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松江方塔园分解.ppt_第1页
解析松江方塔园分解.ppt_第2页
解析松江方塔园分解.ppt_第3页
解析松江方塔园分解.ppt_第4页
解析松江方塔园分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江方塔园读方塔园位于上海历史文化之根 松江 占地182亩 始建于1978年 是一座以历史文物建筑为主体的园林 拥有国家级 市级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整个园林以宋代方塔为中心 四周环设宋代望仙桥 明代兰瑞堂 砖雕照壁 清代天妃宫 陈化成祠 还建有其昌廊 何陋轩 秋生亭五老峰 美女峰 铁笛舫 花岗岩古堑道等 园中芳草萋萋 古木森森 明湖映塔 曲水环幽 翠竹临风 怪石倚秀 与错落着的古韵建筑相映成趣 使得整园兼具历史遗风与现代园林气息 设计师简介 冯纪忠 1915年 2009年12月11 男 1915年生 河南开封人 教授 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 他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创始人 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建筑师和规划师 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及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 1936年赴奥地利维也纳留学 1941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工科大学建筑师及工程师文凭 1946年冯纪忠回到中国 回国后 历任南京都市规划委员会建筑师 上海都市规划委员会委员 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先后参加了当时南京的都市规划及解放后的上海都市规划 设计了武汉 东湖客舍 武汉医院 现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楼等在业内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建筑 并在同济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 以及风景园林专业方向 场地分析规划以方塔为主体 保存邻近的明代大型砖雕照壁 宋代石桥和七株古树 从园外迁建明代楠木厅 湖石五老峰和美女峰 假山 清代天妃宫大殿 地形改造仿县境中有名的九峰三泖 在园中堆9个土丘 开挖河池 并点缀亭榭 保留原有的大片竹林 以草皮和主题树种统一全园底色 建成一个自然 空旷 幽静 观赏文物为主的园林 建设项目由上海市园林工程公司 松江县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施工 第一期工程从1978年5月至1980年底 完成了征地拆迁 围墙 地形改造 道路地坪 迁建天妃宫等项目 第二期工程从1981年至1987年底 迁建楠木厅 新建公园两座大门 长廊 堑道 亭榭 服务社 售品部 生活设施 绿化种植等 项目背景和历史变迁1 项目背景园中方塔周围原是五代后汉乾祐二年 949年 由宅邸改建的兴国长寿寺 宋大中祥符年间 1008 1016年 更名兴圣教寺 寺塔 俗称方塔 建于宋熙宁元祐年间 1068 1093年 元代寺毁塔存 明初在此建城隍庙及兴圣塔院 抗日战争开始 庙 院均不复存在 在辟建为公园前 此地有部分民宅 其余为菜田 苗圃 方塔在明末以前几经修葺 到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年 大修时 顶部三层大部分重建 道光二十四年 1844年 更换塔刹 清末以后 方塔损坏严重 到解放前夕 塔下围廊全废 塔内各层木结构大多被毁 扶梯仅剩一层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 但未修复 1974年5月按照 修旧如旧 的要求动工大修 总投资20余万元 1977年初竣工 同年12月7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重新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全国文物普查时 有关专家认为方塔是解放以来国内古建筑修复最好的实例之一 1978年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以方塔为中心建一个历史文物公园 2 历史变迁自由开放的环境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贾贵族文人墨客革命者各色人等的大量涌入 至20世纪初 上海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亚洲的金融贸易中心 1927年设特别市 现为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 上海市市标是以市花白玉兰 沙船和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 