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中林六经辨证撷英 沈凌波摘要:范中林是火神派著名的传人之一,辨证承袭张仲景六经辨证思维,善用附子等温热药起沉疴,扩展了麻黄剂的运用范畴,可谓色彩斑斓。本文总结了范老临床上最具代表性的三经病病案经验,以飨同道。关键词:范中林;六经辨证;麻黄剂;火神派要了解“火神派”,就必读范中林先生的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一书,其辨证全部以伤寒论六经为提纲,精妙准确,令人叹服,愈信长沙百世师。纵观收录的69个病案,太阴少阴病案竟然占了40例!其次为太阳病病案,合计共55张,占全部的79.71。这和少阴与太阳相表里有关,而范老辨证论治的特色也充分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另外,我个人认为,范老对于火神派学说最大的补充和发挥就在于大大扩充了麻黄剂的运用范畴,代表方剂如太阳病的麻黄汤、射干麻黄汤、半夏干姜散;阳明病的麻杏石甘汤;太阴病的甘草麻黄汤、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病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等,这些在后面都会逐一论述。1太阳病,邪之来路去路不管是本经发病还是其他经发病时有这样的症状,则首先要考虑解表。无论外感、头痛、风湿、复视只要病機是寒湿郁闭不得开泄,表现有恶寒、无汗、身体关节疼痛、脉浮紧,就应当首先用麻黄汤开泄之;甚至舌苔,见黄腻或白苔罩黄不燥者,皆是“陈寒郁滞已久之征”,此论真有一语点醒梦中人的作用。麻黄汤中加半夏,范老大赞其可以“除湿化痰涎,大和脾胃气,痰厥及头疼,非此莫能治”1。表邪得散,再继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善后。还有半夏干姜散加茯苓:治疗太阳眩晕证。现在治疗美尼埃氏综合征引起的眩晕基本都用苓桂术甘汤,但范老又立温中止呕法,目标更加明确,即脾阳不振,而外又有寒邪闭阻太阳,故头胀痛眩晕而干呕(不用吴茱萸是因为不是痛在巅顶),首用半夏干姜散加味降逆化痰,合用小青龙散寒涤饮,继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理中温壮脾肾之阳。范老将风湿都归于太阳门中,认为“伤寒论中论述杂病颇多,而风湿痹痛之阐述,又以太阳篇最详。风寒外邪袭人,太阳首当其冲。”1风邪不去,日久与湿邪合化,“变为风湿之邪,由表及里,留注肌腠,滞于下肢,使局部气血运行不畅,邪阻益甚,剧痛难忍”。所以治疗风湿选用桂枝汤通阳解肌,或桂枝附子汤温经逐邪,或甘草附子汤开闭止痛(生姜重用,30克以上),或桂枝芍药知母汤,或五苓散“逐内外水饮”,或当归四逆汤活血理气。总之,是方随证变,证重一层,用方亦重一层,条理分明,丝毫不差。2太阴病,勿忽视手肺经一般论及太阴,多重视脾而忽视手太阴肺经。病案中有一例视岐病例,起病突然,患者视一为二,舌淡红苔白黄微腻稍紧密,白睛微现淡红血丝,其余尚可。范老据此认为此例“散精”与肝肾无关,而当责于肺。原因有三:“一、审视瑶函说:目中有神膏。此神膏为肺阴所聚;前人或称为阴精所生之魄。张景岳: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二、患者视物常见白色、白影,医宗金鉴曾指出:浅绿如白肺经发,同时患者在白睛中现淡红血丝。外感寒湿之邪入侵,每先犯肺,使治节失调,致令气血阻滞于目。再参之舌象:舌质淡红而润,苔白滑而腻兼淡黄色,标志寒湿较重,邪渐入里。再望舌苔紧密,更说明寒湿凝聚较深。寒湿之邪入侵人体,太阳首当其冲。三、足太阳膀胱之脉,起目内眦,上额,交巅,下脑后。”1故当首开太阳,用麻黄汤去桂枝加半夏,六剂中鹄,其辨证之神妙与鬼斧至于此。太阴脾多见虚寒证,“脏有寒,当温之,宜理中四逆辈”,间以建中补之。范老认为,“脏有寒”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里寒证,二是指脾阳受戕,寒陷太阴。脾胃虚寒,除了常见的呃逆、喜温喜按、便溏、吐清涎等症外,还可以出现睑废,如重症肌无力。如果没有其他兼证,可以用附子理中之类。若兼夹水湿,当先开窍利水,“于寒湿中求之”,选择甘草麻黄汤,化湿而不伤元气。如内连少阴,当太少两解,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干姜,再用理中四逆收功。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见于金匮要略,原方主治:“气分,心下坚水饮欲作”。