译名完全脱离了音译的桎梏 把文化背景知识完美地表达出来 成为 译界的经典之作 3 2语言结构的动态顺应 语言结构顺应是指语言结构和结构构成原则的选择 包括语言 语码和语体的选择 话语构成成分的选择 话语和语段的选择 话语 构建原则 英汉人名翻译在语言语码和语体的选择方面独具特性 2008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举办期间 笔者收集了一些相关语料 同样是音译 女排队员名称的中外表达手段不同 在我国球员的运 动服上 一般是姓氏大写 名字缩写 如中国女排队员周苏红的译名 或称为拼写 就是 Zhou S H 而电视转播中 外国媒体的表达 手段就不一样了 他们往往采用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 中国女排队员 周苏红的名字就变成了 Suhong Zhou 而且 从收集到的语料看 西 方运动员球衣背后往往只有姓氏 不同的译法 不同的语言表达和 语码选用方式 正好反映了各自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 也顺应 了各自文化和风俗习惯 王瑾 黄国文 2006 68 69 引用纽马克理论 认为翻译专有名 词时常采用誊写翻译法 因为专有名词通常只有指示意义 而不具备 内涵意义 所以从认知角度看 在采用誊写翻译法时 所指的唯一性 使所指变得容易辨认 于是 人名翻译时就有了译与不译的取舍 出 现了语码混用和不同语体表达的情况 语码混用源于译者的态度 中国读者接触多的外国人名有固有的中译名 而接触少的未能为自 己赢得一个固定的中译名 仍以英文名出现 可见在实际语言使用 过程中 语言 语码和语体的选择取决于认知度 在涉及有关我国古代人物的习语翻译实践中 语言结构构成原 则就大不一样了 音译原则几乎没有效应 西方文化的顺应摆到了 首要位置 例如 张飞遇岳飞 杀得满天飞 指二雄难并立 译为 When Greek meet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 张三李四王 五 译为 Tom Dick and Harry 说曹操 曹操就到 译为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 等等 如果死译 则需要作大量的 补偿翻译 远不如采用语用等效的翻译策略 直接借用已有英文习语 的对等表达方式 在日常翻译实践中 当我们涉及到英语文学中的著名人物时 有 时也会要在语言结构上作出顺应处理 例如 Iam notHamlet 这样简 单的句子 如果仅译为 我不是哈姆雷特 就很有可能在交际过程中 损失了Hamlet的语用意义 所以往往要补充原句的语用意义 译成 我不是哈姆雷特 决不犹豫 把人物的文化内涵完美地表达出来 其实 莎士比亚作品中不少人物都赋予了象征意义 如 Shylock 译 为 夏洛克 指 吝啬 残忍的人 Falstaff 译为 福斯塔夫 指 寄生虫 酒色之徒 等等 当然 随着时间的久远以及人们认知度 的加深 只要能满足交际需要 有些语用意义也可以逐渐省略不译 3 3时间方面的动态顺应 语言使用或选择过程中 时间因素也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时 59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2009年 间也会影响交际过程中交际内容的安排 不同时代的语言差异也左 右着语言使用 在翻译实践中 时间因素也决定着意义的动态生成 姓名是社会上每个独立个体所特有的标志 也是现实生活中与 每个人相对应的特定指称 杨敏等 2006 297 而在我国古代 姓氏 是与生俱来的 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命 名 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要 取 字 有成就或有身份的人还有不同的 号 翻译这类人物名称 时 就要在时间上作出动态顺应 不能只是简单地译出名字 翻译中 要保留原文风格 例如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可以译为 Li Bai also known Li Po courtesy name Taibai literary name Qinglian2 jushi 这样的翻译 尽管在语言使用层面上稍显啰嗦 却顺应了我 国古代文化及人名特色 在文学历史作品翻译中 时间方面的动态顺应更是不可忽略的 因素 前辈们译外国文学作品时 对同一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名字的 翻译各有不同 例如 翻译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剧中人物 Ham2 let 时 朱生豪 余士雄译为 哈姆莱特 卞之琳译为 哈姆雷特 曹来凤译为 汉姆雷特 竺容译为 汉姆莱特 孙大雨译为 罕秣莱 德 杨烈 汉姆来提 林同译为 哈姆雷 八大译家译出了七种不 同译名 随着时间的变迁 学界已经统一采用卞之琳的 哈姆雷特 为固定译名 对美国作家MargaretMitchell的代表作Gone with the W ind中的女主人公ScarlettO Hara 名字的翻译 译界前辈同样译法 迥异 汉语人名译成英语时 都以汉语拼音为准 而20世纪70年代以 前的英文刊物上 通常采用威妥玛式拼写 如 孙中山 拼写为 Sun Yat2sen 等等 因此 涉及到前辈名称翻译时 通常采用汉语拼音或 威妥玛式拼写 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用威妥玛式拼写 按 名从主人 的方式处理 例如 宋庆龄故居 就译为 Former Residence of Soong Ching2ling 