在1990年经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三角图形似轮船的螺旋桨 象征着上海是一座不断前进的城市 图案中心扬帆出海的沙船 是上海港最古老的船舶 它象征着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 展示了灿烂辉煌的明天 沙船的背景是迎着早春盛开的白玉兰 设计 发展决策过程 从功能要求 场地现状入手 进行风格定位 立意构思分析 规划设计定位1 松江方塔园园总体定位 方塔园的是一个以方塔为主体的文物公园 其规划设计背景是为了保护基地遗存的北宋方塔及明代影壁 规划后迁入清代天后宫等文物建筑 同时也是为松江城区市民增添一片休闲游乐的公园绿地 2空间系列定位除空间高潮部分的苦心经营之外 其他附属空间意象的组织和空间系列的安排都服务于意境的表达 游人游览的路线有二 其一自北门进 钢支架瓦屋顶的大门形成灰空间 暗示 场 的 起 屋檐低矮 尺度近人 空间阴奥 入门后植物疏朗 阳光明媚 呈开朗之态 巨石古树做照壁 树枝之间 塔形隐见 是为 承 石头偏一侧 暗示人右行 步行石板通道树影婆娑 空间再度阴奥 是为 转 至弹街石广场 豁然开朗 方塔呈现 是为 合 其二自东门进 大门 照壁 垂门 方池构成的入口小广场为 场 的 起 垂门暗示人右行 过垂门 大树成荫 空间阴奥 至转折处见开阔 是 承 堑道空间再度压抑 欲扬失抑 是为 转 至天妃宫台基之上 方塔呈观 是为合 这一路的起承转合 旷奥交替 是为了形成 积聚期待 的心理过程 是为游人到达空间高潮部分 感受空灵幽远之意境做铺垫 系列空间的组织安排 体现了时间在意境营造中的作用 正是冯所说的 时空转换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符合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方案内容 平面图 综合考虑功能分区 视线分析和交通分析 重点建筑 分区规划等 一 总平面图二 功能分区介绍以方塔为中心 四周组合古代建筑文物群 这是一座长方形广场 铺饰着整齐的花岗岩 园林设有北 西 东3个园门 三 区域交通组织1 上海旅游1号线B线上海体育场4号停车场 佘山度假区 醉白池 方塔园2 沪松线上海西区汽车站 松江汽车站 转环城四线至方塔园3 沪松高速上海体育馆松江专线上海体育馆 沪杭高速 松江 方塔园上海体育馆枢纽站 沪杭高速 松江汽车站 转乘环城四线至方塔园4 松梅线地铁锦江乐园站 西南汽车站 沪杭高速 松江汽车站 转乘环城四线至方塔园5 人民广场松江专线人民广场站 松江汽车站 转乘环城四线至方塔园6 文化广场松江专线永嘉路站 松江汽车站 转乘环城四线至方塔园四 松江方塔园空间布局结构上海松江方塔园原址是一个宋代的古塔 明代的影壁 并不在一条轴线上 而冯纪忠则将古建筑用现代园林的组合方式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此外 他还用简朴的材料如竹子 茅草等搭建了一个供市民休憩的 何陋轩 成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棚子的形态是受了当地民居的启发 但它的曲线又恰恰是西方巴洛克式的 东方传统和西方古典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几乎所有人都会喜欢 何陋轩虽然不大 但开启了新的空间概念 是和包豪斯典范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一样重要的建筑 方塔系砖木结构 九级方形 高42 5米 在形态结构上 因袭唐代砖塔风格 斗拱大部分保留宋代原物 上海松江方塔券门上的月梁 外檐之罗汉枋 撩檐枋等均为原物 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 方塔顶上的塔刹高7 85米 1975一1977年重修 恢复腰檐 平座 栏杆等 松江方塔形体优美 玲珑多姿 为我国南方古代建筑中所少见 是国内保护最好的古塔之一 成为古城松江的象征 塔体很小 登塔的木梯既窄又陡 越往上越狭小 到第七层就再也无法上去了 而第七层的门洞高不足一米 必须爬着才能出去 照壁南面临塔可见一座明代照壁 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砖刻建筑物 上面精雕细琢有走兽 树木 花卉和珍宝物等 中间刻一巨兽 长着鹿角 狮尾 龙鳞 牛蹄 张着大口 露着尖齿 睁着铜铃般的双眼 呈现凶猛的动态 从其挺拔的双角看 酷似龙的形象 围绕这只巨兽的其它动物和花卉宝物 会使人想到古代神话中的意境 据说这个怪兽叫 贪 它贪得无厌 什么东西都要吃 有一天它在海边看到红日 凶猛扑去 终于蹈海而亡 照壁建于明洪武三年 1370 原为松江府城隍庙的影壁 与府城隍庙大门相对 在抗战初期 府城隍庙被日本飞机炸毁 惟独照壁幸存 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 最精美 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照壁高4 75米 宽6 1米 为大型砖刻浮雕 气势轩昂 风采独具 约30平方米的壁面 雕刻内容十分丰富 画面设计形象生动 刻艺精湛 立体感强 天妃宫前身为顺济庙 位于小东门十六铺一带 1853年遭毁 1883年易地苏州河河南路桥头重建 名天后宫 1980年 移到方塔园内 名天妃宫 2001年 