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第6期 No 6 November 2007 外 国 语 J 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总第172期 General SerialNo 172 文章编号 1004 5139 2007 06 0050 07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论张爱玲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策略 陈吉荣 1 张小朋 2 1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天津300071 2 北京科技大学 外语系 北京100083 摘 要 张爱玲的翻译成就一向为文名所掩 但是她的翻译也别具一格 与西方激进的女性主义翻译相比 张 爱玲的女性主义翻译诗学呈现出一种新面貌 不是戈达尔德那样强调极端的 妇占 理论 而是介于传统与现 代之间 男性象征秩序与女性书写之间的对话理论 而她对自己作品的往复翻译则表明了追求女性主体性体 认的努力 上述特点构成其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策略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主义翻译诗学 本土化策略 On Eileen Chang s Native Strategies in Her Fem inist Translation Poetics CHEN Ji2rong 1 ZHANG Xiao2peng 2 1 Co llege of Fo reign Languages Nankai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2 Schoolof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e achievements of Eileen Chang s translation are shielded by her literary creative talents Compared with western radical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her translation poetics takes initiatives in certain fields Unlike the extreme woman2handling theory of Godard hers takes a new look via a dialogue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 and bet ween patriarchy system order and female writing style and retranslating her own works is a struggle to gain female subjectivity The above traits constitute her native strategies in her feminist translation poetics Key words Eileen Chang feminist translation poetics native strategies 引言 自从夏志清在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确认 了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国内 外华语学者对张爱玲的研究历久不衰 相比之 下 张爱玲的英文创作尤其是她的翻译成就一 向为文名所掩 其实她的翻译也独创一格 秉承 了其文学创作中 张体 叙事与语言的特色 而 她在翻译中体现的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 策略更值得关注 关于张爱玲在翻译方面的成 就 赵新宇的研究较为全面 他把张爱玲的翻 译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涵泳砥砺期 翻译实践 期和精益求精期 1 11 14 其中关于张氏翻 译的史学价值很有借鉴意义 但关于张氏翻译 理论方面的研究只涉及 充分考虑目的语语境 读者接受 和 对专有名词译法反复斟酌 1 14 15 两方面 还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 诚 然 如同张爱玲散文的路数难以归类一样 其翻 译的风格似乎也很难确定 因为张爱玲翻译作 品的数量虽然不多 但形式多样 文类杂多 既 有纯粹的翻译作品 也有一文两作的自译作品 既有小说 诗歌 散文 也有戏剧改编 