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报告..ppt_第1页
药品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报告..ppt_第2页
药品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报告..ppt_第3页
药品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报告..ppt_第4页
药品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报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品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报告何晓蕊2014 6 27 第一章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理论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按照卫生部第81号令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第六十三条 第一款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叫做药品不良反应 简称ADR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 在药理学中 指某种药品导致的躯体及心理副反应 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等非治疗所需的反应 可以是预期的毒副反应 也可以是无法预期的过敏性或特异性反应 一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 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 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 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人们日常遇到的皮肤过敏 皮肤骚痒 红肿 就是一种变态反应 第二章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药品种类繁多 用药途径不同 体质又因人而异 因此 ADR发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ADR发生有时也可引起药源性疾病 除少数人自服药品外 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由医生给药所引起 所以有些药源性疾病也属医源性疾病 虽然有些药品不良反应较难避免 但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临床用药不合理所致 如阿司匹林是公认的比较安全的常用药品 但久服可引起胃肠道出血 诱发胃溃疡 使胃溃疡恶化 导致溃疡出血 穿孔 长期服用还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少数病人可引起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ADR的产生有多种原因 药源性疾病 第一类是由于药品副作用 剂量过大导致的药理作用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 这一类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其危险性较低 第二类为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或特异反应 这类疾病较难预防 其发生率较低但危害性很大 常可导致病人死亡 影响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一方面与病人本身状况有关 如年龄 营养状况 精神状态 生理周期 病理状况等另一方面与医药人员在用药过程中不当有关 如过量 长期用药 不恰当使用药品 多种药品的混用等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原因 一 药品方面的原因1 药理作用 很多药品在应用一段时间后 由于其药理作用 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 以致皮肤 粘膜出现瘀点 瘀斑 同时出现类肾腺上皮质功能亢进症 2 药物的杂质 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 亦常渗入赋形剂等 如胶囊的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 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因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 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 3 药品的污染 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 使药物污染 常可引起严重反应 4 药物的剂量 用药量过大 可发生中毒反应 甚至死亡 5 剂型的影响 同一药物剂型不同 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 往往影响药品的吸收与血药浓度 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 如不注意掌握 即会引起不良反应 6 药品的质量问题 同一组成的药品 可因厂家不同 制剂技术差别 杂质的除去率不同 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如冠心平中的不纯物对氯苯酚则是发生皮炎的原因 氨苄青霉素中的蛋白质则是发生药疹的原因等 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2机体方面的原因1 种族差别 在人类白色与有色人种之间对药的感受也有相当的差别 甲基多巴所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生率是不同的 如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时 服用此药的高加索人则15 出现阳性 而服用此药的印第安人和非洲人以及中国人都未发生阳性 解热消炎剂异丁苯酸在英国则多出现损伤 而在日本则比较少见等 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2 性别 在药物性皮炎中 男性发病者多于女性 其比率约为3 2 西咪替丁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 男性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女性 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3 年龄 老年人 少年 儿童对药品反应与成年人不同 例如青霉素 成年人的半衰期为0 55小时 而老年人则为1小时 老年人由于血浆蛋白浓度减少 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 如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45岁以下的人低26 小儿对中枢抑制药 影响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药物均较敏感 一般地说 乳幼儿较成人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 药物代谢速度较成人慢 肾排泄较差 作用点上药物作用的感受性较高 且易进入人脑内等 ADR发生率与年龄有关系 提示 儿内科临床ADR发生率较高 用药时应慎重 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 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 肾脏的排泄也较慢 以常用的安眠药地西泮 安定 为例 随着年龄的增长 地西泮的半衰期 药品在血液中最高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也随之延长 这就意味着地西泮在老年人体内容易造成蓄积 其毒性反应率也相应增加 地西泮在20岁年轻人体内的半衰期为20小时 80岁的老人约为90小时 毒性反应率也相应从1 9 升至7 1 39 因此 老年人服地西泮时 可在医生指导下酌减 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4 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相同药物有不同反应 这是正常的 生物学差异 现象 例如 对水杨酸钠的不良反应就是个体差异 300例男性病人用水杨酸钠治疗 约有2 3的病人在总量为6 5 13 0g时发生不良反应 但在总量仅为3 25g时 已有不数病人出现反应 也有个别病人在总量达30 0g左右时才出现反应 引起反应的剂量在不同个体中相差可达10倍 有时 个体差异也影响到药品作用的性质 例如巴比妥类药物在一般催眠剂量时 对大多数人可产生催眠作用 但对个别人不但不催眠甚至引起焦躁不安 不能入睡 吗啡也有类似情况 对个别人不表现抑制作用 而是兴奋作用 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5 病理状态 病理状态能影响机体各种功能 因而也能影响药品作用 例如腹泻时 口服药的吸收差 作用小 肝肾功能减退时 可以显著延长或加强许多药物的作用 甚至引起中毒 6 血型 据报告 女性口服避孕药引起血栓症 A型较O型者多 7 营养状态 饮食的不平衡亦可影响药物的作用 如异烟肼引起的神经损伤 当处于维生素B6缺乏状态时则较正常情况更严重 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3 给药方法的影响 1 误用 滥用 医护药人员处方配伍不当 病人滥用药品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 