尤在泾注解为:“气分者,谓寒气乘于阳气之虚而病于气也”,“不直攻其气,而以辛甘温药行阳以化气”。2范老却用此方治疗虚劳、胸痹等病,认为总是真阳不足,寒湿之邪乘清阳之位,所以不必拘泥于“坚”与“盘”及水气之轻重,只要牢牢卧定外解太阳之邪、内温少阴之经即可;后期再用温补脾肾之品如理中、菟丝子、鹿角胶等。3少阴病,唯恐世人不识麻附辛汤为太少两感的不二方,不论是外感还是杂病,只要藥證相符,皆可放胆用之。让人注意的是瘿症,认为“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不可一概泥于痰气郁结或火郁伤阴之常规。为了让世人识得少阴真寒之象,范老不厌其烦地举了相当多的病例,如鼻衄、头痛、舌强、偏枯、喉痹等等,让人想起郑钦安先生在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中也不厌其烦地举了很多容易被思维定势认为是阳证的阴证,真是应了那句评论:“婆婆语也”。少阴病的主方就是四逆汤,而范老将四逆汤广泛用于一切阳虚阴盛之人,只要具有“舌质淡白、苔润有津;面色晦暗无泽;神疲、恶寒、四肢清冷,口不渴或渴不思饮,或喜热饮;大便不结,或大便虽难但腹无所苦,或先硬后溏;夜尿多,脉弱都可以用。其中干姜的用量需要灵活掌握,在程度较轻如舌质虽淡而不甚、苔白而不厚的情况下,可以少用;反之可多加,直至于附子等量。甘草的用量不超过附子的一半”。范老使用附子的量非常大,常规用量60克,最重达500g(均宽水先煎),却从未出现过死亡或者后遗症,其中的道理值得琢磨,也说明我们对于某些中药药性的理解、掌握和驾驭还远远不纯熟。4总结范老治病的特色是认为世上万病皆可以用六经来分型,万病皆不出六经范畴。本文总结了范老临床上最具代表性的三经病病案经验,仍然感觉意犹未尽。范老的病案看似举重若轻,实际上需要多少扎实基础的沉淀,也鞭策我们这些后学者要时时努力进步,心细如发才能够胆大不慌。谈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几种思维方法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主任余国俊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高效方。原书谓,“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汤头歌诀)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苦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发热曷能康”?因太阳、少阴两感证的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复感寒邪,表里同病,故用麻黄发表散寒,附子温肾强心,细辛搜剔、温散深入少阴之寒邪。本方药仅3味,配伍精当,功专效宏,临床运用机会颇多,远远超出了原书的适应范围,而可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多种病证。目前临床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医者畏惧麻辛附而不敢使用;有的即使遇到适应证,亦不愿单独或仅稍事加味使用(仅加一二味),而必加减得面目全非,或喧宾夺主。若此者疗效自然降低,其至无效。适至反思之时,不咎思维方法之误,反怨经方难用。俗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兹结合若干病例,谈谈运用本方的几种思维方法,以期抛砖引玉。1方证对应法方证对应,又称方证相应、方剂辨证、汤证辨证等,乃张仲景著作的一大特色。按照方证对应原则,只要临床特征性症侯与仲景书中的描述相符合,就可将经方信手拈来,而不必受后世创立的诸种辨证方法的限制。直而言之,这实际上是在重复仲景当年的临床实践,堪称运用经方的一条捷径。如1992年3月曾治我院某男,62岁。患者周身恶寒,背部尤甚,困倦欲眠,但卧床又难成寐,已历3日。其人形瘦色苍,嗜烟多年,宿患肺气肿。3年前曾摄胸片发现肺部有一阴影,初疑为肿瘤,经抗炎治疗后阴影消失。但3年来每年均发病34次,每次症状均以恶寒思睡为主,且必须住院0.51个月,叠经输液(药用抗生素、维生素、肌苷等)、输血方能渐渐缓解。西医每次诊断均为“肺气肿”、“重感冒”。这次本应住院,但患者一想起历次输液时手背肿胀难忍,便心有余悸,故欲先服中药一试,如不效再住院。