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制造安装及试验.ppt_第1页
变压器的制造安装及试验.ppt_第2页
变压器的制造安装及试验.ppt_第3页
变压器的制造安装及试验.ppt_第4页
变压器的制造安装及试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日期 变压器的制造安装及试验 2010年9月 变压器的制造变压器的试验变压器的安装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田湾核电500KV产品 2009年 变压器制造工艺 要制造出一台质量优良的变压器产品 除了要有高水平的设计计算以外 还应该具有优良的制造 变压器的制造工艺包括变压器各个主要部件的的加工方法和装配技术以及与之相应的加工设备 根据变压器生产的流程 分铁心制造 绕组制造 油箱制造 绝缘件制造和总装配5个部分 铁心的制造 纵剪 油箱及附件的加工 钢板预处理 绝缘件制造工艺 纸板下料 纸板刷胶 热压 机械加工 绕组的制造 准备工具和导线 绕组的修正和压紧 绕制方法 绕制方法 圆筒式连续式螺旋式纠结式 线圈立式绕线机花盘 特变电工线圈厂房 变压器的装配 器身绝缘装配 企业装配厂房 变压器的试验 特高压试验大厅主要试验设备 6000kV 810kJ冲击电压发生器 600kV 30kJ冲击电压发生器 2250kV 35mA直流电压发生器 12000kVA 1500kV串联谐振电抗器成套装置 500PF 1500kV电容分压器 200kV 4000ATMS580变压器功率损耗测量系统 100kV 2000ATMS580变压器功率损耗测量系统 沈变特高压产品试验大厅 变压器试验主要验证变压器产品的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或技术条件的规定和要求 发现变压器结构和制造上是否存在影响变压器正常运行的缺陷 通过试验可以验证变压器能够在额定条件下长期运行 并且能够承受预期的各种过电压及过电流的作用而不影响变压器的寿命 根据全国部分省 市 的统计和我们积累的实例 变压器常见和多发的故障如下 变压器线圈故障占变压器总故障的72 问题十分突出 变压器铁心过热 包括多点接地 硅钢片段间短路和零序磁通导致铁心夹件过热等 线圈导电流回路的过热 主要是分接开关接触不良 引出线接头松动等 变压器套管故障 包括电容芯劣化 受潮和接头发热等 有载分接开关故障 包括接触不良和元件老化等操作失灵 冷却器故障有渗漏 渗出油 漏入空气 有金属颗粒 油泵和风扇机械故障等 储油柜胶囊呼吸不畅 压力释放装置和瓦斯继电器误动等 高压电抗器特有的铁心和夹件过热 线圈绝缘损坏和局部放电也时有发生 1995 2004年变压器故障台数统计 1995 2004年变压器故障原因统计 引例主变技术参数 1 油箱机械强度试验 油箱应承受真空度为133Pa和正压98kPa的机械强度试验 油箱不得有损伤和不允许的永久变形 试验标准 GB T16274 1996 2 变压器密封试验 变压器本体注满油后 应能承受储油柜的油面上施加30kpa静压力 其试验时间连续24小时 不得有渗漏及损伤 试验标准 GB T16274 1996 3 变压器油试验 4 电压比测量及联结组标号检定 试验标准 GB1094 1 1996 采用电压比测试仪 同时检定单相变压器联结组极性 额定分接电压比偏差为规定值的 0 5 联结组标号符合设计规定 5 绕组电阻测量 采用JYR 40电阻仪进行电阻测量 相间不平衡率 2 同时记录变压器油温度 试验标准 GB1094 1 1996 6 绕组对地绝缘电阻 吸收比及极化指数测量 采用5000V兆欧表 测量绕组对地绝缘电阻 吸收比及极化指数 同时记录变压器油温度 试验温度 10 40 当60S时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0M 不必考虑吸收比及极化指数 当4000M 60S时绝缘电阻 10000M 时 应保证吸收比不小于1 3或极化指数不小于1 5 试验标准 JB T501 2006 ZP系列兆欧表实物图 7 铁心和夹件的绝缘电阻测量 铁心 夹件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对地绝缘电阻 同时记录变压器油温度 试验温度 10 40 60S时绝缘电阻铁心不小于2000M 夹件不小500M 运输前再次测量铁心对地的绝缘电阻 试验标准 JB T501 2006 8 绕组绝缘系统电容介质损耗因数 tan 和电容量测量 施加10kV交流电压 用介损电桥测量绕组电容量 Cx 和介质损耗因数 tan 同时记录变压器油温度 试验温度 10 40 绕组绝缘系统电容的介质损耗因数 tan 在20 时不超过0 5 试验标准 GB T16274 1996 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实物 9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 试验目的 测量验证变压器产品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或技术协议要求 