文类的 复杂 原作者风格的迥异 翻译形式的多元化都 增加了辨认译者风格的难度 而张爱玲本人的 翻译体会相对而言不是很多 散布在译文的译 后记 注释或者谈创作的散文杂记中 因此 与 文学史上彰显的 张体 相比 其翻译诗学似乎 隐晦得多了 但仔细品味其译作 还是有一脉 相承的某些隐含的线索 这些线索或明或暗地 05 表明了译者有意与无意的翻译策略 正是在译 者迂回曲折地解读原文的过程中 我们领略到 张爱玲独特的女性主义翻译诗学 一 西方女性主义与张氏女性诗学的融合与分离 女性主义 Feminism 内涵很复杂 牛津 英语词典称其为 罕见 的术语 并将其定义为 女子特性 但是从19世纪末开始 女性主义 越来越趋向于争取男女平等权利 质言之 西 方的女性主义重视关于性别差异在社会 文化 历史中的建构 努力恢复男性历史掩盖的女性 的声音 表达在父权制之下女性的焦虑 挣扎和 反向建构女性书写的意图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 女性主义不如西方的旗帜鲜明 规模宏大 并且 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 但文学领域内女性主义 书写的意图与努力同西方有许多相似之处 张 爱玲的创作尤其彰显特别的女性特色 她在 谈女人 一文中写道 男子偏于某一方面的 发展 而女人是最普遍的 基本的 代表四季循 环 土地 生老病死 饮食繁殖 2 157 超 人是男性的 神却带有女性的成分 超人与神不 同 超人是进取的 是一种生存的目标 神是 广大的同情 慈悲 了解 安息 2 157 158 很多学者都曾引用过这段话作为张氏诗学中女 性主义的注脚 我们也从中注意到张氏女性主 义诗学与西方女性主义的融合之处 即 从本质 主义的思考过渡到差异哲学的体认 3 4 不过 与西方某些激进的女性主义不同 张 爱玲笔下的女性虽然值得同情 但都具有一定 的主动性 其多舛的命运至少在形式上部分地 具有主体的选择性 因此 张爱玲的笔下多是 些 不彻底的人物 2 260 与其说是人物的 不彻底 不如说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是一种较之 西方不激进 不彻底的女性主义 在迂回 曲折 的叙事里面 她用一种冷静的 超女性的语调坦 陈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压抑处境 但并不欲指 出明确的出路或给出斗争的途径 她只是幽幽 诉说真实的女性境况和心路历程 以其复杂 曲 折 微妙的命运来书写各自的女性际遇 出于 对女性的认同 张爱玲的女性书写不同于西方 的女性建构 她的深沉的视角含有对两性的观 照 她的努力在于恢复真实的女性历史 是去蔽 而非彻底解构的过程 除此之外 张氏诗学中 的女性主义还秉承某些传统 她笔下的女性背 后都有一个传统的背景做底子 其理想的归宿 虽不明晰 却是在传统的框架之内获得某些改 变与新生 在矛盾与冲突中 张氏的女性诗学 选择的是传统意识之下的疏离主义而非西方的 建构主义 她以重写 改写 分写 散写 合写等 多元化的形式 以迂回 曲折的叙事 以几种语 言的自由转换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 在创伤 与希望之间往复 在逃避与回溯之间沉浮 深谙 旧传统的痼疾与令人窒息的男权压抑 同时在 回首时又流露出对传统的惆怅和依恋 完成了 一个特别的女性主义的伤逝周期 二 张氏女性主义翻译的本土化策略 以女性主义为理论背景的西方女性主义翻 译从一开始就对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念提出质 疑 极力提倡一种译者干预性的翻译实践 要 求对翻译文本进行女性主义的创造 4 36 具体表现为三种主要的翻译策略 即增补 加写 前言与注脚和解释 5 还有些女性主义者在 翻译中故意创造出新词以体现女性的性别差 异 比西方女性主义走得更远 西方女性主义 翻译更强调二元对立 更具有价值判断的倾向 性 其性别政治的色彩更浓 始终以冲击既 定的性别秩序为目标 在女性主义翻译忠于女 性主义书写的意义上 张爱玲的翻译与西方译 论有重合之处 她在翻译中的增补 删改与注释 的运用很能说明问题 但承袭了文学传统的张 氏翻译并不故意突出二元对立 而是更为关注 二者之间的互相渗透 互相交织 对经验的反省 更为全面和温和 其女性主义翻译因此呈现出 新的面貌 而其本土化策略更为引人注目 可 以从三个主要方面见其扼要 1 断续与缝合之美 女性写作与男性象征秩 序的对话 张爱玲的翻译语言 虽不如创作语言一般 恣肆 洒脱 但其于细微之处流露的缜密之思 15 仍然体现出 张体 叙事与语言的特色 并在不 同的语境中 甚至是在语言的夹缝中发出女性 的声音 如前文所述 张氏的翻译诗学不是彻 底颠覆性的解构主义 而是一种温和的女性主 义 总体来看 张爱玲的译作基本上忠实于原 文 有些译作如欧文的 无头骑士 几乎是字字 对译 因此 尊重原文 尊重作者 并不要在翻 译中抢着说话 是张爱玲一贯的翻译原则 与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颠覆男性父权制话语 