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_董海雅.pdf_第1页
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_董海雅.pdf_第2页
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_董海雅.pdf_第3页
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_董海雅.pdf_第4页
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_董海雅.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6 09 26 作者简介 董海雅 1977 女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2005 全国暑期翻译研习班 上海 成员 研究方向 戏剧和影视翻译 6 李红满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发韧 J 山东外语教 学 2001 1 7 刘靖之 翻译 文化的多维交融 J 中国翻译 2000 1 8 吕 俊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标准问题 J 外 语与外语教学 2002 3 9 王东风 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 译者的文化态度 J 中国翻译 2000 1 10 王东风 一只看不见的手 J 中国翻译 2003 5 11 王东风 解构 忠实 翻译神话的终结 J 中国翻 译 2004 6 12 孔慧怡 翻译 文学 文化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9 13 蒋骁华 意识 形态 对翻 译的 影响 J 中 国翻 译 2003 5 24 27 14 Lefevere A Translating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 f Literary Fame C London Routledge 1992 15 屠国元 译者主体性 阐释学的阐释 J 中国翻译 2004 6 16 刘全福 当 信0 与 化境0被消解时 J 中国翻译 2004 6 17 谢天振 译介学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18 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 从归化趋向异化 J 中国 翻译 2002 1 19 穆 雷 翻译学研究生教学 J 中国翻译 2005 1 20 孙致礼 翻译应该尽量 求真0 J 中国翻译 2005 2 21 王大伟 关于翻译理论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J 外国 语 2004 1 22 Derrida J Differance A Adams H 译制 字幕翻译 多符号文本 中图分类号 H 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9358 2007 01 0012 06 引言 在经济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 电影和电视 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媒介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 跨文化交流的使命 影视作品的翻译和传播很大程 度上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起着重要的作 用 比起文学翻译 影视作品的翻译有其不可逾越 的特殊性 翻译所面对的并非是单一的文字文本 而是由图像 画面 声音 色彩等特殊的表意符号所 融合而成的多重符号文本 受到传播中空间和时间 的制约 比起历史较悠久的文学翻译 影视翻译还 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研 究人员的数量以及该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总体 上相对较少 早在六年前 钱绍昌教授就指出 译制片受众 12 观众 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 读者 的 数量 但与之相反 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却远不 如文学翻译 反映在大学里有关课程之开放 学术 刊物上有关论文之发表 学术团体中有关组织之建 设等等方面 均与影视翻译的社会作用不相称0 2000 61 他强烈呼吁 影视翻译这个愈来愈重要 的领域亟应引起翻译界的重视 笔者认为 这一现象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电影和电视这些新媒介的出现至今只有百年左右的 历史 影视作品翻译的历史相对更短一些 因而在长 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界 影视翻 译则处于比较边缘的学术地位 2 翻译群体中 从 事影视翻译实践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 主要集中在 译制厂 电视台以及其他机构具有丰富翻译经验的 业内人士 外人并不能轻易得到该领域的翻译机会 