刻诊:体温368,精神萎靡,困倦思睡,纳尚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伤寒论少阴病篇提纲证是“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今患者发病伊始,便周身恶寒,困倦思睡,脉沉细,显系寒邪直中少阴,而与提纲证基本符合。故笔者不受本医历次的同一诊断与治疗的任何束缚,而拟使用方证对应法,投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解表。但虑其年老体虚,且发病已3日,恐汗多伤正,故不用生麻黄而用炙麻黄,再加炙甘草以匡扶正气。处方:炙麻黄10g,熟附片15g(先煎半小时),北细辛6g,炙甘草6g。服1剂,并无汗出,但周身恶寒,困倦欲眠等症渐渐消失,精神转佳。随访1年未复发。可见方证对应法,实为准确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一条捷径。2病机推求法内经要求医者“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而“谨守病机”的前提是准确地推求病机,即在尽可能详尽地审疾察症,完整地占有四诊资料的基础匕,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最后作出病机诊断,以利于遣选高效方药。如前所述,在(伤寒论)中,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基本病机是心肾阳虚,复感寒邪,表里同病。这是就外感时病而言。若系内伤杂病,其基本病机则为阳虚寒凝。实践证明,临证时只要细心体察,准确地推求出这样的病机并不困难。然而在四诊资料不全时(病人函诊时经常遇到),就比较麻烦了。如中国乡村医生1993年第7期刊出拙文(左小腿剧痛25天)之后,于9月初收到江苏省张家港市化肥厂卫生所范医生来信称:其妻右膝关节疼痛多年(有右膝外伤史10余年),经X光摄片,诊断为“右副韧带损伤伴胫骨上端轻度骨质增生”。该市一医院曾动员其手术治疗,但患者已44岁,估计手术效果欠佳,便予以封闭治疗。因经常复发,特函诊求服中药。笔者读信数遍,茫然无从下手,连拟数方,皆不中意。不得已勉力从俗,寄去习用治疗久痹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活血通络药物;并告以四诊资料不全,无法推求病机以明确中医诊断,希望补充云云。范氏于10月13日来信说:眼药6剂乏效。患者双下肢酸重,局部肿胀,压痛明显,右膝肌肉轻度萎缩,近2天因参加田间劳动,顿觉行走不便中医四诊:面色少华,舌淡红,根部有少量白苔,脉濡缓,痛处喜温怕冷。笔者据此推求其病机可能属于阳虚寒凝,遂寄去重剂麻黄附子细卒汤加味:生麻黄30g,熟附片50g(先煎1小时),北细辛20g,熟地60g。嘱服6剂,范氏于12月30日来信说,“您寄给我的处方,我爱人服后效果很好!共服6剂,右膝疼痛全部消失,同原来一样。经剧烈的体力活动,或劳动亦无任何不适”。又说“经多次病例验证,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治疗腰腿痛病例有特效”。所谓“特效”,故为偏激的美誉,但功;足以说明推求病机法对于遣选高效方药的重要性。而遣方不谙病机,犹如盲子夜行3体质辨证法人之体质,禀于先天,成于后天。而人禀五行,各有偏重。早在内经上就记载着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以及木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形之人的心理、生理、病理特征与治疗宜忌等内容。伤寒论上提到的“酒客”、“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等,亦属于体质辨证的范畴。历代医家大多重视体质辨证,如近代名医张锡纯关于体质辨证的论说更为确切具体,且经得起临床验证。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写道,“外感之著人,恒视人体之禀赋为转移,有如时气之流行,受病者或同室同时,而其病之偏凉偏热,或迥有不同。盖人脏腑素有积热者,外感触动之则其热益甚;其素有积寒者,外感触动之则其寒益甚也”。而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体质病理便是素体阳虚。故笔者治疗风寒外感,常存一“素体阳虚”之念于胸中,使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有用武之地。如1991年冬治一男患,47岁。其人反复感冒1个月余,曾用过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桂枝汤合玉屏风散等,均无显效。