用药途径 给药途径不同 关系到药品的吸收 分布 也影响药品发挥作用的快慢强弱及持续时间 例如静脉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立即发生效应 较易发生不良反应 口服刺激性药物可引起恶心 呕吐等 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4 用药持续时间长期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 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5 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不当 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 据报告5种药并用的发生率为4 2 6 10种为7 4 11 15种为24 2 16 20种为40 21种以上达45 6 减药或停药 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例如治疗严重皮疹 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 会产生反跳现象 许多因素可增加ADR的发生 如联合用药 年龄 怀孕 某些疾病 遗传因素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按药理作用的关系 可分为A型 B型 C型 按严重程度分级 可分为轻 中 重度三级 按发生机制 可分为A Augmemed B Bugs C Chemical D Delivery E Exit F Familial G Genetoxicity H Hypersensitivity U Unclassified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A型 量变型异常 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是由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 通常包括副作用 毒性作用 后遗效应 继发反应等 特点 常见剂量相关时间关系较明确可重复性在上市前常可发现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B型 质变型异常 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 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等 特点 罕见非预期的较严重时间关系明确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C型 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 潜伏期较长 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难以预测 特点 背景发生率高非特异性 指药物 乙烯雌酚阴道腺癌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不可重现机制不清 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 ADR 药品质量问题 伪劣药品 ADR 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ADR 药物滥用 吸毒 ADR 超量误用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 ADR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第三章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院开展ADR监测的必要性医院ADR监测工作模式探讨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需重点关注的品种 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 报告 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 导致死亡 2 危及生命 3 致癌 致畸 致出生缺陷 4 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 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 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 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 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 程度 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 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群体不良事件 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 在相对集中的时间 区域内 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 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 同一药品 指同一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名称 同一剂型 同一规格的药品 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重点监测 是指为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 严重程度 发生率等 开展的药品安全性监测活动 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 报告 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控制药品安全性问题提供预警 因此决定在实际工作中监测的范围远远大于药品不良反应本身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法律法规的要求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医院开展ADR监测的优势 医院开展ADR监测的必要性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是药三分毒 其实几乎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只是这种不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的几率有所不同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容小觑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必要性从PPA事件 龙胆泻肝丸事件 鱼腥草事件到欣弗事件 每次都引起社会很大震动 药品不良反应一再给人们敲响警钟 我国法律法规中相关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医院开展ADR监测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84年颁布 2001年20次修订 2001年12月1日执行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第七十一条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药品生产企业 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 经营 使用的药品质量 疗效和反应 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必须及时向当地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新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2010年12月13日卫生部审议通过 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药品生产企业 药品经营企业 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十三条药品生产 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 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机构并配备专 兼 职人员 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第十五条药品生产 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 应当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 不具备在线报告条件的 应当通过纸质报表报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由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代为在线报告 第十八条药品生产 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并保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档案 第六十条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 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的 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一 