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项目一任务3-7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与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文档项目一任务3-7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与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文档项目一任务3-7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与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文档项目一任务3-7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与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文档项目一任务3-7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与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与设计 1 1综合布线标准发展历史 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建成后 1985年初计算机工业协会 CCIA 提出对大楼综合布线标准化的倡仪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 和美国电信工业协会 TIA 受命开始了第一次的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化制定工作 1991年7月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和美国通信工业协会联合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ANSI 联合组成的工作组 推出了第一部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EIA TIA568 同时与布线通道和空间 管理 电缆性能及连接硬件性能等有关的相关标准也同时推出 1995年底 EIA TIA568标准正式更新为EIA TIA568A 同时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在TIA568标准的基础上推出了另一个综合布线系统标准ISO IEC11801 ISO的11801标准在制定时充分考虑了国际实际 得到了较多国家的采用 2 1综合布线标准发展历史 2001年3月 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正式发布了EIA TIA568B标准 这个标准分3部分 包括EIA TIA568B 1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第1部分 一般要求 EIA TIA568B 2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第2部分 平衡双绞线布线元件 和EIA TIA568B 3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第3部分 光纤布线元件 EIA TIA568B 1标准是关于超五类 5e 双绞线的布线标准 而EIA TIA568B 2标准则是针对六类双绞线的布线标准 EIA TIA568B 3是针对光纤这种传输介质的布线标准 一般常说的TIA 568B是指EIA TIA568B 1标准 2002年 ISO发布它的11801的第二个版本 即ISO IEC11801 2002 在这一标准中采用的布线通道最低要求是超五类双绞线电缆 3 2TIA EIA标准 2 1TIA EIA568标准1 TIA EIA568标准的目的 1 建立一种支持多供应商环境的通用电信布线系统 2 可以进行商业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3 建立和完善布线系统配置的性能和技术标准 4 2 TIA EIA568标准基本内容 1 办公环境中电信布线的最低要求 2 建议的拓扑结构和距离 3 决定性能的介质参数 4 连接器和引脚功能分配 确保互通性 5 电信布线系统要求有超过十年的使用寿命 5 2 2TIA EIA569标准1990年10月公布了建筑通信和线路间距标准TIA EIA569 目的是使支持电信媒体和设备的建筑物内部和建筑物之间设计和施工标准化 尽可能减少对厂商 设备和传输媒体的依赖性 6 2 3TIA EIA570标准1991年5月份制订首个住宅及小型商业区综合布线标准TIA EIA570 并于1998年9月更新 TIA EIA570标准的目的是制订出新一代的家居电信布线标准 以适应现在及将来的电信服务 标准主要提出有关布线的新等级 并建立一个布线介质的基本规范及标准 主要应用支持话音 数据 影像 视频 多媒体 家居自动系统 环境管理 保安 音频 电视 探头 警报及对讲机等服务 标准主要规划于新建筑 更新增加设备 单一住宅及建筑群等 7 3ISO IEC标准 ISO IEC11801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以下6个子系统 即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 1 ISO IEC11801的修订稿ISO IEC11801 2000对链路的定义进行了修正 ISO IEC认为以往的链路定义应被永久链路和信道的定义所取代 而且 修订稿提高了近端串扰等传统参数的指标 2 2002年的ISO IEC11801第六版覆盖了六类综合布线系统和七类综合布线系统 8 4国内综合布线标准 4 1GB50311 2007标准2007年4月建设部发布了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编号为GB50311 2007 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原标准GB T50311 2000同时废止 新标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术语和符号 2 系统设计 3 系统配置设计 4 系统指标 5 安装工艺要求 6 电气防护及接地 7 防火 9 4 2GB50312 2007标准2007年4月建设部发布了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编号为GB50312 2007 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原标准GB T50312 2000同时废止 新标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环境检查 2 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 3 设备安装检查 4 缆线的布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5 缆线终接 6 工程电气测试 7 管理系统验收 8 工程验收 10 5机房工程标准 5 1机房工程子系统1 机房装修子系统机房装修工程主要包括 1 天花吊顶 2 地面装修 3 墙面装饰 4 隔断工程 5 门窗工程等 11 2 机房配电子系统机房负载分为主设备负载和辅助设备负载 主设备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 计算机外部设备及机房监控系统 辅助设备指空调设备 动力设备 照明设备 维修测试设备等 12 3 机房UPS子系统UPS的中文含意为不间断电源 是英语 UninterruptedPowerSupply 的缩写 它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应用中 主要起到两个作用 一是应急使用 防止突然断电而影响正常工作 给计算机造成损害 二是消除市电上的电涌 瞬间高电压 瞬间低电压 电线噪声和频率偏移等 电源污染 改善电源质量 为计算机系统提供高质量的电源 UPS配电系统对各配线间网络设备进行集中供电 配线由UPS输出至分配电柜后 经单独镀锌金属线槽 管 引到各配线间各处 配电柜内每个配线间供电设独立开关控制 并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13 4 机房精密空调与新风子系统 1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 2 新风机 3 排风系统 14 5 机房场地监控子系统 1 供配电 电压 电流 频率及开关状态 2 机房设备 UPS输入 输出电压 电流 频率等各项参数 3 空调内部各模块的检测与控制 4 机房环境 机房温度 湿度 漏水监控 5 与音 视频系统的联动控制 6 与消防系统的互连及与配电系统的联动控制 7 与安保系统的互连 8 集中监控 对以上内容通过计算机进行集中监控 15 6 机房防雷 接地子系统机房应采用下列几种接地方式 1 交流工作接地 接地电阻应小于1 2 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电阻以及静电接地电阻小于4 3 