刻诊:眠食尚可,能坚持工作。惟下午及晚上背心发冷,头面畏风,流清涕,舌淡红苔薄白,脉稍弱。似无明显阳虚之象,缘何以上方药无显效呢?细询之,方知其人经常腰痛绵绵,脾胃素畏寒凉,夏季也不敢吃生冷之物,属于阳虚体质无疑。乃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生麻黄15g,熟附片30g(先煎半小时),北细辛15g。仅服1剂,诸恙霍然。回忆30年前,笔者在成都读书时,我校刘教授颇善医道,惟自身常年失眠一证,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因闻城里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尔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且经年不衰,于是“火神菩萨”声名鹊起,便往一试之。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助手立即抄方与之。刘教授悻悻然,又转思不姑妄从之,遂抓药2剂。不意服完l剂,当夜竟然安睡!笔者因讶其异,曾访问过一些病者。据说此老中医经年累月如此开方,债事者偶尔有之,但有效率仍然很高。至于其观舌之“诀窍”则是:凡舌质不现明显热象者,便一律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此与明代张介宾治病,凡无热象者便赏用温补药物,岂非如出一辙?笔者附记及此,绝非欣赏这种置四诊八纲的简单化、公式化的所谓“绝招”,只不过是说明麻黄附子细辛汤适应范围广,运用机会多而已。若能讲究临证思维方法,其效必彰!余国俊老先生所谈到的很可能是范中林,从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的资料看,基本可以确定,另外可参看向天清先生提供的未曾公开的范老原始医案。请看余老的叙述:回忆30年前,笔者在成都读书时,我校刘教授颇善医道,惟自身常年失眠一证,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因闻城里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尔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且经年不衰,于是“火神菩萨”声名鹊起,便往一试之。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助手立即抄方与之。刘教授悻悻然,又转思不姑妄从之,遂抓药2剂。不意服完l剂,当夜竟然安睡!笔者因讶其异,曾访问过一些病者。据说此老中医经年累月如此开方,债事者偶尔有之,但有效率仍然很高。至于其观舌之“诀窍”则是:凡舌质不现明显热象者,便一律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此与明代张介宾治病,凡无热象者便赏用温补药物,岂非如出一辙?笔者附记及此,绝非欣赏这种置四诊八纲的简单化、公式化的所谓“绝招”,只不过是说明麻黄附子细辛汤适应范围广,运用机会多而已。若能讲究临证思维方法,其效必彰!几个实用的治疗感冒方子 因为感冒是邪气从太阳侵入人体的第一个反应。当邪气还在表时,如果能得到正确的治疗,邪气就不会入里,也就不会从小病变成大病。这个道理我曾经多次地强调过,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感冒。在此先分析一下常见感冒的不同类型,并据此弄八个实实在在的治疗感冒的方子出来,希望可以帮助感冒的患者。中医是讲辨证的,都是感冒,因为邪气的性质不同,人体的反应不同,其治疗处方也完全不同。在这里我分析感冒不同特点,并讲解如何根据邪气侵入人体的不同反应而选择合适的中药处方。我喜欢用经方,就是医圣张仲景的方子。经方治病,效果快捷方便,治大病往往一付即效,数剂即可愈。以之治疗感冒,更是药到病除,效若桴鼓。为什么经方治疗感冒有效呢?因为按六经辨证,知邪犯何经,有是证即用是方,方证相合,自然效好。先按六经分析一下治疗感冒的基本原理。感受外邪后,根据病人六经虚实的程度,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比如太阳经阳气不足,则邪气可能直入少阳,发为少阳病。如果素体阳明热盛之体,则可能深入阳明发为高热或者便秘,这时是标准的阳明病。如果素体阳虚,三阳抗邪无力,邪气也会直接深入三阴,发为三阴诸病。因此同样是感受外邪而感冒,其人不同,六经虚实亦不同,其治法当然也会完全不同。同是麻黄汤,用于太阳表实证效若桴鼓,但用于太阳表虚证就会伤阳。