试图 动摇那些维持这种联系的权威结构 6 1 从 而 粗暴地妇占所译的语篇 7 94 意图不同 的是 张氏的翻译诗学更注重女性写作与男性 象征秩序的对话 在不断与父权制话语的协调 参照的过程中 呈现出一种断续与缝合之美 这种断续与缝合之美不同于其创作的 参差之 美 根本原因就是张氏翻译诗学中的女体含有 某些不确定的因素 预留有一定的空白点 潜在 的考虑父权话语与读者视域的二度融合 在此 基础上的张氏女性翻译诗学选择在情节的破裂 处小心剪裁与补缀就不难理解了 翻译缝隙里 的女体以低调的方式表达有分寸的 有节制的 自己的声音 并不显得焦虑与突兀 反而见其婉 约自然 从而使其断续与缝合之美多了深度与 广度 在男性象征秩序内呈现出别样的和谐与 完整 仅以张爱玲心仪已久的 海上花列传 的 翻译为例 最初谈及与 海上花 的渊源时 张 爱玲就提到了胡适的影响 她说 海上花 似 乎是我父亲看了胡适的考证去买来的 2 70 又有一处提到 直到去年我想译 海上 花 早几年不但可以请适之先生帮忙介绍 2 74 而在翻译 海上花 的过程中 张爱玲 删掉了书中诗词酒令的部分和书前的楔子 从 小说美学的角度考虑 这样的删节是有意义的 中国古典小说脱不了以诗为正统的 影响的焦 虑 8 小说中夹杂诗词曲赋的情况很常见 但 如果失之于滥 将一些游离于故事情节和人 物性格之外的诗词韵语强行嵌入小说 那必将 使作品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受到破坏 造成 读者阅读上的障碍 同时也降低了小说的艺术 品位 9 180 张爱玲深谙古典小说美学的 特质 她在国语本 海上花 译者识 中写道 我觉得尤其是几个 四书 酒令 是卡住现代 读者的一个瓶颈 过去读书人 四书 全都 滚瓜烂熟 这种文字游戏的趣味不幸是有时间 性的 而又不像 红楼梦 里的酒令表达个性 有的还预言各人命运 10 2 基于对小说美 学现代性的认识并考虑到现代读者的阅读习 惯 张爱玲主张不论在语内翻译还是语际翻译 中都应该删掉这些诗词酒令 我们注意到在 译者识 中 张爱玲还写道 亚东刘半农序指 出此书的缺点在后半部大段平铺直叙写名园名 士 内中高亚百文武双全 还精通医道 简直 有点像 野叟曝言 的文素臣 借此把作者 自己以为得意 的一些诗词与文言小说插入 书中 同上 除此之外 张爱玲还在 海上 花 的几个问题 英译本序 中引用胡适的 话来为自己的删节作注脚 胡适指出书中诗词 与一篇秽亵的文言故事都是刻意穿插进去的 为了炫示作者在别方面的辞章之美 11 447 这样用心地寻求证据来说明翻译中取舍 的合理性 是否体现出翻译中的女性译者隐隐 有些不安 在其寻求与男性权威对话的过程 中 我们是否能感受到众声喧哗中一点女性声 音的余韵 详细研究原文和译文 我们还发现 张爱玲的补缀自然贴切 且用字很少 更值得 注意的是译者在删改的同时 尽最大努力保持 原文与译文的同一性 即 用最低限度的改写补 缀起来 10 3 经过补缀的情节更紧凑 更连 贯 可读性也更强都是不争的事实 用最低限 度的改写补缀起来 是张氏女性翻译诗学的深 度暗示 她在努力缝补与原作者之间因为删节 而造成的差异 她也曾打算再出一个完整的六 十四回本 在翻译中努力恢复原作的完整面貌 这是张爱玲作为一个女性译者的心愿 也是张 氏女性写作与男性象征秩序对话的最佳诠释 2 特殊虚拟语言的混杂 女性创作语言特色 的移植 傅雷曾批评张爱玲有着 文学遗产的记忆 过于清楚 12 17 的危机 李欧梵也指出 张 25 爱玲的某些叙述或评论式的句子念起来似乎有 点做作 和她的道白句子的自然写实恰成对比 13 259 在张爱玲的创作中 语言的多样化 在其作品中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形式掺杂在一 起 这种特殊虚拟语言的混杂形成了她独特的 女性特质 虽然翻译的语言经过了一度的变 异 但在语言的碎片中 我们仍然辨认得出译者 难以隐藏的创作语言的特色 而其中发生变异 无法移植的部分既是翻译中的困难 也是翻译 与创作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的悖反关系的体现 1 女性创作语言移植的成功 叙事与对白 中的特色互渗 叙述语言 高度集中的精美雕塑 14 165 是 张体 女性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试 看广为流传的 白玫瑰与红玫瑰 中的经典句 子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 人 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 久而久之 红的变 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 白的还是 床前明月 光 娶了白玫瑰 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 粘子 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15 