无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 二 未按照要求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报告 调查 评价和处理的 三 不配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和群体不良事件相关调查工作的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医疗机构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 应当移交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 应当及时通报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 为上市后再评价提供服务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 其人为因素有 A 研究时间短B 研究病例数少C 研究水平低D 研究能力差E 研究目的单纯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 药师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 注意选用比较安全的品种 避免配伍禁忌 从而提高了合理有效用药水平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发布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第14期 2008年7月警惕头孢曲松钠的严重过敏反应头孢曲松钠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遴选 整顿和淘汰药品提供依据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及时发现重大药害事件 防止药害事件的蔓延和扩大 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医院开展ADR监测的优势 医院常常是发现不良反应的第一个地点 处方药 非处方药医务人员常常是ADR的直接接触者 医务人员是ADR患者的主要救治者 药品不良反应的深入研究离不开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 一报告的原则二报告的程序 时限三如何正确填写四关联性评价 1 报告的原则 可疑即报 你认为可疑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请尽快报告 2 报告的程序 报告的时限 报告单位 报告的时限 报告单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81号 第二十一条药品生产 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15日内报告 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 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30日内报告 有随访信息的 应当及时报告 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 易漏项 易错项 3个时间 3个项目 2个尽可能 药品信息 不良反应过程描述 3个时间3个项目和2个尽可能 3个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 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 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 3个项目 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 体征和相关检查 药品不良反应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 体征和相关检查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 2个尽可能 不良反应 事件的表现填写时要尽可能明确 具体 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填写 报告类型不良反应 事件过程描述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 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 程度 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 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报告类型不良反应 事件过程描述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 导致死亡 2 危及生命 3 致癌 致畸 致出生缺陷 4 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 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 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 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不良反应 事件过程描述 原患疾病应写标准全称 不良反应 事件名称 1 明确为药源性疾病的填写疾病名称 不明确的应填写不良反应中最主要的表现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 不良反应名称相当于主诉 为病人用药后感受最主要的疾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不良反应 事件名称 2 尽量填写能够检索的 规范的名称 即在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中所收录的名称 如通常所说的 过敏反应 在该术语集中称 过敏样反应 俗称的 发烧 规范名称应为 发热 不良反应 事件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 1 详细填写包括症状 体症 临床检验等相关内容的不良反应过程描述 以及对于不良反应的处理情况 2 不良反应 事件的开始时间和变化过程要用具体时间 如 年 月 日 不要用 入院后第 天 用药后第 天等 不良反应 事件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 3 不良反应 事件的表现填写时要尽可能明确 具体 如为过敏型皮疹 要填写皮疹的类型 性质 部位 面积大小等 如为心律失常 要填写何种心律失常 如为上消化道出血 有呕血者需估计呕血量的多少等 严重病例应注意生命体征指标 体温 血压 脉搏 呼吸 的记录 不良反应 事件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 4 与可疑不良反应 事件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填写 如怀疑某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应填写病人用药前的血小板计数情况及用药后的变化情况 如怀疑某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应填写用药前后的肝功变化 同时要填写肝炎病毒学检验结果 所有检查要注明检查日期 药品名称 药品名称 同时填写商品名称和通用名称 注意不要把某些习惯叫法或商品名称填写到通用名称栏 如果没有或者不知道商品名 填写 不详 用法用量 填写患者实际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 用药原因 填写使用该药品的原因 应详细填写 例如 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 此次因肺部感染而注射氨苄青霉素引起不良反应 用药原因栏应填 肺部感染 不良反应 事件的结果 有治愈 好转 有后遗症 死亡等四种 后两种需进一步说明 对于死亡情况 要写直接死因和死亡时间 本次不良反应 事件经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后的结果 不是指原患疾病的后果 例如患者的不良反应已经痊愈 后来又死于原患疾病或与不良反应无关的并发症 此栏仍应填 治愈 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不良反应 事件对原患疾病产生的影响 依据实际情况选择 如果选择 导致后遗症 请填写具体的表现 如果选择 导致死亡 请填写直接死因 应注意避免使用简称或俗称 不规范名称 关联性评价 1 报告人和报告单位评价 分别由报告人和报告单位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填写 报告单位签名填写本单位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负责人姓名 2 请务必评价 并且尽量不要选择 未评价 或 无法评价 主要是使用非医学用语 将药名 不良反应 ADR名称 双黄连过敏反应 填写不具体 未明确解剖部位或使用诊断名词不正确或不准确 溃疡 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 恶心 呕吐 将用药原因作为ADR或原患疾病的诊断 术后预防感染 胆囊炎术后 编辑性错误错别字 预防用药普遍不知如何正确填写 在原患疾病栏填写 无 没病 健康 等 易错项 不良反应过程描述 3个时间3个项目和2个尽可能 3个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 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 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 3个项目 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 体征和相关检查 药品不良反应动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