小柴胡汤也不是什么人感冒了都可以用,是少阳证的一用即灵,不是少阳证的,用也白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扶少阴开太阳,用于少阴阳寒证一定有效,但如果是太阴阳虚外感,则必然效果不好。因此,治疗感冒一定要辨证,就是要辨清这个六经的证型,然后对号入座,方可无误。这里我列出八个治疗感冒的经方,病人可对症用方。只要症对其方,其效果必然十分明显。但要注意,服一至两付后如果无效,就不要再服,当咨询医生。小儿感冒后病情往往变化极快,病人不要自用中药,当及时看医生。以下用量皆为成人用量,不适合于小儿。治疗感冒的方子取其攻表祛邪之悍气,皆煎煮一次即可,不必再煎。1、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出汗,并且周身肌肉疼痛,怕风吹,怕寒冷,食欲减退,没有或者略有发烧时,就用桂枝汤。其方: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五片,炙甘草20克,红枣十枚,切。每付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一般服用后会有微汗出,效果最好。如果没有出汗,就喝点热的米粥以帮助发汗。注意发汗后要马上换衣服,以防受风后反而会加重感冒。这个方子非常常用,是治疗感冒的一个最实用的方子。它既可以调节阴阳平衡,又可以调和营卫气血的平衡,因此不仅仅是用于感冒,也用于不少大病的治疗。如果辨证准确,以桂枝治疗感冒,一付即可痊愈。2、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无汗,并且周身肌肉关节非常疼痛,甚至于痛得就如鞭打一样,而且非常怕冷,发烧,怕风吹,怕寒冷时,就用麻黄汤。其方:麻黄20克,桂枝20克,杏仁20克,打碎,炙甘草2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空腹时服用。一般用麻黄汤多是在冬天,或者天气突然变冷的时候,病人一般都有受寒史。注意,如果有心脏病,就不要自己服这个方子,免得出现意外,需要请医生帮助处方。3、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发烧,甚至于高烧40度,但病人自觉体内热而体外寒,怕冷,无汗,且周身肌肉关节疼痛,口渴能喝水,食欲减退时,就用大青龙汤。其方:麻黄20克,杏仁20克,打碎,石膏3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生姜五片,大枣十枚,切。每付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汗出。大青龙汤是标准的治疗感冒发烧的好方子。奈何西医不识,滥中医更不敢使用,结果一个如此有效的方子被扔在故纸堆中。大凡是感冒高烧,我用此方退烧,百用百效,从不失手。当年毛主席感冒后引起发烧,诸西医措手不及,最后还是请山东的刘惠民老中医用此方,一付而烧退。一般来说,凡是发高烧,多与外感邪气有关。而且,凡是能发起高烧的,一定是病人的正气尚未被伤害,因此,用此方最是时候。如果发烧后先去挂水吃西药,久之高烧既退,却低烧不断时,那就表示人体的阳气被伤害了,对病邪的抵抗力下降了,因此,已经发不出高烧了。这时就要用当归四逆汤配合四逆汤来扶阳气,退低烧了。4、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后项强痛,头痛,怕风吹,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等等症状,就用葛根汤。其方:葛根30克,麻黄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五片,炙甘草20克,大枣十枚,切。每付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来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微汗出。葛根汤是治疗感冒后脖子后面紧,或者咽喉痛的好方子。一般小孩如果感冒后发烧,喉咙痛,或者出现脊柱强直抽搐时,就用此方。往往一付而烧退。退烧后有时小孩会出现全身起水痘,这是邪气祛出体外的反应,病人父母千万不要着急,其实病已经好转,烧退后自然一切都会恢复的。当小孩胃口恢复正常时,即可停药。再者,大凡是感冒后出现口渴时,多认为是温病,是热盛伤津。此时时医多会用上银花、连翘、芦根、淡竹叶等清热解毒凉血中药。而葛根汤即是滋阴退热的好方子,功胜他方许多。不但是治疗感冒发烧咽喉痛,葛根汤治疗颈椎病也极有效。