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美学课外讲座:传统美德.ppt_第1页
人生美学课外讲座:传统美德.ppt_第2页
人生美学课外讲座:传统美德.ppt_第3页
人生美学课外讲座:传统美德.ppt_第4页
人生美学课外讲座:传统美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应杭国学专题讲座之6 何为传统美德之美 儒道禅如是说 张应杭浙江大学法学院 管理学院教授兼 美国南哥伦比亚大学MBA课程讲座教授 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院MBA兼职导师 一 我们丢失了传统美德 1 反传统的利与弊1840年以来我们进入反传统的时代 但是 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譬如人们不再崇尚利他主义和献身精神 不再关注自我善良 同情 博爱的优美人性的塑造 不再相信正义 气节和勇敢 在工作中更多地计较实惠 报酬 在爱情追求中更多地注目于肉体与性的相互取悦 在与社会和他人的相处中唯我主义不可思议地膨胀等等 一 我们丢失了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美德可以为现代人走出自我心性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 歌德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已被人思考过的 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今天重新加以思考的话题 二 儒道禅的美德思想 1 儒家的原则 人与他人关系问题上的 人我合一 人我合一即是仁 孔子说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又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 颜渊 所以孔子认为 里仁为美 论语 里仁 这是仁德之美 二 儒道禅的美德思想 仁德的具体的德目孔子有 三达德 说 一是 仁者不忧 论语 子罕 又说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论语 述而 二是 智者不惑 论语 子罕 又说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论语 子罕 三是 勇者不惧 论语 子罕 又说 见义不为 无勇也 论语 为政 二 儒道禅的美德思想 2 道家的原则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 天人合一 以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话说就是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 25章 这是道法自然的快乐人生观 自然 当然 释然 怡然 这是自然的美 二 儒道禅的美德思想 庄子把自然的境界称赞为自由逍遥的理想人格 庄子 逍遥游 他借鲲鹏展翅来说明因为 自然 所以 自由 的思想 他还有有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的寓言 庄子对老子的 道法自然 思想曾作过非常通俗的解释 不刻意 庄子 刻意 为此 庄子有 六无之德 的理论 无欲 无念 无名 无言 无功和无我 二 儒道禅的美德思想 3 佛家的原则 人与自我关系问题上的 欲理合一 人生的苦源于欲界的贪 嗔 痴 这是佛教中禅认为的 人生三毒 欲理合一 达到的是空灵的人生境界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般若心经 这里的 空 是无常之谓 二 儒道禅的美德思想 所以 在佛教的 六度 修行理论中又讲 智慧度愚痴 在佛家教义中智慧又称般若 主要体现为一种境界或称法门 赵朴初先生 1990年 总结了佛家主张的光明心 不生比较心 不动心 安心 放下执著心之五大智慧说 这是一种空灵之美 三 关于美德的几点结论 1 人生不在于占有财富我们显然处于一个过分迷信财富的时代 其实 这恰恰是一个流行的错误 从古代人生哲学的智慧来看 我们的结论只能是 快乐源于心 或者以禅的话说是 境由心造 三 关于美德的几点结论 2 学习并地践行美德 有书真君子 无读不丈夫 古人云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这也是一种人生的快乐之道 孔子的语录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论语 学而 三 关于美德的几点结论 在当前 国学 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