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细胞呼吸专题复习.ppt_第1页
高考细胞呼吸专题复习.ppt_第2页
高考细胞呼吸专题复习.ppt_第3页
高考细胞呼吸专题复习.ppt_第4页
高考细胞呼吸专题复习.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练目标 1 建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整体知识体系 2 了解细胞呼吸的各种题型 并掌握解题方法 细胞呼吸常见题型一 细胞呼吸过程题 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各阶段的原料 产物 场所 二 细胞呼吸公式计算题三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的比例关系题 四 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题 解题总原则1 熟记细胞呼吸知阶段的原料 产物 场所 能量等相关知识点 细胞呼吸的3个公式 以及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实验的装置图 2 分清两种呼吸方式同时存在时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分别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 一 细胞呼吸过程题 公式 123 一 细胞呼吸过程题 例题1 1861年巴斯德发现 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 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 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 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 直接决定 巴斯德效应 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 酒精 O2 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 丙酮酸 O2 CO2线粒体基质C H O2 H2O线粒体内膜D H2O O2 H 类囊体膜 C 例题2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 18O的转移途径是 A 葡萄糖 丙酮酸 水B 葡萄糖 丙酮酸 氧C 葡萄糖 氧 水D 葡萄糖 丙酮酸 CO2 D 变式1 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 适宜温度下 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有1 葡萄糖 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2 葡萄糖 线粒体3 丙酮酸 线粒体4 葡萄糖 细胞质基质 无氧条件 能有氧条件 不能 变式2 将酵母菌研磨 离心后 得到上清液 含细胞质基质 和沉淀物 含细胞器 把等量的上清液 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均浆分别放入甲 乙 丙3个试管中 进行四项独立实验 A水 CO2B酒精 CO2C丙酮酸D无反应 1 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 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 甲乙丙 2 向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丙酮酸 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 甲乙丙 3 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 重复实验 1 各试管的最终产物是 甲乙丙 4 加入荧光素 重复实验一 二 发光最强的是 C丙酮酸 D无反应 ACO2和H2O D无反应 ACO2和H2O ACO2和H2O B酒精和CO2 D无反应 B酒精和CO2 实验一中的丙试管 二 细胞呼吸公式计算题 A 2 6A摩尔B A摩尔C 6A摩尔D 3A摩尔 例题1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 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 可形成CO2 D 二 细胞呼吸公式计算题 变式1 如果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时 分解葡萄糖产生等量的CO2那么这两种呼吸作用所消耗葡萄糖的摩尔数之比是 A 1 2B 1 3C 1 4D 1 6 B 二 细胞呼吸公式计算题 例题2 同样消耗 mol的葡萄糖 有氧呼吸生成的ATP是无氧呼吸的 20倍 19倍 倍多 12 7个百分点 B 三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的比例关系题 判断呼吸方式的原则 只进行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都进行 解题关键 区分清楚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分别是多少 1 外界氧浓度在10 以下时 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原因 2 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 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 左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 有氧呼吸 葡萄糖 左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 当外界氧浓度为4 5 时 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 6 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 4 此时 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 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 1 5 0 07 变式1 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 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 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 问 在O2浓度为a时A 酵母菌只进行发酵B 67 的葡萄糖用于发酵C 33 的葡萄糖用于发酵D 酵母菌停止发酵 B 变式2 右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 b c d时 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氧浓度为a时 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 氧浓度为b时 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C 氧浓度为c时 无氧呼吸最弱D 氧浓度为d时 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 B 变式3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进行细胞呼吸过程中O2的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C 四 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题 四 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题 小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 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 小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 细胞有氧呼吸吸收的O2的量 或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 为了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 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1 实验目的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2 实验原理 酵母菌 从结构上看 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生物 是兼性厌氧菌 能进行有氧呼吸 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3 实验材料和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 带橡皮塞的锥形瓶五只 弯曲玻璃管若干 NaOH溶液 澄清石灰水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凡士林 提示 假设酵母菌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 4 实验方法步骤 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 一 二 安装好 真核 例1 C瓶中加入NaOH溶液 图 一 二 瓶中分别加入等量酵母菌培养液 图 一 二 瓶中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 上述两组装置的温度必须 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浑浊程度变化情况 5 结果预测和结论 若图 一 二 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且图 一 中浑浊程度比图 二 中大 则说明 6 进一步探究 如果要进一步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中有无酒精 常用试剂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若颜色变为 说明有酒精产生 A B D E 适宜且相同 酵母菌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且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呼吸多 灰绿色 变式 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 号 号试管中均加入3mI蒸馏水和少许0 1 溴麝香草酚蓝 简称BTB 溶液 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 当环境偏酸性时 BTB溶液呈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是否可以去掉 号试管 请说明理由 不可以 因为 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 号试管的现象是 其作用是 3 该实验中需要等到煮沸的葡萄糖液冷却后才能加酵母菌 原因是 4 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气泡释放速率的变化 5 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 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该对照实验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哪些改动 由蓝绿色变成黄色 检验CO2的生成 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 曲线B 不加酵母菌 其余操作与实验组相同 A 课题名称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类型 结果预测和结论 左移 不动 只有有氧呼吸 右移 不动 只有无氧呼吸 3 例 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在25 下经过10分钟再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A 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体积 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B 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 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 则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 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 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 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D 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动 装置2的红色液滴左移 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D 09年江苏 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 进行了甲 乙2组实验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 其余条件相同 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答案 C 例题 下图是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1 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 必须进行校正 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该分别放入 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无活力 如加热后冷却 的樱桃 与实验组等量的20 NaOH溶液 下图是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2 生活中发现 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 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 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实验装置 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实验变量 实验假设 是否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下图是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实验步骤 第一步 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 30分钟后 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 第二步 第三步 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b 比较a b数值的大小 预期结果及结论 向容器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 其它处理及装置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如果a b 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如果a b 则说明机械损伤对樱桃呼吸速率没有影响 如果a b 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降低 1 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 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 其浓度变化如下图 图中P Q R三曲线依次代表 A O2 CO2 乳酸B 乳酸 CO2 O2C CO2 O2 乳酸D CO2 乳酸 O2 P Q R B 联系生活 2 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 机体的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 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 结果如下 根据资料分析马拉松跑 400米跑 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磷酸肌酸分解B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磷酸肌酸分解C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D 有氧呼吸 磷酸肌酸分解 无氧呼吸 A 即迅速形成ATP 供能 3 右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 乳酸菌 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影响 曲线a b c分别代表了 A 酵母菌 草履虫 乳酸菌B 酵母菌 乳酸菌 草履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