一般病人如果脖子后面疼痛,牵引到手指麻痛,或者伴后头紧痛,或者转头则头晕等症状时,都可以用葛根汤来打开太阳,疏解筋急。5、病人外感风寒湿邪,如果出现咳嗽,痰多且色白,病人自觉身体冷痛且沉重,无汗,不渴,也没有胃口,喉咙痒,有时感觉背后两肩胛骨之间有一片冷冷的区域,转动肩胛有不顺畅感,或伴有发烧,此时就用小青龙汤。其方:麻黄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桂枝20克,五味子20克,炙甘草20克,法半夏20克,细辛10克,后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有汗。小青龙汤是治疗外感寒湿的主方。此时病人所患之感冒,不单独有寒邪,还有湿邪。因此用此方时,病人多有在水中或者雨中受寒史。小青龙汤治疗寒湿型感冒,服汗出即烧退,咳嗽就会好转。小青龙汤更是治疗咳嗽有痰的一个常用的方子。一般病人不管是新久咳嗽,只要有咳嗽,咽痒,有痰,且痰稀色白,病人怕冷,面色苍白,就用此方。我用小青龙汤治疗过数例久年咳嗽,配合金沸草散,效果十分明显。6、病人外感风寒,出现一会儿发烧,一会儿又畏寒怕冷,反复发作,数天不愈。食欲尚可,不渴。此时可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其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麻黄10克,生姜五片,炙甘草10克,大枣4枚,切,杏仁10克,打碎。每付药加入五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有汗。麻黄桂枝各半汤既解表寒,又温腠理,是治疗寒热交作,发复难愈的好方子。这个方子也可以用来治疗疟疾的寒热反复发作。如果感冒风寒或者风热,病人或热或寒,或汗出,或症状不明显。辨不清该用麻黄汤还是桂枝汤时,即可先处以此方以开表透邪。7、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自觉忽冷忽热,恶心,口苦,咽喉发干,食欲减退,心烦,眼睛发花,同时两胸肋部位有胀满感时,即可用小柴胡汤。其方:柴胡15克,法半夏15克,黄芩15克,党参15克,生姜三片,大枣十枚,切,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早晚餐前空腹时各喝一碗。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感冒的主方。一般病邪初客人体时,正气在太阳经上与邪气斗争,此时所患之感冒即是太阳病,多属麻黄汤或者桂枝汤证。如果感冒持久不愈,渐而出现以上症状时,就表示邪气已经侵入到太阳经下面的少阳层次了。此时就要赶紧用小柴胡汤来疏解少阳,以排邪外出。另外,有的病人素体少阳不足,也容易感冒后直接出现少阳证,那就直接用小柴胡汤。再有,女子如果逢月经期而感冒,多容易出现少阳证,此时即可先用此方。并且,女子经期气血不足,感冒后很容易因正虚无力祛邪而变成缠绵难愈。结果以后每逢经期即发作感冒,痛苦异常。小柴胡汤即是治疗此类病证的一个主方,效果十分明显。平时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人,如果感冒后往往不容易康复。因为正虚,所以经常反复感冒,前面的感冒未愈,紧接着又来一次新的感冒,病人甚至于常年处于感冒状态之中。此时也可用小柴胡汤配合桂枝汤来治疗虚人感冒,往往效果明显。8、病人如果不知道是不是感冒了,反正经常出现鼻塞、头痛、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痛、舌苔白腻、口中有腻感无味、四肢无力等症状时,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其方:麻黄20克,细辛20克,后下,制附片2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早晚餐前空腹时喝一碗。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一个帮助机体排除外邪的常用方子。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阳气常常会有不足,如果感受些风寒湿气,有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反应,因此,我们也没觉得不适。这是因为正气无力抵抗,但不表示我们一定不生病。这些侵入的病邪会潜伏在三阴层次,以后等身体正气一旦大虚,即可与新的外邪里应外合,引起大的疾病。