邓颖超致宋美龄的信 就译为 Deng Ying2chao s Letter to SoongMei2ling 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 就译为 A Letter to Chiang Ching2Kuo 张培基译 等等 不同时代的语言差异支配着语言 使用 人名翻译中威妥玛式拼写比较常见 就是因为旧译法给语言使 用者 包括港台和国外使用者 增加某些便利 王宗炎 1996 49 外国人名翻译中的诸多 约定俗成 现象也是翻译中时间上动态 顺应的结果 英国现实主义剧作家Bernard Shaw 按照新华社译名室 的权威标准 应该译为 伯纳德 肖 为何译为 肖伯纳 了呢 笔 者曾经写信询问了英国广播公司 BBC 中文部 他们的解释是前者 读起来很不顺口 加之汉语里有肖姓 译为汉化名字反而便于记 读 和运用 美国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Pearl S Buck 按照译 名手册 应该译为 帕尔 S 巴克 赛珍珠 这么响亮 与众不同 的名字 从何而来 原来她本姓Sydenstricker 如果严格按照音译 就 是 赛登斯特里克 前辈译名时干脆就取第一个音 赛 恰好汉语 中也有此姓 Pearl也采取意译 赛珍珠 的译名实属神来之笔 北 京奥运期间更是出现了 科贝变回科比 奥运会外国人名翻译也能 走后门 的趣事 新华社译名室根据标准来翻译美国篮球明星 KobeBryant 其名字就译为 科贝 布莱恩特 马上就有奥组委打电 话来商榷 结果是 翻译人名本身就不一定要死扣规则 因为人们 对洛杉矶湖人队的当家球星 科比 早已耳熟能详 最终自然就采用 科比 布莱恩特 的译名 这里足见时间因素左右着译名处理 如 果一概严格按音译原则处理 反而有蛇足之嫌 4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 中国与其 他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 中英人名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多 一方面 我 们要兼顾翻译中的各种多样性原则与灵活性原则 冯庆华 2001 23 25 另一方面 我们要自觉维护新华社译名的权威性 力争译名 的准确性与标准化 认识到译名统一的必要性和语言文字规范使用 的重要性 译名的随意性和译名使用的混乱状态既会造成语言文字 的不规范使用 又会在国际交流中引起听众或读者的不解 甚至误 解 因此 译者和传媒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 尽力避免从英文回译汉语人名时把孟子 Mencius 译为 门修斯 孙 子 Sun Tzu 译为 桑卒 的笑话 文有仁 2008 68 不可否认 现实 生活中译名的混乱与滥用现象已经比较突出 应引起广大语言使用 者和国家有关语言文字使用与翻译的管理部门的注意 这已表明 译名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认识和规范的问题 冉永平 2006 187 译者 作为语言文字的使用者 在应用翻译中要根据目的 需求 特征 对文本中具有不同价值特征和价值度的信息加以控制和调节 在信息传播方向 手段 方式 反馈等各重要环节上充分发挥其主体 性和能动性 曾利沙 2007 46 译者还要充分认识到语言规范使用 的重要意义 规范准确的译文体现出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地区 的语言规范和文化素质 交流 传承 沟通 创造和发展 这五个方面 也正构成了翻译的本质价值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 它们也是翻译精 神之体现 许钧 2005 44 Verschueren 2000 语言选择论中的动态 顺应全面诠释了翻译的本质价值 很好地服务于翻译精神 是当前翻 译价值理论的有力补充 中英人名翻译中意义的动态生成既要考虑 语境因素 也要考虑语言结构因素和时间因素 还要借助语用策略 作 出因人 因时 因地而异的适切语言选择 完成交际任务 只有这样 我 们才能真正为翻译事业的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的融合作出贡献 注释 本段两个例句都节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5单元语音速记与巧练(含答案)
- 宿舍楼基础设施检查与维护方案
-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 水稻品种课件
- 水痘说明文课件
- 医用化学分散系66课件
- 知识点3.4从文化层面感知色彩设计构成设计色彩76课件
- 水电工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企业员工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楼顶彩钢板防水设计与施工承揽协议
- 二氧化碳静态爆破施工方案样本
- 八年级年级主任工作计划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四川JS-004竣工验收报告
- 花卉栽植施工方案
- 水工闸门课件
- 水泥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产品技术要求深圳迈瑞
-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 《诺丁山》经典台词
- 对铁路机车乘务员规章培训的探讨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