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学案.doc_第1页
拿来主义学案.doc_第2页
拿来主义学案.doc_第3页
拿来主义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今中学高二语文一体化讲义学案 主备:倪丽丽 审核:李海燕 使用日期:9月1日拿来主义学案学习目标1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理清作者思路,感受鲁迅先生思维的严密。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品析鲁迅杂文的语言的风格。3. 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与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祖国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 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 2、他的作品集主要有: 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一部:故事新编 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 诗文集一部:野草 杂文集十六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等。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6月,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又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之后,又企图吞占中原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但国民党政府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外出卖主权,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围剿”和文化“围剿”。同时,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大力鼓吹 “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4、且介亭杂文的缘起及文体简介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5、文体介绍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是以形象说理为主的 “战斗性的文艺作品”。杂文的基本特征:1、 短小、活泼、犀利、隽永。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整体感知问题:1、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拿来主义”,请大家找出这句话?2、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文本研读阅读课文14段,回答下面问题1作者要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2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3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4“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活动二:研读第二部分1、“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拿来”应该怎样 “拿”? 2、“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3、“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是怎样说理的?活动三:研读第三部分1、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2、阅读末段,完成下面题目:(1).“拿来”者应具有怎样的素质?(2).填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的目的是为了 ?(限填两字) 3.揣摩“使用”“存放”“毁灭”与上文的对应关系?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文本研读活动一:把握中心思想1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归纳本文中心。活动二: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1、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2、阅读第3段,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3、请重新阅读8、9两段,想想作者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活动三:写作特色及语言艺术1、文章写作特点2、本文的语言艺术布置作业1、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势在必行,我们应该怎样去拿呢?2、“拿来主义”的思想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学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