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蚬子湾的婚丧嫁娶.doc_第1页
莱阳蚬子湾的婚丧嫁娶.doc_第2页
莱阳蚬子湾的婚丧嫁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莱阳蚬子湾的婚丧嫁娶 转发自/s/blog_77336e550100tav7.html习俗是每一方水土所独有的。习俗就是一个村庄、地区人文的反映。婚丧嫁娶在农村俗称“红白喜事”,蚬子湾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婚丧嫁娶的风俗,是我们文化很深邃的精华!一、看对象 “看对象”就是适龄青年经媒人介绍的男女二人第一次见面,俗称相亲。地址一般选在媒人家,也有在女方家的,这样女方的家人就可以借机看一看,替女孩拿拿主意。 在见面的这一天,男女都会提前打扮一番,以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男孩子去时,还要买上两包糖,装上两盒烟,以示礼貌。在没话说时也可以派上用场,嘴里总归没闲着嘛。 因为是初次认识,互相说得话一般不会太多,只是问问对方的年龄,工作等(其实这些从媒人那里早已知道了,没话找话说啊),一是不好意思问别的,二怕言多有失啊。所以“看对象”的时间不会太长,十几分钟罢了。有很多人在过后竟忘了对方的模样,紧张啊。 看过人之后,媒人会分别征求双方的意见,如果感觉还都不错,那就继续交往下去。如果某一方或彼此不满意,那就算了,只是一面之缘。“看对象”应该说只是看对方的容貌,那些长得不错的,在这一关的成功率远比长相一般的大。一个好的媒人在这中间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往往会把那些犹犹豫豫的给撮合到一块。做媒人积德,蚬子湾有句老话有“能成九桩媒,胜造七级浮屠”。“宁掘九座坟,不破一桩媒”。在双方认为可以交往一下后,两人就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对方,男孩会带女孩赶个集什么的,两人的感情就慢慢地培养起来了。看人最关键的还要防备有人破媒,也就是说对方的坏话。二、看家在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感觉相互满意,可以谈论婚嫁了,就要约定日期“看家”了。所谓的“看家”就是女方的家人(一般是女性亲属,七大姑八大姨等)到男方家看看家境,以便进一步做出选择。看家又有“看小家”和“看大家”两次。“看小家”就是单纯地了解一下家庭情况;“看大家”可以说是定亲的前奏曲了,双方家人要商量一下婚前的一些具体事宜了。现在为了省事,也有把“看大家”和“定亲”放在一起的。蚬子湾叫一起不叫一起,也不叫一块儿,叫“一嘚儿”。应该说男女二人走到“看家”这一步,就说明关系基本上确定下来了。不过,有许多恋人在这一环节出问题的,往往出在男方家人在接人待物上给女方的家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为这是双方长辈的第一次见面嘛,印象很重要。也有双方在礼金多少上谈崩的。常常听说谁和谁家都看了又吹了的事。已经交往了这么长时间,男孩女孩间有了一定的感情,因为家人的不满和自己的没主见而错过这段姻缘,是很遗憾的事。三、定亲“定亲”了就说明两人的关系正式确定下来,两家成为了亲家。定亲的仪式也在男方家举行,所谓的仪式就是一块吃顿饭罢了。那天女孩要和她的妈妈,姑姑,姨姨等一起来的,双方的家人有可能在这天会定下结婚的日子等事。“定亲”的重头戏是男女孩的“改口”,成为一家人了嘛,该叫“妈”就得叫了(虽然有点别扭),而长辈们也要掏红包的。 在女孩要走时,男方要奉上彩礼(前几年一般是六千六,八千八,这几年也随物价上涨了,到了一万一了,万里挑一嘛。我认为即然万里挑一,应该是一万零一块吧,那样我们男方又能省许多啊,哈哈),三金(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当然现在是白金了),一木(木兰牌大踏板啊)等物,同来的女方亲属们每人也会得到一个红色的包,里面有糖、烟、点心等。彩礼在蚬子湾叫“定亲礼”。 四、送日子顾名思义“送日子”就是男方到女方家送去结婚的吉日。其实这个日子双方早已商定好了,这只是按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办罢了。“送日子”的时间在结婚前的第六天或第八天,由男孩的父亲或叔伯来完成。