因而缺乏相关经验以及第一手具有说服力的研究资 料 经过译制部门翻译的译本很少公开发行 同时 原语的剧本也不易获得 当然 近年来随着 DVD 的 普及以及网络的便捷 这一状况会慢慢得到改观 普通研究者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大量经过配音或配字 幕的国外影视剧 DVD 或 VCD 版本 幸运的话 还可 以通过网络找到现成的电影原剧本或者翻译的中文 字幕 3 由于影视作品是声音和图像二维结合的 产品 研究者并非只单纯进行原语和译语两种文字 文本的比较 而是要结合多种视觉和听觉因素对原 作与译作进行对比 译制片是剧本翻译 配音演员 译制导演等多方集体创作的结晶 因而影视翻译研 究的难度和广度也比较大 一 研究进展回顾 西方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 现今活跃 在西方影视翻译研究领域的主要是西欧学者 影视 翻译及相关研究之所以在欧洲得到蓬勃的发展 与 欧洲各国特殊的历史发展 语言和文化的多元特征 以及欧盟各国之间的密切交流息息相关 一般认 为 早期配音译制领域研究的一位领头人物是 Istvan Fodor 其 1976年出版的英文著作首次综合地从语 言学 符号学 美学 心理学等多个角度研究配音译 制 是最早研究电影译制的较为系统的专著 奠定了 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 Fodor 提出译制电 影在三方面达到 同步0 即我国译配界人士常用的 耦合0 的要求 即 语音同步0 人物性格同步0以 及 内容同步0 同时他还探讨了不同语言和文化体 系中手势语的不同意义 以及镜头拍摄角度对电影 人物话语感知造成的不同视觉效果 由于每个国家 的语言和文化都有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 因而译制 片很难在各个方面取得完美的同步 步调殊离0难 以避免 譬如他认为 在配译的电影开头确保声画 的高度同步非常重要 因为随着观众被电影情节逐 渐吸引 他们就不会特别注意声音与口型是否同步 了 Fodor 1976 82 随后的十几年内 影视翻译研究在欧洲发展缓 慢 主要以字幕翻译的描述性研究为主 1993 年 Goris所作的研究表明 配音翻译方面的研究数量非 常少 而且大量重复 Goris 1993 170 影视翻译研 究的黄金时期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 1991 年和 1992 年 两部重要著作相继出版 其一是 Luyken 与另外 四位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译制业内人士合写的著作 5跨越电视语言障碍 着眼于欧洲观众的配音与字幕 译制6 该书以业内人士的视角 探讨欧洲影视产品 的语言转换模式 第一次详细而系统地探讨欧洲译 制片的数量 花费以及各国观众的喜好 其二是 1992 年瑞典字幕翻译家 Jan Ivarsson 的专著 Diaz Cintas 2004b 56 58 笔者认为 除此之外 Candace Whitman Linsen 同年出版的专著也是西方影视翻译 研究中一部重要之作 作为一位精通 5 国语言的美 国女学者 她详细研究了美国导演伍迪 艾伦执导的 几部影片经过德语 法语和西班牙语配音译制后在 语义内容 风格及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种种改变 并提 出了相应的建议 以上几位学者的著作奠定了欧洲 影视翻译研究日后发展的基石 1995 年以后 西方影视翻译研究快速发展 论 文数量明显增加 影视翻译研究领域活跃着一大批 欧洲学者 其中研究成果颇多的领军人物有 Yves Gambier 芬兰 Henrik Gottlieb 丹麦 Karamitroglou 希腊 Jan Ivarsson 瑞典 Frederic Chaume 西班 牙 Jorge Diaz Cintas 西班牙 等等 Gambier 认为 1995 年后影视翻译研究的快速发展与以下因素有 关 1 欧盟的支持 1995 年欧洲理事会为庆祝电 影在法国诞辰 100 周年 同意举办一个关于视听传 播与语言转换研究的论坛 此后 每年在欧洲举行 的一些国际大会上都有关于该领域的讲座和交流 2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更新 3 语言政策的制定 和语言意识的增强 很多小语种国家越来越意识 到 媒体可以成为促进并加强本族语言和文化特性 的有利工具 Gambier 2003 171 此外 笔者还认 为 影视翻译研究在西方快速发展 与一些官方和非 官方机构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其中就有 1995 年成 13 立的非营利性民间学术组织 欧洲影视翻译协会 ESIST 1 最初的建立者是来自欧洲 10 个国家 16 名热爱影视翻译的高校教师 他们有感于本领域一 直没有得到译界充分的重视和关注这一现象 自发 组建协会 旨在加强和促进该领域研究学者 影视译 制人员 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影视翻译 教学与实践的质量 协会从 1995 年成立至今已走 过十年多的历史 在欧洲影视翻译研究领域影响很 大 现今活跃在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以及刊物上的很 多学者都是协会的中坚力量 1 全称为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Studies in Screen Translation 详情请参见其网站 www esist org 笔者现为该协会为数不多的亚洲会员之一 