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我认为,一方面我们可以常服四逆汤以增强机体的阳气,加强防病保健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适当地排一排伏于体内的邪气,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服这个方子时会微微汗出,即可达到效果。上面的方子大多有发烧症状,服这个方子时一般病人没有发烧,但多伴随有面色苍白,平素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阳虚症状。也就是说,这是典型的少阴体质所用的方子。凡是少阴体质,多需长期扶阳,但也要时时用此方来扶少阴以开太阳,祛邪外出。一般服后面色转为红润,畏寒减轻,即是佳兆。之二:关于虚人感冒 什么是虚人感冒?就是体虚之人出现感冒。体虚包括气血阴阳的偏虚,其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失治、失养或者误治等的因素。虚人如果感冒,极易出现反复发作,感冒持续不愈。有时病人会一年到头都处于感冒状态,十分痛苦。虚人其气血阴阳有所不足,表现为太阳的不足,即抵抗邪气的能力下降。如果感受外邪,太阳经无力鼓动起来抗邪,则邪气往往易于通过太阳经向少阳经或者向三阴经走。久之,侵入机体的邪气会在三阴层次潜伏下来。一旦病人又出现外感,则内外相应,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症。所以说,虚人外感,表现的症状虽然是感冒,但其机理却不尽在于太阳受邪。伤寒论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说的就是虚人感冒的病理机制。根据这个道理,治疗虚人感冒,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扶正解表,(一边补虚,包括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一边开太阳,祛邪外出),更需要考虑到虚人感冒的本质,即使出现了太阳表证的恶寒,发热,身痛,咳嗽等症状,这些也只是病之标,是表象,其实质是腠理空虚,邪气与正气相搏于少阳的层次。可以从少阳为枢考虑,用枢转少阳的方法来鼓舞正气,达邪于表,则太阳标证亦可除。因此,可以用小柴胡汤配合桂枝汤治疗虚人外感。其方:柴胡15,桂枝20,白芍20,黄芩12,法半夏15,生姜三片,大枣6枚,切开,炙甘草10,党参15。每付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来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微汗出。如果不出汗,要喝点热的稀粥,以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nAsInP柱形量子线结构中电子隧穿特性与应用前景探究
- 临终关怀中的伦理困境解析-洞察及研究
- 微生物组学在呼吸疾病个性化治疗-洞察及研究
- 刷脸支付在超市的应用中隐私泄露风险分析-洞察及研究
- 多模态数据展示-洞察及研究
- 中小学严重违纪学生家校合作教育合同
- 商超场地租赁及节假日临时摊位管理服务合同
- 沿海地区土地开发及海洋资源利用合同样本
- 地板安装施工与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合同
- 幼儿园木桥施工方案
- 001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一章
- GB/T 9728-2007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 GB/T 2992.1-2011耐火砖形状尺寸第1部分:通用砖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中医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 (含答案)
- 教学课件-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
- 实习证明模板(两种格式)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职能部门督导检查记录表
- 滨海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改建工程环评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