300 其精心雕琢的陈述语言 巧妙借用的意 象 新奇的比喻 所产生的美令人惊叹 与其书 中人物对白的素朴自然形成鲜明对比 因此 张氏的女性语言是以素朴的底子 对话 衬托 艳异的叙述 形成语言风格上的 参差对照 之 美 在张爱玲的译作中 这两种风格的移植是 成功的 张爱玲创作与翻译中的特色互渗 尤 以 无头骑士 和 老人与海 的翻译为最 短篇小说 无头骑士 也叫 睡谷的传说 是欧文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它 秉承 欧洲哥特小说的传统 通过想象和幻想解释 了一个充满了疑云和神秘的世界 16 7 在 长达六十多页的作品中仅有四句人物直接的对 白 幽默与约略嘲讽的文笔 清朗而神秘的自然 景物与风土人情全在大段的叙述语言中体现 张爱玲的翻译用精心雕琢的文笔 营造出欧文 笔下的场景和氛围 我们仅从全文四字成语的 运用之多 即可见其雕琢的痕迹 如 流连忘 返 高树参天 浓荫匝地 无精打采 惘惘若梦 御风而行 围灯夜话 视若 无睹 欣喜若狂 想入非非 窃窃私 语 雅好修饰 咬文嚼字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 硕大无朋 古色古香 要言 不烦 离经悖道 一败涂地 车辆辚 辚 偷香窃玉 寂寞凄凉 虬曲清奇 泼泼溅溅 吃吃艾艾 庞然巨物 等等 这 样的翻译语言有意无意营造了虚拟的气氛 衬 托了主人公克雷恩圆滑 精明 自私的性格特 征 也回应了真假难辩的多重叙事 翻译中非 口语的叙事与当地淳朴的民风形成对比 体现 了讲述者对气氛的渲染 而这些语言在张爱玲 创作作品中也很常见 并非译者此处的精心打 磨 倒是创作语言特色的自然流露了 另一个 明显的例子是 老人与海 中的对白翻译 试 看一例 Don t sit up the boy said Drink this He poured some of the coffee in a glass The old man tookit and drankit They beat me Manolin he said They truly beat me He didn t beat you Not the fish No Truly It was afterwards 17 92 张译 不要坐起来 孩子说 喝掉这 个 他把咖啡倒些在一只玻璃杯里 老人拿 着 喝了它 他们打败了我 玛诺林 他说 他们确实打败了我 它并没有打败你 那 鱼没有打 败你 没有 真 的 是 后 来 18 94 95 从上例可以看出 张爱玲自然 平实 简劲 的对话翻译与海明威的 冰山风格 很接近 而 这也是她的创作作品中人物对白的特色 从这 个角度而言张爱玲在翻译中对女性创作语言的 移植是成功的 2 女性创作语言移植的困难 东方式心理 描写的局限性 历来学者深佩张爱玲写作的特色 尤其认 同其洞悉人物心理的深刻与警觉 文坛上一向 以严谨著称的傅雷正是从这一点肯定了张爱玲 的创作 夏志清也认为 她对于人和人之间的 微妙复杂的关系把握得也十分稳定 19 341 但张爱玲的心理描写是东方式的 即在 35 情的内涵中掺杂中国式的家庭伦理成分 并 颇 自觉地在她的人物身上加上一点温情 13 262 因此 张爱玲的小说主线离不开婆媳关 系 母女关系及东方式曲折婉约的爱情故事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为什么像 金锁记 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西方并不受读者欢迎 如果说张爱玲的语言特色是亦中亦西 亦古亦 今 既有现代性又有世界性 形成特殊虚拟语言 的混杂魅力 那么其东方式的心理描写却在跨 越文化边界的时候显现出局限性 西方小说的 心理描写是纵深的 线性的 而东方式的心理描 写是非线性的 迂回曲折的 以东方式的心理 描写去解读西方小说的心理描写 其困难之大 是可以想见的 在翻译 无头骑士 时 张爱玲 尤其感到移植自己心理创作特色的困难 她觉 得 好像同自己不喜欢的人谈话 无可奈何地 逃又逃不掉 1 12 因此 这篇小说精彩的心 理描写在译文中并不突出 这也显示出翻译与 创作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 3 往复翻译中女性主体的体认 女性回溯与 衍生的曲折叙事历程 在张爱玲的翻译生涯中 很引人注目的一 点是她对自己作品的英汉互译 作品涉及 金 锁记 怨女 五四遗事 等 桂花蒸 阿 小悲秋 等 尤其是 金锁记 在二十四年中 经历四次改写与转译 其中的深度内涵已经引 起学者重视 王德威和周芬伶分别在其中发现 了 回忆与重复 逾越与翻译的叙事 20 17 和 演进批评 14 296 而张爱玲在往复翻译 中对女性主体的体认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我们仅选取 金锁记 和 五四遗事 作为分析 的对象 1 回溯女体的成功经验 金锁记 转译与 改写追踪 金锁记 是张爱玲早年创作的杰作 发表 于1943年 1952年离开大陆的张爱玲计划以 英文写作打入英语世界 