2 详情请参见http P P www surrey ac ukP LISP CTS Pinsomanywords worksem htm 3 参见http P P screentranslation sitlec unibo itP ENGP welcome htm 4 参见http P P www languages media com P lang media 2004 P index html 近几年来 在 Target Perspectives Meta Babel TheTranslator Translatio 等国际翻译期刊上发表的 影视翻译相关研究文章 虽总数远远少于文学翻译 研究 但与以往相比 数目呈上升趋势 新的文章和 著作不断出现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值得我国学者思 考和借鉴 2001 年 Gambier 与 Gottlieb 共同编辑出 版的5 多 媒体翻译6 Multi Media Translation 论文 集中收录了数篇关于影视翻译的研究论文 2003 年 英国曼彻斯特的圣 哲罗姆出版社特邀 Yves Gambier 为其翻译学刊5译者6编辑出版了影视翻译 研究特刊 收录了近十多篇论文 无独有偶 Meta 刊物也于 2004年第 1 期出版了影视翻译研究专刊 其中包括四位中国学者的论文 2004 年末 影视翻 译研究领域的另一部重要论文集5影视翻译论题6 Topic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出版 其中所收录的 论文代表了该领域理论研究 行业实践以及课程教 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 影视翻译课程或专 业现已在欧洲二十多所高校开设 例如英国曼彻斯 特大学的翻译与跨文化中心 英国萨里罗汉普顿大 学 芬兰图尔库大学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等 Diaz Cintas 2005 年 10 月 27 30 日 意大利名校博洛尼亚大学举办了以 文本与图像 之间 影视翻译的最新研究0为题的国际会议 3 此 外 第六届 语言与传媒0 国际会议 4 于 2006 年 10 月 25 27日在德国柏林召开 该会议每两年举办一 次 是云集西方很多影视翻译学者和业内人士的盛 会 二 多元研究视角与系统理论框架探索 根据对现有资料的研究 笔者认为 西方影视翻 译研究主要的视角与特点大致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 影视翻译研究对象的广度 我国的影视翻译研究主要涉及外国电影 电视 片的配音翻译和字幕翻译 研究对象相对比较固定 在欧洲 相对应于这一特殊研究领域的术语经历了 从 film translation 到 screen translation 简称 ST 与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简称 AVT 的演变 目前学者 对后两者的偏好与不断增长的研究兴趣在某种程度 上也折射了影视翻译发展的趋势与动态 Film and TV translation 是早期的研究重点 与我国的 影视翻 译0一词基本等同 然而 近年来 ST 与AVT 因其研 究覆盖面较广而成为西方很多论文 著作和国际会 议的主题 2004 年出版的新书 Topic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当中 编辑 Orero 2004 vi i viii 就在序言 里指出 AVT 涵盖了 为任一媒体的制作或后期制 作而进行的所有翻译形式 或多符号转换 以及有 关媒体接触的新兴研究 为有听觉障碍者配译的字 幕以及为有视力障碍者进行的声音描述0 该书的 刊名之所以明确选择AVT 这个术语 是因为在编者 看来 ST 把戏剧与广播翻译排除在外 而另一个术 语 多 媒体翻译又常常让人联想到 IT 行业的翻译 Karamitroglou认为 ST 这一术语强调翻译作品出现 的媒介或载体 即电影院 电视机和录像屏幕 因 而 就可能会有人把电脑显示屏上的网站翻译也算 作其中一部分 然而事实上 这并不是该领域的研究 范围 除非翻译的文本是一系列有内置声音伴随的 移动影像 他更倾向使用的术语是 AVT 因为它突 出视听结合的二维传播模式 也可以把戏剧和歌剧 舞台上的字幕翻译包含在内 2000 1 4 欧洲影视 翻译协会的名称包含 Screen Translation0 不过协会 在其章程里特别指出 协会所认定的 ST 涵盖了大众 传媒中的各种语言转化形式 字幕和配音翻译 话音 覆盖 媒体口译 戏剧中 的舞台字幕翻译 为有听 14 觉障碍者配译的字幕以及为有视力障碍者进行的声 音描述 不难看出 西方 ST 与 AVT 研究的范围与 我国的 影视翻译0并不完全对应 前两者的涵盖面 要更宽泛一些 目前 我国的影视翻译研究对象并 不包括媒体口译 戏剧舞台字幕翻译以及为视听障 碍人士所作的特殊语内与语际翻译等 2 语言与民族身份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 此类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广播电视公司的语言和 翻译政策对译制的影响 社会政治 文化因素以及引 进节目的比例与费用对译制方式选择的影响 政府 和发行机构对引进节目内容和语言的审查与本土文 化规范之间的关系等等 翻译研究以描述性为主 早期的西方研究较多关注配音与字幕这两种方 式在美学价值和翻译质量上孰优孰劣的问题上 然 而 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 这并非只是简单的 译术问题 而是与各国政治 经济 文化 意识形态 电影进口政策 