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鉴赏篇章结构类题型解题指导 一 考查角度1 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 后议论抒情 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 而观点态度 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 当然也有先情后景的 下笔即写情 类似开门见山 从具体的形式看 各有不同 有时间空间结构的 也有前后文形成转折的 有前后照应的 也有层层深入的 着眼于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 往往注重对诗歌的构思特点 构思脉络 结构层次等的分析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试作简要分析 2 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 分析这首诗歌的构思脉络 4 这首诗写了几个层次 请简要分析 分析思路 构思脉络就是行文思路或结构 其规律是 起 承 转 合 或者简单地说 景 事 情 思 具体地说 起 就是起句写眼前所见之景 或者心中所思之事 作者找到某种契合点引起所咏之辞 承 就是承接起句的契合点 对所要描写或叙述的对象进行具体刻画 而这个刻画往往是与下文有着紧密联系的 转 就是在上文似乎一般刻画的层面的基础上 转向与作者思想情感紧密关联的 或与上文构成波澜的 或触发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触发点 对这个触发点进行描述 从而为下文所表达或抒发的思想情感作准备 合 就是作者在上文写景或叙事的基础上 所表达或抒发的合理合情的思想情感 回答这类 构思脉络题 就是要弄清楚各层次的内容 对各层次的层意进行概括 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表述时要说清先写了什么 再写了什么 然后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 即开头 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题示例 例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问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答案 一 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 仰望空中乱鸦翻飞 遥望前方一片萧条 三 四句以 旧时花开 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这样 一 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 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三 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 显示主旨 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例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 水仙子 自足 杨朝英 杏花村里旧生涯 瘦竹疏梅处士家 深耕浅种收成罢 酒新篘鱼旋打 有鸡豚竹笋藤花 客到家常饭 僧来谷雨茶 闲时节自炼丹砂 注 1 杏花村 多指卖酒处 2 篘ch u 过滤 3 旋 刚刚 说说这首元曲的构思脉络 答案 开头两句点出居住环境的风物 清悠闲雅 三至五句写自享劳动成果的满足和喜悦 洋溢着丰衣足食之乐 最后三句写交往和赋闲的乐趣 例题3 2008年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 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 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 秧肥数顷田 床边 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窗前 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 吴西逸 生平不详 曾当过小官 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趱z n 赶快 苫sh n 用草覆盖 从归隐角度看 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 请简要分析 答案 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 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 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 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 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 其中又分为两层 留下 句至 秧肥 句为第一层 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 床边 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 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补充说明 前四句是 雁儿落 后八句是 得胜令 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 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 故兼而连带填后调 是谓 带过 2 对诗歌行文线索的考查 设问方式 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分析思路 古代诗词中往往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或者是人 或者是物 或者是景 或者是情 线索往往体现在诗词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诗句 叙事诗中的线索 往往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在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中 线索往往把意境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着眼于对诗歌线索的考查 往往注重对诗歌情感变化层次和一篇之纲的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 要善于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 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和句子 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中 要注意诗歌关键位置上的抒情议论句 例题1 2011年高考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 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 如何消夜永 注 周邦彦 1056 1121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 寒声 指秋声 如风声 落叶声 虫鸣声等 雁 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从上 下两阙的首句看 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答案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 渐向暝 时 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 人去 夜寂静时 例题2 2005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诗以 微风 开头 并贯穿全篇 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案 诗以 微风 开头 并贯穿全篇 颔联写微风吹开门 吹动竹子 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写微风吹落枝上露水 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写希望微风吹进帐幔 拂去琴上尘埃 以 微风 为线索 通过微风的形象 表现诗人的孤寂落寞和对故人的思念 3 对句子结构作用的考查 设问方式 1 某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2 某句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 某句放在某位置行不行 为什么 分析思路 古诗词在结构上往往讲究 起 承 转 合 起句就是开头的句子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 一般有渲染气氛 埋下伏笔 提示下文 奠定基调 点明题旨等方面的作用 中间的句子往往是承句 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下文铺垫和蓄势 意思发生转折的句子就是转句 它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的语言标志 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 结尾句就是合句 通常有总结全诗 点明主题 画龙点睛的作用 注意 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的作用 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 答题示例 例题1 2011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 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 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 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 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 并与蒙蒙细雨叠加 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之意境 苏诗第三句从 横风吹雨 转入 雨过潮平 为描写雷电蓄势 承上启下 参考答案 二刘诗用 雨映寒江半有无 作为背景 用 浅深山色高低树 作为主景 虚实结合 浓淡配置 相互映衬 描绘出 一片江南水墨图 的优美画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 骤雨 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 横风吹雨 电光时掣 先后出现 中间插入 雨过潮平 的短暂平静 跌宕起伏 更凸显其壮观 例题2 阅读下面的元散曲 回答问题 水仙子 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 溪北溪南两履霜 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袭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 笛凄春断肠 淡月昏黄 开头三句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案 开头三句紧扣标题 突出 寻 字 冬前冬后 写作者寻梅时间之长 溪北溪南 树头树底 写寻梅之勤 几村庄 两履霜 写寻梅之艰 