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ppt_第1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ppt_第2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ppt_第3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ppt_第4页
普通植物病理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植物病理学 GENERALPLANTPATHOLOGY 第九章病害循环diseasecycle 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 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又称作侵染循环 infectioncycle 病害循环 再侵染 研究病害循环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病害循环的特征拟定的 病害循环着重从寄主方面考虑 生活史则从病原物方面考虑 生活史相同的病原物 它们所引起病害的病害循环可以完全不同 如黑粉菌 植物病害循环与病原物的生活史区别 水稻稻瘟病病害循环 水稻白叶枯病病害循环 第一节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初次侵染 再次侵染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 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最初的侵染 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 有的可以产生孢子和其它繁殖体 传播后引起的侵染 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 引起病害在生长季节中的蔓延 潜育期短的病害 再次侵染可重复发生 造成病害流行 全株性感染的病害 除少数例外 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次侵染 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 只要防止初次侵染 这些病害几乎就能得到完全控制 如黑穗病类可以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防治 发生再次侵染的病害 防治上除了注意初次侵染外 还要解决再次侵染的问题 防治效率的差异也较大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何种存活方式和在何种存活场所度过寄主休眠期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与某一特定地区的寄主生长的季节性有关 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 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 以菌丝在受侵染的病株内越冬或越夏 以休眠体在植株内外存活 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以腐生方式生活 越冬和越夏的方式 专性寄生的真菌不能营腐生活 因此这类病原物大都在寄主体内越冬越夏 或以休眠的卵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越冬或越夏 越冬和越夏场所 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 一 田间病株 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的方式夏季在田间露地植物和冬季在保护地植物上传播和危害 田间病株包括 寄主植物其他作物野生寄主转主寄主等 各种病原物都可以其不同的方式 在田间正在生长的病株的体内或体外越冬或越夏 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田间生长的芜菁属寄主上越夏 冬季在窖藏的种菜上越冬 二 种子 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种子混杂在一起 以休眠孢子附着在种子上 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侵入而潜伏在种子 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内部 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带菌 常常是下年初次侵染最有效的来源 三 土壤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 病原物以休眠体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 土壤寄居菌soilinvaders在土壤中病株残体上的存活期较长 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属于这一类 土壤习居菌soilinhabitants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 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 腐霉属 Pythium 丝核属 Rhizoctonia 引起萎蔫的镰孢霉属 Fusarium 病原物并不一定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主要原因是土壤有自然灭菌的作用 四 病株残体 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残体中存活 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 专性寄生的病毒 有的也能在病残体中存活一定时期 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 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植物组织的保护 对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较强 尤其是受到土壤中腐生菌的拮抗作用较小 残体中病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 一般决定于残体分解的快慢 无论是休眠孢子的萌发或病株残体上孢子的产生 都与环境条件有关 尤其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最大 五 肥料 病原物可以随着病株的残体混入肥料内 病菌的休眠体也能单独散落在粪肥中 粪肥如未充分腐熟 其中的病原物可以长期存活而引起感染 玉米瘤黑粉病是由肥料传播的 它的冬孢子不仅能够在肥料中存活 而且可以不断以芽生的方式产生小孢子 经过动物消化道后 排出的粪便中仍具侵染能力 病害循环 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 病残体 粪肥和种子表面越冬 春 夏季 越冬的冬孢子萌发 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 随风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或叶鞘内 穿透寄主表皮或从伤口侵入叶片 茎干 节部 腋芽和雌 雄穗等幼嫩组织 侵入的菌丝在侵入点附近表现症状 分泌生长素和吲哚乙酸 刺激玉米细胞膨大 冬孢子成熟后飘散 可以引起再侵染 第三节病原物的传播 自然因素风雨水昆虫其它动物 人为因素种苗或种子的调运农事操作农业机械 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方法不同 真菌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细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病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和气流传播线虫主要由土壤 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 一 气流传播 1 产生孢子的真菌很容易随气流传播 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主要形式 真菌产生孢子的数量很大 而且孢子小而轻 某些细菌可以随气流传播 土壤中的细菌和线虫也可被风吹走 2 气流传播距离一般比较远 在1万 2万米以上的高空和离海岸600英里的大洋中都可以发现真菌的孢子 但可以传播的距离并不就是传播的有效距离 因为部分孢子在传播的途中死去 而且活的孢子还必须遇到感病的寄主和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引起侵染 3 借气流远距离传播的病害防治比较困难 因为除去注意消灭当地越冬的病原体以外 更要防止外地传入的病原物的侵染 有时就有必要组织大面积联防 能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采用抗病品种最为有效 二 雨水传播 1 植物的病原细菌和真菌的黑盘孢目和球壳孢目的分生孢子 胶质 多半都是由雨水传播的 鞭毛菌的游动孢子是由雨水传播的 雨水传播对细菌病害更为重要 2 雨水传播的距离一般都比较近 只有几十米远 3 对于这类雨水传播的病害的防治 只要能消灭当地菌源或者防止它们的侵染 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4 灌溉水也能传播病害 应当避免串灌和漫灌 三 生物介体 昆虫 螨和某些线虫是植物病毒的主要生物传播介体 其中昆虫或螨的传播与病毒病害的关系最大 生物介体有时也是某些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 昆虫也是一些细菌病害的传播介体 如黄瓜条纹叶甲传播黄瓜萎蔫病菌 玉米啮叶甲传播玉米细菌性萎蔫病 昆虫也是一些线虫病害的传播介体 如松褐天牛传播松材线虫 鸟类除了传播桑寄生和槲寄生的种子以外 还能传播梨树火疫病等细菌 四 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 土壤和肥料传播即是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 也可以作为病原物传播的载体 实际上是土壤和肥料被动地被携带到异地而传播病原物 土壤能传播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 带土的块茎 苗木等可远距离传播病原物 农具 鞋靴等可作近距离传播 肥料混入病原物 如未充分腐熟 其中的病原物可以长期存活 可以由粪肥传播病害 五 人为因素传播 1 各种病原物都能以多种方式由人为的因素传播 人为的传播因素中 以带病的种子 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