另外发现产品磁路中的局部缺陷或整体缺陷 按GB1094 1第10 5条规定进行测量 试验电压以平均值电压表读数为准 U 方均根值电压表与平均值电压表并联 同时记录方均根值电压表读数 U 设测得空载损耗为Pm 则校正后的空载损耗为P0为 P0 Pm 1 d 式中 d U U U 如果读数U 与U之差在 3 以内 则试验电压波形满足要求 施加额定频率的1 0Un和1 1Un电压 测量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 试验标准 GB1094 1 10 感应电压试验 ACLD 试验目的 考核纵绝缘的电气强度 试验时 分接开关位于额定分接 采用200Hz交流电压 在1 5Um 下 高压端子 100PC 低压端子 100PC 施加对地试验电压的时间顺序 A 5min B 5min C 30S D 60min E 5min U2 UA 1 5Um 476 3kV U1 UA 539 8kV 试验标准 GB1094 3 2003 感应电压试验 GB T7354 2003 局部放电试验 局部放电检测仪 11 雷电冲击试验 高压线端 雷电全波1550kV 峰值 雷电截波 1675kV 峰值 中性点 雷电全波325kV 峰值 雷电截波325kV 峰值 低压线端 雷电全波125kV 峰值 试验采用 负极性试验分接 1全波波形 1 2 30 S 50 20 S 截波截断时间 2 S 6 S 过零系数 0 K0 30 试验顺序 一次降低电压的全波冲击 一次全电压的全波冲击 一次降低电压的截波冲击 两次全电压的截波冲击 两次全电压的全波冲击 试验标准 GB1094 3 2003 12 油中溶解气体气相色谱分析 色谱分析 H2 30 L LC2H2 0总烃 20 L L 变压器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由 色谱采集器数据处理服务器应用软件 载气及通信电缆等组成 气相色谱分析基本流程 13 空载电流的谐波测量 测量在额定电压下进行 其幅值表示为基波分量的百分数 试验标准 GB1094 1 14 操作冲击试验 高压线端 1175kV 峰值 试验电压极性 负极性分接开关位置 1操作冲击波是由冲击电压发生器直接施加到变压的高压端子 中性点接地 冲击电压的波形 视在波前时间至少100 S 超过90 的规定峰值时间至少为200 S 从视在原点到第一个过零点的全部时间至少为500 S 最好为1000 S 试验应包括一次60 全电压的操作冲击 三次连续的100 的全试验电压的冲击 试验标准 GB094 3 2003 15 外施耐压试验 考核绕组对地和绕组之间的主绝缘强度试验电压 中性点 140kV 有效值 1min 低压绕组 85kV 有效值 1min 试验频率 50Hz全电压试验值施加于被试绕组的所有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地之间 施加电压时间为1min 其它所有绕组端子 铁心 夹件和油箱连在一起接地 试验标准 GB1094 3 2003 16 感应电压试验 ACSD 施加对地试验电压的时间顺序 A 5min B 5min C 30s D 5min E 5min U2 UA 1 5Um 476 3kV U1 UA 680kV 试验标准 GBT1094 3 2003 17 声级测定 随着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用电量的日益增加 变压器的安装地点越来越靠近城区和居民区 为了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 必须控制变压器的噪声 对变压器施加额定电压 开启正常运行时的全部冷却装置 在距变压器本体基准发射面2 0米处 于1 3 2 3变压器高度处 测量前后 对测试现场进行背景声级测量 在105 额定电压 100 强迫油循环冷却方式下满载运行 距变压器本体两米处 噪声不大于80dB 试验标准 GB1094 10 2003 18 电晕及无线电干扰测量 测量高压端子的无线电干扰水平小于500 V 且在晴天夜间应无可见电晕 试验标准 GB11604 89 19 油流静电试验 变压器不励磁 开启所有油泵历时4h后 测量各绕组端子及铁心对地的泄漏电流直至达到稳定值 试验中应无放电信号 限制油流速度 0 5m s 以避免油流放电现象的发生 试验目的 测量变压器油流动时产生多少静电量 20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 通过测量验证这2个参数是否满足标准及技术协议要求 并从中发现产品设计或制造中绕组及载流回路中是否存在缺陷 在额定频率下 将近似正弦波的电压施加在一个绕组上 另一个绕组短路 其他绕组开路 施加电流不小于相应额定电流 分接电流 的50 测量分接为1 3的负载损耗和短路阻抗 负载损耗和短路阻抗校正到参考温度 试验标准 GB1094 1 1996 21 温升试验 验证变压器在额定工作条件下 主体总损耗所产生的热量与散热装置达到热平衡的温度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及技术协议的要求 a 施加总损耗应测量油的温度和冷却介质温度 