本土电影强弱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密 不可分 对引进节目到底采用哪种方式最好 配音 与字幕翻译方式的选择如何反映外来文化与本土文 化规范之间的张力 这些问题很多学者都有过论 述 如 Luyken et al 1991 Danan 1991 Goris 1993 Kilborn 1993 Diaz Cintas 1999 Mera 1999 Karamitroglou 2000 Paolinelli 2004 等 按译制方式粗略划分 欧洲影视翻译的文化版 图主要分为两大板块 一块是以配音译制为主的国 家 如法国 德国 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 而另一块 是以字幕译制为主的国家 包括比利时 丹麦 芬兰 荷兰 希腊以及北欧一些小国 英语片在全球市场 所占的份额很大 而英国和爱尔兰很少引进非英语 类影视作品 因此在翻译国外影片时 这两个国家会 采用灵活配音和字幕两种译制方式 因而不属于这 两大典型板块 Danan 1991 606 607 配音译制的 费用一般是字幕翻译的 15 倍左右 Luyken et al 1991 106 因而经济原因往往是字幕与配音选择的 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看法在欧洲曾经比较普遍 然 而 在美国学者 Danan 看来 这一选择其实早已跨越 了经济因素 因为配音译制是以译语文化为导向 是 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简言之 就是一个国家在 本国界限之内确保本国语言及其政治 经济 文化势 力享有最高地位优势 全球美国影视产品的大量入 侵 对很多国家的民族身份和文化整体性造成一定 威胁 因此 译制也是一个国家对本民族语言和文 化保护的重要手段 而字幕翻译除了造成本国国民 对异国文化的兴趣之外 还间接促进了外语的使用 形成和本国语言竞争的局面 Danan 1991 606 614 以法国和希腊两个国家为例 在法国 电影是 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配音译制作为法国进口影 片的主要翻译方式 与法国政府长期以来对法语及 文化的政策保护以及法国本土电影的繁荣密不可 分 而在希腊 字幕翻译长期占主导地位 只有对 有些儿童动画片采用配音的方式 这与很多因素有 关 希腊对外国文化开放与接纳的态度 尤其是国民 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浓厚兴趣 以及希腊年青人普遍 较高的英语水平等 Karamitroglou 2000 237 综合 看来 正如 Baker 所言 一个国家到底主要采用哪一 种译制方式 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包括 制作费用 相关技术水平的高低 本土观众的文化水 准 对外语的兴趣 本国的文化开放程度以及本土电 影业的发达程度等等 Baker 1998 75 然而 随着 DVD技术的更新与普及 如今欧洲很多电影 DVD 版 本都制作了多种配音和字幕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 喜好进行选择 因而欧洲传统的配音与字幕国家之 间的区分如今并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化了 Gambier 2003 272 与文学一样 电影和电视也可以看作是在某一 特定意识形态和文化语境下的一套系统 影视翻译 不仅与译语文本的语言因素由关 还受到译语国家 政治 经济 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宏观因素的影响 因 而也有些西方学者在努力探索建立影视翻译研究的 理论框架时 将目光转到了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 论 试图为影视翻译研究打开一条描述性 面向译语 系统的有用途径 其中 Karamitroglou 2000 与 Diaz Cintas 1998 2004a 的 探 索 颇 具 代 表 性 Karamitroglou 运用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对 1995 1996 年间希腊播放的外国儿童节目译制与字幕方 式的选择进行研究 他详细分析了处在译语系统规 范中的各项因素 如制作方 代理人 发行商 翻译 译制导演 配音演员等 产品 即经过翻译的影视节 目 接受方 特定的观众群体 视听传播的双维模 式等 经过调查研究后 他发现有大量互相依赖的 因素制约外国儿童节目在希腊的译制方式 例如 节 目类型 艺术地位 原语特征 播出时间限制 市场营 销策略 观众年龄 识字能力等 这些因素之间互相 作用 形成了具体的规范 他在研究中进一步证实 希腊是个青睐字幕翻译的国家 而只有在播放动画 片以及其他儿童节目 受众往往是缺乏阅读能力的 幼小儿童 时 才会采用配音译制 在探索构建影视 翻译理论框架时 Diaz Cintas 指出 多元系统这一 15 概念非常灵活 也可以用来谈论西班牙或其他国家 的电影多元系统 这一系统由本国电影作品以及经 过配音译制或字幕翻译的作品组成 探讨所有这些 作品之间的关系0 2004 23 在他看来 早期影视 翻译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研究过多局限在作品 语言层面上的翻译 而未能足够重视影响翻译的社 会 文化以及业界的诸多因素 在影视翻译研究中 应用多元系统论有多重优势 1 模糊强势 弱势文 化界限 能让传统上一直处于学术圈边缘的社会活 动的地位得到承认 如影视翻译 2 这种方法强调 