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绿地规划布置.pptx_第1页
住区绿地规划布置.pptx_第2页
住区绿地规划布置.pptx_第3页
住区绿地规划布置.pptx_第4页
住区绿地规划布置.ppt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区绿地规划布置 目录 1 前言2 住区绿地的概念3 居住小区绿化的作用4 目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存在的问题5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6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原则7 居住区建筑的特点及布局形式8 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措施9 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10 居住小区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前言 1 居住小区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因此 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 2 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 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 3 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 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住区绿地的概念 居住区绿地就是指在居住小区 街坊内部除去居住建筑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福利设施地段用地外 可作为绿化的地方 它包括公共绿地 宅旁绿地 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居住小区绿化的作用 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对居住小区绿地的合理绿化 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户外休息 活动环境 绿化树木能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 调节气温 增加空气湿度 防止西晒 降低风速 也能组织空间 美化环境 丰富居住小区内容 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同时对防火抗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存在的问题 1 未能因地制宜 未能对居住小区原有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 实地勘察 分析 对所选用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未作细致的考虑 就盲目地进行绿地规划设计 例如为渲染 热带风光 欧陆风格 在南方地区盲目引种北方树种 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甚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存在的问题 2 绿化规划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相适应一些开发商在报规划时 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但具体到施工时 一些配套设施就发生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 的现象 待到投入使用时 问题接踵而至 例如停车场问题 商业配套设施问题等 为了缓解矛盾 开发商不得不考虑补扩建 而补扩建的唯一办法就是挤占绿地 目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存在的问题 3 苗木配置及质量问题 小区绿化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不协调 常绿树种比较丰富而落叶树种偏少 导致绿地的季相景观变化不丰富 绿化艺术水平较低 有些承包商为了追求进度和节约绿化开支 选用的苗木不符合设计规格 质量差 不但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观赏效果和绿化的意境效果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还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1 居住区公共绿地 是为全区居民共同使用的绿地 其位置适中 并靠近小区主路 适宜各年龄组的居民前去使用 其服务半径以不超过300米为宜 2 宅旁绿地 也称宅间绿地 多指在行列式建筑前后两排住宅之间的绿地 只供本幢居民使用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3 道路绿地 式居住区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地 其靠近城市干道 具有遮荫 防护 丰富道路景观等功能 根据道路的分级 地形 交通状况等进行布置 4 公共设施绿地 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的绿地 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功能要求 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我国规定居住区绿地面积至少应占总用地的30 一般新建区绿地率要在40 60 旧区改造不低于25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原则 1 居住区绿地规划应在居住区总图规划阶段同时进行 统一规划 绿地均匀分布在居住区域小区内部 使绿地指标 功能得到平衡 居民使用方便 2 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地形 原有树木 建筑 以节约用地和投资 尽量利用劣地 坡地 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 并且要特别对古树名木加以保护和利用 3 居住区绿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进行布局 并利用植物组织和分隔空间 改善环境卫生与小气候 利用绿色植物塑造绿色空间的内在气质 风格宜亲切 平和 开朗 各居住区绿地也应突出自身特点 各具特色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原则 4 居住区绿地建设应以宅旁绿地为基础 以小区公园 游园 为核心 以道路绿化为网络 使小区绿地自成系统 并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 5 居住区内各组团绿地既要保持格调的统一 又要在立意构思 布局方式 植物选择等方面做到多样化 在统一中追求变化 6 居住区内尽量设置集中绿地 为居民提供绿地面积相对集中 较开敞的游憩空间和一个相互沟通 了解的活动场所 7 充分运用垂直绿化 屋顶 天台绿化 阳台 墙面绿化等多种绿化方式 增加绿地景观效果 美化居住环境 居住区建筑的特点及布局形式 1 行列式布置它是根据一定的朝向 合理的间距 成行成列地布置建筑 它是居住区建筑布置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它的最大优点是使绝大多数居室获得最好的日照和通风 但是由于过于强调南北向布置 整个布局显得单调呆板 所以也常用错落 拼接成组 条点结合 高低错落等方式 在统一中求得变化而使其不致过于单调 2 周边式布置建筑沿着道路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 这种布置有利于节约用地 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 形成完整的院落 也有利于公共绿地的布置 且可形成良好的街道景观 但是这种布置使较多的居室朝向差或通风不良 居住区建筑的特点及布局形式 3 混合式布置以上两种形式相结合 常以行列式布置为主 以公共建筑及少量的居住建筑沿道路 院落布置为辅 发挥行列式和周边式布置各自的长处 4 自由式布置这种布置常结合地形或受地形地貌的限制而充分考虑日照 通风等条件 居住建筑自由灵活地布置 这种布置显得自由活泼 绿地景观更是灵活多样 居住区建筑的特点及布局形式 5 庭园式布置这种布置形式主要用在低 高层建筑 形成庭园的布置 用户均有院落 有利于保护住户的私密性 安全性 有较好的绿化条件 生态环境条件更为优越一些 6 散点式布置随着高层住宅群的形成 居住建筑常围绕着公共绿地 公共设施 水体等散点布置 它能更好的解决人口稠密 用地紧张的矛盾 且可提供更大面积的绿化用地 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措施 1 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要想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 就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 使规划到位 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 如执行居住区绿化面积占小区总面积的30 2 配套设施完善 综合功能齐全居住区的基础设施除了绿地外 还应包括教育设施 商业网点 卫生保健娱乐场所 行政管理 市政公用设施等 3 规划要有超前意识 留出一定比例的待建用地 4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要注重创新 注重经济实力 注重管理 注重绿化设计手法 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1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适当引进外来特色树种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细胞 有的小区甚至已成为城市的景点 因此 必须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植被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 2 以乔木为绿化骨干 突出林荫功能 绿地不少 绿荫不足 是一些小区绿化的通病 乔木在小区中主要有生态和造景两个方面的作用 由于乔木树冠面积较大 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 同时吸收较多的有害气体 乔木的种植在小区中有利于居民的健康 对乔木的选择上 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在整个小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约为1 2 小区绿化设计时应该根据设计意图合理安排选择树种 不能太多 多则杂乱 一般选2 3种主体树种 选3 4种辅助树种 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3 保健植物的选择 基于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要求 小区绿化的树种 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 在居住区绿化时 选择美观 生长快 管理粗放的药用 保健 香味植物 即利于人体保健 又可调节身心 也可美化环境 这类植物如香樟 枇杷 牡丹 野菊花等植物 居住小区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1 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 注重色块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配置时 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 用乔灌 地被等混合配置出高 中 低 地被四个层次 再进行空间的分割与联系 通过各个层次 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 居住小区绿地内乔 灌木数量不宜过多 乔灌比宜在1 1 5左右 常绿落叶比宜在1 2 5 3 0 2 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意春早临花争艳 夏季浓荫好乘凉 秋季多变看叶果 冬季苍翠不萧条 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 应保持三季有花 四季常绿 居住小区中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3 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的不足 虽然草木花卉在管理中比较烦琐 但是相对来说更易于成为造景要素 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 花型 形状和高度 植物寿命 生态长势等方面 使之互相协调 4 主基调及主景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 每一个园林也有一个视觉焦点 即园林的主景 城市居民小区设计 就必须考虑焦点景物的配置 水景 山水景 植物造景 选择的标准是要能与环境相协调 能被小区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