去女方家的时候按习俗要带上很多馒头的,馒头的数量是由女方的家族和亲朋好友的多少决定的,因为这些馒头要分给(一家一个)他们的。意思是男方家已送来结婚日期了,通知各位一下。“送日子”也是双方长辈在结婚前的最后一次见面了,有些有关细节都要在这一天商量好,如谁去参加婚礼了,谁是送亲客(女孩的两个本家哥哥,护女孩到男孩家的)了,几个开箱客(女孩的父亲和叔伯)了等等,以免大喜那天出错。五、拉嫁妆女孩子陪送的嫁妆是需要男方在结婚前两三天拉回家的,一般由男孩子和他的兄弟好友们完成。往后拉嫁妆走的路线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那也是结婚之日接新娘必须要走的路线,一点不能出差错的。在这些嫁妆里,会有两个用大红纸糊的盒子,里面有炒花生煮鸡蛋等点心,在拉嫁妆的人走到半路(不论路途远近)时,要停下车,拿出来吃的。而遇见过路的,也要分给他们的,图个吉利。有些路人也会主动索要的,想沾沾喜气。六、结婚两位有情人终于走到一起了,从此就要比翼双飞,白头偕老了。大喜之日,一大早新郎馆就打扮一新,西装革履的带上迎亲的队伍去迎接新娘子了。迎亲的队伍由几辆婚车,录相的,照相的,新郎和伴郎等组成。其中的一辆车上会放两个贴有大红喜字的木盒,一个装有大米,一个装面粉,叫“米面盒”,到时候新娘要打开的,老人们说如果第一个打开的是米盒,那么以后会生男孩的,如果是面盒,那就是女孩了。到了新娘家,门可不是那么好进的,因为门已被新娘的家人关上了。新郎先在大门上贴上两个大红喜字,然后开始敲门。里面新娘的兄弟姐妹们会问个种问题刁难新郎:“你来干吗了?”“以后怎样对待媳妇?”“结婚后谁干活?”也会让新郎唱首歌表达对新娘的爱。等这一切都能满意了,门才回打开一条缝,里面的人会伸出手来讨要红包,这样得了“开门费”才能放行。当然在这过程中,伴郎也不能闲着,要把糖烟撒给看热闹的街坊邻居。在关键时后还要替新郎打圆场,所以选一个好伴郎很重要,当然,进门后,新娘的红包也少不了他的。进了门后,新娘要先打开米面盒,新郎送上玫瑰花。而新娘的鞋子也是要新郎给穿上的。简单地吃过送亲饭(有趣的是两位送亲客是要在灶台边吃的),两位新人向长辈们告别,新娘的家人会把一个用红包袱包着的喜饼放到车上(饼很大啊,有八到十二斤啊).一块去的还有送亲客(护送新娘的,今天的大客),开箱客(到新郎家打开嫁妆)和伴娘,而其他女方亲属是不去参加婚礼的。现在有了录像,要先到风景区去拍外景的,只要中午以前到家就行了。到家了,早有迎亲客恭候在门口,把一干客人迎到屋里.新郎的父亲这时要绕车一周,然后打开两位新人坐的婚车车门,而母亲要把那个喜饼抱进门,报喜啊。等有人拿来一条扎着花的红绸时,新人就可下车了,一人牵住一头,由新郎在前,在中把新娘子领进家门。院里已经放好了贡桌,桌上摆着一对红蜡烛,香火,大喜的饽饽,还有柳枝和松枝,“拜天地”仪式就在这里举行。一切停当,司仪宣布仪式开始,第一项是由家中的长辈跪拜祖先,告诉先人,家里又添新人了,让先人们保佑他们。接下来是新人拜天地了,新人在司仪的主持下“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最后有新人致感谢辞,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亲朋好友的到来。仪式结束,新人要通过厨房进入卧室,踩着“金砖”(两块用红纸包着的砖)上床。床上铺着崭新的被褥,而这些被褥提前已找一位聪明漂亮的娃娃压过,俗称“压床”。据说这样以候他们生的小孩也会聪明漂亮的.床上还放着两个红包,老人们说谁先拿到红包谁以后就会掌管家财大权,所以叫“抢红包”。两位新人面对面坐好,开始有专门“喂喜面”的喂他们吃喜面。喜面是特别做一种宽宽的面条,很有韧性。“喂喜面”的要找一个能说会道的妇女,因为每喂新人吃一口面,都要说一句吉祥话的,还要唱老一辈传下的喜歌的,尽量要使场面热闹喜庆。吃完喜面,婚宴开始.我们这上菜的顺序是“一鸡二鱼三笋”,当然这只是主菜,在每上一道大菜前,还要上几道副菜的,总共有二十左右道菜吧。等第二道主菜鱼上来,两位新人就要在长辈的带领下开始敬酒了,伴郎和伴娘也要跟着倒酒.客人们都要敬到的,还有那些帮忙跑腿的。喝了新人敬的酒,要说一句祝福语的,同时礼包也要掏出来了。晚上,朋友都来闹洞房了,他们会玩各种花样来“折腾”两位新人。折腾在蚬子湾叫“折凳”。七、回四在结婚的第四天,新媳妇要由新郎馆陪着回娘家的.一块去的还有一位新郎的本家弟弟,叫“跟牲口的”,就是所谓的过去牵新媳妇坐的驴或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