成为国际作家 遗憾的 是她的两部英文作品都不成功 回溯成功的女 体经验成为作者拯救创作困境的心理动因 她 先是将 金锁记 译成 Pink Tears 可是仍然不 成功 再改写为 The Rouge of the North 先是 1959年在美国被退稿 后来1967年由英国凯赛 尔出版社出版 其反响也不热烈 再译回中文的 怨女 却在台湾激起读者极大的热情 由中 文的成功起点 在英文中几经坎坷 一路的颠沛 流离最后又回归于母体 重获成功的体验 这 部作品的经历是张爱玲翻译与创作生涯的极好 诠释 这种经历了 中文 英文 中文 的往复循环 21 325 具有 文化反哺的意味 和文化返销的意义 22 186 同时也使我们 看到译者在往复翻译中寻求女性主体体认的曲 折历程 从题目的翻译来看 金锁记 具有浓厚的 东方情结 译成 Pink Tears 是译者寻求被接 受 被认同的一种顺应策略 而这一颇具女性暗 示的英文题目与原汉文的意义相差很远 由厚 重的东方传统 低调地处理成哀怨而略带性别 弱势的接近西方概念中的东方意味 表面上浅 化了小说的深度 其实反映了译者的主体性在 陌生语境中的动摇 改写本 The Rouge of the North 仍然沿用东方意象和性别策略 内容上 则加长幅度 将极端的人物心理冲突合理化 并 增加了女主人公情欲变化的细致过程 经过异 域文化的检验 译者对原作已经有了新的价值 判断 译者的女体经验掺入了新的文化因素 更 为细腻 而作品的戏剧性因素也在增加 可是 当时美国的新一代读者 开始抨击他们上一代 的战后文化 并逐渐在完全陌生的农民文化社 会中 找寻 真实 的象征 由毛泽东所统治的 中国也在此时成为这新一代欲于前往的地方 23 216 对于这群急切找寻绝对的社会差 异的读者而言 张爱玲所描述的中产阶级社会 对他们来说似乎太熟悉 太平常了 同上 因此 The Rouge of the North 仍然未获成功 至此 张爱玲冲击英文世界的梦想破灭了 再 次寻求回归母语与母体来治愈翻译与创作的伤 逝心理 张爱玲将 The Rouge of the North 再译 回中文 怨女 这部作品重新回归深厚的东 方传统 又由于经过异域文化洗礼后增加了新 的成分 受到了汉语读者热烈的响应 几经沉 45 浮的女体从母语文化逃离又回归 完成了一个 艰难的体认过程 2 若即若离的自由女体姿态 五四遗事 的创作与翻译 张爱玲的个人话语始终与国家话语保持着 一定的距离 她的强烈的历史意识使她形成一 个跨越时代政治的叙事方式 警醒于人的日常 行为的连续性本质 夏志清认为她 没有受到 中国左派小说的影响 当代西洋小说家间所流 行的一些写作技巧 她也无意模仿 19 341 林幸谦认为 她和五四民族论争保持了一定的 距离 若即若离地回避了救亡与启蒙的 男性 民族形式 以及此种论述中的双重历史角色 然 而又不至于全然悖反 24 45 游走于家国 之间 大历史与小历史之间的张爱玲 形成了独 具一格的自由女体叙事 五四遗事 是其颓 废美学和历史连续性意识的集中表现 五四青 年罗文涛反抗旧式婚姻的结果 使其陷入令人 啼笑皆非的尴尬境地 新式婚姻也没有使女主 人公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与同期作家昂扬的创 作话语相比 这篇小说缺少一个呼应当时时代 的光明的尾巴 其中的 维新恋爱 似乎是 一 则仿古传奇 20 24 这种对 革命 恋爱 叙事的反写 25 290 借助英文更增加了与 主流叙事话语的疏离感 五四遗事 最早发 表于美国 记者 双周刊 英文题目是 Stale Mates A Short Story Set in the Time When Love Came to China 汉语标题全译为 五四遗 事 罗文涛三美团圆图 充满对文艺青年反 讽的意味 张爱玲在 续集 自序里说两篇文 章 居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故事是同一个 表现的手法略有出入 因为要迁就读者的口味 绝不能说是翻译 26 4 仔细甄别英文与中 文 情节 主题及语言的总体风格是极为接近 的 除了英文中比喻主人公吃的菱角形状像 a cupid2bow mouth 这个细节在汉语中隐去 汉语 与英文相比增加了少量叙事的细节和人物心理 活动的描写之外 可以说这两篇作品是张爱玲 自己创作 自己翻译的同一部作品 而张爱玲 在自序里所作的说明 是否可以看作是对五四 以来中国文坛翻译和创作不分家的主流文学做 法的一种反写 这篇小说在西方不流行有其读 者接受上存在的问题 而译成汉语的译文因其 琐碎 幽暗的女性意识 儿女情长的小说内容也 逃不了被经典文学边缘化的命运 但张爱玲在 创作与翻译这部作品中凸现的日常生活绵延不 绝的生命力确实很有感染力 在虽琐屑却真 实 虽枯燥保守却连续完整的传统意识和连续 意识中 在时代政治的缝隙中 张爱玲以若即若 离的自由女体姿态成为 40年代海派小说时尚 的最佳诠释者 绝非偶然 27 113 三 结论 张爱玲的翻译诗学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她的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策略只是其中 