天妃宫进行了大修 2002年 天妃宫浦江妈祖文化内涵及其设施得以恢复 并于同年9月开光 天妃宫大殿俊秀 飞檐翼角 基座坦荡 台阶开阔 轩昂伟岸 气势恢宏 存庙堂肃穆之气 大殿面积330平方米 高17米 砖木结构 雕刻精致华丽 体现晚清建筑特色 望仙桥为平桥 桥面用浙江武康石筑成 略呈弧形 其线条十分流畅 在桥墩上部的横梁上有一排圆形榫眼 这是早年安置梁的遗迹 由此可见该桥系属木梁承托的木石结构桥 在桥墩的石梁两头 刻有莲花形图案 极其简练素雅 建园时 在小河近桥处筑了约10平方米的石板平滩 游人可以从桥下欣赏这座历史悠久的古桥 兰瑞堂 额系清嘉庆年间 1796 1820年 工部尚书张祥河题写 但已不复存在 因这座建筑的部分梁柱为楠木所制 当地人俗称楠木厅 该厅堂面阔五间 进深七架 硬山顶 哺龙脊 堂的梁 枋 椽等构件均不施彩绘 整座建筑结构简洁素雅 气势浑厚 长廊位于楠木厅东 北起接待室 南抵水榭 随地势自然起伏 这座具有明代风格的游廊长约70米 宽2米 木结构 西面有低栏 可在廊中观赏方塔和榭旁湖景 五老峰位于接待厅旁的小庭院里 是上海有名的峰石之一 五老峰原在明代画家顾正谊的濯锦园中 位于松江城东北前塘 明末园毁 仅存此峰 1973年迁入方塔园 五老峰是五座貌似老人的峰石 均高约4米 外形以 皱 为主 兼备 漏 透 瘦 的特点 根据各峰的形状 分别称为迎客 送客 瘦 高 矮老人 美女峰有大 小美女峰两座 分别位于楠木厅前和东侧 大美女峰原是松江城东门外果子弄底明代书画家孙克弘宅园旧物 民国初年园废 仅存此立峰 小美女峰原在孙园附近明代建的梅花庵中 庵早已成废墟 其遗址上的立峰和大美女峰于1975年一同迁入方塔园 两峰均以 瘦 为主要特征 大峰高约7米 峰腰苗条 酷似古代仕女婷婷而立 水池与何陋轩方塔前宽阔的水面延至园南成为河道 南宽东窄 面积3827平方米 水体从方池向南穿过墙洞后 河道环曲形成一岛 岛上东有土山 北有竹林 南建何陋轩 轩为竹结构 茅草大屋顶 方砖地坪 面积230平方米 轩外有孤形围墙 环境十分幽雅 小岛西北河面植荷花 竹林位于园东侧东大门内 是建园前原有竹林 内设石桌石凳 占地约7333平方米 大草坪位于园南端 占地约2万平方米 草坪北面濒河 边缘植数十株红枫 栈道位于天妃宫西 长100米 高3米 宽5米的堑道两壁用花岗石砌成 壁侧起伏的土山上栽植各种树木 游人进入堑道如入深谷 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如来石幢位于园中部西面的庭院中 原为县城西仑桥乡莲花庵门前的两个经幢的一部分 庵系元代延祐年间 1314 1320年 所建 经幢立于明崇祯年间 1628 1644年 庵早圮 1979年在旧址发掘得幢石4节 高3米 移入方塔园中 古寺柱础位于方塔西面 1976年在清理地上浮土时 发现古兴圣教寺大殿两块巨大的石柱础 每块高0 9米 重约3吨 从柱础上可推测木柱的直径为0 82米 由此可见该寺规模的巨大 秋生亭 使用者和使用状况园内有南北两个花圃 面积共3913平方米 三个温室面积共247平方米 花圃生产的花卉除供本园需要外 还有少量出售 园东北角有一个小型金鱼场 繁殖 培育虎头 水泡眼 珍珠 龙晴线球 高头等19个品种供金鱼廊展览 并有部分供出售 儿童园中除常规游乐设施外 还有电动小汽车 摩托车 臂动式旋转飞机 高空转椅以及游戏机等 游船有手划船 电动船 园中设饭店和酒家 售品部 茶室 摄影部 同行的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 本届世园会规划起点高 创意新 文化特色鲜明 具有国际水准 在对规划方案认可通过的同时 专家们还对规划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和意见 专家建议 本届世园会应进一步突出 园艺 特色和 地域 特色 欧洲街 海外大观 东南亚傣式建筑等项目 建筑分量太重 应进行调整 不可搞成 建筑博览园 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建议 要有效控制园内的建筑数量 合理规划园内永久建筑和展会临时建筑的比例 园区建设应区分长期发挥作用和会期使用的不同 建设一批可持续发挥效能的建筑和设施 在园区交通组织方面 专家们建议加宽道路的宽度 要规划做好园区游人集散中心 交通转换中心和休憩中心的合理安排 园内长安花谷中心长桥高13米 长数百米 对此专家建议建设时要着重考虑老人和残疾人的通行问题 从细节入手 尽可能给游人提供方便 项目的重要性和唯一性方塔园在时代 地缘 人文所做的开创性 历史性探索方面赢得了一系列的国内外赞誉 1999年 世界建筑师大会优秀设计展上 方塔园荣获50个优秀设计作品中唯一的园林设计奖 2004年获第一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特别奖 在2008年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最高荣誉杰出成就奖的颁奖词这样褒奖到 上海松江方塔园 代表中国建筑的一种新文人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 其深邃的建筑哲学思想融入建筑教育和文化传播系统中 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意义不可低估 台湾园林学会主席凌德麟教授曾说过方塔园是 大陆最好的城市公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