这三句表现了作者寻梅不获而焦急 失望的心情 为后文寻得梅花后的喜悦作铺垫 缟袂 g om i 白绢做的衣袖 缟 白色的绢 绡 xi o 裳 生丝薄绸做的下衣 绡 生丝织成的薄绸 此处言 缟袂绡裳 是将梅花拟人化 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 圣洁而飘逸 例题3 2011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 按要求作答 骤雨 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 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 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 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 雨势骤晴山又绿 有人说 本诗第五 六句可以放在开头 你认为好还是不好 为什么 答案 1 不好 开篇写骤雨至 先声夺人 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 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 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 冲淡了艺术效果 2 好 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 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 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 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而按现在的顺序 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例题4 阅读下面的词 按要求作答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 吹梅角远 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 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 月遂舟行 聚散匆匆 一句 在内容上强调什么 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 1 在内容上 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 相别之仓促 2 在结构上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聚 字上承 同在京城 短暂的相聚 散 字下启 送别 更能突出词人的离愁别绪 吹梅角远 化用李清照诗 写在春天时候他们郊游赏梅 梅 梅花 角 号角 这里指笛声 远 指笛声悠远 4 对开头结尾特点的考查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开篇有何特点 2 分析诗歌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 分析思路 对于这类题的回答 可以从结构特点 表达特点上来考虑 也可以从语言特点上来考虑 答题示例 例题1 2011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 回答问题 蝶恋花 出塞 清 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 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 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答案 总领全词 点明主旨 议论开篇 奠定感情基调 例题2 2009年高考湖南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 回答问题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 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 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 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 一帘疏雨 梦里寻春去 本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起句 醉里春归 深婉有致 醉里 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 但 春归 却明确点出 春去也 之无奈 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2 结句 梦里寻春去 语淡情浓 表明作者不忍春逝 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正可见 现实世界中 春逝之无可挽回 起结回环 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之特点 5 对关键字词语结构作用的考查 设问方式 1 诗中某字词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2 诗中某字词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分析思路 诗歌的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或是诗眼 或是统摄全篇 或是收束全诗 或是线索 或是烘托 对比 衬托 在高考篇章结构的考查中 命题者往往着眼于关键词语在结构上的主要作用 从各个角度设置题目 注意 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的作用 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 答题示例 例题1 2008年高考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 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 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 龙标 古地名 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 愁 字 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 李白诗中的 愁 是怀人之愁 它是全诗的 诗眼 作者以此统摄全诗 王昌龄诗中的 愁 是远谪之愁 作者以 愁 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 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例题2 2005年高考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根据提示 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 作者都是贬谪之身 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 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从诗中看 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 望 字 李诗之 望 在首句 实写登楼 引领全篇 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 又蕴含了对 帝京 遥不可及的感伤 柳诗之 望 思路解析 此题考查关键词在诗歌结构中的作用 两首诗歌的重心都在于登高望远 见山发感 两首诗 同为远眺 同为写山 有同有异 可比性强 具体考查炼字 命题者给出了示例 先分析李诗 望 字之妙 包含四个要点 其字出现的位置 首句 写法 实写登楼 结构上的作用 引领全篇 和包含的思想感情 两个方面 两首诗同样着一 望 字 但所处位置不同 李诗在篇首 作用同上 柳诗在篇末 收束全诗 其作用可仿照提示进行回答 答案 在末句 虚写置身峰头 收束全篇 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更表选了对 京华亲故 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例题3 2005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 其六 南宋 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 此诗是元灭南宋时 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 望 在诗中的作用 答案 这个 望 就是诗眼 全篇的景物描写皆因此而起 它在诗中就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 6 对情感变化脉络的考查 设问方式 1 某内容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2 这首诗表现出的感情变化脉络是怎样的 3 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答题示例 例题1 2009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 荒烟外 许多城郭 想当年 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 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 注 万岁山 蓬壶殿 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 亭台宫殿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 结尾说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答案 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钻床工组织能力考核试卷及答案
- 离婚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绝缘成型件制造工转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影摄影设备装配调试工安全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浸渍干燥工标准化技术规程
- 2026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部分学校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合同模板健身器材采购合同书范本
- 买卖合同范本汇编15篇
- 代理合同范文(20篇)
- EMIP培训资料-课件
- 三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云南事业单位a类真题及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答案
- 委托品牌代工合同协议
- 珠宝购销合同书范本珠宝购销合同书5篇
- 美容皮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 2025年机关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夺分金卷)
- 《环氧树脂应用》课件
- (高清版)DB36∕T 1324-2020 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 中职第1课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探索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