将翻译的影视作品融入本国电影艺术研究之列 从 而拓宽研究视野 Diaz Cintas 2004 21 34 3 翻译策略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从翻译和文化角度结合文本分 析 语用学 接受理论 关联理论等研究成果探讨配 音与字幕翻译中的问题与策略 例如 电影对白翻译 中内容缩减 语义明晰化 省略 释义 文化归化等翻 译策略 如何翻译处理影视片中的幽默 讽刺 文化 典故与隐喻等 如何处理同一部片中出现的多种外 语共存现象 配音与字幕翻译策略横向比较等等 如 Larsen 1993 Herbst 1995 1997 Pelsmaekers Espasa 2004 以及专门针对儿童卡通片和情景喜剧翻译的研究 4 电影研究与翻译研究的融合 近年来 西方一些电影学者也开始将注意力投 向翻译 以电影研究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也向电影翻 译方面的论文敞开大门 Diaz Cintas 2004a 23 视 听文本并不是只是建立在单一的语言文字上 而是 建立在由图像 画面 声音 色彩 对话等特殊符号组 成的电影语言之上 遵循电影语言的规则与特性 因 此 对影视片中视觉 听觉以及运动等层面各因素的 了解和分析将直接对翻译过程产生影响 一些学者 开始积极搭建电影研究与翻译研究之间的桥梁 西 班牙学者 Chaume 构建了一个基于电影语言表意符 号上的翻译分析框架 共由十类影响实际翻译操作 的表意符号组成 Chaume 2004 12 24 限于篇幅 笔者简单归纳介绍其中六个主要部分 1 语音 词 汇 句法 语义层面上的语言符号 如影片对话中口 语体的特征 俚语 文字游戏 文化因素等 这些问 题在其他类型的翻译中也存在 并不为影视翻译所 独有 2 超语言符号 有些参与配音译制的译者需 要使用配音业内人士熟悉的一系列符号 来标记原 影片中的笑声 沉默 演员声音音质等 3 图像符 号 译者需要考虑在翻译中如何用语言表现影片中 图标和信号 例如 若影片人物开了一个关于枪的 玩笑 而代表这个枪的图标恰恰也在银幕上出现 译 文只能围绕 枪0来再现幽默 而不能用幽默效果对 等的其他东西代替 4 摄影符号 片中光的明暗 色彩的变化 以及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联想意义对 翻译产生影响 例如 光线变暗使屏幕人物的口型运 动不明显 因而对翻译字数与对口型的要求相对放 宽 对于字幕翻译而言 光和色彩的变化影响字幕 的识别 可采用相应手段进行调整 5 拍摄方式符 号 远景 中景 特写 侧拍 正拍 俯拍等不同拍摄类 型对翻译的影响 例如 人物正面特写镜头对译配的 字数 口型要求最高 特写镜头中的海报或书信对 情节的衔接比较重要 也是翻译需要考虑的一点 6 运动符号 包括人物说话时的动作手势 在转身 离去或入镜头时口型清晰度的转变 以及同一个镜 头中多个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等 例如 若一个场 景中几个人物同时讲话 而字幕空间只允许放两个 人的台词时 则一般选取离镜头最近的人物的台词 进行翻译 Chaume 的研究建立在翻译理论 文本分 析与电影研究 传播学相结合的基础上 在这个框 架中 语言学层面的符号只是影视文本的构建与意 义传递的重要符号 不是唯一值得翻译研究的符号 三 结语 21世纪数码技术的发展为影视翻译研究开创 了更广的空间 数码技术在译制过程中的应用则可 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译制的质量 例如 可以对配音演 员声音进行灵活处理 改善配音与影片人物口型的 吻合程度 提高配音 录音和混音的质量 同时 由 于 DVD具有超大存储空间 能同时存储多种语言的 配音和字幕 加上字幕软件不断更新 这些都为进一 步从不同角度研究影视翻译提供有利的条件 期待在不久的未来 我国将有更多热爱影视翻 译的人士积极投身到这一特殊领域的研究中来 同 时 我国学者能与国外学者不断加强交流 开拓学术 视野 推进我国影视翻译研究 笔者坚信 在 21 世 纪 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 影视跨文化交流的 日益频繁 以及社会由平面媒体主导向视听媒体主 导的逐渐转型 将促使影视翻译成为今后翻译研究 中的一个热点 致谢 文本写作得到了欧洲影视翻译协会 ESIST 现任会 长 西班牙学者 Jorge Diaz Cintas先生热心的帮助和鼓励 16 参考文献 1 Baker Mona Brano Hochel Dubbing A In Baker M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 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1998 74 76 2 Chaume Frederic Film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Two Disciplines at Stake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J Meta 2004 XLIX 1 12 24 3 Danan Martine Dubbing as an Expression of Nationalism J Meta XXXVI 4 1991 606 614 4 Diaz Cintas Jorge and Orero Pilar Postgraduate Course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A In Gambier Yves ed Screen Translation Special Issue