很有代表性的一个部分 探究她的翻译与创作 之间的深层关系 借助比较文学的某些方法以 及哲学和阐释学的某些思路 会产生新的理论 生长点 张爱玲独特的女性叙事 融通传统与 现代的小说美学意识 对读者接受心理的观照 等构成其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主要内容 而其 翻译过程中无法移植的某些创作特色所显现的 文化张力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新宇 试论张爱玲的翻译 J 枣庄师范专 科学校学报 2003 1 11 15 2 张爱玲 流言私语 M 刘川鄂 编 南京 江 苏文艺出版社 2005 3 Luise Von Flotow L Dis2unity and Diversity A Lynne Bowker et al Unity in D iversity Current TrendsinTranslationStudies C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8 3 13 4 葛校琴 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 J 外语研究 2003 6 35 38 5 Luise von Flotow Feminist Translation Context Practices Theories J TTR 1991 4 2 69 84 6 Simon Sherry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 ission M 55 London Routledge 1996 7 Godard Barbara Theorizing Feminist Discourse Translation A SusanBassnett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C London Cassell 1990 8 哈罗德 布鲁姆 影响的焦虑 一种诗歌理论 M 徐文博 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9 皋于厚 明清小说的文化审视 M 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呼伦贝尔市卫生计生系统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通化辉南县事业单位专项招聘32人(7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省长春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357人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省长春九台区事业单位招聘20人(2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厦门市第五医院见习生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北京昌平区事业单位招聘119名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北京市朝阳区事业单位招聘应届生48人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北京市大兴区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阿拉善盟事业单位招考考试(5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赤峰市本级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中心招聘1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水电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 荒山承包合同补充协议
- 2025高三思想政治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 从探索到深化:基于可信数据空间的公共数据运营报告2025
- 2025年医学检验副高职称答辩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46中学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离婚协议书下载电子版完整离婚协议书下载
- 杂种优势利用课件
- 介绍冰心及作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