试验需继续进行 直到油的温升稳定为止 当顶层油温升的变化率小于每小时1K 并维持3h时 油面温升达到稳定 b 施加等效额定电流施加额定电流一个小时终了时 应讯速切断电源和打开短路接线 测量两个绕组的电阻 确定变压器两绕组的平均温度值 c 在温升试验过程中 用红外扫描仪测量变压器油箱热点温升 试验标准 GB1094 2 22 绕组频响特性测量 当变压器并网运行期间 其高压或低压侧发生出口短路时 均能保持动 热稳定而无损坏 短路后线圈温度不高于250 保证该变压器可继续运行 应能承受外部短路高压侧160kA 低压侧500kA 峰值 冲击 绕组及铁芯等不应有不允许的变形和位移 使用TDT5频响仪 测量绕组的频响特性 同一组变压器中各台单相变压器对应绕组频响特性曲线应基本相同 试验标准 技术协议 23 套管介质损耗因数 tan 和电容量测量 包括末屏电压抽头 提供报告对试验抽头施加2kV对地电压1min 不出现击穿 测量抽头的介损和电容量 试验标准 技术协议 套管应按照GB T4109的规定单独进行试验 24 套管CT试验 套管CT装入升高座中进行该项试验 合格后再进行产品总装 单独进行变比和极性检查 直流电阻测量 短时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标准 技术协议 25 无励磁分接开关试验 变压器不励磁 完成8个操作循环 变压器不励磁 且操作电压降到其额定值85 时 完成1个操作循环 分接开关辅助回路的全部带电端子对机座施加2000V工频电压1min 应无故障 调压开关采用进口德国MR或同等水平产品 试验标准 JB T8637 1997 26 风扇和油泵电机所吸取功测量 测量的目的是检查电动机及扇叶是否符合技术条件和标准的要求 在380V 50Hz电压下 对所有风扇和油泵电机测量其吸取功率 试验标准 GB1094 1 1996 27 油中溶解气体气相色谱分析 全部试验结束后油中溶解气体气相色谱分析 H2 30 L L C2H2 0 总烃 20 L L 安装和投运前的交接实验 一 变压器到施工现场 就位后 应做的检查 二 产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 安装中的设备检查 首先需要一个绝缘油净化装置 专门过滤油中杂质和过多水分又能除去气体含量 投标方作为专用工具提供 提供1台6000L h二级真空绝缘油净化装置 干燥空气发生器 打开变压器跟大气接触以后 通过这个把潮气吹出来 通过这种方法绝缘受潮能减轻70 80 真空机组 主要设备包括真空泵及配套用管道阀门和真空测量系统 测绝缘用的电动摇表 各种工具扳手和吊车 2 CT 套管安装前的实验 CT主要做磁性实验 变比实验 绝缘实验 套管主要做介损 绝缘和电容量的测量 检查冷却系统 如散热器 看其有无损坏 油管路 运输时间长容易积水 1 先装油箱2 安装升高座和套管3 主联管 压力释放阀和气体继电器4 各种外部阀门连接 三 产品的安装 四 产品安装后的绝缘处理 设备中需要的变压器油一般由制造厂供给 特殊的由炼油厂直接把油运至设备的使用单位 虽然渠道不同 运到目的地以后油的品质一般均达不到原先变压器油的品质 因此 变压器油在工地一定要进行处理 在工地上处理油的重点在于 过滤掉油中的杂质 除去油中的水分和气体 使油中的含气量 含水量符合变压器相应电压等级油的要求 1 变压器油处理 在变压器的安装过程中 由于器身接触大气 大气中的水分或多或少的要使器身受潮 所以在安装现场进行器身干燥处理 一般采用长时间抽真空的方法 抽真空的时间 从抽到预定的真空度开始计时 一般情况下24h后即可以在真空度下进行真空注油 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甚至可以延长至48小时或72小时 2 产品抽真空 器身绝缘干燥处理合格后 在继续抽真空的情况下 把已经处理合格的变压器的油 从注油口注入 3 真空注油 4 热油循环 经过器身的绝缘干燥处理和真空注油后 在器身绝缘上难免还有一些残余的水分和气体 对于500KV的变压器 需要进行热油循环 已进一步除去这些水分和气体 首先关闭冷却器与本体之间的阀门 将油从油箱的下部抽出 经真空滤油机加热后 再从油箱上部送回油箱 这样周而复始进行循环 一般情况需要2至3天 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气体及水分的含量是否达到控制的指标 500kv变压器油中的含气量为1 在向变压器进行真空注油 变压器器身还有一些没有被油溶解的气体 因为结构限制抽不出来 这些气体会严重影响变压器内部的绝缘强度 因此变压器要静放一段时间才能进行绝缘强度的实验 在静放过程中 希望那些没有溶解于油的气体从油中溢出 或者完全被变压器油吸收 500KV一般需要静放72h 5 静放 6 变压器投运前的交接实验 依据国标GB50150 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 第6 0 1条规定的电力变压器的实验项目共有15个 都有具体要求和控制标准 7 正式投运前的工作 1 产品排汽2 开关位置确认 不管有载还是无载 上下位置要一致 3 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