of The Translator C 2003 9 2 371 387 5 Diaz Cintas Jorge Dubbing and Subtitling the Eternal Dilemma J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1999 7 1 31 40 6 Diaz Cintas Jorge and Orero Pilar Postgraduate Course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A In Gambier Yves guets editor Screen Translation Special Issue o f The Translator C 2003 9 2 371 387 7 Diaz Cintas Jorge 0In search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audiovisual translation0 in Orero Pilar ed Topic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C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4a 21 34 8 Diaz Cintas Subtitling the Long Journey to Academic Acknowledgement J TheJournalofSpecialised Translation 2004b 1 50 68 9 Espasa Eva Myths about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A In Orero Pilar ed Topic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C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4 183 197 10 Fodor Istvan FilmDubbing Phonetic Semiotic Esthetic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M Hamburg Buske 1976 11 Franco ElianaP C Voiced over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Terminological and Conceptual Issues for Their Research J Target 13 2001 2 289 304 12 Gambier Yves and Henrik Gottlieb eds Multi Media Translation Concepts PracticesandResearch C AmsterdamP Philadelphia JohnBenjaminsPublishing Company 2001 13 Gambier Yves ed Screen Translation Special Issue of The Translator C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3 9 2 14 Gambier Yves Screen Transadaptation Perception and Reception A InGambier Yves ed Screen Translation Special Issue o f the translator C 2003 9 2 171 189 15 Goris Olivier The Question of French Dubbing Towards a Frame for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J Target 5 2 1993 169 190 16 Gottlieb Henrik Subtitling Diagonal Translation J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1994 2 1 101 121 17 Herbst Thomas PeopleDoNot Talk in Sentences Dubbing and the Idiom Principle A In Gambier Yves ed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Transfer Translatio FIT Newsletter C 1995 14 3 4 257 271 18 Herbst Thomas Dubbing and the Dubbed Tex t Style and Cohesion A InTrosborg Anna ed 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 C Amsterdam P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291 338 19 Karamitroglou Fotios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 f Norms inAudiovisual Translation the Choice betweenSubtitlingandRevoicinginGreece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