直流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1 4 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0 5 零地电压应小于1V机房防雷应采用下列几种方式 1 在动力室电源线总配电盘上安装并联式专用避雷器 2 在机房配电柜进线处 安装并联式电源避雷器 3 在计算机设备电源处使用带有防雷功能的插座板 16 5 2机房工程设计原则1 实用性和先进性2 安全可靠性3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4 标准化5 经济性6 可管理性 17 5 3机房工程设计标准机房工程从设计 采购 施工到验收等阶段必须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机房工程设计的主要设计依据如下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 93 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 GB2887 89 计算机用活动地板技术要求 GB6650 86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9361 88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 T30003 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T16 9F210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B15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规范 GBJ1168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 94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 95 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 局域计算环境 GA371 2001 18 6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6 1标准化原则 EIA TIA568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ISO IEC标准 国内综合布线标准 6 2实用性原则实施后的通信布线系统 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 并且实现数据通信 语音通信 图像通信 6 3灵活性原则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 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 如计算机 打印机 终端或电话 传真机 19 6 4模块化原则布线系统中 除去布设在建筑内的线缆外 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 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6 5可扩充性原则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 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 很容易将设备扩充进去 6 6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 尽可能降低造价 20 7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7 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1 工作区适配器的选用规定 1 设备的连接插座应与连接电缆的插头匹配 不同的插座与插头应加装适配器 2 当开通ISDN业务时 应采用网络终端或终端适配器 3 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 宜采用适配器 4 对于不同网络规程的兼容性 可采用协议转换适配器 5 各种不同的终端设备或适配器均安装在信息插座之外 工作区的适当位置 21 7 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2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步骤 1 确定信息点数量 2 确定信息插座数量 3 确定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 22 7 2配线子系统设计 1 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 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 FD 的配线电缆或光缆 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2 配线子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 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的数量及其位置 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 修改和重新安排的预测情况 一次性建设或分期建设的方案 3 配线子系统应采用4对双绞电缆 在需要时也可采用光缆 配线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 应在交换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 配线子系统的配线电缆长度不应超过90m 图纸设计时 其图上走线距离不应超过70m 在能保证链路性能时 水平光缆距离可适当加长 23 4 配线电缆可选用普通的综合布线铜芯双绞电缆 在必要时应选用阻燃 低烟 低毒等电缆 5 信息插座应采用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或光缆插座 6 配线设备交叉连接的跳线应选用综合布线专用的插按软跳线 在电话应用时也可选用双芯跳线 7 1条4对双绞电缆应全部固定终接在1个信息插座上 24 7 3干线子系统设计 1 线缆类型 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和光纤芯数 2 干线路由 3 干线线缆的交接 4 线缆端接 5 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和交换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 6 缆线不应布放在电梯 供水 供气 供暖 强电等竖井中 7 设备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5 7 4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 以及建筑物配线设备 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 最好是位于建筑物的地理中心 对于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配线设备 BD 电话 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引入设备可合装在一起 2 设备间内的所有总配线设备应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内的设备种类繁多 而且线缆布设复杂 为了管理好各种设备及线缆 设备间内的设备应分类分区安装 设备间内所有进出线装置或设备应采用不同色标 以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方便线路的维护和管理 3 设备间位置 大小以及环境要求应根据设备数量 规模 最佳网络中心等因素 综合考虑确定 4 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与外部通信网连接时 应遵循相应的接口标准 交预留安装相应接入设备的位置 26 7 5管理子系统设计1 管理子系统交接方案 1 单点管理交接方案 单点管理属于集中管理型 通常线路只在设备间进行跳线管理 其余地方不再进行跳线管理 线缆从设备间的线路管理区引出 直接连到工作区 或直接连至第二个接线交接区 2 双点管理交接方案 双点管理属于集中 分散管理型 除在设备间设置一个线路管理点外 在楼层配线间或二级交接间内还设置第二个线路管理点 这种交接方案比单点管理交接方案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线路管理功能 可以方便地对终端用户设备的变动进行线路调整 2 管理子系统标签编制 1 电缆标记 2 场标记 3 插入标记 27 7 6建筑群子系统设计1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要求 1 考虑环境美化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